当前位置:人工智能行业动态 → 正文

全国17%人工智能企业在上海 位列国内第二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马亚宁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1-17 14:04:54 本文摘自:新民晚报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人工智能可谓最火的科技热词。基础研究领域的硬件、算法提升,与结合产业发展的技术应用,让人们越来越相信,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企业的经营理念,政府的决策方式。  

面对人工智能即将开启的新疆域,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上海雄心勃勃,立志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那么,上海创新该如何玩转“AI”呢?业内专家学者不约而同建言三大“关键词”。  

算法和芯片  

“这轮人工智能热潮主要是由深度学习算法带动的。”上海科学学研究所人工智能专家、曾参与过科技部相关课题研究的沈应龙告诉记者,其实这已经是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早在1956年,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一次特殊的夏季言谈会上,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约翰·麦卡锡第一次提出了人工智能概念。此后,人工智能迅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人工智能研究早期,有些科学家非常乐观地认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CPU计算能力的提高,实现人工智能指日可待。后来事实证明,人工智能的发展并没有预期的那么美好。大约10年前,一种被称为深度学习的新的机器学习方法,让人工智能的算法更智能。特别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让人工智能再次迎来了春天。  

“这次人工智能浪潮,芯片和算法是核心关键。上海努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就得抓住这两项事关人工智能长远发展的关键技术。”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产业创新研究室副研究员孟海华,长期跟踪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目前,全国有大大小小的人工智能创业企业上百家,主要集中在语音识别、机器人学习、机器视觉、无人机驾驶等领域。“来自上海的人工智能企业约占17%,仅次于北京位列国内第二。其中,在芯片和算法上有长期积累,具备了一定的创新优势。”   

“国家提出的人工智能规划的最大亮点在于‘新一代’,抓住了算法和芯片,才能把握住未来。”市科委副主任马兴发说。  

培育“独角兽”  

人工智能不是简单的技术突破,而是人类信息文明的重要进程之一。在上一波互联网热潮中,上海没有产生足以引领和推动整个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标杆性企业。下一个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之际,能否培育出更多的“独角兽”呢?  

目前,全国各省市都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例如北京中关村、深圳等地在招商引资、风投创投等方面积极谋划。“鼓励人工智能领域的中小企业发展,是上海人工智能形成产业高地的关键。”孟海华指出,谷歌人工智能的领先发展就是通过不断吞并人工智能新技术、新创意的小企业甚至技术团队,而一直站在领域的最前沿。  

在上海,约有10家人工智能“独角兽”正在悄悄孕育,在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形成影响力。为了帮助更多人工智能企业脱颖而出,上海人工智能芯片平台正在加紧建设。目前,平台的“引才”效应已经显现,一批国内知名人工智能芯片公司有望落户上海。  

应用“无限度”  

人工智能加速成长离不开“数据燃料”和“应用场景”,“上海是一个大数据特别丰富,特别汇集的地方,数据优势得天独厚。”孟海华认为,上海已经在政府数据开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化推进同时着手在若干领域打造全球领先的专业数据集。同时,上海移动互联网十分发达,用户乐于接受新事物,而拥有最丰富的应用场景。这些都是积累大数据的重要基础,在大数据基础上,上海会产生众多好的人工智能应用。  

目前,上海积极促进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加快落地应用。食品安全领域,人工智能拥有“火眼金睛”,守卫城市食品安全的底线;百姓生命健康线上,智能医疗机器人、智能健康医疗设备层出不穷;城市交通网中,深度学习技术可以提升交通航运效率,机器视觉、图像处理等技术应用将优化城市通行效率……随着人工智能从日常生活走向产业应用,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应用,或许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关键字:谷歌学习算法

本文摘自:新民晚报

x 全国17%人工智能企业在上海 位列国内第二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人工智能行业动态 → 正文

全国17%人工智能企业在上海 位列国内第二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马亚宁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1-17 14:04:54 本文摘自:新民晚报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人工智能可谓最火的科技热词。基础研究领域的硬件、算法提升,与结合产业发展的技术应用,让人们越来越相信,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企业的经营理念,政府的决策方式。  

面对人工智能即将开启的新疆域,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上海雄心勃勃,立志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那么,上海创新该如何玩转“AI”呢?业内专家学者不约而同建言三大“关键词”。  

算法和芯片  

“这轮人工智能热潮主要是由深度学习算法带动的。”上海科学学研究所人工智能专家、曾参与过科技部相关课题研究的沈应龙告诉记者,其实这已经是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早在1956年,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一次特殊的夏季言谈会上,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约翰·麦卡锡第一次提出了人工智能概念。此后,人工智能迅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人工智能研究早期,有些科学家非常乐观地认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CPU计算能力的提高,实现人工智能指日可待。后来事实证明,人工智能的发展并没有预期的那么美好。大约10年前,一种被称为深度学习的新的机器学习方法,让人工智能的算法更智能。特别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让人工智能再次迎来了春天。  

“这次人工智能浪潮,芯片和算法是核心关键。上海努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就得抓住这两项事关人工智能长远发展的关键技术。”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产业创新研究室副研究员孟海华,长期跟踪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目前,全国有大大小小的人工智能创业企业上百家,主要集中在语音识别、机器人学习、机器视觉、无人机驾驶等领域。“来自上海的人工智能企业约占17%,仅次于北京位列国内第二。其中,在芯片和算法上有长期积累,具备了一定的创新优势。”   

“国家提出的人工智能规划的最大亮点在于‘新一代’,抓住了算法和芯片,才能把握住未来。”市科委副主任马兴发说。  

培育“独角兽”  

人工智能不是简单的技术突破,而是人类信息文明的重要进程之一。在上一波互联网热潮中,上海没有产生足以引领和推动整个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标杆性企业。下一个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之际,能否培育出更多的“独角兽”呢?  

目前,全国各省市都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例如北京中关村、深圳等地在招商引资、风投创投等方面积极谋划。“鼓励人工智能领域的中小企业发展,是上海人工智能形成产业高地的关键。”孟海华指出,谷歌人工智能的领先发展就是通过不断吞并人工智能新技术、新创意的小企业甚至技术团队,而一直站在领域的最前沿。  

在上海,约有10家人工智能“独角兽”正在悄悄孕育,在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形成影响力。为了帮助更多人工智能企业脱颖而出,上海人工智能芯片平台正在加紧建设。目前,平台的“引才”效应已经显现,一批国内知名人工智能芯片公司有望落户上海。  

应用“无限度”  

人工智能加速成长离不开“数据燃料”和“应用场景”,“上海是一个大数据特别丰富,特别汇集的地方,数据优势得天独厚。”孟海华认为,上海已经在政府数据开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化推进同时着手在若干领域打造全球领先的专业数据集。同时,上海移动互联网十分发达,用户乐于接受新事物,而拥有最丰富的应用场景。这些都是积累大数据的重要基础,在大数据基础上,上海会产生众多好的人工智能应用。  

目前,上海积极促进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加快落地应用。食品安全领域,人工智能拥有“火眼金睛”,守卫城市食品安全的底线;百姓生命健康线上,智能医疗机器人、智能健康医疗设备层出不穷;城市交通网中,深度学习技术可以提升交通航运效率,机器视觉、图像处理等技术应用将优化城市通行效率……随着人工智能从日常生活走向产业应用,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应用,或许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关键字:谷歌学习算法

本文摘自:新民晚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