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工智能行业动态 → 正文

国际空间站迎来人工智能“宇航员”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7-04 20:01:54 本文摘自:南京日报

人工智能宇航员西蒙,长方形显示屏是它的脸,能显示眉毛、眼睛、鼻子和嘴。 视觉中国

首名人工智能“宇航员”6月29日搭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9”型火箭前往国际空间站,将协助人类宇航员完成多项任务,以检验它们能否充任人类探索太空的可靠助手。

被称为“飞行大脑”

这个人工智能机器人全名是“宇航员交互移动伴侣”,小名“西蒙”。它由德国航天中心委托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开发,采用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人工智能技术。

它于美国东部时间6月29日5时42分(北京时间17时42分)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是首个进入国际空间站的人工智能“宇航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曾把一个名为“机器宇航员”的人形机器人送入空间站。它有手有脚,能抓东西能攀爬,但不具备人工智能,今年5月返回地球。

西蒙由金属和塑料以三维(3D)打印技术制成。它没有躯干和四肢,只有一个大小与篮球相近的圆脑袋,获称“飞行大脑”。一个长方形显示屏是它的脸,能显示眉毛、眼睛、鼻子和嘴。西蒙装备多部传感器和十多部驱动风扇,能识别人脸和声音,依靠风扇移动位置、调整脸的方向,从而与人类宇航员面对面交流。

会是个“友善的同事”

西蒙进驻空间站后,主要协助德国宇航员亚历山大·格斯特工作。它在地面接受训练,熟悉格斯特的脸和声音。格斯特与西蒙将用空间站的工作语言英语交流。西蒙也可为空间站其他5名宇航员服务,只是它最听格斯特的话。

西蒙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宇航员完成预定任务、提高做事效率。它存有空间站的任务计划和操作程序,当宇航员做实验时,可按照语音指令,在显示屏上显示宇航员所需信息,解放宇航员的双手。它还是一台移动摄像机,能拍摄宇航员的工作过程,供实时观看或事后分析。

具体而言,西蒙将执行3次任务:协助宇航员完成一项晶体实验、拍摄记录一次医学实验和玩魔方。在玩魔方任务中,宇航员不用参看纸质玩法指导,只需看着西蒙的“脸”。它会播放玩法录像,还能够按照语音指令暂停、倒回和重新播放。

美国广播公司播放一段由IBM提供的录像,显示西蒙与这家企业人工智能项目主管马蒂亚斯·比尼奥克之间的互动。它微笑着回答多个问题。比尼奥克解释:“西蒙的任务是当友善的同事。”

除了工作,西蒙能为宇航员提供生活方面的帮助。IBM说,按照设计,西蒙可成为宇航员的知心朋友,“如果宇航员说‘我想家’,西蒙会报以更加同情的语气,而且能帮着出主意”。

不会“劫船”

西蒙的使命是检验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否向宇航员提供有效帮助,从而伴随人类前往月球、火星及更遥远的宇宙空间。美国航天局说,过去10年间,人类的太空任务持续时间越来越长。今后深空探索过程中,面对航天器内越来越复杂的设备和操作活动,宇航员压力巨大。西蒙类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可协助宇航员执行更多任务,让他们有更多时间休息,缓解飞行过程中的压力。

航天局项目主管柯克·希尔曼说,在长距离太空探索中,一旦宇航员突发疾病,向地面控制站求助,来回通信可能要40分钟。没有人愿意等这么久,而人工智能“同事”可以现场提供救助。

西蒙这次太空之旅没有时限。明年,意大利宇航员卢卡·帕尔米塔诺将成为它的新“主人”。在空间站期间,西蒙会持续学习、更新知识。

凭借它的智力,西蒙会不会“劫持”空间站?“它是友善的家伙,”这一项目德方主管克里斯蒂安·卡拉斯告诉美联社记者,“而且,它身上有一个‘硬关机’键。”

为什么把它设计为球形、而不是人形?设计人员认为,圆球没有棱角,能降低损坏设备、碰伤宇航员的几率,而且能减少吓着宇航员的可能性。

关键字:智能国际空间站

本文摘自:南京日报

x 国际空间站迎来人工智能“宇航员”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人工智能行业动态 → 正文

国际空间站迎来人工智能“宇航员”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7-04 20:01:54 本文摘自:南京日报

人工智能宇航员西蒙,长方形显示屏是它的脸,能显示眉毛、眼睛、鼻子和嘴。 视觉中国

首名人工智能“宇航员”6月29日搭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9”型火箭前往国际空间站,将协助人类宇航员完成多项任务,以检验它们能否充任人类探索太空的可靠助手。

被称为“飞行大脑”

这个人工智能机器人全名是“宇航员交互移动伴侣”,小名“西蒙”。它由德国航天中心委托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开发,采用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人工智能技术。

它于美国东部时间6月29日5时42分(北京时间17时42分)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是首个进入国际空间站的人工智能“宇航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曾把一个名为“机器宇航员”的人形机器人送入空间站。它有手有脚,能抓东西能攀爬,但不具备人工智能,今年5月返回地球。

西蒙由金属和塑料以三维(3D)打印技术制成。它没有躯干和四肢,只有一个大小与篮球相近的圆脑袋,获称“飞行大脑”。一个长方形显示屏是它的脸,能显示眉毛、眼睛、鼻子和嘴。西蒙装备多部传感器和十多部驱动风扇,能识别人脸和声音,依靠风扇移动位置、调整脸的方向,从而与人类宇航员面对面交流。

会是个“友善的同事”

西蒙进驻空间站后,主要协助德国宇航员亚历山大·格斯特工作。它在地面接受训练,熟悉格斯特的脸和声音。格斯特与西蒙将用空间站的工作语言英语交流。西蒙也可为空间站其他5名宇航员服务,只是它最听格斯特的话。

西蒙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宇航员完成预定任务、提高做事效率。它存有空间站的任务计划和操作程序,当宇航员做实验时,可按照语音指令,在显示屏上显示宇航员所需信息,解放宇航员的双手。它还是一台移动摄像机,能拍摄宇航员的工作过程,供实时观看或事后分析。

具体而言,西蒙将执行3次任务:协助宇航员完成一项晶体实验、拍摄记录一次医学实验和玩魔方。在玩魔方任务中,宇航员不用参看纸质玩法指导,只需看着西蒙的“脸”。它会播放玩法录像,还能够按照语音指令暂停、倒回和重新播放。

美国广播公司播放一段由IBM提供的录像,显示西蒙与这家企业人工智能项目主管马蒂亚斯·比尼奥克之间的互动。它微笑着回答多个问题。比尼奥克解释:“西蒙的任务是当友善的同事。”

除了工作,西蒙能为宇航员提供生活方面的帮助。IBM说,按照设计,西蒙可成为宇航员的知心朋友,“如果宇航员说‘我想家’,西蒙会报以更加同情的语气,而且能帮着出主意”。

不会“劫船”

西蒙的使命是检验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否向宇航员提供有效帮助,从而伴随人类前往月球、火星及更遥远的宇宙空间。美国航天局说,过去10年间,人类的太空任务持续时间越来越长。今后深空探索过程中,面对航天器内越来越复杂的设备和操作活动,宇航员压力巨大。西蒙类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可协助宇航员执行更多任务,让他们有更多时间休息,缓解飞行过程中的压力。

航天局项目主管柯克·希尔曼说,在长距离太空探索中,一旦宇航员突发疾病,向地面控制站求助,来回通信可能要40分钟。没有人愿意等这么久,而人工智能“同事”可以现场提供救助。

西蒙这次太空之旅没有时限。明年,意大利宇航员卢卡·帕尔米塔诺将成为它的新“主人”。在空间站期间,西蒙会持续学习、更新知识。

凭借它的智力,西蒙会不会“劫持”空间站?“它是友善的家伙,”这一项目德方主管克里斯蒂安·卡拉斯告诉美联社记者,“而且,它身上有一个‘硬关机’键。”

为什么把它设计为球形、而不是人形?设计人员认为,圆球没有棱角,能降低损坏设备、碰伤宇航员的几率,而且能减少吓着宇航员的可能性。

关键字:智能国际空间站

本文摘自:南京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