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工智能行业动态 → 正文

青少年教育与人工智能学习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9-01-11 11:23:05 本文摘自:科技日报

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对青少年理性与感性的启蒙工作愈发复杂也愈发低龄化,其中面临挑战,也富有更多可能。科幻作家郝景芳在《人之彼岸》中提到,人工智能与人类目前的区别主要在四个方面:基础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的世界观建立,共情力等情感连接和创造力的发展。因而青少年在学习人工智能的过程中,面对的不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的隔阂,而是如何利用二者的差异,更好地进行系统融合,提高自身能力,也尝试共建更为美好的社会生态。

抽象能力作为人思维基础之一,落到人对于人工智能的使用和创造方面,便是形式化能力,即,如何将一个较为实际的问题形式化,变为程序或算法的形式,以便让人工智能解决。大数据与深度学习让人工智能在很多下游层面,具有高于人的解决问题能力,但面对小样本与新环境,利用抽象思维提出问题,找出可计算的方式,形式化为逻辑结构,编写程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人类的任务。因而从小培养形式感和逻辑化能力,是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要求。这并非单纯地按图索骥地演绎与计算,而是发挥想象与创造,进行逻辑思维,不断地寻找人造的、自洽的、可以变换出无穷组合的编程环境。

可以说,有意义的编程教育不会枯燥,而充满趣味,同时能培养青少年勇于尝试,敢于犯错和改正的能力。当青少年能够进行复杂的抽象思考,便很有可能超越成年人,去进行针对复杂机械和复杂社会现象的程序编写工作,这更有益于生态与文明的发展。

综合能力用更为质朴方式表达,便是跨学科能力。20世纪末,我们已进入跨学科合作时代。21世纪,跨学科已不再指向单纯的表面合作或“拼贴画”式的创意,而要求跨领域者能够同时把握不同学科的深度结构模式和理论源头,能够在不同领域中,对不同的逻辑进行充分理解和认知建构,最终创造出综合的模式和被革新的学科生态。

因此对不同学科的把握和构建能力,非常需要在青少年思维的窗口期,进行集中培养。这不仅是对于编程等实用技能的培训,也是从更为综合与设计的层面,进行能力拓展。人工智能不仅以算法为核心,其数据来源和硬件结构也是基础,对于数据等知识计算、认知推理的判别,对于硬件所处环境及互动模式、协同控制的考量,基于不同学科的模式构建,都是人工智能设计向人类提出的综合要求。

青少年需要从小从综合角度进行思维,把握并考量人工智能如何深入到生活与科研中运作,才能让所感与所思同时提高,并形成开放包容的思维模式。

情感连接的能力,更为通俗地讲,便是共情能力。父母子女之间共情,爱人之间共情,朋友之间共情,与动物的共情,这一能力促使个体最大化地、丰富地感受世界,做出高尚行为,这也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基因与大脑活动当中。

实验室中的大鼠能够拯救濒死的同类,抚慰受到伤害的同伴,人类的共情能力更为复杂。人类虽然是非常擅长进行独立思考的动物,但研究表明,在“自我”或“第一人称”意识正式形成之前,共情和“第二人称”交流模式已充分渗透到个体的意识结构当中。因而共情力或情感能力,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人与人工智能的区别之一,也决定着人工智能的伦理及立法走向。

我们尚不知晓人工智能通过镜头与各种感受器“感受”世界的方式,是否类似于人类,是否可能同人类共情,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与人工智能共享同一个世界,人工智能所习得的情感或共情反馈,只能来自于人类。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充沛的共情力,一方面需要成人世界积极的榜样与引导,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他们自小与之互动的人工智能生态的走向。

创造力是一种极好定义又极难理解的思维模式。如果说人的思维或人脑是一个未知的黑箱,创造力便是黑箱中的加密算法。人对于创造力的理解之少,让很多人认定,人与人工智能的根本区别之一,便是创造力。

对于青少年的培养,最根本的,便应从创造力入手。在讨论创造力的、寥寥无几又有洞见的书中,《论创造力》不仅谈了艺术与科学如何共通,也谈了它们如何共享创造。作者戴维·玻姆(1917-1992)深受爱因斯坦思想影响,是杰出的量子物理学家与科学思想家。他认为几乎所有领域,都可能有创造力的存在,创造力的基础,是敏感地知觉到新事物,这不是从以往知识推断而来,而是综合地感知并发现有规律的秩序,即新的秩序。他认为科学和艺术这两个领域真正核心的问题,便是用感官去知觉结构; 去发现微小的新秩序,去创造富有意义的新结构。

所以,从非常本质的层面,人与人工智能的互动,便是“创造”与“激发创造”的综合过程。这一理路将更好地带动青少年教育与青少年心智情感的开发,并更好地反馈到青少年成长过程的诸多层面。

关键字:智能教育少年

本文摘自:科技日报

x 青少年教育与人工智能学习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人工智能行业动态 → 正文

青少年教育与人工智能学习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9-01-11 11:23:05 本文摘自:科技日报

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对青少年理性与感性的启蒙工作愈发复杂也愈发低龄化,其中面临挑战,也富有更多可能。科幻作家郝景芳在《人之彼岸》中提到,人工智能与人类目前的区别主要在四个方面:基础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的世界观建立,共情力等情感连接和创造力的发展。因而青少年在学习人工智能的过程中,面对的不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的隔阂,而是如何利用二者的差异,更好地进行系统融合,提高自身能力,也尝试共建更为美好的社会生态。

抽象能力作为人思维基础之一,落到人对于人工智能的使用和创造方面,便是形式化能力,即,如何将一个较为实际的问题形式化,变为程序或算法的形式,以便让人工智能解决。大数据与深度学习让人工智能在很多下游层面,具有高于人的解决问题能力,但面对小样本与新环境,利用抽象思维提出问题,找出可计算的方式,形式化为逻辑结构,编写程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人类的任务。因而从小培养形式感和逻辑化能力,是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要求。这并非单纯地按图索骥地演绎与计算,而是发挥想象与创造,进行逻辑思维,不断地寻找人造的、自洽的、可以变换出无穷组合的编程环境。

可以说,有意义的编程教育不会枯燥,而充满趣味,同时能培养青少年勇于尝试,敢于犯错和改正的能力。当青少年能够进行复杂的抽象思考,便很有可能超越成年人,去进行针对复杂机械和复杂社会现象的程序编写工作,这更有益于生态与文明的发展。

综合能力用更为质朴方式表达,便是跨学科能力。20世纪末,我们已进入跨学科合作时代。21世纪,跨学科已不再指向单纯的表面合作或“拼贴画”式的创意,而要求跨领域者能够同时把握不同学科的深度结构模式和理论源头,能够在不同领域中,对不同的逻辑进行充分理解和认知建构,最终创造出综合的模式和被革新的学科生态。

因此对不同学科的把握和构建能力,非常需要在青少年思维的窗口期,进行集中培养。这不仅是对于编程等实用技能的培训,也是从更为综合与设计的层面,进行能力拓展。人工智能不仅以算法为核心,其数据来源和硬件结构也是基础,对于数据等知识计算、认知推理的判别,对于硬件所处环境及互动模式、协同控制的考量,基于不同学科的模式构建,都是人工智能设计向人类提出的综合要求。

青少年需要从小从综合角度进行思维,把握并考量人工智能如何深入到生活与科研中运作,才能让所感与所思同时提高,并形成开放包容的思维模式。

情感连接的能力,更为通俗地讲,便是共情能力。父母子女之间共情,爱人之间共情,朋友之间共情,与动物的共情,这一能力促使个体最大化地、丰富地感受世界,做出高尚行为,这也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基因与大脑活动当中。

实验室中的大鼠能够拯救濒死的同类,抚慰受到伤害的同伴,人类的共情能力更为复杂。人类虽然是非常擅长进行独立思考的动物,但研究表明,在“自我”或“第一人称”意识正式形成之前,共情和“第二人称”交流模式已充分渗透到个体的意识结构当中。因而共情力或情感能力,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人与人工智能的区别之一,也决定着人工智能的伦理及立法走向。

我们尚不知晓人工智能通过镜头与各种感受器“感受”世界的方式,是否类似于人类,是否可能同人类共情,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与人工智能共享同一个世界,人工智能所习得的情感或共情反馈,只能来自于人类。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充沛的共情力,一方面需要成人世界积极的榜样与引导,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他们自小与之互动的人工智能生态的走向。

创造力是一种极好定义又极难理解的思维模式。如果说人的思维或人脑是一个未知的黑箱,创造力便是黑箱中的加密算法。人对于创造力的理解之少,让很多人认定,人与人工智能的根本区别之一,便是创造力。

对于青少年的培养,最根本的,便应从创造力入手。在讨论创造力的、寥寥无几又有洞见的书中,《论创造力》不仅谈了艺术与科学如何共通,也谈了它们如何共享创造。作者戴维·玻姆(1917-1992)深受爱因斯坦思想影响,是杰出的量子物理学家与科学思想家。他认为几乎所有领域,都可能有创造力的存在,创造力的基础,是敏感地知觉到新事物,这不是从以往知识推断而来,而是综合地感知并发现有规律的秩序,即新的秩序。他认为科学和艺术这两个领域真正核心的问题,便是用感官去知觉结构; 去发现微小的新秩序,去创造富有意义的新结构。

所以,从非常本质的层面,人与人工智能的互动,便是“创造”与“激发创造”的综合过程。这一理路将更好地带动青少年教育与青少年心智情感的开发,并更好地反馈到青少年成长过程的诸多层面。

关键字:智能教育少年

本文摘自:科技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