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认识两大重要词汇:“智能硬件”和“大数据”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2-19 17:37:12 本文摘自:雷锋网

2013 年这一年有各种昵称:大数据年、软硬结合年、创客进化年、打车应用爆发年、智能硬件元年、蛇年等等,一千个人有一千种 2013。

在这一年中有两个词很重要,“智能硬件”和“大数据”。

多事之年后面永远是另一个多事之年。开年之后,智能硬件还在火,大数据的热潮似乎有些偃旗息鼓的势头。虽然命运不同,不过笔者认为这一前一后两个名媛却碰上了同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叫“早恋”。

故事总要有个开头,这段故事也不例外。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未来?

媒体、投资方和创业者是三个情种,总会在一段感情的未来环节上犯怵,其中,大数据的感情率先出现破裂。

大数据本身不是产品,很难用运作产品的思维去玩这个概念。

这一个领域天生门槛高,不仅难啃,好不容易啃下来也不一定能吃到肉。老老实实做数据的企业不一定敢过多炒作概念,因为他们清楚数据基础和营收还差很远的距离;而一些稍微取巧的公司往往善于炒作,但落到实处必须有一个出口才有可能谈闭环什么的。

以“影视类大数据”这一类公司为例。

他们借着大数据的风潮玩营销,其数据基础基本等于爬虫的“食量”,强一点的可以搞到票房数据或者其他服务的后台数据等。因为数据量缺乏,且来源不稳定(新浪微博稍稍改个版就有可能影响其进行数据抓取),所以必须靠数据展示来秀肌肉,注意是“数据展示”不是“可视化”,两者区别甚大。

秀完肌肉也得找到出口。留下来的选项其实很少,比如往移动端走,走到这里说实在话还是在移动互联网这个行业里转,已经有些偏题了。另一条抱大腿的路更加艰险,签个框架合作很容易,真正落实到赚钱部分的很难。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大数据是土豪玩的游戏,土豪们更容易搞到数据,搞到了也有地方用。反过来看年轻的大数据公司,他们的未来有多困难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总而言之,他们稍稍早熟了点。 

末端决定脑袋

之所以要将大数据和智能硬件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实在太相似,连问题都出在一个部位。

这个部位在末端。

其实现在的硬件行业什么都不缺——要钱有人给钱,要人人也不少,要环境更不用说,媒体也爱凑热闹。就缺一样,渠道。

无论是设计导向、功能导向还是市场导向,都是存在争议的取向。既然有争议,就说明或多或少有其存在的必要;既然是取向,就代表有上手操作的可能性。但渠道这个问题,一来不存在争议,肯定要卖,二来多数情况下创业者们只能干着急,没有太多操作的空间。

选项不多:电商平台、线下商场、自建渠道和一个硬生生被逼出来的众筹平台。

自建渠道和众筹平台都很难带来有持续性的销量,而且自建渠道的运营本身就是一大难题。虽然都有成功的案例,但对硬件创业者来说还是非常不便于上手,且很难摸出规律。上电商平台和往实体商场拓展又是另一个难题——创业者是手艺人,会卖东西的才是商人,一个文艺内敛的你怎么拯救一个利欲熏心的他?

对创业者而言,如何从“做硬件”向“卖硬件”转移是一道深不见底的关卡,在这一块提供服务的人并不多,据我所知最近只有李昂同学做了一个面向初创智能硬件创业者的市场公关公司。

推广、营销这些花钱的事情虽然不易,但至少有迹可循,落实到最后的销售环节才是一道天然大坑。当然,这只是位于末端的一个坑,还有产业链管控和售后等等无数坑在静候佳音。

用户和金主都需要被说服,想说服他们也不算困难,大家都有经验。创业者们很容易陷入死命证明自己的窠臼,却不知道自己怎么想,虽然很重要,但是对别人来说却不然。

早恋

当数据的价值和硬件的价值都处于璞玉阶段的时候,当两者惺惺惜惺惺抱到一起的时候,就是一段悲剧早恋的开始。

知名 IT 圈帅哥抽水同学曾经说过,智能硬件产品的数据层和体验层是不一样的,万万不能搞错先后轻重。笔者之所以觉得这句话有道理,是因为确实有人将两者混在一起了。

对智能硬件来说,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是为了更好地取悦用户,之后再谈产品的延伸拓展;于大数据而言,借助硬件产品是一个出口,目的是为了让数据的价值更早且更好地得到体现。就算真做到了这个地步,也只不过完成了一项准备工作而已,后面的路,还很长。

就像有些开明的家长说的那样,早恋不是不可以,只要不影响学习就行。与君共勉。

关键字:早恋硬件产品食量创业者

本文摘自:雷锋网

x 认识两大重要词汇:“智能硬件”和“大数据”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认识两大重要词汇:“智能硬件”和“大数据”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2-19 17:37:12 本文摘自:雷锋网

2013 年这一年有各种昵称:大数据年、软硬结合年、创客进化年、打车应用爆发年、智能硬件元年、蛇年等等,一千个人有一千种 2013。

在这一年中有两个词很重要,“智能硬件”和“大数据”。

多事之年后面永远是另一个多事之年。开年之后,智能硬件还在火,大数据的热潮似乎有些偃旗息鼓的势头。虽然命运不同,不过笔者认为这一前一后两个名媛却碰上了同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叫“早恋”。

故事总要有个开头,这段故事也不例外。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未来?

媒体、投资方和创业者是三个情种,总会在一段感情的未来环节上犯怵,其中,大数据的感情率先出现破裂。

大数据本身不是产品,很难用运作产品的思维去玩这个概念。

这一个领域天生门槛高,不仅难啃,好不容易啃下来也不一定能吃到肉。老老实实做数据的企业不一定敢过多炒作概念,因为他们清楚数据基础和营收还差很远的距离;而一些稍微取巧的公司往往善于炒作,但落到实处必须有一个出口才有可能谈闭环什么的。

以“影视类大数据”这一类公司为例。

他们借着大数据的风潮玩营销,其数据基础基本等于爬虫的“食量”,强一点的可以搞到票房数据或者其他服务的后台数据等。因为数据量缺乏,且来源不稳定(新浪微博稍稍改个版就有可能影响其进行数据抓取),所以必须靠数据展示来秀肌肉,注意是“数据展示”不是“可视化”,两者区别甚大。

秀完肌肉也得找到出口。留下来的选项其实很少,比如往移动端走,走到这里说实在话还是在移动互联网这个行业里转,已经有些偏题了。另一条抱大腿的路更加艰险,签个框架合作很容易,真正落实到赚钱部分的很难。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大数据是土豪玩的游戏,土豪们更容易搞到数据,搞到了也有地方用。反过来看年轻的大数据公司,他们的未来有多困难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总而言之,他们稍稍早熟了点。 

末端决定脑袋

之所以要将大数据和智能硬件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实在太相似,连问题都出在一个部位。

这个部位在末端。

其实现在的硬件行业什么都不缺——要钱有人给钱,要人人也不少,要环境更不用说,媒体也爱凑热闹。就缺一样,渠道。

无论是设计导向、功能导向还是市场导向,都是存在争议的取向。既然有争议,就说明或多或少有其存在的必要;既然是取向,就代表有上手操作的可能性。但渠道这个问题,一来不存在争议,肯定要卖,二来多数情况下创业者们只能干着急,没有太多操作的空间。

选项不多:电商平台、线下商场、自建渠道和一个硬生生被逼出来的众筹平台。

自建渠道和众筹平台都很难带来有持续性的销量,而且自建渠道的运营本身就是一大难题。虽然都有成功的案例,但对硬件创业者来说还是非常不便于上手,且很难摸出规律。上电商平台和往实体商场拓展又是另一个难题——创业者是手艺人,会卖东西的才是商人,一个文艺内敛的你怎么拯救一个利欲熏心的他?

对创业者而言,如何从“做硬件”向“卖硬件”转移是一道深不见底的关卡,在这一块提供服务的人并不多,据我所知最近只有李昂同学做了一个面向初创智能硬件创业者的市场公关公司。

推广、营销这些花钱的事情虽然不易,但至少有迹可循,落实到最后的销售环节才是一道天然大坑。当然,这只是位于末端的一个坑,还有产业链管控和售后等等无数坑在静候佳音。

用户和金主都需要被说服,想说服他们也不算困难,大家都有经验。创业者们很容易陷入死命证明自己的窠臼,却不知道自己怎么想,虽然很重要,但是对别人来说却不然。

早恋

当数据的价值和硬件的价值都处于璞玉阶段的时候,当两者惺惺惜惺惺抱到一起的时候,就是一段悲剧早恋的开始。

知名 IT 圈帅哥抽水同学曾经说过,智能硬件产品的数据层和体验层是不一样的,万万不能搞错先后轻重。笔者之所以觉得这句话有道理,是因为确实有人将两者混在一起了。

对智能硬件来说,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是为了更好地取悦用户,之后再谈产品的延伸拓展;于大数据而言,借助硬件产品是一个出口,目的是为了让数据的价值更早且更好地得到体现。就算真做到了这个地步,也只不过完成了一项准备工作而已,后面的路,还很长。

就像有些开明的家长说的那样,早恋不是不可以,只要不影响学习就行。与君共勉。

关键字:早恋硬件产品食量创业者

本文摘自:雷锋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