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IBM另一面:大数据助力设计

责任编辑:王李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5-20 09:00:34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一次搬家时,王阳和太太有了点小分歧。

作为现任IBM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说自己是典型的理工男。为了把家里的几幅画挂得端端正正,“理工男”王阳找来水平仪等各种工具,力求分毫不差。不过,面对这种精确计算的结果,太太硬是说挂歪了,右边得往上移一点。最后,感性战胜理性,用王阳的话来说,“画就是挂给太太看的,她说歪了只能是歪了”。

5月18日,讲述这个故事时,王阳某种程度上是在隐喻IBM的转型。在王阳看来,蓝色巨人IBM,往往注重的是计算、精确、功能等理性的东西,但在移动互联网和用户体验为王的当下,大家对企业技术的预期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用户体验设计和个性化正在推动IBM产品的开发和数字的互动。

当天,作为这种转变的结果之一,IBM在上海开设了一间设计工作室。在此之前,这样的工作室已经在奥斯汀、伦敦、都柏林、墨尔本、墨西哥城、纽约、多伦多、马德里、圣保罗等地陆续落成。

“目前我们全球20多个工作室有超过1000名设计人员。”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总经理Nancy E.Thomas在上海工作室开业时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IBM正在着力建立一个设计文化,“这是IBM的另一面”。

设计的集成价值

“成立IBM工作室的初衷就是为了将设计融入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而彻底改变企业的工作模式。”IBM全球设计院总经理Phil Gilbert表示,当下,在工作和娱乐过程中,人们在手机及其应用中接触了许多很棒的设计,而企业级技术也要本着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理念开展。

Phil Gilbert表示,IBM的设计理念就是,通过原型方式快速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开发。

王阳则认为,IBM工作室在上海开业,意味着公司正在进一步加强在产品设计上的能力,以帮助客户快速应对和满足其客户的预期的变化。

“我们没有关起门来搞设计,也没有把设计外包出去。”Nancy E.Thomas对记者表示,IBM希望通过打造自己的设计文化,从而在自身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嵌入设计的元素,让顾问、研究人员、社交专家、媒体专家和设计师一起,在一个团队中密切协作,并与客户一道合作来开发。

Nancy E.Thomas表示,这样的工作室汇集了IBM的各种能力,团队可以通过互动把设计思维与IBM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和社交等方面的专长集成在一起。

比如说一个航空公司有很多关于乘客的数据,包括乘客飞行的频率,经常的目的地,甚至旅行途中的购买清单,是不是带着家人一起等,基于这些数据和IBM的分析技术,就可以为乘客设计一款定制的应用。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设计就扮演了集成的角色。

Nancy E.Thomas表示,IBM设计思维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同理心,即对于客户,要知道他们有什么问题、面对什么挑战,或者是他们想要抓住什么机会,基于这些理解,IBM可以快速生成一些想法,并在消费者中进行测试,寻求用户的反馈,然后基于这个反馈不断优化最终的用户体验。

把设计流程化

谈到IBM涉足设计的初衷,Nancy E.Thomas对记者表示,“这是几年前的事情了,最初由于我们内部产品开发的需要,同时我们看到很多客户也在思考怎么与自己的用户和消费者进行更好的互动”,因此IBM在几年前开始在设计方面努力,并在过去的一年半中于全球迅速开出20多家工作室。

“尽管我无法透露具体多少钱,但开设这些工作室是一种很大的投入。”Nancy E.Thomas说。

在迈向设计思维的过程中,IBM与苹果实现了合作。

“苹果是以设计和用户体验见长的。”IBM服务整合中心亚洲区总经理Marcel Greutmann表示,与苹果合作之初,IBM刚采纳设计思维的方式,而那个时候苹果也想进入企业市场,双方自然而然实现了合作,“对于IBM来说,我们希望从苹果学到对于用户体验的一些做法,同时还有在移动设备方面的一些经验”。

在双方合作以来的9个月里,IBM和苹果一起推出了22款应用,每季度发布一次,每次不超过10个。目前,这种节奏正在提速。根据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2015年底前推出100款应用。这意味着今后的8个月里,双方每个月都会推出10款以上的应用。

“我们希望把设计思维作为一个框架,把设计变成一个流程化的东西。”Nancy E.Thomas对记者表示,IBM把设计思维作为框架,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敏捷开发,通过这样的流程,为那些寻求非常好的用户体验的客户,带来收益。

Nancy E.Thomas认为,设计会改变IBM的工作方式,“这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

关键字:IBM设计思维大数据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x IBM另一面:大数据助力设计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IBM另一面:大数据助力设计

责任编辑:王李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5-20 09:00:34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一次搬家时,王阳和太太有了点小分歧。

作为现任IBM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说自己是典型的理工男。为了把家里的几幅画挂得端端正正,“理工男”王阳找来水平仪等各种工具,力求分毫不差。不过,面对这种精确计算的结果,太太硬是说挂歪了,右边得往上移一点。最后,感性战胜理性,用王阳的话来说,“画就是挂给太太看的,她说歪了只能是歪了”。

5月18日,讲述这个故事时,王阳某种程度上是在隐喻IBM的转型。在王阳看来,蓝色巨人IBM,往往注重的是计算、精确、功能等理性的东西,但在移动互联网和用户体验为王的当下,大家对企业技术的预期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用户体验设计和个性化正在推动IBM产品的开发和数字的互动。

当天,作为这种转变的结果之一,IBM在上海开设了一间设计工作室。在此之前,这样的工作室已经在奥斯汀、伦敦、都柏林、墨尔本、墨西哥城、纽约、多伦多、马德里、圣保罗等地陆续落成。

“目前我们全球20多个工作室有超过1000名设计人员。”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总经理Nancy E.Thomas在上海工作室开业时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IBM正在着力建立一个设计文化,“这是IBM的另一面”。

设计的集成价值

“成立IBM工作室的初衷就是为了将设计融入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而彻底改变企业的工作模式。”IBM全球设计院总经理Phil Gilbert表示,当下,在工作和娱乐过程中,人们在手机及其应用中接触了许多很棒的设计,而企业级技术也要本着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理念开展。

Phil Gilbert表示,IBM的设计理念就是,通过原型方式快速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开发。

王阳则认为,IBM工作室在上海开业,意味着公司正在进一步加强在产品设计上的能力,以帮助客户快速应对和满足其客户的预期的变化。

“我们没有关起门来搞设计,也没有把设计外包出去。”Nancy E.Thomas对记者表示,IBM希望通过打造自己的设计文化,从而在自身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嵌入设计的元素,让顾问、研究人员、社交专家、媒体专家和设计师一起,在一个团队中密切协作,并与客户一道合作来开发。

Nancy E.Thomas表示,这样的工作室汇集了IBM的各种能力,团队可以通过互动把设计思维与IBM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和社交等方面的专长集成在一起。

比如说一个航空公司有很多关于乘客的数据,包括乘客飞行的频率,经常的目的地,甚至旅行途中的购买清单,是不是带着家人一起等,基于这些数据和IBM的分析技术,就可以为乘客设计一款定制的应用。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设计就扮演了集成的角色。

Nancy E.Thomas表示,IBM设计思维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同理心,即对于客户,要知道他们有什么问题、面对什么挑战,或者是他们想要抓住什么机会,基于这些理解,IBM可以快速生成一些想法,并在消费者中进行测试,寻求用户的反馈,然后基于这个反馈不断优化最终的用户体验。

把设计流程化

谈到IBM涉足设计的初衷,Nancy E.Thomas对记者表示,“这是几年前的事情了,最初由于我们内部产品开发的需要,同时我们看到很多客户也在思考怎么与自己的用户和消费者进行更好的互动”,因此IBM在几年前开始在设计方面努力,并在过去的一年半中于全球迅速开出20多家工作室。

“尽管我无法透露具体多少钱,但开设这些工作室是一种很大的投入。”Nancy E.Thomas说。

在迈向设计思维的过程中,IBM与苹果实现了合作。

“苹果是以设计和用户体验见长的。”IBM服务整合中心亚洲区总经理Marcel Greutmann表示,与苹果合作之初,IBM刚采纳设计思维的方式,而那个时候苹果也想进入企业市场,双方自然而然实现了合作,“对于IBM来说,我们希望从苹果学到对于用户体验的一些做法,同时还有在移动设备方面的一些经验”。

在双方合作以来的9个月里,IBM和苹果一起推出了22款应用,每季度发布一次,每次不超过10个。目前,这种节奏正在提速。根据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2015年底前推出100款应用。这意味着今后的8个月里,双方每个月都会推出10款以上的应用。

“我们希望把设计思维作为一个框架,把设计变成一个流程化的东西。”Nancy E.Thomas对记者表示,IBM把设计思维作为框架,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敏捷开发,通过这样的流程,为那些寻求非常好的用户体验的客户,带来收益。

Nancy E.Thomas认为,设计会改变IBM的工作方式,“这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

关键字:IBM设计思维大数据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