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五维政府”

责任编辑:editor007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7-08 17:34:56 本文摘自:贵州红华新天地

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持续融合进化的时代,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日日夜夜不断涌现,不仅以“互联网+“先进技术大幅降低各行各业运营配套成本,而且用“互联网+”创新思维重构每一位执政者、企业家、个体创业者的“天下观”,同时更要通过改变产业制约因素将创新业态从旧体制、旧规则中完全解放出来,从未来思考现在、从国际(一带一路)思考国内(民间资本、大众创新),才能保增长、调结构、促消费、扩投资、增出口、优民生(教育、就业、收入)。

一、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是人类突破认知极限、超越自身智慧的奇点。(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奇点临近》)

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而且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推动作用。”“互联网+”以经济创新模式为初始,以社会治理变革为路径,以国家综合实力现代化为目标。所以,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而互联网技术群落(云+网+端)是社会信息化的公共基础设施,云计算能力是国家综合科技实力、产业创新潜力的关键体现。

这一次“互联网+”信息化浪潮是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为基础的技术、产业双重进化,技术推动产业,产业改变市场,大众引领创新,政府催化变革,在此社会进化过程中,所有人都是弱势群体,唯有创新者恒强,用大数据为政府升维,用“互联网+”思想重构我们的“后天观”(未来观)、“天下观”(世界观),“互联网+”的是创新思维,给年轻人一个机会,给未来一个梦想,“互联网-”的是传统思维、既得利益,在制定“互联网+”相关政策时应以”三张清单、两个重点、一张网“为核心,“三张清单”即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服务型政府以最小干预、最低门槛、最大责任提供最有活力的公共服务基础;“两个重点”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企携手建立“互联网+创客”全民开放平台,以浪潮之巅的技术、资源、产业孵化激发雪崩式效应;“一张网”是构建统一的社会综合管理公共服务网,以移动互联网为便民入口,以政府服务体系为扁平式服务内容,以云数据为统一后台,形成“橄榄型政府”(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政府如何盘活海量数据资产将成为“互联网+政务”的核心议题》)。

二、数据经济

数据是21世纪国家战略资源,数据是互联网时代企业生产要素。

互联网在中国的全民普及,使中国成为网民人数第一的网络大国,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风口效应,促使传统产业进取转型,帮助中国迅速从“人口大国”走向“数据大国”,若能有效地将日趋庞大的公共数据从沉重的社会成本转换为无限的创新价值,我国经济将从工业经济的“人口红利”步入共享经济的“数据红利”。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贵阳数博会上指出:“中国是人口大国和信息应用大国,拥有海量数据资源,发展大数据产业空间无限。中国正在研究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各行各业依托大数据创新商业模式,实现融合发展,推动提升政府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用新的思路和工具解决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问题,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所以,数据对社会治理、商业创新均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三、国际趋势

纵观当今“互联网+”世界,中国迅速崛起,中美双雄比拼。在10~20年前欧美互联网企业独占鳌头,而2015年全球互联网公司前十名,中国占有三席(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美国占有七席(苹果、谷歌、脸谱、亚马逊、易贝、Priceline、Salesforce),前20家互联网企业均为“平台模式”,成为承载政府、企业、大众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美国联邦政府基于雄厚的互联网先发优势、技术人才储备对政务基础设施进行了革新性重构,演进路线依次为“上网”、“上云”、“上数”:

1上网:

在2008年以前各级政府在互联网上开通官方门户网站,总务管理局(GSA)、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等多个政府机构早在2009年即创新性地利用Twitter等大众喜爱的互联网平台发布政府要闻并与民众互动。

2上云:

在2010年,美国政府发布《改革联邦政府IT管理的25条实施计划》中明确提出“云优先”策略,而后在2011年又发布《联邦政府云计算战略》,明确提出用年度预算的25%(约200亿美元)保证美国政府信息技术应用向云迁移,联邦政府要求每个政府部门皆需上云,并通过IT采购投资、IT项目管理、开发周期、问责公示等举措激励政府部门全面上云,上云目标是用4年时间将2100个政府数据中心至少削减40%(800+);另一方面,亚马逊、微软、谷歌三家互联网企业凭借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技术与服务能力为美国政府全面上云保驾护航。

3上数:

美国联邦政府认为:“数据是一项有价值的国家资本,应对公众开放,而不是把其禁锢在政府体制内。”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签署《开放透明政府备忘录》,以“透明性”、 “官民合作”、“公众参与”为核心原则,同年联邦政府数据门户网站Data.gov上线,目前175个政府部门已向公众开放近万个政府数据集;2012年联邦政府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计划,随后日本、欧盟、英国、法国、澳大利亚陆续建立大数据国家战略,并与美国一起成立“开放政府联盟”(OGP),此联盟成员国与中国的数据开放分项对比如下图所示,我国与美国、英国等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表明我国政府在数据开放、数据应用未来开发空间较大。

美国为了落实推进以上战略,奥巴马总统快速任命了联邦政府的首席信息官(CIO)、首席技术官(CTO)、首席数据官(CDO),这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人选均来自本国顶尖的互联网高科技公司,例如谷歌、Twitter、LinkedIn、VMware,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战略必须由创新型人才引领,必须是国家级“一把手工程”才能立竿见影、行之有效。

四、五维政府

“互联网+”时代的政府,以数据为社会治理的核心维度,故称为“五维政府”( 叠加在三维空间、一维时间之上)。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据新华社统计,最近一年间国务院常务会议6次提到“大数据”,随后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基础设施的“互联网+传统行业”浪潮席卷全国, “互联网+政务”也成为政府创新战略。互联网带来的本质改变就是数据,移动互联网让数据的流通更快,物联网让数据产生来源更多、规模更庞大,云计算让数据处理更便宜、更实时,DT时代(Data Technology,数据技术时代)的政府基于公共大数据的社会治理与大众创新,是五维政府的关键,如何应用数据产生价值则成为政务创新的开拓重点,国民全面网民化,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的强大技术能力,汇聚了远超传统企业规模的海量社会数据,与政府的历史权威统计数据形成优势互补,“互联网应用+云数据平台+政府治理”将成为代表未来社会的共治模式,政府能够借助DT时代的升维浪潮,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在“互联网五维空间”中的“五维企业”、“五维大众”。

大数据是社会的“观象台”,从电商交易等平台长期产生的海量真实数据刻画了实时靠谱的“区域经济画像”、“垂直领域经济指数”,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第一手科学依据,此类应用案例如“阿里经济云图”;大数据是大众的“显微镜”,从跨界数据产生的相关性分析,帮助政府“防微杜渐”,目前应用案例有蚂蚁金服的大数据反恐查案、阿里电商数据打假等;大数据是政府的“水晶球”,历史大数据的预判能实现智能治理、快速响应、预防危机的效果,例如高德服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将大众出行数据与8大城市的交管部门对接,实现交通分析与治堵预判;大数据是政府的“权利铁笼”,李克强总理要求把执法权力关进“数据铁笼”,让失信市场行为无处遁形,权力运行处处留痕,实现“人在干、云在算”;大数据是大众的“创新引擎”,李克强总理提出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依靠大数据、云计算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此类案例有“云上贵州智慧交通科技大赛”等;大数据是和谐社会的“稳定器”,数据体现信用,而信用是治国、经商、做人的根基,健全的信用体系让社会良性运转,人们因诚实守信而受益诸多,这方面案例如芝麻信用对旅游、租房租车、借贷、签证生活方方面面提供的便捷服务。

五、政务服务

“无场景,不数据!”五维政府必须借助大众百姓刚需的移动化社会场景,提供数据创新类服务,才能迅速普及推广。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崇尚资源共享、价值共创的全球化社会环境,五维政府善于借用互联网企业的科技储备(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大众的创新力量,建设“航母+舰载机”模式的政务开放平台,其底层是成熟、可靠、自主可控、性价比极高的统一城市政务云,政企跨行业数据在其上融会贯通,利用大数据提供公民身份认证、企业/个人信用体系、政务服务数据跨流程共享对接,在其上构建“一站式政务服务体系”,将传统电子政务的政务查询、社保查询、企业服务、交通车辆、医疗教育、水电煤等公共服务无缝集成,由于平台的标准化与连通性,所以各政务服务间的信息化壁垒、数据孤岛消失,政府、企业、研究机构间的数据实现安全的分享流通、交易交换,在非税平台中运用电商一样便捷的移动支付、快递物流服务,将政务服务窗前置放入百姓喜闻乐见的手机端超级App中,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实现政务创新应用。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政府部门应大胆创新、跨界合作、政企众创,激活“互联网+”的时代脉搏,成为产业蓬勃发展的“催化剂”,大众创新创业的“发动机”。

关键字:谷歌KPCB互联网企业

本文摘自:贵州红华新天地

x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五维政府”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五维政府”

责任编辑:editor007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7-08 17:34:56 本文摘自:贵州红华新天地

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持续融合进化的时代,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日日夜夜不断涌现,不仅以“互联网+“先进技术大幅降低各行各业运营配套成本,而且用“互联网+”创新思维重构每一位执政者、企业家、个体创业者的“天下观”,同时更要通过改变产业制约因素将创新业态从旧体制、旧规则中完全解放出来,从未来思考现在、从国际(一带一路)思考国内(民间资本、大众创新),才能保增长、调结构、促消费、扩投资、增出口、优民生(教育、就业、收入)。

一、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是人类突破认知极限、超越自身智慧的奇点。(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奇点临近》)

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而且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推动作用。”“互联网+”以经济创新模式为初始,以社会治理变革为路径,以国家综合实力现代化为目标。所以,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而互联网技术群落(云+网+端)是社会信息化的公共基础设施,云计算能力是国家综合科技实力、产业创新潜力的关键体现。

这一次“互联网+”信息化浪潮是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为基础的技术、产业双重进化,技术推动产业,产业改变市场,大众引领创新,政府催化变革,在此社会进化过程中,所有人都是弱势群体,唯有创新者恒强,用大数据为政府升维,用“互联网+”思想重构我们的“后天观”(未来观)、“天下观”(世界观),“互联网+”的是创新思维,给年轻人一个机会,给未来一个梦想,“互联网-”的是传统思维、既得利益,在制定“互联网+”相关政策时应以”三张清单、两个重点、一张网“为核心,“三张清单”即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服务型政府以最小干预、最低门槛、最大责任提供最有活力的公共服务基础;“两个重点”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企携手建立“互联网+创客”全民开放平台,以浪潮之巅的技术、资源、产业孵化激发雪崩式效应;“一张网”是构建统一的社会综合管理公共服务网,以移动互联网为便民入口,以政府服务体系为扁平式服务内容,以云数据为统一后台,形成“橄榄型政府”(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政府如何盘活海量数据资产将成为“互联网+政务”的核心议题》)。

二、数据经济

数据是21世纪国家战略资源,数据是互联网时代企业生产要素。

互联网在中国的全民普及,使中国成为网民人数第一的网络大国,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风口效应,促使传统产业进取转型,帮助中国迅速从“人口大国”走向“数据大国”,若能有效地将日趋庞大的公共数据从沉重的社会成本转换为无限的创新价值,我国经济将从工业经济的“人口红利”步入共享经济的“数据红利”。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贵阳数博会上指出:“中国是人口大国和信息应用大国,拥有海量数据资源,发展大数据产业空间无限。中国正在研究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各行各业依托大数据创新商业模式,实现融合发展,推动提升政府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用新的思路和工具解决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问题,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所以,数据对社会治理、商业创新均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三、国际趋势

纵观当今“互联网+”世界,中国迅速崛起,中美双雄比拼。在10~20年前欧美互联网企业独占鳌头,而2015年全球互联网公司前十名,中国占有三席(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美国占有七席(苹果、谷歌、脸谱、亚马逊、易贝、Priceline、Salesforce),前20家互联网企业均为“平台模式”,成为承载政府、企业、大众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美国联邦政府基于雄厚的互联网先发优势、技术人才储备对政务基础设施进行了革新性重构,演进路线依次为“上网”、“上云”、“上数”:

1上网:

在2008年以前各级政府在互联网上开通官方门户网站,总务管理局(GSA)、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等多个政府机构早在2009年即创新性地利用Twitter等大众喜爱的互联网平台发布政府要闻并与民众互动。

2上云:

在2010年,美国政府发布《改革联邦政府IT管理的25条实施计划》中明确提出“云优先”策略,而后在2011年又发布《联邦政府云计算战略》,明确提出用年度预算的25%(约200亿美元)保证美国政府信息技术应用向云迁移,联邦政府要求每个政府部门皆需上云,并通过IT采购投资、IT项目管理、开发周期、问责公示等举措激励政府部门全面上云,上云目标是用4年时间将2100个政府数据中心至少削减40%(800+);另一方面,亚马逊、微软、谷歌三家互联网企业凭借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技术与服务能力为美国政府全面上云保驾护航。

3上数:

美国联邦政府认为:“数据是一项有价值的国家资本,应对公众开放,而不是把其禁锢在政府体制内。”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签署《开放透明政府备忘录》,以“透明性”、 “官民合作”、“公众参与”为核心原则,同年联邦政府数据门户网站Data.gov上线,目前175个政府部门已向公众开放近万个政府数据集;2012年联邦政府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计划,随后日本、欧盟、英国、法国、澳大利亚陆续建立大数据国家战略,并与美国一起成立“开放政府联盟”(OGP),此联盟成员国与中国的数据开放分项对比如下图所示,我国与美国、英国等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表明我国政府在数据开放、数据应用未来开发空间较大。

美国为了落实推进以上战略,奥巴马总统快速任命了联邦政府的首席信息官(CIO)、首席技术官(CTO)、首席数据官(CDO),这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人选均来自本国顶尖的互联网高科技公司,例如谷歌、Twitter、LinkedIn、VMware,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战略必须由创新型人才引领,必须是国家级“一把手工程”才能立竿见影、行之有效。

四、五维政府

“互联网+”时代的政府,以数据为社会治理的核心维度,故称为“五维政府”( 叠加在三维空间、一维时间之上)。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据新华社统计,最近一年间国务院常务会议6次提到“大数据”,随后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基础设施的“互联网+传统行业”浪潮席卷全国, “互联网+政务”也成为政府创新战略。互联网带来的本质改变就是数据,移动互联网让数据的流通更快,物联网让数据产生来源更多、规模更庞大,云计算让数据处理更便宜、更实时,DT时代(Data Technology,数据技术时代)的政府基于公共大数据的社会治理与大众创新,是五维政府的关键,如何应用数据产生价值则成为政务创新的开拓重点,国民全面网民化,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的强大技术能力,汇聚了远超传统企业规模的海量社会数据,与政府的历史权威统计数据形成优势互补,“互联网应用+云数据平台+政府治理”将成为代表未来社会的共治模式,政府能够借助DT时代的升维浪潮,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在“互联网五维空间”中的“五维企业”、“五维大众”。

大数据是社会的“观象台”,从电商交易等平台长期产生的海量真实数据刻画了实时靠谱的“区域经济画像”、“垂直领域经济指数”,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第一手科学依据,此类应用案例如“阿里经济云图”;大数据是大众的“显微镜”,从跨界数据产生的相关性分析,帮助政府“防微杜渐”,目前应用案例有蚂蚁金服的大数据反恐查案、阿里电商数据打假等;大数据是政府的“水晶球”,历史大数据的预判能实现智能治理、快速响应、预防危机的效果,例如高德服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将大众出行数据与8大城市的交管部门对接,实现交通分析与治堵预判;大数据是政府的“权利铁笼”,李克强总理要求把执法权力关进“数据铁笼”,让失信市场行为无处遁形,权力运行处处留痕,实现“人在干、云在算”;大数据是大众的“创新引擎”,李克强总理提出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依靠大数据、云计算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此类案例有“云上贵州智慧交通科技大赛”等;大数据是和谐社会的“稳定器”,数据体现信用,而信用是治国、经商、做人的根基,健全的信用体系让社会良性运转,人们因诚实守信而受益诸多,这方面案例如芝麻信用对旅游、租房租车、借贷、签证生活方方面面提供的便捷服务。

五、政务服务

“无场景,不数据!”五维政府必须借助大众百姓刚需的移动化社会场景,提供数据创新类服务,才能迅速普及推广。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崇尚资源共享、价值共创的全球化社会环境,五维政府善于借用互联网企业的科技储备(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大众的创新力量,建设“航母+舰载机”模式的政务开放平台,其底层是成熟、可靠、自主可控、性价比极高的统一城市政务云,政企跨行业数据在其上融会贯通,利用大数据提供公民身份认证、企业/个人信用体系、政务服务数据跨流程共享对接,在其上构建“一站式政务服务体系”,将传统电子政务的政务查询、社保查询、企业服务、交通车辆、医疗教育、水电煤等公共服务无缝集成,由于平台的标准化与连通性,所以各政务服务间的信息化壁垒、数据孤岛消失,政府、企业、研究机构间的数据实现安全的分享流通、交易交换,在非税平台中运用电商一样便捷的移动支付、快递物流服务,将政务服务窗前置放入百姓喜闻乐见的手机端超级App中,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实现政务创新应用。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政府部门应大胆创新、跨界合作、政企众创,激活“互联网+”的时代脉搏,成为产业蓬勃发展的“催化剂”,大众创新创业的“发动机”。

关键字:谷歌KPCB互联网企业

本文摘自:贵州红华新天地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