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传统媒体转型:借力大数据 重建用户连接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郭全中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1-23 20:07:20 本文摘自: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者按:互联网思维是当下的热词,而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中的重要部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融合发展需注重用户思维,将突破点放在用户需求上,才能触及新闻用户的“痛点”。本期《融媒体》版将探讨用户思维:用户思维是什么?如何树立用户思维?如何将传统媒体的受众变为用户?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毋庸讳言的是传统媒体正经历着一场困境,其根源我认为在于与用户连接失效。传统媒体秉持的往往是“以内容为中心”的受众思维,而新兴媒体秉持的则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思维。这就要求我们深刻理解“受众”和“用户”的区别,进而树立用户思维,重建用户连接,帮助传统媒体实现转型。

什么是用户思维

所谓用户思维,就是“以用户体验为王”,即以用户为中心,以体验为核心。要真正打造用户思维,就要搞清楚“受众”和“用户”的本质区别。

本质区别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受众的本质是精英传播,其传播的数量和范围是有限的,而用户的本质是草根传播,其数量和范围数以亿计;二是受众模型只能是基于一定规模样本的、概貌的数据,而用户模型则是在全体的、大量的样本数据基础上,能够分析出每一个用户的收入、消费能力、爱好、需求等的精准的个人模型;三是受众是低频的、静态的,是很难获得更多数据以完善的个人模型,而用户是高频的、动态的,是可以及时了解最新动向,并修正与完善的个人模型;四是受众是松散型联系,而用户是紧密型联系,可以与之进行及时的互动和沟通。

在我看来,“用户”的商业价值远远大于“受众”。一是基于用户的商业模式可以是“新闻+服务”,即靠新闻来吸引流量而靠服务来实现商业价值的变现;二是用户的数量远远大于受众的数量;三是新兴媒体能够掌握每一个用户的精准数据和个人模型,就能据此给用户智能化推荐精准化、定制化且能够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产品和服务,而这是传统媒体难以做到的。

如何变“受众”为“用户”

那么,如何变传统媒体的“受众”为“用户”呢?这就需要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实现大数据的信息智能匹配。这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难,我认为关键是需要打造三大平台:大数据信息资源平台、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用户沉淀平台。

大数据信息资源平台是硬件、软件、数据、云存储和平台服务的组合,其核心是通过互联网采集、接口导入、历史数据导入、远程汇聚等各种方式,将传媒集团内部资源、互联网资源、第三方资源以及UGC(用户原创内容)资源汇聚到大数据资源中心,实现信息和数据资源的汇集。

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是以大数据智能分析工具作为技术支撑,将传媒集团旗下媒体资源融合共享使用,以“中央厨房”的方式重构新闻生产,实现“一次采集、多元加工、多次发布”。其核心是建立起智能化的新闻线索智能决策系统、智能创作系统和融媒体智能发布系统,实现信息服务的个性化、智能化。

用户沉淀平台是将传媒集团通过优质内容资源、线下活动、经营行为沉淀下来的优质用户数据进行整合、清洗、认证、管理、记录以及深入挖掘、分析,并通过智能化、个性化的信息、数据服务,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其核心是通过用户画像,为产品优化、精准营销,以及面向用户提供智能化服务。

用互联网思维拓展思路

从实际情况来看,当下的传统媒体在搭建上述三大平台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着资金实力不足、缺少技术基因、体制机制三大难题,要解决这三大难题,就需要本着合作共赢的“互联网思维”来拓展思路。

首先,资金的需求一方面来自于三大平台建设和服务器投入,另一方面来自于运营启动费用,这两方面费用较高,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解决途径主要有三:一是向各级政府申请各类财政扶持资金;二是把三大平台的建设纳入当地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规划中,由当地政府拨款;三是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以解决运营资金问题。

其次,传统媒体往往不具备自主研发和搭建平台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解决途径有二:一是通过技术外包的方式,如浙报集团、中国教育报刊社等委托北京拓尔思公司帮助其开发相应的平台;二是和技术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如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和北京思拓合众科技成立合资技术公司,负责“媒体云”的开发。

再次,传统体制往往难以满足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需要。互联网业务作为高风险、高投入的业务,需要采取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例如考虑给予管理层和骨干以较高比率的股权激励、薪酬上的按贡献分配等等。(郭全中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管理学博士。本文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字:大数据

本文摘自:光明网-《光明日报》

x 传统媒体转型:借力大数据 重建用户连接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传统媒体转型:借力大数据 重建用户连接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郭全中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1-23 20:07:20 本文摘自: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者按:互联网思维是当下的热词,而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中的重要部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融合发展需注重用户思维,将突破点放在用户需求上,才能触及新闻用户的“痛点”。本期《融媒体》版将探讨用户思维:用户思维是什么?如何树立用户思维?如何将传统媒体的受众变为用户?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毋庸讳言的是传统媒体正经历着一场困境,其根源我认为在于与用户连接失效。传统媒体秉持的往往是“以内容为中心”的受众思维,而新兴媒体秉持的则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思维。这就要求我们深刻理解“受众”和“用户”的区别,进而树立用户思维,重建用户连接,帮助传统媒体实现转型。

什么是用户思维

所谓用户思维,就是“以用户体验为王”,即以用户为中心,以体验为核心。要真正打造用户思维,就要搞清楚“受众”和“用户”的本质区别。

本质区别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受众的本质是精英传播,其传播的数量和范围是有限的,而用户的本质是草根传播,其数量和范围数以亿计;二是受众模型只能是基于一定规模样本的、概貌的数据,而用户模型则是在全体的、大量的样本数据基础上,能够分析出每一个用户的收入、消费能力、爱好、需求等的精准的个人模型;三是受众是低频的、静态的,是很难获得更多数据以完善的个人模型,而用户是高频的、动态的,是可以及时了解最新动向,并修正与完善的个人模型;四是受众是松散型联系,而用户是紧密型联系,可以与之进行及时的互动和沟通。

在我看来,“用户”的商业价值远远大于“受众”。一是基于用户的商业模式可以是“新闻+服务”,即靠新闻来吸引流量而靠服务来实现商业价值的变现;二是用户的数量远远大于受众的数量;三是新兴媒体能够掌握每一个用户的精准数据和个人模型,就能据此给用户智能化推荐精准化、定制化且能够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产品和服务,而这是传统媒体难以做到的。

如何变“受众”为“用户”

那么,如何变传统媒体的“受众”为“用户”呢?这就需要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实现大数据的信息智能匹配。这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难,我认为关键是需要打造三大平台:大数据信息资源平台、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用户沉淀平台。

大数据信息资源平台是硬件、软件、数据、云存储和平台服务的组合,其核心是通过互联网采集、接口导入、历史数据导入、远程汇聚等各种方式,将传媒集团内部资源、互联网资源、第三方资源以及UGC(用户原创内容)资源汇聚到大数据资源中心,实现信息和数据资源的汇集。

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是以大数据智能分析工具作为技术支撑,将传媒集团旗下媒体资源融合共享使用,以“中央厨房”的方式重构新闻生产,实现“一次采集、多元加工、多次发布”。其核心是建立起智能化的新闻线索智能决策系统、智能创作系统和融媒体智能发布系统,实现信息服务的个性化、智能化。

用户沉淀平台是将传媒集团通过优质内容资源、线下活动、经营行为沉淀下来的优质用户数据进行整合、清洗、认证、管理、记录以及深入挖掘、分析,并通过智能化、个性化的信息、数据服务,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其核心是通过用户画像,为产品优化、精准营销,以及面向用户提供智能化服务。

用互联网思维拓展思路

从实际情况来看,当下的传统媒体在搭建上述三大平台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着资金实力不足、缺少技术基因、体制机制三大难题,要解决这三大难题,就需要本着合作共赢的“互联网思维”来拓展思路。

首先,资金的需求一方面来自于三大平台建设和服务器投入,另一方面来自于运营启动费用,这两方面费用较高,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解决途径主要有三:一是向各级政府申请各类财政扶持资金;二是把三大平台的建设纳入当地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规划中,由当地政府拨款;三是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以解决运营资金问题。

其次,传统媒体往往不具备自主研发和搭建平台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解决途径有二:一是通过技术外包的方式,如浙报集团、中国教育报刊社等委托北京拓尔思公司帮助其开发相应的平台;二是和技术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如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和北京思拓合众科技成立合资技术公司,负责“媒体云”的开发。

再次,传统体制往往难以满足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需要。互联网业务作为高风险、高投入的业务,需要采取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例如考虑给予管理层和骨干以较高比率的股权激励、薪酬上的按贡献分配等等。(郭全中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管理学博士。本文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字:大数据

本文摘自:光明网-《光明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