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基于大数据的宏观分析原理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郝联峰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3-19 21:19:45 本文摘自:中国网

进行宏观分析,对经济的理解是思想基础,大数据是工具基础,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方法是关键,金融市场是检验经济理解、分析方法、分析结论的最有效地方。

一、理解经济与宏观经济

构建宏观经济模型的第一关键是理解经济与宏观经济,这与构建量化投资模型的第一关键是理解市场道理相似。而理解经济与宏观经济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所学的教材,所当成经济学常识或公理的东西,大多是有偏差的,用这样的理论指导宏观分析,当然就很难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

理论偏差在哪里?实际上还是教条主义,我们学的做的,都自觉不自觉地是西方那一套。西方经济学的流派很多,我们目前大学里的经济学课程和教材,基本上都是西方那一套,包括政治经济学,也是从西方传进来的。并不是西方经济学说不好,但要与世界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要有借鉴吸收。如果照搬西方这一套理论,照搬教材、经典,实际上还存在很多偏差。经济学几个最基本的分支,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都存在偏差。

(一)微观经济学的偏差

微观经济学里面三大基本规律,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都有问题。供求规律认为,供过于求,价格就下跌,供不应求,价格就上涨。这就是很简单的供求规律。实际上不是这回事,只要经济增长比较快,即使是供过于求,物价也不一定下跌。市场经济一般都是供过于求,供过于求是常态,是长期的、普遍的,供不应求是个别的、短期的。但只要经济增长快,如1978年到2015年,中国名义GDP年均增长15.16%,平均每年物价上涨5.51%。尽管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供过于求,这段时间物价肯定会上涨,就是因为物价里大概有50%是工资(中国比较低,是47%左右,一般西方国家GDP中工资占比略高一些),而工资是收入法GDP里中的一部分。收入法GDP包含劳动者报酬(工资)、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这几块。工资在GDP中占比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名义GDP高增长、工资就会高增长,产品成本有47%左右就会高增长,速度快。技术进步因素能拉低产品成本和产品价格,能抵消一部分工资推动的产品成本和产品价格上涨。名义GDP每年增长15.16%,工资就每年增长15%左右,产品成本里有47%左右是工资,所以工资推动产品成本每年上涨7%左右。技术进步因素会降低产品成本,平均每年约拉低1.6个百分点。所以1978-2015年,总体物价每年增长5.51%(=15.16%×47%-1.6%)。这段时期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就是名义GDP高增长。若看供求规律,以为供过于求价格就下跌,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生搬硬套供求规律,得不出正确结论。价值规律也是这样的,不管是劳动价值论还是效用价值论,都是有偏差的。是什么创造价值?劳动价值论说是劳动创造价值,效用价值论说有效用就有价值。为什么要定义价值这个概念?什么是价值?什么创造价值?提出这个定义或理论是为经济建设实践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所以要提一个比较科学的概念。从务实、有效的角度去定义概念,价值是什么创造呢?我们认为是劳动和交易创造价值,不仅是劳动,交易也创造价值。如果紧抓这两个点,经济就能搞好。举个例子:一个农民有一本书,但不识字;一个教授有一把锄头,却不会用。但两人一交换,教授有一本书,农民有一个锄头,各得其所,社会的财富就增加了,价值就增加了,社会会更好。如果这样定义价值,是能促进经济建设的。劳动创造价值:让大家有工作做,要鼓励大家生产和工作的积极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交易创造价值:要提供交易的条件,搞市场经济,搞一些交易所或搞外向型经济,参加国际经济大循环。

竞争规律也存在偏差。并非越充分竞争越好,竞争过度也不好,竞争不足也不好,需要有一个度。

(二)宏观经济学的偏差

宏观经济学里都重要的是经济增长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都是有缺陷的。经济增长理论有很多流派,比较有影响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不然。到底什么才促成经济增长?得做实证研究。到底什么在引领经济增长,贡献经济增长,对此贡献最大的第一大要素是分工和专业化(如出口导向、交易导向等),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34%。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并非是大家认为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何要搞改革开放?为何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为何要搞外向型经济,实证研究表明,它贡献经济增长的34%,就得这么搞。贡献经济增长的第二大要素是资本投入(如储蓄转化为投资),占33%。这两项相加为67%,也是最主要的两项。第三大要素是人力资本的投入(如教育、人口红利等),占14%。第四大要素是技术创新(如技术模仿、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占7%。第五大要素是制度创新(如改革、改良等),占6%。通常人们认为制度最重要,但制度创新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制度创新很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没有这么大,但一套好的制度确实至关重要。

通货膨胀理论也存在偏差。主流西方经济思想认为,货币多了就通胀,货币少了就通缩,实际上并非如此。通胀和货币的关系,短期看,货币猛放一下,在约35个月内能刺激物价。为什么是35个月?M1的涨幅领先CPI涨幅7个月,一个存货周期的扩张期平均是28个月,加起来是35个月。只要一猛放货币,7个月之后物价就有反应,向上走,然后会向上扩张28个月,总的是35个月。长期看,越币越多越通缩。货币的本质是有息债务。M2就是现金加存款,即为银行的负债或资金来源,资金来源是有成本的,所以必须要用出去。银行的资金运用主要有两个渠道:债券投资和放贷。不管是债券投资,还是放贷,都有利息,都是增加社会有息负债。所以M2越多,对应整个社会有息债务就越多。因此,简单地说,M2就是有息负债。M2/GDP就是有息负债比率。这个比率高的国家,从全球范围内看,无一例外都是通缩。从短期看,猛放一下货币,物价在35个月内是有反应的,表现在刺激物价。但是之后的通缩是长期的。因为货币放得越多,有息债务就越多,而债权和债务的经济效应不对称,债权多,对债权人(如银行)的投资消费刺激作用不大。如银行是最大的债权人,银行既不怎么投资,也不怎么消费。有债权就有债务,债务多了,债务人就很谨慎,既不敢投资也不敢消费。所以货币越多,债务越多,经济越通缩。

从全球看,只要M2/GDP高的国家,基本上都是通缩。日本的比例是248%,通缩20多年,就是起不来,怎么刺激都起不来,再放货币,物价就更不可能起来。因为物价起来之后,利率就要起来,利率起来后利息占GDP的比重就会变成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利率到达10%,M2占GDP的400%,则意味着利息占GDP的40%,这是不可能的,GDP里根本没有办法有这么一大块来支付融资成本。随着M2/GDP比率的上升,有息负债率上升,经济就没有可能通胀,只能通缩。全球M2/GDP比率,日本是第一高的国家,中国是第二高的国家。2016年1月中国货币放了那么多,很多人说要通胀了,实际上只会通缩压力更大。放货币短期对物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长期来看,通缩的压力会更大,继续放货币,会加速通缩而不是通胀。在2015年12月份,中国M2/GDP比率是211%,2016年1月是215%,这样下去就是大通缩,物价起不来,名义GDP也增长不了。所以不要照搬西方的货币理论,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理论。新加坡人均GDP超过美国,增长很快,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地理位置好也不是国家小,巴拿马地理位置也好,世界上小国家也非常多,只有新加坡一口气人均GDP超过美国,主要原因还在政策和思路契合国情。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是切合中国国情,非常务实。李光耀和邓小平都是搞经济的顶尖高手,没有那么多教条和西方条条框框,也不争论,很务实。而我们学习那些西方教条,将西方经济学奉为圭皋,害死人。

(三)以美国经济学家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四大杀手

一是蒙代尔搞的最优货币区域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创立了欧洲央行,设计了欧元,欧元区各国决定不了自己的货币政策。这就如同赤壁之战中曹操的连船,欧元将欧洲各国拴在一起,经济繁荣时统一货币结算很爽,经济危机时各自向自己的方向出力,一个也跑不掉,最终是火烧连船。最优货币区理论和其指导下的欧元,最终对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有害的。

二是弗里德曼的货币学派。货币学派理论认为,通缩就是货币过少,抗通缩就要发货币;通胀就是货币过多,抗通胀就是要收货币。这是非常肤浅、短视和有害的理论。从本质看,现代货币就是有息负债,货币短期会刺激物价,长期则持续向下拉物价,货币过多最终会导致通缩。日本、欧洲想走出通缩,照搬货币学派理论搞量化宽松,最后只会深陷通缩泥坑。美国也搞量化宽松,但它是雷声大雨点小,搞了三轮量宽,M2/GDP比率从64%上升到68%,只上升了4个百分点,其他很多国家跟着搞,M2/GDP比率狂飙突进,其结果就是债务飙升、经济恶化、掉入陷阱。

三是麦金农的金融深化理论。麦金农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他创立的货币深化理论基本思想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得不好,主要是因为金融没有搞好,金融没搞好主要是因为金融抑制,金融抑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所以要破除金融抑制,搞金融深化改革,货币深化改革的核心是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美国是经济霸主,是经济理论权威,麦金农的理论大家深信不疑,很多国家都遵循货币深化理论,搞金融深化改革。拉丁美洲搞金融深化,拉丁美洲1980年代金融危机,1990年代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东南亚国家搞金融深化,1990年代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现在是中国搞金融深化,中国也在这条路上越陷越深。发展中国家要盯着怎样有利于实体经济、有利于企业发展,而不要为改革创新而改革创新。利率市场化,实质是利益在企业和老百姓之间重新分配,利息老百姓每年多拿几百元利息是没有用的,创造社会财富还得要靠企业。老百姓利息拿多了,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企业不行了,老百姓的工资增长就慢了。老百姓要想富,不是靠利息,是靠企业高速发展、经济高速增长,老百姓的工资就高速增长。搞利率市场化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很少,韩国是一个。韩国利率市场化虽然成功了,但也经历了长期波折,第一次失败了,推倒重来,回过头来搞微观市场基础建设和打通企业股权融资渠道,然后再第二次实施利率市场化。但是中国和韩国当年情况不一样,中国国有部门、国有国企占比较大,它们来定价,则会提高利率,它们背后是国家信用,民营企业融资利率只会也比它们高。另外中国股票市场融资是核准制,股权融资道路较窄,基本上只能靠债务融资。在这种条件下推利率市场化,融资成本必然飙升,遍地都是高非庞。

四是萨克斯的休克疗法。休克疗法就象对农民说,种田收入太低,不如扔掉锄头、镰刀去做教授。结果农民扔掉了农具,但又不会教书,差点饿得半死。前苏东国家就是这位老农,休克疗法使俄罗斯1990-1999年间GDP缩水62.09%。

蒙代尔害残欧洲,弗里德曼害残日本,麦金农害残拉丁美洲和东南亚,萨克斯害残前苏东国家。这些西方大经济学家或主流经济学理论都存在偏差。搞好经济,理解经济,关键是不照搬条条框框,真正尊重经济规律,立足世界与中国实情,把实体经济放在首要位置,远离损害实体经济的改革创新。搞好了企业,经济就会有竞争力,老百姓才能得实惠。

对经济与宏观经济的正确理解是利用大数据进行宏观分析的基础,基础不牢甚至错误,再大的数据、再好的模型,也不可能得出科学的分析结论。例如,依据供求决定价格这种错误的理论,从供求上去分析中国房价,哪怕供求测算得再准确,也不可能科学分析与预测房价。

二、构建宏观数据库

构建宏观数据库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构建宏观数据库要以目的为导向,不是为了分析宏观而宏观,分析宏观是为分析投资、消费、企业经营等实践活动服务。我们分析宏观大多是为了投资,所以宏观数据库要围绕投资构建,将与投资密切相关的数据包含进来。宏观可以指导投资,投资做得好,又反过来加深对宏观的理解。二是构建宏观数据库要重点选取周期性强、具有周期性规律的数据,周期性、规律性强的数据比一般平稳数据更有分析价值。三是构建宏观数据库要使用尽可能长的时间序列数据,可以采用插值法、嫁接法(如将静安指数嫁接到上证指数1990年12月19日之前),以拓展分析的时间宽度。有效的数据量越大、时间序列越长,分析结论越可靠。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要利用尽可能大的数据进行宏观分析。

宏观数据库通常包括三类数据,一是宏观经济数据,二是行业数据,三是金融市场数据。行业数据有助于加深宏观的理解,而金融市场数据不仅是宏观分析的重要落脚点,也是可以与宏观经济数据相互印证。宏观分析不能就宏观论宏观,否则就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宏观经济数据

宏观经济数据主要包括数量数据和时间数据。

重要的数量数据如: M1、M1同比增长率、M2、M2同比增长率、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率、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长率、GDP、GDP名义增长率、GDP实际增长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

重要的价格数据如:CPI定基指数、CPI涨幅、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涨幅、PPI涨幅、CRB指数同比涨幅、GDP平减指数同比涨幅、房地产价格指数

以以上数据为基础,可以构建函数和复合数据,如宏观经济景气指数、M1同比增长率-M2同比增长率,CPI同比涨幅-PPI同比涨幅等。

(二)行业数据

重要的行业数据如汽车销量、汽车产量、工业企业亏损额累计值、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值、空调产量、水泥产量、金属切削机床、发电量、全社会火电发电量、白酒产量、商品房销售额、商品房销售量等等

(三)金融市场数据

重要的金融市场数据如上证指数、总股本大盘股指数、国债净价指数、美元指数、黄金价格、石油价格、A股成交金额、A股总市值、上市公司加权平均ROE、A股市净率中位数、A股市净率平均数、A股市盈率中位数、A股市盈率平均数等等。

三、大数据宏观分析的钥匙

一个有效的宏观数据库,通常需要十万级、百万级甚至更大量的数据,通常数据量越大,分析出的宏观经济规律才有可能越可靠。一些宏观经济分析,根据五年、十年的数据就得出分析结论,这种分析结论是有待检验的,因为它连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都没经历过(如一个房地产周期是18年,一个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54年)。进行宏观分析,对经济的理解是思想基础,大数据是工具基础,分析方法是关键,金融市场是检验分析结论的最有效地方。宏观分析非常复杂,大多数人都是解读政策、直线思维、仅凭想象,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宏观分析的钥匙,即周期分析和领先滞后分析。

(一)经济周期

经济是个复杂的系统,越大的经济体,惯性越大,规律性也越强,其中周期规律是比较稳定的规律。经济周期有年度周期、基钦周期(平均43.2个月,具体而言是80%的基钦周期是42个月,20%的基钦周期是48个月)、朱格拉周期(3个基钦周期长度)、美元指数周期(4个基钦周期长度)、大宗商品周期(4个基钦周期长度)、房地产周期(5个基钦周期长度)、康德拉季耶夫周期(15个基钦周期长度)。

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大小看,房地产周期是经济周期之母,因为房地产周期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最大。而从经济周期的长度来看,基钦周期是经济周期之母,是最基本的经济周期,其他主要经济周期的长度都可以用基钦周期的倍数来衡量。

(二)领先滞后关系与因果关系

领先滞后规律是宏观经济指标间比较稳定的规律,也常常是经济指标间因果关系的外在反映,如数量指标通常领先价格指标,价格指标中股价指数拐点通常领先债券净价指数拐点,债券净价指数拐点通常领先房价指数拐点和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拐点。

如果对经济周期和经济指标间领先滞后关系烂熟于胸,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分析、判断、预测,就会信手拈来,八九不离十。(作者:中华联合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 郝联峰)

关键字:分析宏观数据

本文摘自:中国网

x 基于大数据的宏观分析原理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基于大数据的宏观分析原理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郝联峰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3-19 21:19:45 本文摘自:中国网

进行宏观分析,对经济的理解是思想基础,大数据是工具基础,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方法是关键,金融市场是检验经济理解、分析方法、分析结论的最有效地方。

一、理解经济与宏观经济

构建宏观经济模型的第一关键是理解经济与宏观经济,这与构建量化投资模型的第一关键是理解市场道理相似。而理解经济与宏观经济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所学的教材,所当成经济学常识或公理的东西,大多是有偏差的,用这样的理论指导宏观分析,当然就很难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

理论偏差在哪里?实际上还是教条主义,我们学的做的,都自觉不自觉地是西方那一套。西方经济学的流派很多,我们目前大学里的经济学课程和教材,基本上都是西方那一套,包括政治经济学,也是从西方传进来的。并不是西方经济学说不好,但要与世界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要有借鉴吸收。如果照搬西方这一套理论,照搬教材、经典,实际上还存在很多偏差。经济学几个最基本的分支,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都存在偏差。

(一)微观经济学的偏差

微观经济学里面三大基本规律,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都有问题。供求规律认为,供过于求,价格就下跌,供不应求,价格就上涨。这就是很简单的供求规律。实际上不是这回事,只要经济增长比较快,即使是供过于求,物价也不一定下跌。市场经济一般都是供过于求,供过于求是常态,是长期的、普遍的,供不应求是个别的、短期的。但只要经济增长快,如1978年到2015年,中国名义GDP年均增长15.16%,平均每年物价上涨5.51%。尽管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供过于求,这段时间物价肯定会上涨,就是因为物价里大概有50%是工资(中国比较低,是47%左右,一般西方国家GDP中工资占比略高一些),而工资是收入法GDP里中的一部分。收入法GDP包含劳动者报酬(工资)、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这几块。工资在GDP中占比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名义GDP高增长、工资就会高增长,产品成本有47%左右就会高增长,速度快。技术进步因素能拉低产品成本和产品价格,能抵消一部分工资推动的产品成本和产品价格上涨。名义GDP每年增长15.16%,工资就每年增长15%左右,产品成本里有47%左右是工资,所以工资推动产品成本每年上涨7%左右。技术进步因素会降低产品成本,平均每年约拉低1.6个百分点。所以1978-2015年,总体物价每年增长5.51%(=15.16%×47%-1.6%)。这段时期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就是名义GDP高增长。若看供求规律,以为供过于求价格就下跌,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生搬硬套供求规律,得不出正确结论。价值规律也是这样的,不管是劳动价值论还是效用价值论,都是有偏差的。是什么创造价值?劳动价值论说是劳动创造价值,效用价值论说有效用就有价值。为什么要定义价值这个概念?什么是价值?什么创造价值?提出这个定义或理论是为经济建设实践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所以要提一个比较科学的概念。从务实、有效的角度去定义概念,价值是什么创造呢?我们认为是劳动和交易创造价值,不仅是劳动,交易也创造价值。如果紧抓这两个点,经济就能搞好。举个例子:一个农民有一本书,但不识字;一个教授有一把锄头,却不会用。但两人一交换,教授有一本书,农民有一个锄头,各得其所,社会的财富就增加了,价值就增加了,社会会更好。如果这样定义价值,是能促进经济建设的。劳动创造价值:让大家有工作做,要鼓励大家生产和工作的积极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交易创造价值:要提供交易的条件,搞市场经济,搞一些交易所或搞外向型经济,参加国际经济大循环。

竞争规律也存在偏差。并非越充分竞争越好,竞争过度也不好,竞争不足也不好,需要有一个度。

(二)宏观经济学的偏差

宏观经济学里都重要的是经济增长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都是有缺陷的。经济增长理论有很多流派,比较有影响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不然。到底什么才促成经济增长?得做实证研究。到底什么在引领经济增长,贡献经济增长,对此贡献最大的第一大要素是分工和专业化(如出口导向、交易导向等),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34%。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并非是大家认为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何要搞改革开放?为何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为何要搞外向型经济,实证研究表明,它贡献经济增长的34%,就得这么搞。贡献经济增长的第二大要素是资本投入(如储蓄转化为投资),占33%。这两项相加为67%,也是最主要的两项。第三大要素是人力资本的投入(如教育、人口红利等),占14%。第四大要素是技术创新(如技术模仿、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占7%。第五大要素是制度创新(如改革、改良等),占6%。通常人们认为制度最重要,但制度创新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制度创新很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没有这么大,但一套好的制度确实至关重要。

通货膨胀理论也存在偏差。主流西方经济思想认为,货币多了就通胀,货币少了就通缩,实际上并非如此。通胀和货币的关系,短期看,货币猛放一下,在约35个月内能刺激物价。为什么是35个月?M1的涨幅领先CPI涨幅7个月,一个存货周期的扩张期平均是28个月,加起来是35个月。只要一猛放货币,7个月之后物价就有反应,向上走,然后会向上扩张28个月,总的是35个月。长期看,越币越多越通缩。货币的本质是有息债务。M2就是现金加存款,即为银行的负债或资金来源,资金来源是有成本的,所以必须要用出去。银行的资金运用主要有两个渠道:债券投资和放贷。不管是债券投资,还是放贷,都有利息,都是增加社会有息负债。所以M2越多,对应整个社会有息债务就越多。因此,简单地说,M2就是有息负债。M2/GDP就是有息负债比率。这个比率高的国家,从全球范围内看,无一例外都是通缩。从短期看,猛放一下货币,物价在35个月内是有反应的,表现在刺激物价。但是之后的通缩是长期的。因为货币放得越多,有息债务就越多,而债权和债务的经济效应不对称,债权多,对债权人(如银行)的投资消费刺激作用不大。如银行是最大的债权人,银行既不怎么投资,也不怎么消费。有债权就有债务,债务多了,债务人就很谨慎,既不敢投资也不敢消费。所以货币越多,债务越多,经济越通缩。

从全球看,只要M2/GDP高的国家,基本上都是通缩。日本的比例是248%,通缩20多年,就是起不来,怎么刺激都起不来,再放货币,物价就更不可能起来。因为物价起来之后,利率就要起来,利率起来后利息占GDP的比重就会变成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利率到达10%,M2占GDP的400%,则意味着利息占GDP的40%,这是不可能的,GDP里根本没有办法有这么一大块来支付融资成本。随着M2/GDP比率的上升,有息负债率上升,经济就没有可能通胀,只能通缩。全球M2/GDP比率,日本是第一高的国家,中国是第二高的国家。2016年1月中国货币放了那么多,很多人说要通胀了,实际上只会通缩压力更大。放货币短期对物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长期来看,通缩的压力会更大,继续放货币,会加速通缩而不是通胀。在2015年12月份,中国M2/GDP比率是211%,2016年1月是215%,这样下去就是大通缩,物价起不来,名义GDP也增长不了。所以不要照搬西方的货币理论,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理论。新加坡人均GDP超过美国,增长很快,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地理位置好也不是国家小,巴拿马地理位置也好,世界上小国家也非常多,只有新加坡一口气人均GDP超过美国,主要原因还在政策和思路契合国情。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是切合中国国情,非常务实。李光耀和邓小平都是搞经济的顶尖高手,没有那么多教条和西方条条框框,也不争论,很务实。而我们学习那些西方教条,将西方经济学奉为圭皋,害死人。

(三)以美国经济学家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四大杀手

一是蒙代尔搞的最优货币区域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创立了欧洲央行,设计了欧元,欧元区各国决定不了自己的货币政策。这就如同赤壁之战中曹操的连船,欧元将欧洲各国拴在一起,经济繁荣时统一货币结算很爽,经济危机时各自向自己的方向出力,一个也跑不掉,最终是火烧连船。最优货币区理论和其指导下的欧元,最终对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有害的。

二是弗里德曼的货币学派。货币学派理论认为,通缩就是货币过少,抗通缩就要发货币;通胀就是货币过多,抗通胀就是要收货币。这是非常肤浅、短视和有害的理论。从本质看,现代货币就是有息负债,货币短期会刺激物价,长期则持续向下拉物价,货币过多最终会导致通缩。日本、欧洲想走出通缩,照搬货币学派理论搞量化宽松,最后只会深陷通缩泥坑。美国也搞量化宽松,但它是雷声大雨点小,搞了三轮量宽,M2/GDP比率从64%上升到68%,只上升了4个百分点,其他很多国家跟着搞,M2/GDP比率狂飙突进,其结果就是债务飙升、经济恶化、掉入陷阱。

三是麦金农的金融深化理论。麦金农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他创立的货币深化理论基本思想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得不好,主要是因为金融没有搞好,金融没搞好主要是因为金融抑制,金融抑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所以要破除金融抑制,搞金融深化改革,货币深化改革的核心是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美国是经济霸主,是经济理论权威,麦金农的理论大家深信不疑,很多国家都遵循货币深化理论,搞金融深化改革。拉丁美洲搞金融深化,拉丁美洲1980年代金融危机,1990年代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东南亚国家搞金融深化,1990年代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现在是中国搞金融深化,中国也在这条路上越陷越深。发展中国家要盯着怎样有利于实体经济、有利于企业发展,而不要为改革创新而改革创新。利率市场化,实质是利益在企业和老百姓之间重新分配,利息老百姓每年多拿几百元利息是没有用的,创造社会财富还得要靠企业。老百姓利息拿多了,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企业不行了,老百姓的工资增长就慢了。老百姓要想富,不是靠利息,是靠企业高速发展、经济高速增长,老百姓的工资就高速增长。搞利率市场化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很少,韩国是一个。韩国利率市场化虽然成功了,但也经历了长期波折,第一次失败了,推倒重来,回过头来搞微观市场基础建设和打通企业股权融资渠道,然后再第二次实施利率市场化。但是中国和韩国当年情况不一样,中国国有部门、国有国企占比较大,它们来定价,则会提高利率,它们背后是国家信用,民营企业融资利率只会也比它们高。另外中国股票市场融资是核准制,股权融资道路较窄,基本上只能靠债务融资。在这种条件下推利率市场化,融资成本必然飙升,遍地都是高非庞。

四是萨克斯的休克疗法。休克疗法就象对农民说,种田收入太低,不如扔掉锄头、镰刀去做教授。结果农民扔掉了农具,但又不会教书,差点饿得半死。前苏东国家就是这位老农,休克疗法使俄罗斯1990-1999年间GDP缩水62.09%。

蒙代尔害残欧洲,弗里德曼害残日本,麦金农害残拉丁美洲和东南亚,萨克斯害残前苏东国家。这些西方大经济学家或主流经济学理论都存在偏差。搞好经济,理解经济,关键是不照搬条条框框,真正尊重经济规律,立足世界与中国实情,把实体经济放在首要位置,远离损害实体经济的改革创新。搞好了企业,经济就会有竞争力,老百姓才能得实惠。

对经济与宏观经济的正确理解是利用大数据进行宏观分析的基础,基础不牢甚至错误,再大的数据、再好的模型,也不可能得出科学的分析结论。例如,依据供求决定价格这种错误的理论,从供求上去分析中国房价,哪怕供求测算得再准确,也不可能科学分析与预测房价。

二、构建宏观数据库

构建宏观数据库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构建宏观数据库要以目的为导向,不是为了分析宏观而宏观,分析宏观是为分析投资、消费、企业经营等实践活动服务。我们分析宏观大多是为了投资,所以宏观数据库要围绕投资构建,将与投资密切相关的数据包含进来。宏观可以指导投资,投资做得好,又反过来加深对宏观的理解。二是构建宏观数据库要重点选取周期性强、具有周期性规律的数据,周期性、规律性强的数据比一般平稳数据更有分析价值。三是构建宏观数据库要使用尽可能长的时间序列数据,可以采用插值法、嫁接法(如将静安指数嫁接到上证指数1990年12月19日之前),以拓展分析的时间宽度。有效的数据量越大、时间序列越长,分析结论越可靠。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要利用尽可能大的数据进行宏观分析。

宏观数据库通常包括三类数据,一是宏观经济数据,二是行业数据,三是金融市场数据。行业数据有助于加深宏观的理解,而金融市场数据不仅是宏观分析的重要落脚点,也是可以与宏观经济数据相互印证。宏观分析不能就宏观论宏观,否则就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宏观经济数据

宏观经济数据主要包括数量数据和时间数据。

重要的数量数据如: M1、M1同比增长率、M2、M2同比增长率、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率、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长率、GDP、GDP名义增长率、GDP实际增长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

重要的价格数据如:CPI定基指数、CPI涨幅、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涨幅、PPI涨幅、CRB指数同比涨幅、GDP平减指数同比涨幅、房地产价格指数

以以上数据为基础,可以构建函数和复合数据,如宏观经济景气指数、M1同比增长率-M2同比增长率,CPI同比涨幅-PPI同比涨幅等。

(二)行业数据

重要的行业数据如汽车销量、汽车产量、工业企业亏损额累计值、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值、空调产量、水泥产量、金属切削机床、发电量、全社会火电发电量、白酒产量、商品房销售额、商品房销售量等等

(三)金融市场数据

重要的金融市场数据如上证指数、总股本大盘股指数、国债净价指数、美元指数、黄金价格、石油价格、A股成交金额、A股总市值、上市公司加权平均ROE、A股市净率中位数、A股市净率平均数、A股市盈率中位数、A股市盈率平均数等等。

三、大数据宏观分析的钥匙

一个有效的宏观数据库,通常需要十万级、百万级甚至更大量的数据,通常数据量越大,分析出的宏观经济规律才有可能越可靠。一些宏观经济分析,根据五年、十年的数据就得出分析结论,这种分析结论是有待检验的,因为它连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都没经历过(如一个房地产周期是18年,一个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54年)。进行宏观分析,对经济的理解是思想基础,大数据是工具基础,分析方法是关键,金融市场是检验分析结论的最有效地方。宏观分析非常复杂,大多数人都是解读政策、直线思维、仅凭想象,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宏观分析的钥匙,即周期分析和领先滞后分析。

(一)经济周期

经济是个复杂的系统,越大的经济体,惯性越大,规律性也越强,其中周期规律是比较稳定的规律。经济周期有年度周期、基钦周期(平均43.2个月,具体而言是80%的基钦周期是42个月,20%的基钦周期是48个月)、朱格拉周期(3个基钦周期长度)、美元指数周期(4个基钦周期长度)、大宗商品周期(4个基钦周期长度)、房地产周期(5个基钦周期长度)、康德拉季耶夫周期(15个基钦周期长度)。

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大小看,房地产周期是经济周期之母,因为房地产周期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最大。而从经济周期的长度来看,基钦周期是经济周期之母,是最基本的经济周期,其他主要经济周期的长度都可以用基钦周期的倍数来衡量。

(二)领先滞后关系与因果关系

领先滞后规律是宏观经济指标间比较稳定的规律,也常常是经济指标间因果关系的外在反映,如数量指标通常领先价格指标,价格指标中股价指数拐点通常领先债券净价指数拐点,债券净价指数拐点通常领先房价指数拐点和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拐点。

如果对经济周期和经济指标间领先滞后关系烂熟于胸,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分析、判断、预测,就会信手拈来,八九不离十。(作者:中华联合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 郝联峰)

关键字:分析宏观数据

本文摘自:中国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