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各路资本围绕大数据的争夺与征战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杨霄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6-08 11:56:52 本文摘自:大河报

  业已平息的阿里、顺丰对掐,曾经波及很多用户。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6月3日凌晨,一场“阿里撞顺丰”量级的对掐事件,被国家邮政局出手平抑。当事双方均确认,于当日12时起,重新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

“历时34个小时、各路人物出镜、各色奇闻横飞”,这场寡头之战着实让观众看足了狗血剧情,同时,也对国内经济界进行了一次大科普:大数据已是当今经济市场的新能源,寡头博弈的背后是赤裸裸的能源之争。

1

国家邮政局出手,阿里、顺丰之争平息

“淘宝又能正常使用顺丰发货了”,6月5日,郑州的淘宝卖家张先生松了口气。

6月1日,因淘宝网突然剔除了顺丰快递的选项以及客户无法在该网查询到顺丰物流的动态信息,使其在上个周末都疲于应付客户的各种追问。

彼时,网络上关于“阿里与顺丰对掐”事件爆点不断、高潮频现,成了国内观众在上周末的重要谈资。

6月1日,“中国第一大网企PK中国第一大快递公司”突发上映,主演双方戏份充足。

大部分观众关注到事件开场,即是当日下午菜鸟(阿里巴巴旗下物流平台)在官方微博上发布长声明。其核心之意是:5月31日晚6点,该公司接到了顺丰暂停其物流数据接口的告知。6月1日,顺丰关闭了整个淘宝平台物流信息的回传,导致部分商家与消费者信息混乱,可能会造成商家与消费者损失。此事发生前,为了保护消费者隐私、电话信息安全,菜鸟加强对海淘、快递柜等物流数据的多重交叉验证,但顺丰以及丰巢等出于各种原因并不配合。为避免物流数据缺失给商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紧急建议商家暂停使用顺丰发货。

一语概括,“为客户信息安全”,阿里要求顺丰旗下丰巢完成物流数据上传,顺丰不干、要撤,阿里不得不做出决定,“不‘玩’拉倒”。

顺丰对此回应相当强硬。其称,“菜鸟5月份基于自身商业利益出发,要求丰巢提供与其无关的客户隐私数据,丰巢本着‘客户第一’的原则拒绝了这一要求。菜鸟单方面于6月1日0点切断丰巢信息接口,此外,阿里系平台已将顺丰从物流选项中剔除,菜鸟同时封杀第三方平台接口”。

至此,两个本着“客户利益第一”的国内行业寡头,就这么不明不白掐起来了。双方向用户展现出的这番“舍我其谁”的霸气,与前些年震惊全国的“3(360)Q(腾讯)大战”神似。

一战不分输赢,二战即来。6月2日,阿里与顺丰的“口水战”进一步升级。

菜鸟方指责顺丰恶意放大问题,并称,该公司与顺丰关于快递柜的合同已经于2017年3月到期,(关闭顺丰)是“完全正常的商业行为”。顺丰则回敬,“该公司做事有一贯的原则和立场,不能建立在公平、公正、合理、共赢上的合作,我们只能说NO。”

而事实上,这场寡头对战的大戏不仅主角强大,配角演员阵容强大、剧情跌宕、高潮紧密,才堪称“中国之最”。

最高潮部分的剧情,莫过于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网易创始人丁磊、美团副总裁王慧文亲自出镜,力挺顺丰CEO王卫,甚至直接抛出了“扩大合作”的邀约。苏宁、易果生鲜、EMS、国通快递等公司,则为阿里“站队”。不过,圆通、申通、韵达、中通、百世等“通达系”快递公司,无一例外婉拒媒体的采访。

寡头之争趋向阵营之战,后果却是上万个包裹寄出后,却没有物流信息跟踪。阿里不认可顺丰的信息,不接受确认收货,否则视为卖家刷单;而顺丰又不肯提供数据。即如前文提及郑州淘宝卖家张先生的遭遇,他成了这场对峙的“炮灰”。

6月2日,由于该事件进一步升级,涉及商业市场人数、投诉量众多,国家邮政局果断出手,强制调停。

2

个人数据成寡头互撕筹码?数据战的背后是“可燃冰”之争

“阿里PK顺丰”,显现的是两者在客户数据信息控制权的深度较量。

这并非中国大数据之战的第一次。此前,公众印象较深的事件,即是4年以来的春节,支付宝与微信都会有“红包大战”。红包的背后,即是两家第三方支付寡头在争夺更多用户的个人金融信息,比如“绑卡”。

但此次无疑是最不顾一切的一次。为了“分享大数据”那点事儿,谷歌和苹果、百度与宝马都没闹得满城风雨,唯独阿里与顺丰一言不合就动手,直至惊动了国家级“裁判”。

那么,用户大数据都包括了什么,价值何以体现?

简单地说,用户大数据信息包括人一生中的方方面面。包括人名、地点、位置、行为特征、各方面爱好等,它们被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公司或机构掌握。不同的是,这些公司与机构掌

控个人大数据信息中的结构、内容、可利用质量截然不同,并有不同的驾驭能力。

以沃尔玛与京东为例,实体商家能通过销售大数据,对周边三公里内消费者的“多数人需求”给予相对精准捕捉,以此不断优化商品陈列,迎合区域消费者喜好。而电商,则是掌握着消费者网购的种种行迹,用户第一次购买酱油什么价位、什么品牌、多少量、重购周期等。通过不断优化用户的个人数据,能在用户下次购买酱油前期通过电脑、手机、短信推送广告。

再看时下最火的共享单车,“一元骑一天”的收费价格,尚不抵修车、丢车、硬件、财务等运营成本。但是,如此多的创始人、资本甘当“活雷锋”,要的就是大数据,即为发现用户在骑车需求之外的可消费机会。比如,把减肥药卖给肥胖的骑车用户。

综上来看,大数据的驾驭力,不仅体现了互联网时代企业的适应度与发展力,更成为了一种战略性资源,甚被称为“可燃冰”级的新能源。

“过去的发展是基于石油和煤,未来的技术发展基于新能源,那就是数据。”这是今年4月,马云在郑州举行的2017中国绿公司年会上再一次谈到对未来30年技术和商业趋势的判断。其中,大数据资源即被其列入新能源的概念范畴内。

另在近日,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提到AI(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与算法之争时,也将数据和算法比作互联网时代的“煤和蒸汽机”。

“未来一切生意都是数据的生意,数据将成为主要的资源。”河南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张苏丰说,从浅层次看,有了大数据,商家就可以知道什么位置的人群有什么爱好,就能够高效率地投放信息。由深层次看,只有获得了足够数量和维度的大数据,企业的统筹能力才可得到根本性提升,大数据对于未来任何行业的控制权都至关重要。

所以,顺丰掌握的国内高端用户数据是个实打实的“金矿”。阿里想要获取顺丰的客户信息数据,顺丰不甘心向阿里“称臣”,即是必然。

只不过,这两家公司都信誓旦旦地说会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并以此来宣示主权和保护权。但普通百姓作为数据主人,却只能干看着自己的数据成为两家公司“互撕”的筹码,不能有任何主张或作为,这很“无奈”。

3

电商巨头、运营商、上市公司纷纷布局,各路大神掘金“数据山”

大数据既然是互联网时代的战略性资源,无疑它将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017年初,工信部正式印发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面部署“十三五”时期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加快建设数据强国,为实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工信部预测数据显示,到2020年,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将突破1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

从微观层面看,阿里、腾讯遥遥领先,百度正在追赶。就连苏宁、京东,近两年都在忙着将“数据产品或服务”完成第三方输出。

一语概括,卖酱油才能赚几个钱,但若把消费者买酱油的精准信息卖给调味品品牌商,这就是大钱。

换一角度看,正因大数据市场涉及领域极为广袤、纵深,同时,又处于开发初始期,掘金的队伍就不可能只有

BAT。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即是当下抢眼的队伍之一。如中国移动,2016年提出“大连接”战略,计划在未来5年,针对海量连接管理、复杂计费管理、安全可靠保障、实时运维保障等连接需求,提供包括芯片模组、智能硬件、智能管理平台、云等端到端的一站式服务,打造多个十亿级的垂直应用解决方案。

此外,中国电信推出了“星图”金融大数据风控平台、“鲲鹏”旅游大数据平台,以及地产大数据平台等细分产品。而中国联通,则提出“用大数据再造一个中国联通”的明确定位。通过与各行业的紧密合作,实现大数据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大数据+”的发展,不断开发更多的产品应用。

也就是说,继2G语音短信、3G上网、4G视频后,三大运营商已在大数据领域开辟了全新的战场。同时,相比BAT在搜索、交易、社交方面的单项优势,三大运营商的数据资源其实更立体、丰满、庞大。

此外,近两年国内的上市公司在大数据产业领域跃跃欲试,亦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

这其中,即有中昌数据、美亚柏科、天玑科技、拓尔思、浪潮信息、东方国信等。有数据显示,浪潮信息在上年度国内数据产品市场出货量占比超过20%,居第一。

而在现实生活中,除社交、电商、搜索、视频等应用快速普及外,大数据在精准营销、智能推荐、金融征信等新业态新模式上也蓬勃发展。

如智慧医疗,仅是郑州,争夺知名医院入口资源的公司至少在10家以上。

如智慧旅游,每家2A级以上景区的身后,站着携程、同程、途牛、艺龙等N家旅游网企。各省辖市旅游年卡资源,更是省内外众投资商疯狂竞标的红利。

如智慧停车,如今在郑州的大型生活小区、购物中心、大型停车场,清一色将领卡停车升级为车牌扫码停车,即是幕后有金主在试图控制资源、开发出相关的数据产品。

综上所述,大数据作为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信息产业中最具活力、潜力巨大的细分市场。所以,阿里顺丰之战,只能算是中国大数据资源PK的“开幕式”,而未来,产业竞争的关键,并不在于大数据的“大”,而是“质量”“性质”“完整”等,这些将决定它能被挖掘出来的价值。

关键字:顺丰精准营销

本文摘自:大河报

x 各路资本围绕大数据的争夺与征战才刚刚开始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各路资本围绕大数据的争夺与征战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杨霄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6-08 11:56:52 本文摘自:大河报

  业已平息的阿里、顺丰对掐,曾经波及很多用户。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6月3日凌晨,一场“阿里撞顺丰”量级的对掐事件,被国家邮政局出手平抑。当事双方均确认,于当日12时起,重新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

“历时34个小时、各路人物出镜、各色奇闻横飞”,这场寡头之战着实让观众看足了狗血剧情,同时,也对国内经济界进行了一次大科普:大数据已是当今经济市场的新能源,寡头博弈的背后是赤裸裸的能源之争。

1

国家邮政局出手,阿里、顺丰之争平息

“淘宝又能正常使用顺丰发货了”,6月5日,郑州的淘宝卖家张先生松了口气。

6月1日,因淘宝网突然剔除了顺丰快递的选项以及客户无法在该网查询到顺丰物流的动态信息,使其在上个周末都疲于应付客户的各种追问。

彼时,网络上关于“阿里与顺丰对掐”事件爆点不断、高潮频现,成了国内观众在上周末的重要谈资。

6月1日,“中国第一大网企PK中国第一大快递公司”突发上映,主演双方戏份充足。

大部分观众关注到事件开场,即是当日下午菜鸟(阿里巴巴旗下物流平台)在官方微博上发布长声明。其核心之意是:5月31日晚6点,该公司接到了顺丰暂停其物流数据接口的告知。6月1日,顺丰关闭了整个淘宝平台物流信息的回传,导致部分商家与消费者信息混乱,可能会造成商家与消费者损失。此事发生前,为了保护消费者隐私、电话信息安全,菜鸟加强对海淘、快递柜等物流数据的多重交叉验证,但顺丰以及丰巢等出于各种原因并不配合。为避免物流数据缺失给商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紧急建议商家暂停使用顺丰发货。

一语概括,“为客户信息安全”,阿里要求顺丰旗下丰巢完成物流数据上传,顺丰不干、要撤,阿里不得不做出决定,“不‘玩’拉倒”。

顺丰对此回应相当强硬。其称,“菜鸟5月份基于自身商业利益出发,要求丰巢提供与其无关的客户隐私数据,丰巢本着‘客户第一’的原则拒绝了这一要求。菜鸟单方面于6月1日0点切断丰巢信息接口,此外,阿里系平台已将顺丰从物流选项中剔除,菜鸟同时封杀第三方平台接口”。

至此,两个本着“客户利益第一”的国内行业寡头,就这么不明不白掐起来了。双方向用户展现出的这番“舍我其谁”的霸气,与前些年震惊全国的“3(360)Q(腾讯)大战”神似。

一战不分输赢,二战即来。6月2日,阿里与顺丰的“口水战”进一步升级。

菜鸟方指责顺丰恶意放大问题,并称,该公司与顺丰关于快递柜的合同已经于2017年3月到期,(关闭顺丰)是“完全正常的商业行为”。顺丰则回敬,“该公司做事有一贯的原则和立场,不能建立在公平、公正、合理、共赢上的合作,我们只能说NO。”

而事实上,这场寡头对战的大戏不仅主角强大,配角演员阵容强大、剧情跌宕、高潮紧密,才堪称“中国之最”。

最高潮部分的剧情,莫过于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网易创始人丁磊、美团副总裁王慧文亲自出镜,力挺顺丰CEO王卫,甚至直接抛出了“扩大合作”的邀约。苏宁、易果生鲜、EMS、国通快递等公司,则为阿里“站队”。不过,圆通、申通、韵达、中通、百世等“通达系”快递公司,无一例外婉拒媒体的采访。

寡头之争趋向阵营之战,后果却是上万个包裹寄出后,却没有物流信息跟踪。阿里不认可顺丰的信息,不接受确认收货,否则视为卖家刷单;而顺丰又不肯提供数据。即如前文提及郑州淘宝卖家张先生的遭遇,他成了这场对峙的“炮灰”。

6月2日,由于该事件进一步升级,涉及商业市场人数、投诉量众多,国家邮政局果断出手,强制调停。

2

个人数据成寡头互撕筹码?数据战的背后是“可燃冰”之争

“阿里PK顺丰”,显现的是两者在客户数据信息控制权的深度较量。

这并非中国大数据之战的第一次。此前,公众印象较深的事件,即是4年以来的春节,支付宝与微信都会有“红包大战”。红包的背后,即是两家第三方支付寡头在争夺更多用户的个人金融信息,比如“绑卡”。

但此次无疑是最不顾一切的一次。为了“分享大数据”那点事儿,谷歌和苹果、百度与宝马都没闹得满城风雨,唯独阿里与顺丰一言不合就动手,直至惊动了国家级“裁判”。

那么,用户大数据都包括了什么,价值何以体现?

简单地说,用户大数据信息包括人一生中的方方面面。包括人名、地点、位置、行为特征、各方面爱好等,它们被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公司或机构掌握。不同的是,这些公司与机构掌

控个人大数据信息中的结构、内容、可利用质量截然不同,并有不同的驾驭能力。

以沃尔玛与京东为例,实体商家能通过销售大数据,对周边三公里内消费者的“多数人需求”给予相对精准捕捉,以此不断优化商品陈列,迎合区域消费者喜好。而电商,则是掌握着消费者网购的种种行迹,用户第一次购买酱油什么价位、什么品牌、多少量、重购周期等。通过不断优化用户的个人数据,能在用户下次购买酱油前期通过电脑、手机、短信推送广告。

再看时下最火的共享单车,“一元骑一天”的收费价格,尚不抵修车、丢车、硬件、财务等运营成本。但是,如此多的创始人、资本甘当“活雷锋”,要的就是大数据,即为发现用户在骑车需求之外的可消费机会。比如,把减肥药卖给肥胖的骑车用户。

综上来看,大数据的驾驭力,不仅体现了互联网时代企业的适应度与发展力,更成为了一种战略性资源,甚被称为“可燃冰”级的新能源。

“过去的发展是基于石油和煤,未来的技术发展基于新能源,那就是数据。”这是今年4月,马云在郑州举行的2017中国绿公司年会上再一次谈到对未来30年技术和商业趋势的判断。其中,大数据资源即被其列入新能源的概念范畴内。

另在近日,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提到AI(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与算法之争时,也将数据和算法比作互联网时代的“煤和蒸汽机”。

“未来一切生意都是数据的生意,数据将成为主要的资源。”河南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张苏丰说,从浅层次看,有了大数据,商家就可以知道什么位置的人群有什么爱好,就能够高效率地投放信息。由深层次看,只有获得了足够数量和维度的大数据,企业的统筹能力才可得到根本性提升,大数据对于未来任何行业的控制权都至关重要。

所以,顺丰掌握的国内高端用户数据是个实打实的“金矿”。阿里想要获取顺丰的客户信息数据,顺丰不甘心向阿里“称臣”,即是必然。

只不过,这两家公司都信誓旦旦地说会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并以此来宣示主权和保护权。但普通百姓作为数据主人,却只能干看着自己的数据成为两家公司“互撕”的筹码,不能有任何主张或作为,这很“无奈”。

3

电商巨头、运营商、上市公司纷纷布局,各路大神掘金“数据山”

大数据既然是互联网时代的战略性资源,无疑它将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017年初,工信部正式印发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面部署“十三五”时期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加快建设数据强国,为实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工信部预测数据显示,到2020年,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将突破1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

从微观层面看,阿里、腾讯遥遥领先,百度正在追赶。就连苏宁、京东,近两年都在忙着将“数据产品或服务”完成第三方输出。

一语概括,卖酱油才能赚几个钱,但若把消费者买酱油的精准信息卖给调味品品牌商,这就是大钱。

换一角度看,正因大数据市场涉及领域极为广袤、纵深,同时,又处于开发初始期,掘金的队伍就不可能只有

BAT。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即是当下抢眼的队伍之一。如中国移动,2016年提出“大连接”战略,计划在未来5年,针对海量连接管理、复杂计费管理、安全可靠保障、实时运维保障等连接需求,提供包括芯片模组、智能硬件、智能管理平台、云等端到端的一站式服务,打造多个十亿级的垂直应用解决方案。

此外,中国电信推出了“星图”金融大数据风控平台、“鲲鹏”旅游大数据平台,以及地产大数据平台等细分产品。而中国联通,则提出“用大数据再造一个中国联通”的明确定位。通过与各行业的紧密合作,实现大数据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大数据+”的发展,不断开发更多的产品应用。

也就是说,继2G语音短信、3G上网、4G视频后,三大运营商已在大数据领域开辟了全新的战场。同时,相比BAT在搜索、交易、社交方面的单项优势,三大运营商的数据资源其实更立体、丰满、庞大。

此外,近两年国内的上市公司在大数据产业领域跃跃欲试,亦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

这其中,即有中昌数据、美亚柏科、天玑科技、拓尔思、浪潮信息、东方国信等。有数据显示,浪潮信息在上年度国内数据产品市场出货量占比超过20%,居第一。

而在现实生活中,除社交、电商、搜索、视频等应用快速普及外,大数据在精准营销、智能推荐、金融征信等新业态新模式上也蓬勃发展。

如智慧医疗,仅是郑州,争夺知名医院入口资源的公司至少在10家以上。

如智慧旅游,每家2A级以上景区的身后,站着携程、同程、途牛、艺龙等N家旅游网企。各省辖市旅游年卡资源,更是省内外众投资商疯狂竞标的红利。

如智慧停车,如今在郑州的大型生活小区、购物中心、大型停车场,清一色将领卡停车升级为车牌扫码停车,即是幕后有金主在试图控制资源、开发出相关的数据产品。

综上所述,大数据作为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信息产业中最具活力、潜力巨大的细分市场。所以,阿里顺丰之战,只能算是中国大数据资源PK的“开幕式”,而未来,产业竞争的关键,并不在于大数据的“大”,而是“质量”“性质”“完整”等,这些将决定它能被挖掘出来的价值。

关键字:顺丰精准营销

本文摘自:大河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