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智库观察:呼之欲出,大数据时代的政务管理与服务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8-08 11:42:55 本文摘自:环球网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形成全国统一政务服务平台。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坚决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由此可见,政务管理和服务工作已经摆在加强政府治理能力的突出位置,并与群众的诉求息息相关。

近日,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办的“打造大数据时代的政务智能化平台——‘人民云’政务管理创新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上,各位政务信息化、智能化领域的大咖围绕“政务信息公开的新渠道新手段”“政务智能化平台的创新”“政务数据的公共价值”等方面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正好小智参加了论坛,今天就把几位专家发言的干货捞一捞,以飨读者。

  论坛现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供图)

冯长根:信息多跑路才能百姓少跑腿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冯长根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化正在发生,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政务领域提升信息化水平,增加智慧含量,成为当前各级政府转变职能、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尤其是国家提出网络强国战略以来,加快智慧政务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政府的电子政务工程开展得有声有色,逐步实现办公无纸化,政务电子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和数据开放程度,以平台管理、服务协同为目标,提升政务工作能力。

  电子政务工程已经取得实效(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很多城市都在倡导智慧城市,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努力打造智慧城市,智慧政务就是这个愿景的关键部分,是单一的电子政务升级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攻坚主体要敏锐把握这个变革点,建设模式要适用于、服务于社会治理模式的变动和演化。

今天我们政府进行的改革是一盘大棋,简政放权是激活行政体制改革的中枢环节,而政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为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提供了最便捷、最高效、最透明的途径,促进了流程简化、政策落地,推进了行政改革的最终成功。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由于政务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打通了服务最后一公里,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信息化、智能化的提升,有助于建设责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政府,已成为舆论的共识。

  冯长根(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供图)

周汉华:定制政府是个大趋势

人类已经进入到定制的时代Airbnb等,未来会成为常态。如果我们来考察我们的电子政务也可以看到,电子政务的定制服务也初露端倪,不管信息推送服务还是日常政务服务,都已经可以看出一些迹象和苗头,所以我们说这个时代是一个定制化时代,定制政府成为必然。

什么是定制政府呢?一是它的基本定位是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从最初单向的信息提供到双向的信息交流,从简单的在线服务到联通型的综合服务,它的高级阶段一定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每个服务对象量身定做提供个性服务。二是服务从被动到主动。过去政府提供的服务是基于你的需求,你要服务政府才给你提供服务。而未来我们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可以感知到你的需要,甚至你自己都可能不知道你真正需要什么,但是政府知道,会把服务推送给你,从千人一面到众生百态。三是定制政府是创新政府的突破口。定制政府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符合需求驱动的基本要求;定制政府可以借助“互联网+”大幅度降低行政成本,实现流程再造,覆盖更多的服务对象;定制政府显然有助于推动实现政府的信息公开透明,成为可视化的政府,并吸纳社会不同主体的参与,最后形成官民之间、不同政府层级之间有效合作的格局。四是定制政府是后发国家实现电子政务弯道超车的助推器。

  周汉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供图)

孙蔚敏:数据开放共享是价值实现的必由之路

我国信息数据资源的80%以上都掌握在各级部门政府的手里

数据的价值在于融合与挖掘,政府数据对公众的最大利益就在于共享与开放

我们国家一直在倡导数据的共享与开放,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个过程有些漫长。今年5《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的实施方案》BAT这些服务商、运营商的手上,他们也聚集了很多的数据,现在并没有向公众和研究机构全面开放,有些数据资源还是社会迫切需要的,但是它的封闭性无法实现应有的价值。

今后一段时间,政府会与掌握互联网大数据资源的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挖掘互联网大数据资源这座宝贵的金矿,通过资源的互换打破数据的壁垒,让竞争者变成合作者,共同推动互联网大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数据资源的真正价值。

  孙蔚敏(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供图)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智观天下工作室出品)

关键字:数据资源Airbnb

本文摘自:环球网

x 智库观察:呼之欲出,大数据时代的政务管理与服务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智库观察:呼之欲出,大数据时代的政务管理与服务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8-08 11:42:55 本文摘自:环球网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形成全国统一政务服务平台。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坚决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由此可见,政务管理和服务工作已经摆在加强政府治理能力的突出位置,并与群众的诉求息息相关。

近日,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办的“打造大数据时代的政务智能化平台——‘人民云’政务管理创新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上,各位政务信息化、智能化领域的大咖围绕“政务信息公开的新渠道新手段”“政务智能化平台的创新”“政务数据的公共价值”等方面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正好小智参加了论坛,今天就把几位专家发言的干货捞一捞,以飨读者。

  论坛现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供图)

冯长根:信息多跑路才能百姓少跑腿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冯长根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化正在发生,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政务领域提升信息化水平,增加智慧含量,成为当前各级政府转变职能、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尤其是国家提出网络强国战略以来,加快智慧政务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政府的电子政务工程开展得有声有色,逐步实现办公无纸化,政务电子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和数据开放程度,以平台管理、服务协同为目标,提升政务工作能力。

  电子政务工程已经取得实效(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很多城市都在倡导智慧城市,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努力打造智慧城市,智慧政务就是这个愿景的关键部分,是单一的电子政务升级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攻坚主体要敏锐把握这个变革点,建设模式要适用于、服务于社会治理模式的变动和演化。

今天我们政府进行的改革是一盘大棋,简政放权是激活行政体制改革的中枢环节,而政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为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提供了最便捷、最高效、最透明的途径,促进了流程简化、政策落地,推进了行政改革的最终成功。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由于政务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打通了服务最后一公里,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信息化、智能化的提升,有助于建设责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政府,已成为舆论的共识。

  冯长根(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供图)

周汉华:定制政府是个大趋势

人类已经进入到定制的时代Airbnb等,未来会成为常态。如果我们来考察我们的电子政务也可以看到,电子政务的定制服务也初露端倪,不管信息推送服务还是日常政务服务,都已经可以看出一些迹象和苗头,所以我们说这个时代是一个定制化时代,定制政府成为必然。

什么是定制政府呢?一是它的基本定位是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从最初单向的信息提供到双向的信息交流,从简单的在线服务到联通型的综合服务,它的高级阶段一定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每个服务对象量身定做提供个性服务。二是服务从被动到主动。过去政府提供的服务是基于你的需求,你要服务政府才给你提供服务。而未来我们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可以感知到你的需要,甚至你自己都可能不知道你真正需要什么,但是政府知道,会把服务推送给你,从千人一面到众生百态。三是定制政府是创新政府的突破口。定制政府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符合需求驱动的基本要求;定制政府可以借助“互联网+”大幅度降低行政成本,实现流程再造,覆盖更多的服务对象;定制政府显然有助于推动实现政府的信息公开透明,成为可视化的政府,并吸纳社会不同主体的参与,最后形成官民之间、不同政府层级之间有效合作的格局。四是定制政府是后发国家实现电子政务弯道超车的助推器。

  周汉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供图)

孙蔚敏:数据开放共享是价值实现的必由之路

我国信息数据资源的80%以上都掌握在各级部门政府的手里

数据的价值在于融合与挖掘,政府数据对公众的最大利益就在于共享与开放

我们国家一直在倡导数据的共享与开放,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个过程有些漫长。今年5《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的实施方案》BAT这些服务商、运营商的手上,他们也聚集了很多的数据,现在并没有向公众和研究机构全面开放,有些数据资源还是社会迫切需要的,但是它的封闭性无法实现应有的价值。

今后一段时间,政府会与掌握互联网大数据资源的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挖掘互联网大数据资源这座宝贵的金矿,通过资源的互换打破数据的壁垒,让竞争者变成合作者,共同推动互联网大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数据资源的真正价值。

  孙蔚敏(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供图)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智观天下工作室出品)

关键字:数据资源Airbnb

本文摘自:环球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