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进击的大数据 盘点2017涅槃重生的市场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1-23 10:38:53 本文摘自:OFweek物联网

人工智能的兴起造就了当下相关行业的火热,不管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都备受市场的青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目前市场上这些领域的活跃性,但是太过活跃也会有风险。

大数据艰难的一年

2017年可谓是大数据行业艰难的一年,监管者对于数据乱象开始进行整治行动,从去年5月份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家数据公司被调查,上网的数据接口被关停,裁员也成为了业内的常态,一时间整个行业风声鹤唳。

进击的大数据 盘点2017涅槃重生的市场

大数据引以为豪的“数据驱动”风控模型,被监管层质疑,表示要“谨慎使用”;曾被寄予厚望的“大数据征信”,也被认为是伪命题。这种情况下,便被业内人士称之为事业与心灵的双重打击。

2012年,马云在网商大会上石破天惊的喊道,我们就要进入大数据时代了。

如马云所愿,在2013年,大数据迎来了黄金时代,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之后,大数据更是爆发出了无穷的生命力。在这股浪潮下,崛起了上万家大数据供应商,大数据时代真正到来。

发展到如今BAT加京东这种互联网自不用说,在大数据上面更是占领各自的山头,而其他公司,如小米、华为等,通过自己生态的天然优势,就可以收集到大量用户实际的数据,并加以利用。

还有的则是那些初创公司,在互联网金融崛起之后,便催生了大量线上精准获客和风控的大数据公司,如百融金服、同盾科技、聚信立等。再加上国有企业,这类企业掌握着大量的数据,目前以三家移动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为代表,建立起了自己独有的数据公司。

野蛮生长,强势监管

眼看市面上一片繁华,各种公司百花齐放,整个行业蒸蒸日上,但是如此野蛮的生长,自然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许多层面由于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就会被许多公司加以利用。比如某人在一些借贷平台上面借了一笔费用,由于没有按时还款,就被借贷公司向其所有的亲属以及所处的公司进行骚扰催收。

进击的大数据 盘点2017涅槃重生的市场

前段时间甚至还有一个新闻,由于欠债的缘故,借贷公司居然把借贷人失散多年的父母都给找到了,一时间也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不过在这背后,映照的却是大数据的泄漏太过严重,已经严重到我们普通人没有任何隐私了。

对于这种情况,也只有国家才有资格进行干预,电话诈骗“徐玉玉案”就成为了这一切的导火索。案件发生后,全国的大数据行业就开始了整顿。到2017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被称为大数据行业史上最严法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个人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即构成犯罪。

大数据在中国的野蛮生长,也变成了历史。无数的企业,在这轮强势的监管之下,纷纷倒闭,大量的数据接口被暂停,因此导致大部分公司由于业务被封,只能进行裁员。这也使得各家公司只能调整自己的业务进行转型,业内人士也预计,在这轮倒闭潮中,超过90%的大数据公司将无法熬过这一轮的洗牌。

随后在12月1日,央行、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在《通知》明确要求,加强风险内控,谨慎使用“数据驱动”的风控模型。此项通知的出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将大数据行业最核心也最引以为傲的部分给否定了。

蒙上阴影的2018

而2018年开端,由于支付宝年度账单的愚蠢作为,让大数据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blob.png

今年,我们可以在支付宝中看到自己在过去一年中使用支付宝进行的所有消费,这原本是一件好事情,这可以让所有用户都好好的回忆一下自己在上一年中都有过哪些经历。但是支付宝自作聪明的在账单首页中,标注了一行小字“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并且帮助用户勾选了同意,而这项协议的则涉及到允许芝麻信用收集你的信息。

随后此事件被一名律师发现,并公布于网络,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转发,并遭到了大部分网友的指责。尽管支付宝随后连夜发表声明道歉,称这次的做法“愚蠢至极”,但是显然这次及时的公关并没有让事件平息。

1月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安全协调局约谈了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而支付宝在随后也发表声明,将完善平台治理机制,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无疑,这次的事件本来是大数据表现积极的一面,但是由于使用了错误的方式,也让监管部分认为如今的大数据还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新的一年便在这种忐忑中度过。

在大数据之下现金贷疯涨的情况之下,监管的出现的确是给了当前的市场一记重拳,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许多企业甚至借着大数据的名头,大肆倒卖数据,随意出售个人隐私攥取利益,是要有部门出来管管了。

大势所趋,数据为王

不过大数据市场的增长毋庸置疑,这种趋势也不是以个人意志可以扭转的。

进击的大数据 盘点2017涅槃重生的市场

据工信部最新的预测数据计算,2017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接近2万亿人民币,2020年将增长至5万亿,年复合增速达35.7%。

高速增长的数据市场,在2018年将会被彻底点燃。我们如今的观念似乎已经开始发生了一些微妙的转变,人们都在认为,自己应该去存储些什么,把自己过去的记忆永远的留存下去,这也是另一种生命延续的方式。

一些企业长期囤积数据,但并不知道如何使用。最近,自然语言搜索和可视化工具的出现,可以开始帮助他们优化数据。这些被雪藏的数据,也即将解冻。

由于物联网的升级,新一代物联网设备出现,其传感的数量是原来的5倍,这也意味着,数据的爆炸级增长。加上最近火爆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于人工智能可谓是水乳交融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数据也势必将呈几何状上升。

除此之外,据传闻在原来一些核心数据都还未开放,导致很多时候数据都是相对独立,并未相互打通,现在却宽松了许多。譬如,公司的财务数据即将开放、商票电子化等等,这些都是判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的核心数据,这些数据的出现也必然会带来新的商机。

目前来到了2018年,监管必然继续加剧,尤其今日支付宝的不良事件影响,更加会加大对行业的清理,这些大数据的巨头都不好过,更何况那些相对较小的企业。

不过事情也是有正反两面的,目前国内的数据公司大多仍停留在数据的获取与收集阶段,数据的清洗、加工都非常粗糙。而想要让自己的企业出头,势必要深耕行业,专研技术也是目前唯一的出路。

小结

耍小聪明倒卖数据,泄露隐私固然能够很快的回笼资本,但是在如今这种监管力度之下,显示是死路一条。因此有些公司为了获得合法数据,智能花重资购买“企业征信备案”,以求能够获得相关数据。

但是这样也只能收集和企业征信相关的数据,无法收集个人数据。要想获取新的数据,唯有开发出自己独家的数据源,这才是大数据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古至今都是真理。

关键字:支付宝数据接口数据表现

本文摘自:OFweek物联网

x 进击的大数据 盘点2017涅槃重生的市场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进击的大数据 盘点2017涅槃重生的市场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1-23 10:38:53 本文摘自:OFweek物联网

人工智能的兴起造就了当下相关行业的火热,不管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都备受市场的青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目前市场上这些领域的活跃性,但是太过活跃也会有风险。

大数据艰难的一年

2017年可谓是大数据行业艰难的一年,监管者对于数据乱象开始进行整治行动,从去年5月份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家数据公司被调查,上网的数据接口被关停,裁员也成为了业内的常态,一时间整个行业风声鹤唳。

进击的大数据 盘点2017涅槃重生的市场

大数据引以为豪的“数据驱动”风控模型,被监管层质疑,表示要“谨慎使用”;曾被寄予厚望的“大数据征信”,也被认为是伪命题。这种情况下,便被业内人士称之为事业与心灵的双重打击。

2012年,马云在网商大会上石破天惊的喊道,我们就要进入大数据时代了。

如马云所愿,在2013年,大数据迎来了黄金时代,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之后,大数据更是爆发出了无穷的生命力。在这股浪潮下,崛起了上万家大数据供应商,大数据时代真正到来。

发展到如今BAT加京东这种互联网自不用说,在大数据上面更是占领各自的山头,而其他公司,如小米、华为等,通过自己生态的天然优势,就可以收集到大量用户实际的数据,并加以利用。

还有的则是那些初创公司,在互联网金融崛起之后,便催生了大量线上精准获客和风控的大数据公司,如百融金服、同盾科技、聚信立等。再加上国有企业,这类企业掌握着大量的数据,目前以三家移动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为代表,建立起了自己独有的数据公司。

野蛮生长,强势监管

眼看市面上一片繁华,各种公司百花齐放,整个行业蒸蒸日上,但是如此野蛮的生长,自然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许多层面由于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就会被许多公司加以利用。比如某人在一些借贷平台上面借了一笔费用,由于没有按时还款,就被借贷公司向其所有的亲属以及所处的公司进行骚扰催收。

进击的大数据 盘点2017涅槃重生的市场

前段时间甚至还有一个新闻,由于欠债的缘故,借贷公司居然把借贷人失散多年的父母都给找到了,一时间也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不过在这背后,映照的却是大数据的泄漏太过严重,已经严重到我们普通人没有任何隐私了。

对于这种情况,也只有国家才有资格进行干预,电话诈骗“徐玉玉案”就成为了这一切的导火索。案件发生后,全国的大数据行业就开始了整顿。到2017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被称为大数据行业史上最严法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个人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即构成犯罪。

大数据在中国的野蛮生长,也变成了历史。无数的企业,在这轮强势的监管之下,纷纷倒闭,大量的数据接口被暂停,因此导致大部分公司由于业务被封,只能进行裁员。这也使得各家公司只能调整自己的业务进行转型,业内人士也预计,在这轮倒闭潮中,超过90%的大数据公司将无法熬过这一轮的洗牌。

随后在12月1日,央行、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在《通知》明确要求,加强风险内控,谨慎使用“数据驱动”的风控模型。此项通知的出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将大数据行业最核心也最引以为傲的部分给否定了。

蒙上阴影的2018

而2018年开端,由于支付宝年度账单的愚蠢作为,让大数据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blob.png

今年,我们可以在支付宝中看到自己在过去一年中使用支付宝进行的所有消费,这原本是一件好事情,这可以让所有用户都好好的回忆一下自己在上一年中都有过哪些经历。但是支付宝自作聪明的在账单首页中,标注了一行小字“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并且帮助用户勾选了同意,而这项协议的则涉及到允许芝麻信用收集你的信息。

随后此事件被一名律师发现,并公布于网络,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转发,并遭到了大部分网友的指责。尽管支付宝随后连夜发表声明道歉,称这次的做法“愚蠢至极”,但是显然这次及时的公关并没有让事件平息。

1月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安全协调局约谈了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而支付宝在随后也发表声明,将完善平台治理机制,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无疑,这次的事件本来是大数据表现积极的一面,但是由于使用了错误的方式,也让监管部分认为如今的大数据还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新的一年便在这种忐忑中度过。

在大数据之下现金贷疯涨的情况之下,监管的出现的确是给了当前的市场一记重拳,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许多企业甚至借着大数据的名头,大肆倒卖数据,随意出售个人隐私攥取利益,是要有部门出来管管了。

大势所趋,数据为王

不过大数据市场的增长毋庸置疑,这种趋势也不是以个人意志可以扭转的。

进击的大数据 盘点2017涅槃重生的市场

据工信部最新的预测数据计算,2017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接近2万亿人民币,2020年将增长至5万亿,年复合增速达35.7%。

高速增长的数据市场,在2018年将会被彻底点燃。我们如今的观念似乎已经开始发生了一些微妙的转变,人们都在认为,自己应该去存储些什么,把自己过去的记忆永远的留存下去,这也是另一种生命延续的方式。

一些企业长期囤积数据,但并不知道如何使用。最近,自然语言搜索和可视化工具的出现,可以开始帮助他们优化数据。这些被雪藏的数据,也即将解冻。

由于物联网的升级,新一代物联网设备出现,其传感的数量是原来的5倍,这也意味着,数据的爆炸级增长。加上最近火爆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于人工智能可谓是水乳交融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数据也势必将呈几何状上升。

除此之外,据传闻在原来一些核心数据都还未开放,导致很多时候数据都是相对独立,并未相互打通,现在却宽松了许多。譬如,公司的财务数据即将开放、商票电子化等等,这些都是判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的核心数据,这些数据的出现也必然会带来新的商机。

目前来到了2018年,监管必然继续加剧,尤其今日支付宝的不良事件影响,更加会加大对行业的清理,这些大数据的巨头都不好过,更何况那些相对较小的企业。

不过事情也是有正反两面的,目前国内的数据公司大多仍停留在数据的获取与收集阶段,数据的清洗、加工都非常粗糙。而想要让自己的企业出头,势必要深耕行业,专研技术也是目前唯一的出路。

小结

耍小聪明倒卖数据,泄露隐私固然能够很快的回笼资本,但是在如今这种监管力度之下,显示是死路一条。因此有些公司为了获得合法数据,智能花重资购买“企业征信备案”,以求能够获得相关数据。

但是这样也只能收集和企业征信相关的数据,无法收集个人数据。要想获取新的数据,唯有开发出自己独家的数据源,这才是大数据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古至今都是真理。

关键字:支付宝数据接口数据表现

本文摘自:OFweek物联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