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司法大数据服务网上线:做全球最大的资源库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1-24 17:17:08 本文摘自:人民法院报

11月3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专题研究暨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上线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介绍了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专题研究情况,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总经理王珩就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的相关情况做了介绍。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林文学主持发布会。

联通“数据孤岛”

据介绍,全国法院从2013年起开始建设针对审判执行数据的司法大数据平台,每5分钟自动汇聚全国3523个法院的司法审判信息资源。历经全国法院全覆盖、案件数据全覆盖、统计信息全覆盖三个递进阶段,建成了涵盖数据管理、共享交换、数据服务三大功能,具有实时自动、一数一案、协同共享、动态交换、无缝交联和深度应用等特征的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和跨业务司法大数据平台。截至目前,已累计汇聚1.3亿件案件信息和相关司法人事、司法研究、司法政务、信息化管理、外部数据等信息资源,成为全球最大的司法信息资源库。

全国法院案件数据的实时汇聚,联通了各地和各级法院之间的“数据孤岛”。许建峰表示,依托这一平台,全国法院每天新收案件、已结案件一目了然,这些案件数据都能够追溯到具体案件详情,包括审理阶段、收案和立案信息、当事人、诉讼费及承担情况、案件审理情况等详细内容。基于实时数据汇聚的收结存分析服务,可以很方便地实时获得全国各级法院收案情况。

2015年6月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审管办每季度两份全国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态势分析报告》所使用的数据,均源于人民法院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大幅提升了审判态势分析的及时性、全面性和丰富性,赢得了一致肯定。2016年,人民法院基于该平台面向全国3500多个法院全自动生成47万张报表,超过1000万统计数字和1亿个案件信息项,并且自动建立了法院、报表、案件的三级关联印证机制,实现了司法统计由传统人工方式向全自动生成模式的革命性跨越。

支持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人民法院审理的各类案件情况,已日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的“晴雨表”“风向标”。通过对海量、动态、高增长、多元化、多样化司法数据资源的高速处理,可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有效支持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有效支持优化完善社会治理架构和模式,提高公共决策能力。

司法大数据研究针对离婚纠纷、电信网络诈骗、信用卡诈骗、危险驾驶、未成年人犯罪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开展专题分析,对案件高发地域、犯罪手段、犯罪规律等案件特点进行揭示,为社会大众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提供有效参考。本次发布会发布了《环境污染责任纠纷》《未成年人犯罪》《涉黑犯罪》《互联网司法大数据热点专报》等四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专题成果,人民群众可以通过30日上线的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进行查看,也可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官网查看。

司法大数据通过对类案、新法施行效果评估、法律适用情况等进行专题研究,为法官案件审理、法律法规完善、司法解释制定等提供参考,有效的服务了审判执行工作。同时,在服务司法管理方面,通过对审判态势、员额制改革、跨行政区划法院、院庭长办案、审判质效等方面的专题分析,为常态化审判管理、审判资源配置优化、定量化人员绩效评估、司法体制改革等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在《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成效数据分析报告》中,通过定量化分析显示,全国法院院庭长人均办案量在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后逐年增长,2016年院庭长人均办案量较2015年增长28.64%,2017年1至9月院庭长人均办案量较2016年同期增长32.28%,客观反映了全国各级法院院庭长重回审判第一线的基本趋势,为院庭长办案制度的落实监督和效果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通过选取东、中、西部第一、二、三批部分改革试点地区,就其改革前后年人均结案量、审理周期等质效评估数据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改革后全国法院年人均结案数均有大幅增长,改革后年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审判效率有所提升,较为明显的是山东省改革后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由107.86天下降为83.21天,下降比例22.86%。同时,案件审限内结案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许建峰表示,这些数据对于客观评估司法体制改革成效,把握下一步改革方向重点起到了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

在服务社会治理方面,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政策法规和社会大众生活情况,对相关案件变化动态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度关联分析,为社会治理提供了预警、预测和评估支持。

众筹司法智慧众享数据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了切实发挥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司法领域的作用,更好地促进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依据“大数据、大格局、大服务”的指导理念,最高人民法院建设并开通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打造“互联网+法律服务”示范窗口,探索“互联网+司法大数据”的新型服务模式,采用众筹司法智慧、众享数据成果的方式打造司法大数据服务互动交流平台,形成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政府部门、法学研究用户、司法实务用户和公众用户参加到司法大数据的研究和利用中来;打造“人工智能+法律服务”示范窗口,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法官、诉讼参与人、社会公众和政务部门提供统一、专业、权威的在线司法大数据智能服务,促进司法可得性,帮助消除司法鸿沟。

据了解,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的服务对象涵盖社会公众、政府部门、法学研究机构、司法实务机构在内的各类社会团体和公众用户,以满足国家和全社会发展对司法大数据的深度利用需求为目的,重点围绕如何提升大数据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服务社会治理的能力开展建设,主要提供专题深度研究、司法知识服务、涉诉信息服务、类案智能推送、智能诉讼评估、司法数据分析等六类服务。

据介绍,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服务模式分为在线数据服务和线下数据服务两种,在线服务主要通过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提供在线数据查询和下载服务,线下数据服务包括信息咨询和根据用户需求制作专题数据产品等。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也可以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官网上的链接进行登录。

关键字:人员绩效评估司法体制改革

本文摘自:人民法院报

x 司法大数据服务网上线:做全球最大的资源库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司法大数据服务网上线:做全球最大的资源库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1-24 17:17:08 本文摘自:人民法院报

11月3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专题研究暨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上线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介绍了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专题研究情况,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总经理王珩就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的相关情况做了介绍。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林文学主持发布会。

联通“数据孤岛”

据介绍,全国法院从2013年起开始建设针对审判执行数据的司法大数据平台,每5分钟自动汇聚全国3523个法院的司法审判信息资源。历经全国法院全覆盖、案件数据全覆盖、统计信息全覆盖三个递进阶段,建成了涵盖数据管理、共享交换、数据服务三大功能,具有实时自动、一数一案、协同共享、动态交换、无缝交联和深度应用等特征的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和跨业务司法大数据平台。截至目前,已累计汇聚1.3亿件案件信息和相关司法人事、司法研究、司法政务、信息化管理、外部数据等信息资源,成为全球最大的司法信息资源库。

全国法院案件数据的实时汇聚,联通了各地和各级法院之间的“数据孤岛”。许建峰表示,依托这一平台,全国法院每天新收案件、已结案件一目了然,这些案件数据都能够追溯到具体案件详情,包括审理阶段、收案和立案信息、当事人、诉讼费及承担情况、案件审理情况等详细内容。基于实时数据汇聚的收结存分析服务,可以很方便地实时获得全国各级法院收案情况。

2015年6月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审管办每季度两份全国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态势分析报告》所使用的数据,均源于人民法院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大幅提升了审判态势分析的及时性、全面性和丰富性,赢得了一致肯定。2016年,人民法院基于该平台面向全国3500多个法院全自动生成47万张报表,超过1000万统计数字和1亿个案件信息项,并且自动建立了法院、报表、案件的三级关联印证机制,实现了司法统计由传统人工方式向全自动生成模式的革命性跨越。

支持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人民法院审理的各类案件情况,已日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的“晴雨表”“风向标”。通过对海量、动态、高增长、多元化、多样化司法数据资源的高速处理,可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有效支持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有效支持优化完善社会治理架构和模式,提高公共决策能力。

司法大数据研究针对离婚纠纷、电信网络诈骗、信用卡诈骗、危险驾驶、未成年人犯罪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开展专题分析,对案件高发地域、犯罪手段、犯罪规律等案件特点进行揭示,为社会大众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提供有效参考。本次发布会发布了《环境污染责任纠纷》《未成年人犯罪》《涉黑犯罪》《互联网司法大数据热点专报》等四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专题成果,人民群众可以通过30日上线的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进行查看,也可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官网查看。

司法大数据通过对类案、新法施行效果评估、法律适用情况等进行专题研究,为法官案件审理、法律法规完善、司法解释制定等提供参考,有效的服务了审判执行工作。同时,在服务司法管理方面,通过对审判态势、员额制改革、跨行政区划法院、院庭长办案、审判质效等方面的专题分析,为常态化审判管理、审判资源配置优化、定量化人员绩效评估、司法体制改革等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在《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成效数据分析报告》中,通过定量化分析显示,全国法院院庭长人均办案量在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后逐年增长,2016年院庭长人均办案量较2015年增长28.64%,2017年1至9月院庭长人均办案量较2016年同期增长32.28%,客观反映了全国各级法院院庭长重回审判第一线的基本趋势,为院庭长办案制度的落实监督和效果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通过选取东、中、西部第一、二、三批部分改革试点地区,就其改革前后年人均结案量、审理周期等质效评估数据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改革后全国法院年人均结案数均有大幅增长,改革后年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审判效率有所提升,较为明显的是山东省改革后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由107.86天下降为83.21天,下降比例22.86%。同时,案件审限内结案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许建峰表示,这些数据对于客观评估司法体制改革成效,把握下一步改革方向重点起到了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

在服务社会治理方面,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政策法规和社会大众生活情况,对相关案件变化动态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度关联分析,为社会治理提供了预警、预测和评估支持。

众筹司法智慧众享数据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了切实发挥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司法领域的作用,更好地促进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依据“大数据、大格局、大服务”的指导理念,最高人民法院建设并开通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打造“互联网+法律服务”示范窗口,探索“互联网+司法大数据”的新型服务模式,采用众筹司法智慧、众享数据成果的方式打造司法大数据服务互动交流平台,形成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政府部门、法学研究用户、司法实务用户和公众用户参加到司法大数据的研究和利用中来;打造“人工智能+法律服务”示范窗口,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法官、诉讼参与人、社会公众和政务部门提供统一、专业、权威的在线司法大数据智能服务,促进司法可得性,帮助消除司法鸿沟。

据了解,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的服务对象涵盖社会公众、政府部门、法学研究机构、司法实务机构在内的各类社会团体和公众用户,以满足国家和全社会发展对司法大数据的深度利用需求为目的,重点围绕如何提升大数据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服务社会治理的能力开展建设,主要提供专题深度研究、司法知识服务、涉诉信息服务、类案智能推送、智能诉讼评估、司法数据分析等六类服务。

据介绍,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服务模式分为在线数据服务和线下数据服务两种,在线服务主要通过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提供在线数据查询和下载服务,线下数据服务包括信息咨询和根据用户需求制作专题数据产品等。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也可以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官网上的链接进行登录。

关键字:人员绩效评估司法体制改革

本文摘自:人民法院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