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合肥加速推进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8-18 17:36:00 本文摘自:合肥晚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的步伐铿锵有力。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从电报、固定电话、大哥大、BB机等再到移动电话的迅猛发展,从GSM、GPRS、4G到VoLTE号码携带技术试验等技术的不断演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信越来越方便,沟通也越来越容易。

通信革新济世功:程控电话革命 通信业告别“摇把儿”时代

在上世纪80年代,老百姓对外沟通全靠写信,很不方便。有的时候,寄一封信要十几天,稍一耽搁,就要走一月。有急事,发个电报,还要跑到固定地方,费用贵,又担心对方不能吃透“精神”。虽然有的单位有手摇式电话,但当时的电话是稀罕物,只有少数人才能用。

曾经,固定电话是身份的象征,不管有没有钱,不到一定级别家中根本不可能安装电话。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固定电话年末用户只有193万户,那个时候还没有移动电话,书信、电报是人们的主要沟通方式,固定电话都很少才能用到。

1979年,邓小平讲话时指出:“投资的重点,要在电、煤、石油、交通、通信、建材上。”

1982年,福州市引进并开通万门程控电话系统拉开了我国通信业告别“摇把儿”电话时代的序幕,是我国通信业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1984年1月,中国通信业历时上第一家合资企业“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85年,厦门市邮电局引进的市话10000万门、长话300条电路数字程控电话F150系统正式投产开局。

1986年,邮电部召开DS-2000程控数字交换机科研样机部级鉴定会。

1987年,在第六届全运会前夕,我国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州投入商用,首批用户700个。此外,广东邮电局下属的无线分局推出第一批共100部模拟移动电话,俗称“大哥大”的模拟终端的价格在2万元左右,入网费为6000元,市话费为每分钟0.5元。

互联移动跨时空:移动通信能力飞速发展 全国实现联网

移动通信能力飞速发展。在1988年到1997年的十年间,我国经历了移动通信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移动交换机容量从不到3万户猛增到2585.7万户,10年间增长861倍。

我国选用900MHz频段的TACS系统主要引进了摩托罗拉(A网)和爱立信(B网)的交换机、基站、控制系统等设备,1995年底,A网覆盖的21个省市和B网覆盖的15个省市实现自动漫游,形成真正的全国联网。

1994年,由电子部联合铁道部、电力部及广电部组建成立中国联通。1998年,中国电信从当时的邮电部脱离组建。1999年,网通成立。

布局重组谋生态:“动感地带”推向全国 电信业重组拉开帷幕

2001年,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在广州和深圳两地召开品牌推介会,“动感地带”作为新品牌进行试验推行。2003年,中国移动正式将“动感地带”品牌推向全国,它成为中国移动通信史上第一个客户品牌。

2006年8月,纽约证券交易所收市,中国移动段价以33.42美元收盘,总市值达到1325.8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电信运营公司。2007年,中国移动成功收购Paktel。

2004年1月,村通工程面向全国推行。截至2007年,六家基础电信企业共为3759个无电话行政村新开通电话,全国行政村通电话比重达99.5%,29个省区市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电话。2007年5月,政府继续在全国启动自然村的村通工程,形成了行政村和自然村两方面工程并进的局面。

2007年3月,中国移动正式启动超过200亿元的TD—SCDMA网络建设招标,多家中外企业组成的四大阵营竞争激烈。

2008年5月,电信业重组拉开帷幕。随后,工信部等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通告称,鼓励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这次改革重组完成后发放3G牌照。

专家称,电信重组在于打破垄断,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替代固话趋势明显。重组后,三家运营商都拥有全业务能力,形成充分的竞争格局。

代际宏图标准中:通信业增长率高 5G将带动通信产业下一

记者从合肥市卫计委获悉,合肥市正在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区域中心总部基地建设,到2021年,覆盖国家中部区域、具有国际水准、国内领先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基本建成。到2022年,中国中部省份的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体制和应用机制基本健全,中部区域全员人口全生命周期健康医疗大数据库基本建成,中部省、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互联共享。

“全息数字人”提供健康生活指导

记者从合肥市卫计委获悉,目前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建设处于起步和准备阶段。作为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的核心部分,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云机房建设已经选址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方案》中提出,通过建设中部中心健康医疗数据汇聚平台,建立中部中心和中部各省健康医疗数据平台数据汇聚机制,协调中部各省按照“应汇尽汇”的原则和标准规范要求,启动存量数据汇入中部中心,建成中部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库。

《方案》中提出,将建设“国家基因技术应用示范中心”,集成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国家医学大数据资源。建设医疗人工智能平台,支撑在疾病预防、疾病诊断、精准医学等方面的临床辅助决策。同时建成若干个区域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

利用健康医疗大数据,将探索建立健康“全息数字人”。所谓“全息数字人”,就是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数字传感技术等技术手段,采集全生物组学信息、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信息等多种健康信息,实现对人体生命个体从微观到宏观的精准模拟。合肥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早晨开始就会提示你今天一天的行程,你的生理机体状况,能够适应的工作强度,中午你应该吃什么,你的营养水平应该在什么样的标准等。”这种场景,就是全息数字人的未来场景。

覆盖基层打造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方案》中解释,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包含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计划生育、综合管理6大业务系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将实现卫生管理在平台、健康业务办理在平台、信息系统运行在平台、监管统计分析在平台、健康数据集聚共享在平台。

此外,建设包括全市统一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智慧公共卫生基础软硬件环境、公共卫生数据资源云计算中心、公共卫生基础数据库、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在内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在建设基层卫生信息系统中,将具体建设全市统一的乡镇卫生院信息系统,全市统一的村卫生室信息系统,全市统一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信息化覆盖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能力,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统一标准建设、监督管理和统计分析,促进基层医改落实落地。”合肥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网络就医建设合肥互联网医院

《方案》中提出安徽省卫计委、合肥市政府、科大讯飞公司签订战略协议,通过互联网+医疗、物联网+医疗、人工智能+医疗、云计算、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方式,共建智慧医院。

建设合肥互联网医院,搭建互联网在线诊疗服务平台,汇集全国各地高水平医疗专家,实现网上挂号、网上就医、电子处方、网上配药等线上医疗服务,患者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挂号看病。

并且,依托三甲医院的诊断技术和市卫生信息云平台,建立合肥市远程医学会诊系统、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临床检验诊断中心、远程心电监测诊断中心,服务范围覆盖全市4县1市4区的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区域远程医疗服务及时诊断、业务协同、资源共享、结果互认。

一机搞定建设居民电子健康卡

《方案》中明确,实施居民电子健康卡项目建设,将126项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内容嵌入居民健康卡之中,对医疗卫生机构应用系统进行适应性改造,实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一卡通用。

全市800万居民人手一卡,记录全员人口全生命周期健康信息,可查阅居民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实现国家卫计委要求的每个居民一个家庭医生、一份电子健康档案、一张健康卡的目标。

同时,建设健康合肥APP,将所有的医疗卫生为民健康服务全部纳入APP,居民健康需求通过手机“一机搞定”。

健康智谷使之具有全国影响力

除了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建设,合肥还将在高新区建设大健康产业园区。在巢湖市等区县同步建设发展大健康产业。

《方案》中明确,大健康产业园区分为4大块,首先以生物医药研发制造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大健康产业园建成区,包括现有企业修正药业、贝克药业、新安药业、安科生物等。

其次,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量子技术研究院、中科大新校区、类脑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战略创新平台布局,借助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等协同创新平台技术研发优势,形成大健康产业园先进技术研发区。

依托省级生物医药战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设立大健康产业园启动区。布局建设数字医疗片区、生物医药器械片区、高端研发片区、综合配套片区以及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健康智谷”。多点开花建设经开分园和巢湖产业园

为了发挥合肥经开区医药产业集聚优势,《方案》中确定,依托中国科大安徽省医药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医科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技术力量,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合肥经开区医药大健康产业园,作为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合肥大健康产业园经开分园。

通过现有合肥医药健康产业园升级改造,以宿松路沿线区域作为核心地块,进行合理规划和招商布局,打造全省最大的医药贸易流通中心。

此外,《方案》中还提出,借助巢湖半岛优美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巢湖半岛大健康产业园,打造具有资源和要素配置能力的“健康巢湖”。此外,巢湖半岛大健康产业园还将打造三大健康产业镇,建设烔炀镇健康产业制造园区、中庙镇健康旅游休闲区,以及黄麓镇健康服务业集聚区。

轮发展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中,工信部明确了2018年多项重点工作。其中涉及强化信息通信市场监管方面,工信部相关文件透露,计划开展VoLTE号码携带技术试验,研究制定号码携带全国推广方案。

工信部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17年电信业务总量达到27557亿元(按照2015年不变单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6.4%,增幅同比提高42.5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收入12620亿元,比上年增长6.4%,增速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2018年1-2月,电信业务总量完成6853亿元,同比增长117%;电信业务收入完成2168亿元,同比增长4.9%。

近年来,我国通信产业发展迅速,主要经营指标向好,5G将成为下一个发展契机。2017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5G)标准研究、技术试验和产业推进,力争2020年启动商用”。

关键字:

本文摘自:合肥晚报

x 合肥加速推进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合肥加速推进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8-18 17:36:00 本文摘自:合肥晚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的步伐铿锵有力。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从电报、固定电话、大哥大、BB机等再到移动电话的迅猛发展,从GSM、GPRS、4G到VoLTE号码携带技术试验等技术的不断演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信越来越方便,沟通也越来越容易。

通信革新济世功:程控电话革命 通信业告别“摇把儿”时代

在上世纪80年代,老百姓对外沟通全靠写信,很不方便。有的时候,寄一封信要十几天,稍一耽搁,就要走一月。有急事,发个电报,还要跑到固定地方,费用贵,又担心对方不能吃透“精神”。虽然有的单位有手摇式电话,但当时的电话是稀罕物,只有少数人才能用。

曾经,固定电话是身份的象征,不管有没有钱,不到一定级别家中根本不可能安装电话。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固定电话年末用户只有193万户,那个时候还没有移动电话,书信、电报是人们的主要沟通方式,固定电话都很少才能用到。

1979年,邓小平讲话时指出:“投资的重点,要在电、煤、石油、交通、通信、建材上。”

1982年,福州市引进并开通万门程控电话系统拉开了我国通信业告别“摇把儿”电话时代的序幕,是我国通信业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1984年1月,中国通信业历时上第一家合资企业“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85年,厦门市邮电局引进的市话10000万门、长话300条电路数字程控电话F150系统正式投产开局。

1986年,邮电部召开DS-2000程控数字交换机科研样机部级鉴定会。

1987年,在第六届全运会前夕,我国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州投入商用,首批用户700个。此外,广东邮电局下属的无线分局推出第一批共100部模拟移动电话,俗称“大哥大”的模拟终端的价格在2万元左右,入网费为6000元,市话费为每分钟0.5元。

互联移动跨时空:移动通信能力飞速发展 全国实现联网

移动通信能力飞速发展。在1988年到1997年的十年间,我国经历了移动通信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移动交换机容量从不到3万户猛增到2585.7万户,10年间增长861倍。

我国选用900MHz频段的TACS系统主要引进了摩托罗拉(A网)和爱立信(B网)的交换机、基站、控制系统等设备,1995年底,A网覆盖的21个省市和B网覆盖的15个省市实现自动漫游,形成真正的全国联网。

1994年,由电子部联合铁道部、电力部及广电部组建成立中国联通。1998年,中国电信从当时的邮电部脱离组建。1999年,网通成立。

布局重组谋生态:“动感地带”推向全国 电信业重组拉开帷幕

2001年,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在广州和深圳两地召开品牌推介会,“动感地带”作为新品牌进行试验推行。2003年,中国移动正式将“动感地带”品牌推向全国,它成为中国移动通信史上第一个客户品牌。

2006年8月,纽约证券交易所收市,中国移动段价以33.42美元收盘,总市值达到1325.8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电信运营公司。2007年,中国移动成功收购Paktel。

2004年1月,村通工程面向全国推行。截至2007年,六家基础电信企业共为3759个无电话行政村新开通电话,全国行政村通电话比重达99.5%,29个省区市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电话。2007年5月,政府继续在全国启动自然村的村通工程,形成了行政村和自然村两方面工程并进的局面。

2007年3月,中国移动正式启动超过200亿元的TD—SCDMA网络建设招标,多家中外企业组成的四大阵营竞争激烈。

2008年5月,电信业重组拉开帷幕。随后,工信部等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通告称,鼓励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这次改革重组完成后发放3G牌照。

专家称,电信重组在于打破垄断,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替代固话趋势明显。重组后,三家运营商都拥有全业务能力,形成充分的竞争格局。

代际宏图标准中:通信业增长率高 5G将带动通信产业下一

记者从合肥市卫计委获悉,合肥市正在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区域中心总部基地建设,到2021年,覆盖国家中部区域、具有国际水准、国内领先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基本建成。到2022年,中国中部省份的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体制和应用机制基本健全,中部区域全员人口全生命周期健康医疗大数据库基本建成,中部省、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互联共享。

“全息数字人”提供健康生活指导

记者从合肥市卫计委获悉,目前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建设处于起步和准备阶段。作为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的核心部分,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云机房建设已经选址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方案》中提出,通过建设中部中心健康医疗数据汇聚平台,建立中部中心和中部各省健康医疗数据平台数据汇聚机制,协调中部各省按照“应汇尽汇”的原则和标准规范要求,启动存量数据汇入中部中心,建成中部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库。

《方案》中提出,将建设“国家基因技术应用示范中心”,集成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国家医学大数据资源。建设医疗人工智能平台,支撑在疾病预防、疾病诊断、精准医学等方面的临床辅助决策。同时建成若干个区域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

利用健康医疗大数据,将探索建立健康“全息数字人”。所谓“全息数字人”,就是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数字传感技术等技术手段,采集全生物组学信息、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信息等多种健康信息,实现对人体生命个体从微观到宏观的精准模拟。合肥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早晨开始就会提示你今天一天的行程,你的生理机体状况,能够适应的工作强度,中午你应该吃什么,你的营养水平应该在什么样的标准等。”这种场景,就是全息数字人的未来场景。

覆盖基层打造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方案》中解释,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包含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计划生育、综合管理6大业务系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将实现卫生管理在平台、健康业务办理在平台、信息系统运行在平台、监管统计分析在平台、健康数据集聚共享在平台。

此外,建设包括全市统一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智慧公共卫生基础软硬件环境、公共卫生数据资源云计算中心、公共卫生基础数据库、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在内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在建设基层卫生信息系统中,将具体建设全市统一的乡镇卫生院信息系统,全市统一的村卫生室信息系统,全市统一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信息化覆盖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能力,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统一标准建设、监督管理和统计分析,促进基层医改落实落地。”合肥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网络就医建设合肥互联网医院

《方案》中提出安徽省卫计委、合肥市政府、科大讯飞公司签订战略协议,通过互联网+医疗、物联网+医疗、人工智能+医疗、云计算、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方式,共建智慧医院。

建设合肥互联网医院,搭建互联网在线诊疗服务平台,汇集全国各地高水平医疗专家,实现网上挂号、网上就医、电子处方、网上配药等线上医疗服务,患者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挂号看病。

并且,依托三甲医院的诊断技术和市卫生信息云平台,建立合肥市远程医学会诊系统、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临床检验诊断中心、远程心电监测诊断中心,服务范围覆盖全市4县1市4区的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区域远程医疗服务及时诊断、业务协同、资源共享、结果互认。

一机搞定建设居民电子健康卡

《方案》中明确,实施居民电子健康卡项目建设,将126项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内容嵌入居民健康卡之中,对医疗卫生机构应用系统进行适应性改造,实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一卡通用。

全市800万居民人手一卡,记录全员人口全生命周期健康信息,可查阅居民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实现国家卫计委要求的每个居民一个家庭医生、一份电子健康档案、一张健康卡的目标。

同时,建设健康合肥APP,将所有的医疗卫生为民健康服务全部纳入APP,居民健康需求通过手机“一机搞定”。

健康智谷使之具有全国影响力

除了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建设,合肥还将在高新区建设大健康产业园区。在巢湖市等区县同步建设发展大健康产业。

《方案》中明确,大健康产业园区分为4大块,首先以生物医药研发制造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大健康产业园建成区,包括现有企业修正药业、贝克药业、新安药业、安科生物等。

其次,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量子技术研究院、中科大新校区、类脑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战略创新平台布局,借助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等协同创新平台技术研发优势,形成大健康产业园先进技术研发区。

依托省级生物医药战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设立大健康产业园启动区。布局建设数字医疗片区、生物医药器械片区、高端研发片区、综合配套片区以及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健康智谷”。多点开花建设经开分园和巢湖产业园

为了发挥合肥经开区医药产业集聚优势,《方案》中确定,依托中国科大安徽省医药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医科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技术力量,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合肥经开区医药大健康产业园,作为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合肥大健康产业园经开分园。

通过现有合肥医药健康产业园升级改造,以宿松路沿线区域作为核心地块,进行合理规划和招商布局,打造全省最大的医药贸易流通中心。

此外,《方案》中还提出,借助巢湖半岛优美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巢湖半岛大健康产业园,打造具有资源和要素配置能力的“健康巢湖”。此外,巢湖半岛大健康产业园还将打造三大健康产业镇,建设烔炀镇健康产业制造园区、中庙镇健康旅游休闲区,以及黄麓镇健康服务业集聚区。

轮发展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中,工信部明确了2018年多项重点工作。其中涉及强化信息通信市场监管方面,工信部相关文件透露,计划开展VoLTE号码携带技术试验,研究制定号码携带全国推广方案。

工信部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17年电信业务总量达到27557亿元(按照2015年不变单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6.4%,增幅同比提高42.5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收入12620亿元,比上年增长6.4%,增速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2018年1-2月,电信业务总量完成6853亿元,同比增长117%;电信业务收入完成2168亿元,同比增长4.9%。

近年来,我国通信产业发展迅速,主要经营指标向好,5G将成为下一个发展契机。2017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5G)标准研究、技术试验和产业推进,力争2020年启动商用”。

关键字:

本文摘自:合肥晚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