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黄琼:农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学研介绍

责任编辑:hxy 作者:黄心怡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9-08-14 14:17:51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作为一所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的全国重点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的发展,积极在农业大数据、农业人工智能等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在2019网易云创大会上,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院长黄琼分享了最新实践成果。

农业大数据的应用

华南农业大学从1992年开始,参与知名农业巨头温氏集团第一代信息系统、第二代数据中心,以及第一代数字化应用(养殖物联网、大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建设,具体包括:

饲料运输优化模型建设:养鸡养猪的饲料运输环节设计了一个模型并进行优化,有效地节省了运输成本

养户画像和退出模型建设:通过对养殖户进行画像,对于购买种苗和饲料、养殖成熟的产品回购等进行管理

肉鸡价格分析和养殖品种优化:帮助温氏对于肉鸡价格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已掌握的市场价格数据以及政府公开的市场数据,预测下一阶段肉鸡价格的走势,为集团领导层的决策提供依据。

奶牛发情预测:能否准确预测奶牛发情期对于养牛业非常关键,通过在奶牛身上安装相关的装置,监测奶牛每时每刻的体温、运动量和运动状态,并导入系统进行分析,预测结果比人工预测高出20-30%,

其他还包括了排苗策略优化、种猪基因分析、疫情舆情等。

此外,从2018年开始,华南农业大学与大北农战略合作,帮助大北农开展信息化,农业养殖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从2016年开始,与珠江农场、南海海洋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学校老师在牛脸识别、鱼识别、猪识别、蝴蝶识别等进行了研究,比如通过对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可以定位每一头猪的所在,实现猪舍清点的自动化,节省人力物力成本。人工智能还可以用于科普工作,比如用手机拍一张蝴蝶,上传到APP,系统就会自动识别蝴蝶的种类,给出相关介绍资料。

产教研培养模式的新挑战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校IT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高校IT人才创新培养。华南农业大学计算机学科在IT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在校企合作、贴近产业的IT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同时,IT人才创新培养的新要求也对产教研培养模式带了新的挑战。

首先,高校IT实践平台存在技术落后、形式单一等问题,同时缺乏基于新技术平台的先进实践教学理念,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产业对新兴技术发展的要求。

其次,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IT技术产业正在重塑企业的IT系统和商业模式。产业对IT人才的复杂问题建模与算法设计优化等核心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常规的教学方法存在明显不足。

此外,高校IT人才培养强调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但缺乏对产业既能、产业规范的培训,缺乏对产业趋势的了解。

对此,华南农业大学采取了“三高”的策略和解决办法:

1、 高平台。是指学校与产业合作,建立高性能、技术先进的多种云平台实验教学环境。

2、 高挑战。是指根据产业需求,在程序设计与算法分析、网络安全、大数据等课程中,采用了竞赛驱动的方式,鼓励学生挑战高复杂性问题建模方法与高难度算法设计和优化方法。

3、 高实战。是指学生在产业实习实训过程中,采用了高真实性脱敏项目、高真实性产业过程规范进行训练。

展望:重塑智慧校园新形态

面对技术革命的浪潮,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质量提升和现代化发展中的问题,推动教育变革已成为共识。教育信息化2.0的推进,要求利用智能技术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变革、发展智能教育、打造智慧课堂和智慧校园。AI技术、大数据等正在构建全新的“教学、考评、管理、家校”新平台,而课堂作为教育的核心场景,其教育生态系统正在被重构。

黄琼表示,大数据将成为我们下一个观察和监测人类自身社会行为的显微镜和仪表盘,这也包括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基于海量数据分析找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特点,帮助教师做好教学改进,便于学校出台有益的新措施。技术将倒逼课堂改革,向“智能+”校园发展。

目前,华南农业大学与网易云联合构建了大数据实验室,将共同打造大数据领域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常规课堂教学、专业讲座、实习实训、学科竞赛、师资培训和各类纵向课题申请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探讨大数据与智慧校园的应用结合,重塑智慧校园新形态。

同时,双方合作也会着重于智慧农业,把联合实验室的新技术和研究成果,为农业领域提供大数据服务。

 

关键字:大数据农业人工智能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黄琼:农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学研介绍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黄琼:农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学研介绍

责任编辑:hxy 作者:黄心怡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9-08-14 14:17:51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作为一所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的全国重点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的发展,积极在农业大数据、农业人工智能等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在2019网易云创大会上,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院长黄琼分享了最新实践成果。

农业大数据的应用

华南农业大学从1992年开始,参与知名农业巨头温氏集团第一代信息系统、第二代数据中心,以及第一代数字化应用(养殖物联网、大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建设,具体包括:

饲料运输优化模型建设:养鸡养猪的饲料运输环节设计了一个模型并进行优化,有效地节省了运输成本

养户画像和退出模型建设:通过对养殖户进行画像,对于购买种苗和饲料、养殖成熟的产品回购等进行管理

肉鸡价格分析和养殖品种优化:帮助温氏对于肉鸡价格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已掌握的市场价格数据以及政府公开的市场数据,预测下一阶段肉鸡价格的走势,为集团领导层的决策提供依据。

奶牛发情预测:能否准确预测奶牛发情期对于养牛业非常关键,通过在奶牛身上安装相关的装置,监测奶牛每时每刻的体温、运动量和运动状态,并导入系统进行分析,预测结果比人工预测高出20-30%,

其他还包括了排苗策略优化、种猪基因分析、疫情舆情等。

此外,从2018年开始,华南农业大学与大北农战略合作,帮助大北农开展信息化,农业养殖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从2016年开始,与珠江农场、南海海洋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学校老师在牛脸识别、鱼识别、猪识别、蝴蝶识别等进行了研究,比如通过对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可以定位每一头猪的所在,实现猪舍清点的自动化,节省人力物力成本。人工智能还可以用于科普工作,比如用手机拍一张蝴蝶,上传到APP,系统就会自动识别蝴蝶的种类,给出相关介绍资料。

产教研培养模式的新挑战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校IT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高校IT人才创新培养。华南农业大学计算机学科在IT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在校企合作、贴近产业的IT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同时,IT人才创新培养的新要求也对产教研培养模式带了新的挑战。

首先,高校IT实践平台存在技术落后、形式单一等问题,同时缺乏基于新技术平台的先进实践教学理念,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产业对新兴技术发展的要求。

其次,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IT技术产业正在重塑企业的IT系统和商业模式。产业对IT人才的复杂问题建模与算法设计优化等核心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常规的教学方法存在明显不足。

此外,高校IT人才培养强调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但缺乏对产业既能、产业规范的培训,缺乏对产业趋势的了解。

对此,华南农业大学采取了“三高”的策略和解决办法:

1、 高平台。是指学校与产业合作,建立高性能、技术先进的多种云平台实验教学环境。

2、 高挑战。是指根据产业需求,在程序设计与算法分析、网络安全、大数据等课程中,采用了竞赛驱动的方式,鼓励学生挑战高复杂性问题建模方法与高难度算法设计和优化方法。

3、 高实战。是指学生在产业实习实训过程中,采用了高真实性脱敏项目、高真实性产业过程规范进行训练。

展望:重塑智慧校园新形态

面对技术革命的浪潮,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质量提升和现代化发展中的问题,推动教育变革已成为共识。教育信息化2.0的推进,要求利用智能技术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变革、发展智能教育、打造智慧课堂和智慧校园。AI技术、大数据等正在构建全新的“教学、考评、管理、家校”新平台,而课堂作为教育的核心场景,其教育生态系统正在被重构。

黄琼表示,大数据将成为我们下一个观察和监测人类自身社会行为的显微镜和仪表盘,这也包括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基于海量数据分析找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特点,帮助教师做好教学改进,便于学校出台有益的新措施。技术将倒逼课堂改革,向“智能+”校园发展。

目前,华南农业大学与网易云联合构建了大数据实验室,将共同打造大数据领域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常规课堂教学、专业讲座、实习实训、学科竞赛、师资培训和各类纵向课题申请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探讨大数据与智慧校园的应用结合,重塑智慧校园新形态。

同时,双方合作也会着重于智慧农业,把联合实验室的新技术和研究成果,为农业领域提供大数据服务。

 

关键字:大数据农业人工智能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