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区块链行业动态 → 正文

央行和上交所近期双双发布了区块链交易所的报告,预示着什么?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7-24 20:38:05 本文摘自:18183

7月13日,财经杂志刊发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的报告《去中心化资产交易:一种新的金融市场模式》,重点探讨了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资产交易都去中心化技术特点。

无独有偶,在3天前,另一金融监管机构——上交所发布署名为邢梅的报告:《区块链技术在证券领域的应用与监管研究》,也重点关注了区块链在交易所的应用,亦指出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对交易所的影响。同时有消息称,深交所对区块链技术也有专门的研究。

这些动作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或许,中国政府、监管部门对区块链的关注,尤其是在资产交易的关注可能比想象地更深入。

诚然,姚前的报告和邢梅的报告在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差异,姚前主要研究数字资产交易所;而邢梅的报告更突出证券类资产的交易。

但他们都意识到,在区块链加持下,传统的交易所很大程度会被改造甚至颠覆。姚前提到,“新兴数字资产交易所是一个集资金资产的登记、托管、清算、交易撮合能力以及券商、做市商等角色于一体的超级机构,其业务甚至延伸至一级市场,兼具PE、投行等角色。”这和传统都交易所只专注撮合交易截然不同。

而邢梅认为,区块链运用后,“证券行业将产生很大的变化:一是券商不再参与证券交易后托管、结算,成为投资者客户管理、投资者行为监督的重要角色;二是证券集中托管结算机构运用联盟区块链技术继续履行登记管理和结算职能,或者取消其作为CCP的托管结算职能,将其作为CSD的登记职能交由专门的区块链平台管理,具体模式取决于所采用的区块链技术类型和对证券登记结算制度的改革力度;三是实时过户以后,第三方清算机构可以被取消。四是由专门的机构负责数据的留存节点和监管节点,或者证券交易所履行上述职能,具体取决于监管决策。”

综合二者观点,可得出以下结论:

1、券商日子将不好过了。2、登记公司或没作用了。

一个资产从一个人的口袋里到另外一个人的口袋里,如果两个人不那么信任,那么常常需要经过很多中介提供这种信任,才能完成交易。

以证券类资产为例,需要经过银行、券商、交易所、登记公司等。

区块链的一个特点就是用算法来解决信任问题。但是传统经济中中心化机构积累起来的信任,不会立刻消亡。

按照信任度排序,大致就能排出谁在区块链的世界中会被率先取代,券商首当其冲。银行、交易所、登记公司都是国家或者准国家机构,有国家信用背书。而券商是企业机构,信用等级天然不及其他三位。

而登记公司之所以会没用,原因在于区块链的记账功能。在邢梅的报告中,登记公司失灵来自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采取法定数字货币形式的条件下不需要实体机构,其他形式需要委托银行代为保管实体资金;二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特性,采用公有链模式可以不再需要CSD等中介机构,但是在有限许可的阶段仍旧需要维护上述信息的机构;三是区块链技术可以利用智能合约,按照全额逐笔的货银对付方式完成证券和资金交收,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将不再需要作为CCP的结算和交收职能。

但区块链并不是万能的,交易所也不那么容易被去中心化都交易所取代。

上交所都邢梅就认为,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证券领域存在较多障碍,场外证券交易主要集中于对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和地方政府的管理职权的冲击,在场内证券交易场所应用的法律障碍,主要是与证券集中登记托管结算制度存在矛盾,在没有国家层面决策、法律层面的推动下各个机构无法合并。

换言之,区块链技术取代中心化的证券交易所还有很长都路要走。

姚前则认为,去中心化资产交易与传统的中心化交易所并不冲突,两者并不是完全替代的关系,传统的中心化交易所也可以采用去中心化资产交易技术,从而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的能量,更好地提升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资金配置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综上,区块闲人认为,两份报告透露的信息显示,央行和两大交易所很关注区块链对交易所的影响,但是中心化的交易所并不会那么容易因为区块链而被取代。

关键字:报告交易

本文摘自:18183

x 央行和上交所近期双双发布了区块链交易所的报告,预示着什么?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区块链行业动态 → 正文

央行和上交所近期双双发布了区块链交易所的报告,预示着什么?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7-24 20:38:05 本文摘自:18183

7月13日,财经杂志刊发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的报告《去中心化资产交易:一种新的金融市场模式》,重点探讨了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资产交易都去中心化技术特点。

无独有偶,在3天前,另一金融监管机构——上交所发布署名为邢梅的报告:《区块链技术在证券领域的应用与监管研究》,也重点关注了区块链在交易所的应用,亦指出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对交易所的影响。同时有消息称,深交所对区块链技术也有专门的研究。

这些动作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或许,中国政府、监管部门对区块链的关注,尤其是在资产交易的关注可能比想象地更深入。

诚然,姚前的报告和邢梅的报告在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差异,姚前主要研究数字资产交易所;而邢梅的报告更突出证券类资产的交易。

但他们都意识到,在区块链加持下,传统的交易所很大程度会被改造甚至颠覆。姚前提到,“新兴数字资产交易所是一个集资金资产的登记、托管、清算、交易撮合能力以及券商、做市商等角色于一体的超级机构,其业务甚至延伸至一级市场,兼具PE、投行等角色。”这和传统都交易所只专注撮合交易截然不同。

而邢梅认为,区块链运用后,“证券行业将产生很大的变化:一是券商不再参与证券交易后托管、结算,成为投资者客户管理、投资者行为监督的重要角色;二是证券集中托管结算机构运用联盟区块链技术继续履行登记管理和结算职能,或者取消其作为CCP的托管结算职能,将其作为CSD的登记职能交由专门的区块链平台管理,具体模式取决于所采用的区块链技术类型和对证券登记结算制度的改革力度;三是实时过户以后,第三方清算机构可以被取消。四是由专门的机构负责数据的留存节点和监管节点,或者证券交易所履行上述职能,具体取决于监管决策。”

综合二者观点,可得出以下结论:

1、券商日子将不好过了。2、登记公司或没作用了。

一个资产从一个人的口袋里到另外一个人的口袋里,如果两个人不那么信任,那么常常需要经过很多中介提供这种信任,才能完成交易。

以证券类资产为例,需要经过银行、券商、交易所、登记公司等。

区块链的一个特点就是用算法来解决信任问题。但是传统经济中中心化机构积累起来的信任,不会立刻消亡。

按照信任度排序,大致就能排出谁在区块链的世界中会被率先取代,券商首当其冲。银行、交易所、登记公司都是国家或者准国家机构,有国家信用背书。而券商是企业机构,信用等级天然不及其他三位。

而登记公司之所以会没用,原因在于区块链的记账功能。在邢梅的报告中,登记公司失灵来自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采取法定数字货币形式的条件下不需要实体机构,其他形式需要委托银行代为保管实体资金;二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特性,采用公有链模式可以不再需要CSD等中介机构,但是在有限许可的阶段仍旧需要维护上述信息的机构;三是区块链技术可以利用智能合约,按照全额逐笔的货银对付方式完成证券和资金交收,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将不再需要作为CCP的结算和交收职能。

但区块链并不是万能的,交易所也不那么容易被去中心化都交易所取代。

上交所都邢梅就认为,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证券领域存在较多障碍,场外证券交易主要集中于对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和地方政府的管理职权的冲击,在场内证券交易场所应用的法律障碍,主要是与证券集中登记托管结算制度存在矛盾,在没有国家层面决策、法律层面的推动下各个机构无法合并。

换言之,区块链技术取代中心化的证券交易所还有很长都路要走。

姚前则认为,去中心化资产交易与传统的中心化交易所并不冲突,两者并不是完全替代的关系,传统的中心化交易所也可以采用去中心化资产交易技术,从而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的能量,更好地提升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资金配置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综上,区块闲人认为,两份报告透露的信息显示,央行和两大交易所很关注区块链对交易所的影响,但是中心化的交易所并不会那么容易因为区块链而被取代。

关键字:报告交易

本文摘自:18183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