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区块链行业动态 → 正文

真技术还是假炒作?区块链的爆火是一场偶然吗?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9-01 14:29:46 本文摘自:深圳热线

继共享经济、人工智能之后,区块链技术在全球不可谓“不火”。显然,区块链已经在互联网领域超越了它们的火爆程度,成为当下最热的风口之一。

在朋友圈或者是最近的新闻媒体或者是最近的政策,你都会发现无论是企业大佬,还是贫民草根,他们都在关注并且积极讨论着区块链。

2017年,全球区块链市场估值已飙升至超过2000亿美元。特别是在2017年末,币圈大牛市的来临,刺激了很多人的神经,才出现那句大家都知道的话:币圈一天,人间十年!

随着比特币、去中心化、分布记账、加密算法等成为与该项技术绑定的关键词,各行各业也竞相掀起挖掘该技术应用价值的热潮:身份防伪、识别骗保、跨境支付、健康数据收录及智慧医疗、快速跨境支付等一系列新鲜案例层出不穷。

然而,自2017年年底至今,区块链领域,各类炒作噱头已呈毫无底线之象。乱象之中,涉及区块链的经营者或投资客,都在做着一夜暴富的黄粱美梦。在发展过程中,均是资本飞舞,黑客攻击、投资欺诈、非法传销、非法集资甚至诈骗行为改头换面,佯称高科技,在其间鱼龙混杂。种种这些负面现象,也为这项技术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究竟这是前沿技术必经的“黎明前的黑暗”,还是说区块链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资本炒红的神话?

今年7月,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四名研究员勃兰特·卡尔森(Brant Carson)、朱里奥·罗马内利(Giulio Romanelli)、帕特里夏·沃尔什(Patricia Walsh)和阿斯哈特·朱梅耶夫(Askhat Zhumaev)联名发布了《被炒作的区块链:商业价值在何处?》的文章。

文章认为,区块链在各行业的应用潜力不容小窥,但它终究是一项不成熟的技术。各国监管者应从保护投资者权益和普通公民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精准打击投资欺诈,设置相应技术门槛,并着手制定标准框架。

尚未落地

近两年,区块链技术在全球掀起的热潮可以用一组数字来说明:

——世界经济论坛曾预测,到2027年,全球经济总量的10%将会存储于区块链上;

——在过去两年,全球有关区块链的正式出版物超过50万份,而谷歌相关搜索结果约有370万个;

——在2017年内,全球区块链初创企业的风投基金数额已达到10亿美元。

不管是资本炒作还是大势所趋,现在几乎无人可以否认区块链的确已经“火”了。不过,麦肯锡的文章仍然认为,区块链是一项处于市场导入期、不甚成熟的技术,距离在部分行业中大规模推行起码还有3-5年时间。

研究员们甚至认为,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出现可称之为“绝对成功”的应用案例。如果政府和企业缺乏对区块链技术在特定领域中应用范畴、导入时间及未来渗透程度的深入思考和战略预判,如今的巨额投资到头来很有可能会“打水漂”。

应用局限

当前,舆论乃至业界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麦肯锡的文章开篇即对此进行了澄清。

例如,区块链并不一定比传统的数据库或交易机制更靠谱,只有在低频次、高价值的应用场景,以及个体间缺乏信任和交流机制的环境下,才能发挥绝对优势。

又如,存储在区块链上的数据并非没有被篡改的可能——当50%以上的分布式网络计算权限被掌控或协定好统一修改历史记录时,记载在区块链上的信息即有可能被修改,俗称区块链的“51%攻击定律”。

也正是由于区块链技术的这些“不完美”,决定了其在应用领域的局限性。麦肯锡的四位研究员通过选取和分析当前90个区块链技术的典型及潜在应用案例,分别从“影响力”和“可行性”两个维度评析及预判该技术对不同行业领域的战略价值。

总体而言,在影响力方面,区块链对公共部门、媒体、电信、金融等行业的渗透程度最深;在可行性方面,在金融领域会最先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在农业、制造业等领域的应用难度较大、推广范畴较窄。

监管发力

当前,全球各国家地区对于区块链技术研发推广所采取的立场不一,但持绝对反对或抵制意见者极少,许多国家政府的监管部门都遵循着“技术中立”的管理路径——既不过分鼓励也不明令禁止各主体研发、应用或投资区块链技术。

不过,考虑到该行业可能存在的波动和风险,在保护投资者财产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市场热情,也是部分国家监管者的一致选择。

据银保监会官网消息,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侵害公众合法权益。此类活动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炒作区块链概念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之实。

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共同提示,不法分子非法集资活动具有网络化、跨境化明显的特点,依托互联网、聊天工具进行交易,利用网上支付工具收支资金,风险波及范围广、扩散速度快。这类行为往往欺骗性、诱惑性、隐蔽性较强。

相关部门提醒,此类活动以“金融创新”为噱头,实质是“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系,请广大公众理性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总而言之,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经历炒作的泡沫破灭之后,区块链的技术发展方才走上正轨,价值逐渐凸显。

虽然现在的区块链技术仍处于萌芽阶段,技术的成熟需要时间沉淀,但我们需要相信,真金是经得起污名的摧残与岁月的考验,终有一天,区块链会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关键字:技术

本文摘自:深圳热线

x 真技术还是假炒作?区块链的爆火是一场偶然吗?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区块链行业动态 → 正文

真技术还是假炒作?区块链的爆火是一场偶然吗?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9-01 14:29:46 本文摘自:深圳热线

继共享经济、人工智能之后,区块链技术在全球不可谓“不火”。显然,区块链已经在互联网领域超越了它们的火爆程度,成为当下最热的风口之一。

在朋友圈或者是最近的新闻媒体或者是最近的政策,你都会发现无论是企业大佬,还是贫民草根,他们都在关注并且积极讨论着区块链。

2017年,全球区块链市场估值已飙升至超过2000亿美元。特别是在2017年末,币圈大牛市的来临,刺激了很多人的神经,才出现那句大家都知道的话:币圈一天,人间十年!

随着比特币、去中心化、分布记账、加密算法等成为与该项技术绑定的关键词,各行各业也竞相掀起挖掘该技术应用价值的热潮:身份防伪、识别骗保、跨境支付、健康数据收录及智慧医疗、快速跨境支付等一系列新鲜案例层出不穷。

然而,自2017年年底至今,区块链领域,各类炒作噱头已呈毫无底线之象。乱象之中,涉及区块链的经营者或投资客,都在做着一夜暴富的黄粱美梦。在发展过程中,均是资本飞舞,黑客攻击、投资欺诈、非法传销、非法集资甚至诈骗行为改头换面,佯称高科技,在其间鱼龙混杂。种种这些负面现象,也为这项技术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究竟这是前沿技术必经的“黎明前的黑暗”,还是说区块链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资本炒红的神话?

今年7月,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四名研究员勃兰特·卡尔森(Brant Carson)、朱里奥·罗马内利(Giulio Romanelli)、帕特里夏·沃尔什(Patricia Walsh)和阿斯哈特·朱梅耶夫(Askhat Zhumaev)联名发布了《被炒作的区块链:商业价值在何处?》的文章。

文章认为,区块链在各行业的应用潜力不容小窥,但它终究是一项不成熟的技术。各国监管者应从保护投资者权益和普通公民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精准打击投资欺诈,设置相应技术门槛,并着手制定标准框架。

尚未落地

近两年,区块链技术在全球掀起的热潮可以用一组数字来说明:

——世界经济论坛曾预测,到2027年,全球经济总量的10%将会存储于区块链上;

——在过去两年,全球有关区块链的正式出版物超过50万份,而谷歌相关搜索结果约有370万个;

——在2017年内,全球区块链初创企业的风投基金数额已达到10亿美元。

不管是资本炒作还是大势所趋,现在几乎无人可以否认区块链的确已经“火”了。不过,麦肯锡的文章仍然认为,区块链是一项处于市场导入期、不甚成熟的技术,距离在部分行业中大规模推行起码还有3-5年时间。

研究员们甚至认为,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出现可称之为“绝对成功”的应用案例。如果政府和企业缺乏对区块链技术在特定领域中应用范畴、导入时间及未来渗透程度的深入思考和战略预判,如今的巨额投资到头来很有可能会“打水漂”。

应用局限

当前,舆论乃至业界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麦肯锡的文章开篇即对此进行了澄清。

例如,区块链并不一定比传统的数据库或交易机制更靠谱,只有在低频次、高价值的应用场景,以及个体间缺乏信任和交流机制的环境下,才能发挥绝对优势。

又如,存储在区块链上的数据并非没有被篡改的可能——当50%以上的分布式网络计算权限被掌控或协定好统一修改历史记录时,记载在区块链上的信息即有可能被修改,俗称区块链的“51%攻击定律”。

也正是由于区块链技术的这些“不完美”,决定了其在应用领域的局限性。麦肯锡的四位研究员通过选取和分析当前90个区块链技术的典型及潜在应用案例,分别从“影响力”和“可行性”两个维度评析及预判该技术对不同行业领域的战略价值。

总体而言,在影响力方面,区块链对公共部门、媒体、电信、金融等行业的渗透程度最深;在可行性方面,在金融领域会最先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在农业、制造业等领域的应用难度较大、推广范畴较窄。

监管发力

当前,全球各国家地区对于区块链技术研发推广所采取的立场不一,但持绝对反对或抵制意见者极少,许多国家政府的监管部门都遵循着“技术中立”的管理路径——既不过分鼓励也不明令禁止各主体研发、应用或投资区块链技术。

不过,考虑到该行业可能存在的波动和风险,在保护投资者财产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市场热情,也是部分国家监管者的一致选择。

据银保监会官网消息,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侵害公众合法权益。此类活动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炒作区块链概念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之实。

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共同提示,不法分子非法集资活动具有网络化、跨境化明显的特点,依托互联网、聊天工具进行交易,利用网上支付工具收支资金,风险波及范围广、扩散速度快。这类行为往往欺骗性、诱惑性、隐蔽性较强。

相关部门提醒,此类活动以“金融创新”为噱头,实质是“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系,请广大公众理性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总而言之,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经历炒作的泡沫破灭之后,区块链的技术发展方才走上正轨,价值逐渐凸显。

虽然现在的区块链技术仍处于萌芽阶段,技术的成熟需要时间沉淀,但我们需要相信,真金是经得起污名的摧残与岁月的考验,终有一天,区块链会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关键字:技术

本文摘自:深圳热线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