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动态 → 正文

各省割据 中国电信“集约化”受阻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4-09 11:47:18 本文摘自:搜狐IT

大大的乒乓球室,装满零食饮料的休息厅,成片的绿草地,这一切让两岁的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看上去有了互联网公司的模子。

不过云计算公司始终强调,“我们是中国电信部门级机构。”

背靠中国电信这块金字招牌,云计算公司起点比其他竞争对手高很多。拿地方便、有大量的现金流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有“电信级”的品牌保证,有大型数据中心的系列配套标准,有覆盖全国的IDC、骨干网支撑业务,各种审核、流程、资质申请时的方便之门。相比之下,进军中国的亚马逊还要靠宽带资本牵线搭桥,方能在宁夏建立西部云基地。

所以云计算公司管理层并不担心市场前景,他们常常举例说,“我们内蒙古的基地刚建成,百度就包了一整栋楼。”

然而云计算公司管理层承认,目前最大的障碍来自于“集约化运营”。这是中国电信在近几年力推的一项改革举措,通过资源集中化运作维护,来提高效率。

肩负“一去两化新三者”尖兵职责的云计算公司,正是集约化运营的排头兵。目前。云公司承担了集团所有云业务的运营,采取两种模式获取全国网络资源:一种是省公司投资云公司,二是云公司去省公司购买资源。都是市场化运作。

市场化是这种运营模式的关键词,在这一点上,中国电信是吃了亏的。2003年时中国电信就启动了CDN业务,但当时业务部门与省公司采用口头结算模式,资源拓展、利润分成都没有固定模式,CDN业务始终难以成型。

现在,云公司整合了CDN网络带宽资源2000G、全国1万台服务器,CDN网络规模迅速接近蓝汛,后者虽然目前份额最大,但很快会被云公司超过。

但是,对“资源合作、分成的模式是否成熟”,云公司的回答是“模式是渐进的。”换句话说,就是还不成熟。

云公司运营的前提就是拓展各省网络资源,比如云主机产品部门的首要冲刺项目是“四川新平台上线”,CDN产品线的则是“资源点建设”。新资源的拓展耗费了大量的沟通成本。

据笔者了解,中电信集团制定了专业公司与省公司之间的结算机制,但该机制往往不奏效。以IDC为例,目前中电信IDC业务收入年增速超过30%,大多省份不乐意把手里的IDC资源出租给云公司,一方面因为结算价格不理想,另一方面因为这一部分收入可以用来补充本省其他业务的KPI。

不仅仅云公司,中国电信的“综合平台”战略也受制于这种各省割据。

隶属于中国电信创新事业部的天翼开放平台,以开放短信、计费等网络能力接口,而备受创业者追捧。但这些网络能力大部分来自各省公司,省公司提供能力接口,天翼开放平台实际上是一个“能力超市”,但是最终的收入分成,则是交给天翼开放平台,而平台与省份公司之间的分成机制,还未完全成型。

所以,省公司“供货商们”并不积极。以目前被开发者调用最多的短信通道为例,一个通道上线,需要天翼开放平台上报给创新事业部,再由事业部出面和各省公司协调,实在搞不定,就求集团发文给省公司。基本上,一个通道上线速度会在2个月左右。

在目前运营商还掌握大量用户的情况下,网络能力还是卖方市场。当OTT、虚拟运营商的替代性越来越强,这种运作方式的竞争力就明显不足了。

回到云计算业务上,以资源集中化为特征的云计算,更需要处理和协调好与省公司的关系。目前云公司在全国建立了4+2云数据中心基地,重点是要发展混合云业务,但是在私有云建设上,往往出现省分公司不放手的内部竞争。

中移动目前在政企市场节节败退的根结,也出于相同原因。在简单粗暴地按客户属性划分范围后,政企公司与各省公司实际上处在竞争关系,左右互搏的结果就是客户关系受到极大伤害。

好在中国电信是“家长制”文化,内部执行力还是很强,只不过,以往靠命令统一行动的做法已经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要转向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打破内部壁垒的决心。

关键字:中国电信电信集团集约�

本文摘自:搜狐IT

x 各省割据  中国电信“集约化”受阻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动态 → 正文

各省割据 中国电信“集约化”受阻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4-09 11:47:18 本文摘自:搜狐IT

大大的乒乓球室,装满零食饮料的休息厅,成片的绿草地,这一切让两岁的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看上去有了互联网公司的模子。

不过云计算公司始终强调,“我们是中国电信部门级机构。”

背靠中国电信这块金字招牌,云计算公司起点比其他竞争对手高很多。拿地方便、有大量的现金流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有“电信级”的品牌保证,有大型数据中心的系列配套标准,有覆盖全国的IDC、骨干网支撑业务,各种审核、流程、资质申请时的方便之门。相比之下,进军中国的亚马逊还要靠宽带资本牵线搭桥,方能在宁夏建立西部云基地。

所以云计算公司管理层并不担心市场前景,他们常常举例说,“我们内蒙古的基地刚建成,百度就包了一整栋楼。”

然而云计算公司管理层承认,目前最大的障碍来自于“集约化运营”。这是中国电信在近几年力推的一项改革举措,通过资源集中化运作维护,来提高效率。

肩负“一去两化新三者”尖兵职责的云计算公司,正是集约化运营的排头兵。目前。云公司承担了集团所有云业务的运营,采取两种模式获取全国网络资源:一种是省公司投资云公司,二是云公司去省公司购买资源。都是市场化运作。

市场化是这种运营模式的关键词,在这一点上,中国电信是吃了亏的。2003年时中国电信就启动了CDN业务,但当时业务部门与省公司采用口头结算模式,资源拓展、利润分成都没有固定模式,CDN业务始终难以成型。

现在,云公司整合了CDN网络带宽资源2000G、全国1万台服务器,CDN网络规模迅速接近蓝汛,后者虽然目前份额最大,但很快会被云公司超过。

但是,对“资源合作、分成的模式是否成熟”,云公司的回答是“模式是渐进的。”换句话说,就是还不成熟。

云公司运营的前提就是拓展各省网络资源,比如云主机产品部门的首要冲刺项目是“四川新平台上线”,CDN产品线的则是“资源点建设”。新资源的拓展耗费了大量的沟通成本。

据笔者了解,中电信集团制定了专业公司与省公司之间的结算机制,但该机制往往不奏效。以IDC为例,目前中电信IDC业务收入年增速超过30%,大多省份不乐意把手里的IDC资源出租给云公司,一方面因为结算价格不理想,另一方面因为这一部分收入可以用来补充本省其他业务的KPI。

不仅仅云公司,中国电信的“综合平台”战略也受制于这种各省割据。

隶属于中国电信创新事业部的天翼开放平台,以开放短信、计费等网络能力接口,而备受创业者追捧。但这些网络能力大部分来自各省公司,省公司提供能力接口,天翼开放平台实际上是一个“能力超市”,但是最终的收入分成,则是交给天翼开放平台,而平台与省份公司之间的分成机制,还未完全成型。

所以,省公司“供货商们”并不积极。以目前被开发者调用最多的短信通道为例,一个通道上线,需要天翼开放平台上报给创新事业部,再由事业部出面和各省公司协调,实在搞不定,就求集团发文给省公司。基本上,一个通道上线速度会在2个月左右。

在目前运营商还掌握大量用户的情况下,网络能力还是卖方市场。当OTT、虚拟运营商的替代性越来越强,这种运作方式的竞争力就明显不足了。

回到云计算业务上,以资源集中化为特征的云计算,更需要处理和协调好与省公司的关系。目前云公司在全国建立了4+2云数据中心基地,重点是要发展混合云业务,但是在私有云建设上,往往出现省分公司不放手的内部竞争。

中移动目前在政企市场节节败退的根结,也出于相同原因。在简单粗暴地按客户属性划分范围后,政企公司与各省公司实际上处在竞争关系,左右互搏的结果就是客户关系受到极大伤害。

好在中国电信是“家长制”文化,内部执行力还是很强,只不过,以往靠命令统一行动的做法已经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要转向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打破内部壁垒的决心。

关键字:中国电信电信集团集约�

本文摘自:搜狐I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