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新闻中心 → 正文

全业务运营后三大运营商竞争格局有哪些变化?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2-27 23:50:54 本文摘自:DoNews

30年的改革经验证明,中国的改革需要的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自下而上的实践。

电信业在完成了以分拆、上市、重组、入世、全业务牌照发放、3G商用等一系列实践性的发展和改革后,2010年又直接面对三网融合的试点,所有的举措已在体制、运营模式、发展主线、竞争方式、公司调整等方面走在其他主导性国有企业的前面。

面对正在进行的“十二五”规划和深化改革的现实要求,下一阶段中国电信业如何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建设,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全面提高公司创新能力等,已成为需要尽快研究的战略性问题。

电信业的改革首先是管理体制和市场体制的改革问题,其中,管理体制的改革涉及政府的多项调控政策和管制政策,涉及国家对垄断性行业进一步开放的节奏和步伐;市场体制改革从表面看似乎更多来自于企业,来自于电信运营企业对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和责任体系的完善,但通过三网融合的“融而不合”及3G市场中TD-SCDMA的窘迫,足以说明市场体制背后那双“政府闲不住的手”,以及政府“管而无是”的办法,才是影响市场体制和竞争体制改革最大的因素。

总之,下一步电信企业的改革,不论在改革主体内容和路径方面,均与以往的改革有很大的不同,改革不仅仅需要突破,更需要协调和完善各种关系,改革的重点不仅仅是破旧立新,而是要在优化存量的前提下,实现增量创新。改革的中心任务和工作也将逐步集中,即:解决制度建设与竞争体制的关系问题。

具体讲,制度建设和竞争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从全业务牌照到全业务经营,不是一个体制问题,而是运营商生产方式、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竞争制度的对等性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

(一)拥有全业务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增值服务为主体的时代来临。

在电信重组后,三家公司所有竞争的焦点全部集中在全业务的规划和市场实施之中。未来几年,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角是增值业务,竞争的轴心也来自于增值业务。

(二)全业务意味着运营商跨行业服务时代的来临。

三网融合最大的缺陷就在于试点城市选择依据不清,比如过于强调试点城市双网改造的进程,而忽视双网改造的投资者关系,特别是孤立地强调三网融合,而忽视三网融合与“两化”融合并举问题,其结果只能是广电坐拥资源,排斥来自电信的新业务和增值服务市场体系,更不会考虑工业与信息化的融合,三网融合最后可能路越走越窄。

事实上,三网融合最大的作用在于推动全业务的跨行业化,通过多网互补、多种传输方式的组合,实现传统的信息产业内部的资源流动升级为信息产业与金融、民航、铁路、石油等多个行业的组合,实现原有垄断行业中可共享资源的社会化使用及服务。

目前,资源共享式的跨行业服务在一些中小城市的政府电子政务网中有所突破,但是,在省会以上城市和国家级的特大型企业中,仍是钢板一块,难以渗透。由此,也可以认为,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几乎全部选在直辖市、省会城市是缺乏合理性的,至少对试点的可操作性,以及局部突破的可行性考虑不周。

(三)全业务意味着电信运营商真正的竞争时代来临。

没有全业务,竞争更多的来自于自然垄断时期所产生的规模和国家的投入,因此,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竞争,竞争与监管也很难存在刚性,因为任何具有刚性的管制政策都可能扼杀发展中的市场。

在全业务体系下,竞争因业务的多元化和业务衍生的多样性而变得充满生机。今天,不论固网宽带还是移动互联网,新业务和新服务产生的频率已经高于全球任何一个产业,甚至电信运营商制定运营方式的速度都远远赶不上新业务的层出不穷。

因此,在全业务时代,竞争的手段、机制、技巧和控制思路均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监管部门客观上已严重落后于市场发展的节奏,由此,围绕全业务下的增值业务,新的市场非平衡发展和结构矛盾也日渐突出。

二、全业务经营体制下,三大运营商的竞争格局变化。

从整体情况看,全业务牌照发放后,基于移动新业务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而三家公司因牌照不同,竞争策略不同、存量资源和资本实力不同,所采取的竞争手段也有较大区别,竞争的效果差异也很大。

传统的行业老大,除了移动话音业务继续保持市场绝对主导地位外,受TD-SCDMA发展方式落后等因素的牵制,基于增值业务的商业模式一直不能定位,但基于话音业务的绝对市场份额至少短期内还可以掩盖中国移动潜在的危机。在竞争压力面前,中国移动以老大自居已使其备受其害。放弃iPhone使联通公司取得终端领域的后发优势,对中小ISP、ICP发难,使其既缺乏并购和控制ICP的机制,又失去必要的信息源、节目源的支持。因此,可以认为中国移动在全业务环境下,新业务的竞争优势快速递减。

在三网融合试点中,中国移动的态度也一直模糊不清,积极性和主动性均落后于其他两家运营商。关于“两化”融合,中国移动更是无所举措。我认为,中国移动如果再以老大自居,一旦中国电信市场在开放政策和对外合作领域方面有重大举措,中国移动的衰势很可能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客观地讲,在3G业务中,中国电信虽然受制于投资能力不足、移动业务进入最晚等因素,但其在固网宽带和收购原联通C网所产生的优势非常显著,目前,3G上网本业务几乎被中国电信主导,且发展势头依然迅猛。在服务体系的建设上,中国电信标准化和流程化的专业售后服务为其赢得大量忠实客户。中国电信的固网宽带在南方市场和农村市场发展效果显著,与ISP和ICP的合作呈多元化,网络资源的开发和业务模式不断更新,给中国移动带来很大的压力。

中国联通受传统体制问题影响,内部整合缓慢低效,使其在增值业务领域一直在吃原网通固网资源的老本。但是,在与苹果合作后,iPhone给联通公司带来新的生机,iPhone的市场前景远远高于此前市场人士悲观的判断,加上联通公司为iPhone量身定做的几种套餐服务,大大降低了一般用户进入的门槛,使商务客户和娱乐型客户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总体看,全业务最初几年内,中国移动一家独大和市场结构失衡的情况还难以改变,中国移动竞争优势的递减也绝不仅仅是中国移动自身的问题。下一步,围绕增值业务,竞争将更加激烈,监管政策也会快速跟进。总之,市场整体向好,发展日新月异是中国电信业全业务时代的大趋势。三大运营商只要客观地把握市场形势,不要过于乐观和盲目悲观,未来的竞争将会更加精彩。

关键字:格局竞争三大运营商全业务运营

本文摘自:DoNews

x 全业务运营后三大运营商竞争格局有哪些变化?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新闻中心 → 正文

全业务运营后三大运营商竞争格局有哪些变化?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2-27 23:50:54 本文摘自:DoNews

30年的改革经验证明,中国的改革需要的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自下而上的实践。

电信业在完成了以分拆、上市、重组、入世、全业务牌照发放、3G商用等一系列实践性的发展和改革后,2010年又直接面对三网融合的试点,所有的举措已在体制、运营模式、发展主线、竞争方式、公司调整等方面走在其他主导性国有企业的前面。

面对正在进行的“十二五”规划和深化改革的现实要求,下一阶段中国电信业如何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建设,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全面提高公司创新能力等,已成为需要尽快研究的战略性问题。

电信业的改革首先是管理体制和市场体制的改革问题,其中,管理体制的改革涉及政府的多项调控政策和管制政策,涉及国家对垄断性行业进一步开放的节奏和步伐;市场体制改革从表面看似乎更多来自于企业,来自于电信运营企业对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和责任体系的完善,但通过三网融合的“融而不合”及3G市场中TD-SCDMA的窘迫,足以说明市场体制背后那双“政府闲不住的手”,以及政府“管而无是”的办法,才是影响市场体制和竞争体制改革最大的因素。

总之,下一步电信企业的改革,不论在改革主体内容和路径方面,均与以往的改革有很大的不同,改革不仅仅需要突破,更需要协调和完善各种关系,改革的重点不仅仅是破旧立新,而是要在优化存量的前提下,实现增量创新。改革的中心任务和工作也将逐步集中,即:解决制度建设与竞争体制的关系问题。

具体讲,制度建设和竞争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从全业务牌照到全业务经营,不是一个体制问题,而是运营商生产方式、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竞争制度的对等性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

(一)拥有全业务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增值服务为主体的时代来临。

在电信重组后,三家公司所有竞争的焦点全部集中在全业务的规划和市场实施之中。未来几年,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角是增值业务,竞争的轴心也来自于增值业务。

(二)全业务意味着运营商跨行业服务时代的来临。

三网融合最大的缺陷就在于试点城市选择依据不清,比如过于强调试点城市双网改造的进程,而忽视双网改造的投资者关系,特别是孤立地强调三网融合,而忽视三网融合与“两化”融合并举问题,其结果只能是广电坐拥资源,排斥来自电信的新业务和增值服务市场体系,更不会考虑工业与信息化的融合,三网融合最后可能路越走越窄。

事实上,三网融合最大的作用在于推动全业务的跨行业化,通过多网互补、多种传输方式的组合,实现传统的信息产业内部的资源流动升级为信息产业与金融、民航、铁路、石油等多个行业的组合,实现原有垄断行业中可共享资源的社会化使用及服务。

目前,资源共享式的跨行业服务在一些中小城市的政府电子政务网中有所突破,但是,在省会以上城市和国家级的特大型企业中,仍是钢板一块,难以渗透。由此,也可以认为,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几乎全部选在直辖市、省会城市是缺乏合理性的,至少对试点的可操作性,以及局部突破的可行性考虑不周。

(三)全业务意味着电信运营商真正的竞争时代来临。

没有全业务,竞争更多的来自于自然垄断时期所产生的规模和国家的投入,因此,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竞争,竞争与监管也很难存在刚性,因为任何具有刚性的管制政策都可能扼杀发展中的市场。

在全业务体系下,竞争因业务的多元化和业务衍生的多样性而变得充满生机。今天,不论固网宽带还是移动互联网,新业务和新服务产生的频率已经高于全球任何一个产业,甚至电信运营商制定运营方式的速度都远远赶不上新业务的层出不穷。

因此,在全业务时代,竞争的手段、机制、技巧和控制思路均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监管部门客观上已严重落后于市场发展的节奏,由此,围绕全业务下的增值业务,新的市场非平衡发展和结构矛盾也日渐突出。

二、全业务经营体制下,三大运营商的竞争格局变化。

从整体情况看,全业务牌照发放后,基于移动新业务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而三家公司因牌照不同,竞争策略不同、存量资源和资本实力不同,所采取的竞争手段也有较大区别,竞争的效果差异也很大。

传统的行业老大,除了移动话音业务继续保持市场绝对主导地位外,受TD-SCDMA发展方式落后等因素的牵制,基于增值业务的商业模式一直不能定位,但基于话音业务的绝对市场份额至少短期内还可以掩盖中国移动潜在的危机。在竞争压力面前,中国移动以老大自居已使其备受其害。放弃iPhone使联通公司取得终端领域的后发优势,对中小ISP、ICP发难,使其既缺乏并购和控制ICP的机制,又失去必要的信息源、节目源的支持。因此,可以认为中国移动在全业务环境下,新业务的竞争优势快速递减。

在三网融合试点中,中国移动的态度也一直模糊不清,积极性和主动性均落后于其他两家运营商。关于“两化”融合,中国移动更是无所举措。我认为,中国移动如果再以老大自居,一旦中国电信市场在开放政策和对外合作领域方面有重大举措,中国移动的衰势很可能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客观地讲,在3G业务中,中国电信虽然受制于投资能力不足、移动业务进入最晚等因素,但其在固网宽带和收购原联通C网所产生的优势非常显著,目前,3G上网本业务几乎被中国电信主导,且发展势头依然迅猛。在服务体系的建设上,中国电信标准化和流程化的专业售后服务为其赢得大量忠实客户。中国电信的固网宽带在南方市场和农村市场发展效果显著,与ISP和ICP的合作呈多元化,网络资源的开发和业务模式不断更新,给中国移动带来很大的压力。

中国联通受传统体制问题影响,内部整合缓慢低效,使其在增值业务领域一直在吃原网通固网资源的老本。但是,在与苹果合作后,iPhone给联通公司带来新的生机,iPhone的市场前景远远高于此前市场人士悲观的判断,加上联通公司为iPhone量身定做的几种套餐服务,大大降低了一般用户进入的门槛,使商务客户和娱乐型客户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总体看,全业务最初几年内,中国移动一家独大和市场结构失衡的情况还难以改变,中国移动竞争优势的递减也绝不仅仅是中国移动自身的问题。下一步,围绕增值业务,竞争将更加激烈,监管政策也会快速跟进。总之,市场整体向好,发展日新月异是中国电信业全业务时代的大趋势。三大运营商只要客观地把握市场形势,不要过于乐观和盲目悲观,未来的竞争将会更加精彩。

关键字:格局竞争三大运营商全业务运营

本文摘自:DoNews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