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芯片市场动态 → 正文

通信产业的芯片发展历程坎坷

责任编辑:editor03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08-21 08:44:46 本文摘自:中金在线

国产通信厂商缺“芯”少利的局面在4G时代能否打破?从目前来看,状况仍然堪忧。中国移动最新一期TD-LTE(4G)终端招标结果显示,国产芯片厂商只有华为海思中标,其余多家国产厂商集体失意,中标的终端产品逾一半采用美国高通芯片,产业链上游话语权争夺不容乐观。

美国高通获六成份额

国内三大运营商目前仅有中移动展开4G大规模采购,此次中移动集采招标规模约为20.7万部。参加此次招标的厂商达57家,而半年前的同类终端招标仅有十余家。规模至少提升6倍,但此次仅有17家企业中标,中标率不到30%。

其中,LG、海尔、TCL、新邮通、同洲电子、创毅视讯等知名企业纷纷落选,不少企业同时申报多款终端参与竞标,但中标寥寥。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中标产品中,采用美国高通芯片者占据一半以上的比例,国产芯片厂商中,只有华为旗下的海思中标,但主要被采用在华为自家的终端。联芯、展讯、联发科等主流国产厂商集体失意此次招标。

芯片是产业链上游的制高点,国产芯片厂商此次失意释放出危险信号。中移动今年以来的TD-LTE终端采购中,中标产品采用高通芯片的比例超过60%。

国产手机受困于“芯”

今年下半年中移动计划推出的4G手机中,三星、华为、中兴等中外主流品牌均采用高通芯片。只有少数4G手机使用国产芯片。

海思、展讯、创毅视讯、联芯科技、联发科等中国厂商涉足TD-LTE(4G)芯片设计生产较早,但相应的终端产品一直难产。高通借助长期积累的芯片研发及设计优势,加上国内4G市场的早期集采份额,将获得TD-LTE产业链更多话语权,从而削弱国内厂商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芯片之困将影响国产手机的竞争力。2G时代辉煌一时的波导、熊猫等国产手机均销声匿迹,主因之一就是缺乏芯片主导权,导致成本过高。3G时代“中华酷联”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借助性价比优势逐步赶上,但缺乏高端芯片也是国产手机的心头痛。随着国产手机的规模上量,并不断进军海外市场,上游芯片自主能力缺失的短板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不得不提的是,高通的芯片虽好,但是专利费并不便宜,这对擅长成本控制的国产手机厂商来说是不小负担,而且高通的高端芯片供应能力匮乏,也对国产手机厂商在高端发力会有制约。这种芯片受制于人的现状对于国产手机做大做强始终都是一种隐患。

芯片影响利润大局

著名研究机构IDC报告显示,移动终端产业链中,芯片研发生产占据生产和销售环节利润普遍在20%左右,高通等芯片巨头通过专利授权生产,利润占比高达40%,生产企业利润占比一般仅在10%左右,国内部分代工厂利润占比处于5%以下的低水平。

目前全球通信终端产业链被国外厂商把持,全球主流品牌所用芯片主要来自高通、德州仪器、三星、ARM和Marvell等少数厂商,高通、德州仪器和ARM三家合计占有60%的市场份额,国内芯片企业位于产业价值链末端,通过代工生产赚取微薄利润。

艾瑞通信专家麦浩超指出,欧美厂商目前掌握着通信终端设计研发的核心技术,因此占有产业链话语权,进而控制产业高附加值环节。中国终端芯片厂商仍需 “补课”,目前部分较强的国内企业通过购买技术授权,或对芯片进行二次开发和集成,在产业链上分得一杯羹,而技术能力差的企业只能做代工。

4G翻身仗芯片当自强

手机业素有“2G跟随,3G追赶,4G超越”的说法与期待,但4G时代国产手机能否实现翻身仗,国产芯片的强大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2G到3G的升级,国内迎来了智能手机更新潮,苹果、三星借机形成国内手机市场的双寡头竞争格局,而3G向4G的演进,手机行业又迎来一次重新起跑的机会。

2G和3G时代,中国手机厂商都是跟跑者,技术上储备不足,国际市场话语权不大。4G时代即将来临,华为海思、大唐、展讯等芯片厂商都在加紧努力,因为拥有自家芯片,不仅可以省去巨额的专利授权费用,还能进一步发挥国产手机性价比优势。目前采用海思芯片的机型售价明显较低就是例证。

虽然目前的4G终端招标中,国产芯片表现不佳,但仔细分析,国产芯片仍大有机会:

一是高通芯片占优的原因是其在多频多模、单芯片两大技术上有领先优势,但国产厂商差距并不远。

二是4G大规模商用,尤其是4G手机的大规模商用最快也要到明年下半年,乃至2015年,因此国产芯片仍有追赶时间。

三是中移动招标量不大,属于试水性质,后续数以亿部计的4G手机市场空间,还未释放。

“中国制造”升级“中国创造”,通信终端芯片是一个集中体现。目前全球销量排名前十的手机厂商中,中国占据4席,其中深圳就有3席。国产手机的不断进步正带动国产芯片的研发设计水涨船高。

国产芯片更给力,4G才能真正成为国产手机的弯道超车机会。

关键字:发展历程芯片通信产业

本文摘自:中金在线

x 通信产业的芯片发展历程坎坷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芯片市场动态 → 正文

通信产业的芯片发展历程坎坷

责任编辑:editor03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08-21 08:44:46 本文摘自:中金在线

国产通信厂商缺“芯”少利的局面在4G时代能否打破?从目前来看,状况仍然堪忧。中国移动最新一期TD-LTE(4G)终端招标结果显示,国产芯片厂商只有华为海思中标,其余多家国产厂商集体失意,中标的终端产品逾一半采用美国高通芯片,产业链上游话语权争夺不容乐观。

美国高通获六成份额

国内三大运营商目前仅有中移动展开4G大规模采购,此次中移动集采招标规模约为20.7万部。参加此次招标的厂商达57家,而半年前的同类终端招标仅有十余家。规模至少提升6倍,但此次仅有17家企业中标,中标率不到30%。

其中,LG、海尔、TCL、新邮通、同洲电子、创毅视讯等知名企业纷纷落选,不少企业同时申报多款终端参与竞标,但中标寥寥。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中标产品中,采用美国高通芯片者占据一半以上的比例,国产芯片厂商中,只有华为旗下的海思中标,但主要被采用在华为自家的终端。联芯、展讯、联发科等主流国产厂商集体失意此次招标。

芯片是产业链上游的制高点,国产芯片厂商此次失意释放出危险信号。中移动今年以来的TD-LTE终端采购中,中标产品采用高通芯片的比例超过60%。

国产手机受困于“芯”

今年下半年中移动计划推出的4G手机中,三星、华为、中兴等中外主流品牌均采用高通芯片。只有少数4G手机使用国产芯片。

海思、展讯、创毅视讯、联芯科技、联发科等中国厂商涉足TD-LTE(4G)芯片设计生产较早,但相应的终端产品一直难产。高通借助长期积累的芯片研发及设计优势,加上国内4G市场的早期集采份额,将获得TD-LTE产业链更多话语权,从而削弱国内厂商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芯片之困将影响国产手机的竞争力。2G时代辉煌一时的波导、熊猫等国产手机均销声匿迹,主因之一就是缺乏芯片主导权,导致成本过高。3G时代“中华酷联”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借助性价比优势逐步赶上,但缺乏高端芯片也是国产手机的心头痛。随着国产手机的规模上量,并不断进军海外市场,上游芯片自主能力缺失的短板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不得不提的是,高通的芯片虽好,但是专利费并不便宜,这对擅长成本控制的国产手机厂商来说是不小负担,而且高通的高端芯片供应能力匮乏,也对国产手机厂商在高端发力会有制约。这种芯片受制于人的现状对于国产手机做大做强始终都是一种隐患。

芯片影响利润大局

著名研究机构IDC报告显示,移动终端产业链中,芯片研发生产占据生产和销售环节利润普遍在20%左右,高通等芯片巨头通过专利授权生产,利润占比高达40%,生产企业利润占比一般仅在10%左右,国内部分代工厂利润占比处于5%以下的低水平。

目前全球通信终端产业链被国外厂商把持,全球主流品牌所用芯片主要来自高通、德州仪器、三星、ARM和Marvell等少数厂商,高通、德州仪器和ARM三家合计占有60%的市场份额,国内芯片企业位于产业价值链末端,通过代工生产赚取微薄利润。

艾瑞通信专家麦浩超指出,欧美厂商目前掌握着通信终端设计研发的核心技术,因此占有产业链话语权,进而控制产业高附加值环节。中国终端芯片厂商仍需 “补课”,目前部分较强的国内企业通过购买技术授权,或对芯片进行二次开发和集成,在产业链上分得一杯羹,而技术能力差的企业只能做代工。

4G翻身仗芯片当自强

手机业素有“2G跟随,3G追赶,4G超越”的说法与期待,但4G时代国产手机能否实现翻身仗,国产芯片的强大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2G到3G的升级,国内迎来了智能手机更新潮,苹果、三星借机形成国内手机市场的双寡头竞争格局,而3G向4G的演进,手机行业又迎来一次重新起跑的机会。

2G和3G时代,中国手机厂商都是跟跑者,技术上储备不足,国际市场话语权不大。4G时代即将来临,华为海思、大唐、展讯等芯片厂商都在加紧努力,因为拥有自家芯片,不仅可以省去巨额的专利授权费用,还能进一步发挥国产手机性价比优势。目前采用海思芯片的机型售价明显较低就是例证。

虽然目前的4G终端招标中,国产芯片表现不佳,但仔细分析,国产芯片仍大有机会:

一是高通芯片占优的原因是其在多频多模、单芯片两大技术上有领先优势,但国产厂商差距并不远。

二是4G大规模商用,尤其是4G手机的大规模商用最快也要到明年下半年,乃至2015年,因此国产芯片仍有追赶时间。

三是中移动招标量不大,属于试水性质,后续数以亿部计的4G手机市场空间,还未释放。

“中国制造”升级“中国创造”,通信终端芯片是一个集中体现。目前全球销量排名前十的手机厂商中,中国占据4席,其中深圳就有3席。国产手机的不断进步正带动国产芯片的研发设计水涨船高。

国产芯片更给力,4G才能真正成为国产手机的弯道超车机会。

关键字:发展历程芯片通信产业

本文摘自:中金在线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