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芯片市场动态 → 正文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3-04 21:57:12 本文摘自:威锋网

SoC,Systems On a Chip,是手机硬件中的灵魂,它往往决定了这部手机的整体定位档次和目标人群。如果问大家,中国手机厂商要不要追求自主研发芯片(SoC),相信有头脑的小伙伴都会说:“当然要,想做到行业上游,必须走芯片自研。”芯片大战早在几年前就已拉开帷幕,中国厂商同样也在为这场大战做着准备。

芯片上的科技风暴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谈到电脑的核心,那当然是CPU了,围绕着CPU,再加上显卡、内存、存储等等,就组成了决定电脑功能的内部系统。而手机之所以能从十几年前复制粘贴都做不了到现在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靠的就是一片指甲盖大小的芯片。

SoC,全称Systems On a Chip,通常译作片上系统。它将多项、甚至所有功能——不光是CPU和GPU——都集成到一片小小的硅上。我们所说的高通骁龙6xx、8xx,英伟达的Tegra 4、Tegra K1、苹果的A9、A10等等都只是系统部件打包封装(SoC)后的总称。

SoC里都集成了哪些东西?以高集成度的高通SoC为例,有AP/CPU(Krait),GPU(Adreno图形处理),RAM(运行内存),Modem(通信模块),ISP(图像处理),DSP(数字信号处理),Codec(编码器)等等等等。如果说中央处理器(CPU)是大脑,那么SoC就是包括大脑、心脏、眼睛和手的系统。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SoC在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集成了超过10亿个晶体管(iPhone7的A10芯片集成了大约33亿根,华为的麒麟960据说有40亿根),几乎是集成度最高的元器件,也是手机产业高端中的高端。世界通讯巨头和硬件巨头在这个领域竞争,经过好几轮的淘汰与厮杀,安卓方面如今稳稳地掌握市场的是高通、联发科、三星和华为海思;iOS方面苹果从iPhone 4开始坚持自行打造A系列处理器,仅用于自己的设备。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为什么要做出自己的芯片

此前网络上有一股声音,认为手机芯片在成本中并不占据大头,占大头的元件是主屏幕+触摸屏,但是研发芯片却需要巨大的投入,研发的周期非常长,很多人觉得这是国内没有必要砸钱砸精力去折腾自研芯片,普通消费者也不会去关心你这个芯片到底是谁家的,努力了可能还没有回报,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芯片确实是卡住国产手机行业向顶级梯度发展的一道重要门槛。关注这方面资讯的朋友可能还记得,2015年年底,骁龙820处理器发布前夕,三星S7以及以乐视和小米为代表的的一众国产手机,在骁龙820的“首发”之争中争的头破血流,谁都想要拿高通的高端芯片作为新产品的宣传亮点。手机厂商等别人的处理器等到憋死,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常见了,到现在依然如此。

你看,想要变强,得依赖别人发布产品。想要更强,那只能等待骁龙下一代产品的发布,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发布,也不知道性能究竟如何,甚至还有可能像赶工研发出的骁龙810一样,把国产手机都坑惨了。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反观全球手机厂商都紧盯不放的苹果,苹果是在ARM构架上定制最彻底的厂商,A系列芯片从4代到现在的A10,发展可说是呈指数级别的。正因为芯片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苹果公司每年都能够在他们的新手机上增加新的功能,每年都有亮眼的性能提升,许多值得评道的新特性,而芯片的性能提升会让用户对iPhone、iPad产品更为期待。这怎么能叫人不羡慕?但如果没有自己的芯片,又怎么羡慕得来?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2016年下半年,手机工业发展20年来第一次遇到了涨价,手机的核心元器件都在涨价:屏幕、内存、存储,还有与摄像头相关的所有器件都在涨价。再加上人民币的贬值,对国内手机行业的压力巨大。高通、MTK、三星等厂商的手机芯片经常被“限量供应”而导致缺货,或限于“专利费”风波而被迫提高产品价格,而所有这些后果都要消费者来承担。对于终端厂商来说,成本大幅提高,但是在市场端又不能轻易涨价,表面看着好风光,但实际上辛辛苦苦一整年,全替上游厂商打工了,根本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吞。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如果不做自己的芯片,国产中高端手机不仅会在性价比优势上失守,更重要的是,永远走不到更高的行业位置,永远受制于人。

中国芯的艰难反击战

国内手机厂商中第一个打出中国芯旗号的是华为。华为作为一家电信行业的巨头,在SoC方面几乎是从零起步,从2004年10月专门组建手机芯片研发队伍,到五年后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机芯片——Hi3611(K3V1),但由于第一款产品不是很成熟,最终并没有市场化。一路跌跌撞撞,承受了很多质疑和唾骂之声才走到今天。2014年6月,华为第一次让麒麟芯片达到行业中高端水平,自此以后,华为的处理器迅速发展,开始出现在自家更多的产品中,直到2016年10月麒麟960的发布,让华为的处理器真正达到行业尖端的水平。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麒麟960的具体参数性能我们在这里不再赘述,可以说这款国产手机芯片整体性能丝毫不输同样定位的骁龙821、三星Exynos8890和苹果A10,这么多年辛苦,总算是拼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也是因为有了自研芯片的底气在,华为近年的旗舰新品总能成为令人羡慕的存在。2017年巴塞罗那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华为推出配备麒麟960处理器的P10/P10 Plus,让老外们也流露出惊艳的眼神。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华丽。然而当初安的芽,却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和浸透着奋斗的泪泉。”

华为的成功先例加上竞争的逼迫,也在刺激着其他国内厂商走上自研芯片的道路。2月28日,小米发布第一款自主研发的SoC——澎湃S1。作为第一代自研处理器,澎湃S1没办法跟现在市面上的高端处理器相比较,定位比较清楚,就是一款中端产品。接下来小米要交的“学费”,可能不会比华为少,甚至走得要比当年的华为更加艰险。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不管是不是“米粉”,澎湃S1的亮相值得让我们为它高兴,这至少说明国内还有企业在追求核心技术创新,而不是甘于走在别人屁股后面。但澎湃S1是在小米购买联芯科技相对完整的SoC设计方案基础上诞生的,所以研发过程比较顺利。S1之后,小米还要打造更高一级的芯片,这才是真正的开始。

芯片不是救市神别过分“加热”

如今的手机商业营销都必须以堆高性能来制造亮点,毫无疑问,国产芯片不管性能如何,都会被拿过来粉饰粉饰,然后在“吸睛“上面大作文章。

自主研发芯片是追求没有错,但芯片不是灵丹妙药,不是有了芯片,中高端手机厂商就能高枕无忧了。雷军自己在澎湃S1发布会上也说过这样的话:做技术是一方面,怎么把技术变成第一生产力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还是举个栗子(但举的是苹果)吧:iPhone 7里的A10是苹果设备的第一颗四核芯片,但是安卓这边,八核芯片都用了好几年了,可以说苹果芯片理论上并没有同时期安卓阵营的芯片强悍。但苹果的iOS系统经过深度优化,在A系列芯片上运行良好,一套封闭体系使其能够完全按照iPhone、iPad设计上的需求,做到真正的软硬件结合,这也是为什么搭载iOS系统的iPhone为什么长期使用依旧流畅,全部手游满帧通吃的终极原因。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中科院“龙芯”CPU首席科学家胡伟武曾经很有针对性地提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并且有世界第一的CPU,但更重要的是,谁先建立起生态圈。”产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竞争的核心不再是掌控技术本身,而是能否控制产业生态,这其中牵扯着很多方面,包括聚拢起来的供应链,包括软硬件一体化,还包括软件层面对芯片性能的全面发挥与表现。

在这方面,中国厂商还差得很远,实现芯片自研是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但打开这扇大门之后,又是一座接一座高山。哪一个行业,又不是这样呢?

国内厂商有机会让芯片和手机一起生产,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逐渐提高软硬件一体化的程度,打造出能够完全发挥出硬件性能来的软件系统,这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个优势。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当然,把眼光放开阔一点,处理器方面有华为和小米,而其他国内上游供应链厂商也在积极的努力。在面板方面,现在国内的京东方、和辉、天马都在积极的开发AMOLED面板。存储方面,长江存储去年也正式成立,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也正式开工。这些都将会给国产手机厂商带来更多的选择。从起步到成熟,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如果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看待整个国产元器件厂商正在大力追赶这个事实,就会明白:中国芯只不过是浩瀚挺进的产业大军的其中一支队伍。

我们给中国芯一点掌声,也给它一点降温的空间。

关键字:乐视AMOLED

本文摘自:威锋网

x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芯片市场动态 → 正文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3-04 21:57:12 本文摘自:威锋网

SoC,Systems On a Chip,是手机硬件中的灵魂,它往往决定了这部手机的整体定位档次和目标人群。如果问大家,中国手机厂商要不要追求自主研发芯片(SoC),相信有头脑的小伙伴都会说:“当然要,想做到行业上游,必须走芯片自研。”芯片大战早在几年前就已拉开帷幕,中国厂商同样也在为这场大战做着准备。

芯片上的科技风暴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谈到电脑的核心,那当然是CPU了,围绕着CPU,再加上显卡、内存、存储等等,就组成了决定电脑功能的内部系统。而手机之所以能从十几年前复制粘贴都做不了到现在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靠的就是一片指甲盖大小的芯片。

SoC,全称Systems On a Chip,通常译作片上系统。它将多项、甚至所有功能——不光是CPU和GPU——都集成到一片小小的硅上。我们所说的高通骁龙6xx、8xx,英伟达的Tegra 4、Tegra K1、苹果的A9、A10等等都只是系统部件打包封装(SoC)后的总称。

SoC里都集成了哪些东西?以高集成度的高通SoC为例,有AP/CPU(Krait),GPU(Adreno图形处理),RAM(运行内存),Modem(通信模块),ISP(图像处理),DSP(数字信号处理),Codec(编码器)等等等等。如果说中央处理器(CPU)是大脑,那么SoC就是包括大脑、心脏、眼睛和手的系统。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SoC在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集成了超过10亿个晶体管(iPhone7的A10芯片集成了大约33亿根,华为的麒麟960据说有40亿根),几乎是集成度最高的元器件,也是手机产业高端中的高端。世界通讯巨头和硬件巨头在这个领域竞争,经过好几轮的淘汰与厮杀,安卓方面如今稳稳地掌握市场的是高通、联发科、三星和华为海思;iOS方面苹果从iPhone 4开始坚持自行打造A系列处理器,仅用于自己的设备。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为什么要做出自己的芯片

此前网络上有一股声音,认为手机芯片在成本中并不占据大头,占大头的元件是主屏幕+触摸屏,但是研发芯片却需要巨大的投入,研发的周期非常长,很多人觉得这是国内没有必要砸钱砸精力去折腾自研芯片,普通消费者也不会去关心你这个芯片到底是谁家的,努力了可能还没有回报,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芯片确实是卡住国产手机行业向顶级梯度发展的一道重要门槛。关注这方面资讯的朋友可能还记得,2015年年底,骁龙820处理器发布前夕,三星S7以及以乐视和小米为代表的的一众国产手机,在骁龙820的“首发”之争中争的头破血流,谁都想要拿高通的高端芯片作为新产品的宣传亮点。手机厂商等别人的处理器等到憋死,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常见了,到现在依然如此。

你看,想要变强,得依赖别人发布产品。想要更强,那只能等待骁龙下一代产品的发布,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发布,也不知道性能究竟如何,甚至还有可能像赶工研发出的骁龙810一样,把国产手机都坑惨了。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反观全球手机厂商都紧盯不放的苹果,苹果是在ARM构架上定制最彻底的厂商,A系列芯片从4代到现在的A10,发展可说是呈指数级别的。正因为芯片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苹果公司每年都能够在他们的新手机上增加新的功能,每年都有亮眼的性能提升,许多值得评道的新特性,而芯片的性能提升会让用户对iPhone、iPad产品更为期待。这怎么能叫人不羡慕?但如果没有自己的芯片,又怎么羡慕得来?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2016年下半年,手机工业发展20年来第一次遇到了涨价,手机的核心元器件都在涨价:屏幕、内存、存储,还有与摄像头相关的所有器件都在涨价。再加上人民币的贬值,对国内手机行业的压力巨大。高通、MTK、三星等厂商的手机芯片经常被“限量供应”而导致缺货,或限于“专利费”风波而被迫提高产品价格,而所有这些后果都要消费者来承担。对于终端厂商来说,成本大幅提高,但是在市场端又不能轻易涨价,表面看着好风光,但实际上辛辛苦苦一整年,全替上游厂商打工了,根本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吞。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如果不做自己的芯片,国产中高端手机不仅会在性价比优势上失守,更重要的是,永远走不到更高的行业位置,永远受制于人。

中国芯的艰难反击战

国内手机厂商中第一个打出中国芯旗号的是华为。华为作为一家电信行业的巨头,在SoC方面几乎是从零起步,从2004年10月专门组建手机芯片研发队伍,到五年后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机芯片——Hi3611(K3V1),但由于第一款产品不是很成熟,最终并没有市场化。一路跌跌撞撞,承受了很多质疑和唾骂之声才走到今天。2014年6月,华为第一次让麒麟芯片达到行业中高端水平,自此以后,华为的处理器迅速发展,开始出现在自家更多的产品中,直到2016年10月麒麟960的发布,让华为的处理器真正达到行业尖端的水平。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麒麟960的具体参数性能我们在这里不再赘述,可以说这款国产手机芯片整体性能丝毫不输同样定位的骁龙821、三星Exynos8890和苹果A10,这么多年辛苦,总算是拼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也是因为有了自研芯片的底气在,华为近年的旗舰新品总能成为令人羡慕的存在。2017年巴塞罗那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华为推出配备麒麟960处理器的P10/P10 Plus,让老外们也流露出惊艳的眼神。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华丽。然而当初安的芽,却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和浸透着奋斗的泪泉。”

华为的成功先例加上竞争的逼迫,也在刺激着其他国内厂商走上自研芯片的道路。2月28日,小米发布第一款自主研发的SoC——澎湃S1。作为第一代自研处理器,澎湃S1没办法跟现在市面上的高端处理器相比较,定位比较清楚,就是一款中端产品。接下来小米要交的“学费”,可能不会比华为少,甚至走得要比当年的华为更加艰险。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不管是不是“米粉”,澎湃S1的亮相值得让我们为它高兴,这至少说明国内还有企业在追求核心技术创新,而不是甘于走在别人屁股后面。但澎湃S1是在小米购买联芯科技相对完整的SoC设计方案基础上诞生的,所以研发过程比较顺利。S1之后,小米还要打造更高一级的芯片,这才是真正的开始。

芯片不是救市神别过分“加热”

如今的手机商业营销都必须以堆高性能来制造亮点,毫无疑问,国产芯片不管性能如何,都会被拿过来粉饰粉饰,然后在“吸睛“上面大作文章。

自主研发芯片是追求没有错,但芯片不是灵丹妙药,不是有了芯片,中高端手机厂商就能高枕无忧了。雷军自己在澎湃S1发布会上也说过这样的话:做技术是一方面,怎么把技术变成第一生产力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还是举个栗子(但举的是苹果)吧:iPhone 7里的A10是苹果设备的第一颗四核芯片,但是安卓这边,八核芯片都用了好几年了,可以说苹果芯片理论上并没有同时期安卓阵营的芯片强悍。但苹果的iOS系统经过深度优化,在A系列芯片上运行良好,一套封闭体系使其能够完全按照iPhone、iPad设计上的需求,做到真正的软硬件结合,这也是为什么搭载iOS系统的iPhone为什么长期使用依旧流畅,全部手游满帧通吃的终极原因。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中科院“龙芯”CPU首席科学家胡伟武曾经很有针对性地提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并且有世界第一的CPU,但更重要的是,谁先建立起生态圈。”产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竞争的核心不再是掌控技术本身,而是能否控制产业生态,这其中牵扯着很多方面,包括聚拢起来的供应链,包括软硬件一体化,还包括软件层面对芯片性能的全面发挥与表现。

在这方面,中国厂商还差得很远,实现芯片自研是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但打开这扇大门之后,又是一座接一座高山。哪一个行业,又不是这样呢?

国内厂商有机会让芯片和手机一起生产,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逐渐提高软硬件一体化的程度,打造出能够完全发挥出硬件性能来的软件系统,这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个优势。

中国芯确实值得追求,只要别玩噱头

当然,把眼光放开阔一点,处理器方面有华为和小米,而其他国内上游供应链厂商也在积极的努力。在面板方面,现在国内的京东方、和辉、天马都在积极的开发AMOLED面板。存储方面,长江存储去年也正式成立,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也正式开工。这些都将会给国产手机厂商带来更多的选择。从起步到成熟,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如果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看待整个国产元器件厂商正在大力追赶这个事实,就会明白:中国芯只不过是浩瀚挺进的产业大军的其中一支队伍。

我们给中国芯一点掌声,也给它一点降温的空间。

关键字:乐视AMOLED

本文摘自:威锋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