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芯片市场动态 → 正文

谈中国通信行业的“芯”酸往事

责任编辑:cres 作者:harbor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5-22 10:09:11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最近,美国商务部四月发出禁令“未来七年内,中兴通讯不得以任何方式参与任何涉及从美国进出口商品、软件和技术的交易。”,这个消息立即引爆国内外通信圈,一度引起了美国总统的关注。好在经过了中兴自身的积极努力,以及双方政府的谈判,美国禁令暂缓发布,中兴得以有继续经营的机会。美国禁令为何对中兴产生如此大影响,原因在于中兴是国内第二,全球第五大通信设备制造商,包括无线的基站、手机,有线网络的交换机、路由器,中兴都有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门类的通信产品。这些产品都属于高科技电子产品,内部必然要用到CPU、内存、通信芯片等,中兴更多的是一个系统集成商的角色,产品内部采用的主要部件均来自美国,比如:高通无线基带芯片、博通的有线转发芯片、AMD的CPU等等,在芯片设计领域,美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掌控整个科技界的命脉。很多时候,因为核心芯片不是自己的,我们在设计通信产品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所有的设计架构都要依照芯片的要求去设计,这些芯片厂商不会提供一些定制化的功能,导致设计出的产品缺乏竞争力。
 
这次中兴的遭遇只是中国通信行业“芯”酸往事的缩影。中国的通信产业起步较晚,早在二十年前,中国甚至连通信设备都要全部依赖进口,不仅价格奇贵,服务也不好,通信外企在中国市场大赚特赚,通信外企的员工真的是工作轻松、收入奇高,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后来,中国涌现出了像中兴、华为这样的优秀企业,它们从代理做起,然后照猫画虎做研发,自己设计开发通信产品。终于渐渐地,中国的通信产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后来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是这几年,勤劳的中国通信企业开疆扩土,将市场的战火烧到了国外,产生一批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力的企业,在与外企的竞争中毫不逊色。中国的产业价格便宜,好用还稳定,服务还好,非常具有竞争力,它们很快将战火烧到了美国的后院。中国不仅可以出口丝绸、小工艺品,也可以出口附加值高的通信产品,中国俨然成了一个科技强国,这令所有的西方国家都感受到了危机。不过,这其中暗藏着巨大风险,就是芯片,几乎所有的通信产品核心芯片都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在大力售卖自己通信产品的同时也养肥了美国那些芯片企业。
 
一片小小的芯片就能让一个年销售收入近千亿的企业进入困境,这就是芯片的力量。其实不能小看一片芯片,一个芯片内部包含了太多的技术内容,需要高精尖的生产工艺,需要芯片功能设计技术的积累,这些都是我们所不具备的。而和通信行业相比,通信芯片在我国起步更晚,受限于生产工艺,国内生产的很多通信芯片技术上缺乏竞争力、技术不过关,这让很多大型通信企业不得不用价格更高的国外芯片,从而确保产品质量。中国走过了几年艰辛的“芯”路,在“芯”的道路上前进得并不够快,这是因为芯片的生产工艺和技术需要太多年的积累,不是通过模仿,抄近道就能追赶上的,需要的是长年累月的研发投入,不断地试错,才能开发出来。芯片的研发需要太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这正是中国欠缺的地方。中国的企业都喜欢去赚快钱,一两年投入没有产出后,往往企业就会陷入难产境地。而在国外,这种对芯片的研发设计投入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其后面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这类企业往往也会被投资者看好,接收到很多的投资,让企业可以长时间生存下去。
 
这几年,中美贸易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纷争不断,根本原因就是中国触及了美国的底线,作为世界头号科技强国,美国要捍卫自己的科技地位,形成对全世界的领先态势,一山难容二虎,显然其不希望中国的出现,所以在贸易竞争领域尽可能地去保护本国的利益,换位思考如果领先的是我们,我们也可能会这样做。所以,谁也不要埋怨。有句话叫“落后就要挨打”很有道理,没有人会可怜你,只有想办法让自己变得强大,才能不受制于人。好在,我们已经出现了一些通信芯片的企业,它们设计的芯片已经开始在一些通信设备上使用,并且受到政府的大力推广,但要在国际环境中成长起来并不容易,不仅要面临激烈市场竞争,还要冒着他国政府可能发布禁令的风险,这是所有行业中,在国际市场上发展最难的,是科技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谁能掌握科技技术的制高点,谁就是世界的新霸主。中国的芯片产业,尤其是通信芯片也在紧锣密鼓地发展着,虽然与国际高水平企业还有较大差距,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以往的“芯”酸往事就要翻篇了,让我们的通信企业摆脱他人的束缚。
 
发展芯片确实不是喊几个口号就能完成的,需要持续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具备这样能力的企业本就不多,再加上生产工艺基础水平的不足,就算能设计出一流的芯片,也只能生产出三流芯片。中国本想通过收购方式,将国外的芯片技术买过来,为我所用,结果到处碰壁,出再高的价格也买不到,只能收下心来闷头自己搞,也许别人已经走过的错路,我们也要统统要走一遍,这条路虽然很艰辛,但是必须要走,否则永无出头之日。这里再一次回想起来,这些年发生的“芯”酸往事,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大力发展芯片产业的信心,我们需要中兴、华为这样优秀的通信企业,我们更需要海思、展讯这样的通信芯片企业,从“芯”出发。
 
版权声明:本文为企业网D1Net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为:企业网D1Net,如果不注明出处,企业网D1Net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关键字:芯片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谈中国通信行业的“芯”酸往事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芯片市场动态 → 正文

谈中国通信行业的“芯”酸往事

责任编辑:cres 作者:harbor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5-22 10:09:11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最近,美国商务部四月发出禁令“未来七年内,中兴通讯不得以任何方式参与任何涉及从美国进出口商品、软件和技术的交易。”,这个消息立即引爆国内外通信圈,一度引起了美国总统的关注。好在经过了中兴自身的积极努力,以及双方政府的谈判,美国禁令暂缓发布,中兴得以有继续经营的机会。美国禁令为何对中兴产生如此大影响,原因在于中兴是国内第二,全球第五大通信设备制造商,包括无线的基站、手机,有线网络的交换机、路由器,中兴都有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门类的通信产品。这些产品都属于高科技电子产品,内部必然要用到CPU、内存、通信芯片等,中兴更多的是一个系统集成商的角色,产品内部采用的主要部件均来自美国,比如:高通无线基带芯片、博通的有线转发芯片、AMD的CPU等等,在芯片设计领域,美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掌控整个科技界的命脉。很多时候,因为核心芯片不是自己的,我们在设计通信产品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所有的设计架构都要依照芯片的要求去设计,这些芯片厂商不会提供一些定制化的功能,导致设计出的产品缺乏竞争力。
 
这次中兴的遭遇只是中国通信行业“芯”酸往事的缩影。中国的通信产业起步较晚,早在二十年前,中国甚至连通信设备都要全部依赖进口,不仅价格奇贵,服务也不好,通信外企在中国市场大赚特赚,通信外企的员工真的是工作轻松、收入奇高,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后来,中国涌现出了像中兴、华为这样的优秀企业,它们从代理做起,然后照猫画虎做研发,自己设计开发通信产品。终于渐渐地,中国的通信产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后来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是这几年,勤劳的中国通信企业开疆扩土,将市场的战火烧到了国外,产生一批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力的企业,在与外企的竞争中毫不逊色。中国的产业价格便宜,好用还稳定,服务还好,非常具有竞争力,它们很快将战火烧到了美国的后院。中国不仅可以出口丝绸、小工艺品,也可以出口附加值高的通信产品,中国俨然成了一个科技强国,这令所有的西方国家都感受到了危机。不过,这其中暗藏着巨大风险,就是芯片,几乎所有的通信产品核心芯片都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在大力售卖自己通信产品的同时也养肥了美国那些芯片企业。
 
一片小小的芯片就能让一个年销售收入近千亿的企业进入困境,这就是芯片的力量。其实不能小看一片芯片,一个芯片内部包含了太多的技术内容,需要高精尖的生产工艺,需要芯片功能设计技术的积累,这些都是我们所不具备的。而和通信行业相比,通信芯片在我国起步更晚,受限于生产工艺,国内生产的很多通信芯片技术上缺乏竞争力、技术不过关,这让很多大型通信企业不得不用价格更高的国外芯片,从而确保产品质量。中国走过了几年艰辛的“芯”路,在“芯”的道路上前进得并不够快,这是因为芯片的生产工艺和技术需要太多年的积累,不是通过模仿,抄近道就能追赶上的,需要的是长年累月的研发投入,不断地试错,才能开发出来。芯片的研发需要太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这正是中国欠缺的地方。中国的企业都喜欢去赚快钱,一两年投入没有产出后,往往企业就会陷入难产境地。而在国外,这种对芯片的研发设计投入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其后面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这类企业往往也会被投资者看好,接收到很多的投资,让企业可以长时间生存下去。
 
这几年,中美贸易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纷争不断,根本原因就是中国触及了美国的底线,作为世界头号科技强国,美国要捍卫自己的科技地位,形成对全世界的领先态势,一山难容二虎,显然其不希望中国的出现,所以在贸易竞争领域尽可能地去保护本国的利益,换位思考如果领先的是我们,我们也可能会这样做。所以,谁也不要埋怨。有句话叫“落后就要挨打”很有道理,没有人会可怜你,只有想办法让自己变得强大,才能不受制于人。好在,我们已经出现了一些通信芯片的企业,它们设计的芯片已经开始在一些通信设备上使用,并且受到政府的大力推广,但要在国际环境中成长起来并不容易,不仅要面临激烈市场竞争,还要冒着他国政府可能发布禁令的风险,这是所有行业中,在国际市场上发展最难的,是科技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谁能掌握科技技术的制高点,谁就是世界的新霸主。中国的芯片产业,尤其是通信芯片也在紧锣密鼓地发展着,虽然与国际高水平企业还有较大差距,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以往的“芯”酸往事就要翻篇了,让我们的通信企业摆脱他人的束缚。
 
发展芯片确实不是喊几个口号就能完成的,需要持续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具备这样能力的企业本就不多,再加上生产工艺基础水平的不足,就算能设计出一流的芯片,也只能生产出三流芯片。中国本想通过收购方式,将国外的芯片技术买过来,为我所用,结果到处碰壁,出再高的价格也买不到,只能收下心来闷头自己搞,也许别人已经走过的错路,我们也要统统要走一遍,这条路虽然很艰辛,但是必须要走,否则永无出头之日。这里再一次回想起来,这些年发生的“芯”酸往事,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大力发展芯片产业的信心,我们需要中兴、华为这样优秀的通信企业,我们更需要海思、展讯这样的通信芯片企业,从“芯”出发。
 
版权声明:本文为企业网D1Net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为:企业网D1Net,如果不注明出处,企业网D1Net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关键字:芯片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