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芯片市场动态 → 正文

异质芯片整合 半导体新趋势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2-24 20:40:10 本文摘自:工商时报

在智能型手机普及后,世界进入了无所不在运算(Ubiquitous Computing)时代,人工智能及高效能运算(AI/HPC)、自驾车和物联网、5G及边缘运算(edge computing)等新应用, 成为推动半导体未来成长主要应用。 因为要使用多功能且高效能芯片,新一代的高速运算芯片不再单纯追求制程微缩,而是开始采芯片堆栈的3D封装及系统级封装(SiP)架构,整合多种不同的芯片来扩充其功能与效能,代表异质芯片整合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钰创董事长卢超群很早就看到摩尔定律推进即将放缓,所以近几年一直提倡异质整合(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的概念。 随着IEEE在2月推出异质整合的发展蓝图,半导体业界开始全力朝异质芯片整合方向发展。

卢超群也提出异质整合将是第四硅世代(Si 4.0)的看法。 他表示,Si 4.0世代就是要充份利用异质整合技术,结合半导体和应用系统终端,实现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产值达到1兆美元目标,亦即让摩尔定律不死,制程技术可持续微缩及走下去。

根据卢超群的说明,第一硅世代(Si 1.0)是平面制程的微缩,像是由90奈米微缩到65奈米等;第二硅世代(Si 2.0)采用3D晶体管的鳍式场效晶体管(FinFET)来延续摩尔定律前进;第三硅世代(Si 3.0)则已开始采用封装技术,将不同芯片整合成为同一颗芯片,利用采用系统级封装(SiP)来达到目标,或是台积电采用的CoWoS或整合扇出型晶圆级封装(InFO),由晶圆制程来达成同样目标。

至于Si 4.0的异质整合则是将包括处理器、内存、绘图芯片等不同3D芯片,并将镜头及传感器、微机电、生物辨识感测、射频组件等,共同整合为单颗芯片或奈米系统(nano system)。 如5G时代的传输芯片若采用异质整合技术,就可把芯片及天线直接整合为一。

卢超群强调,半导体不再是线性微缩去创造价值,而是以异质整合把价值放大,异质整合已成为21世纪系统级芯片主流技术,未来30年就会是Si 4.0的时代。

关键字:趋势半导体整合芯片

本文摘自:工商时报

x 异质芯片整合 半导体新趋势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芯片市场动态 → 正文

异质芯片整合 半导体新趋势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2-24 20:40:10 本文摘自:工商时报

在智能型手机普及后,世界进入了无所不在运算(Ubiquitous Computing)时代,人工智能及高效能运算(AI/HPC)、自驾车和物联网、5G及边缘运算(edge computing)等新应用, 成为推动半导体未来成长主要应用。 因为要使用多功能且高效能芯片,新一代的高速运算芯片不再单纯追求制程微缩,而是开始采芯片堆栈的3D封装及系统级封装(SiP)架构,整合多种不同的芯片来扩充其功能与效能,代表异质芯片整合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钰创董事长卢超群很早就看到摩尔定律推进即将放缓,所以近几年一直提倡异质整合(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的概念。 随着IEEE在2月推出异质整合的发展蓝图,半导体业界开始全力朝异质芯片整合方向发展。

卢超群也提出异质整合将是第四硅世代(Si 4.0)的看法。 他表示,Si 4.0世代就是要充份利用异质整合技术,结合半导体和应用系统终端,实现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产值达到1兆美元目标,亦即让摩尔定律不死,制程技术可持续微缩及走下去。

根据卢超群的说明,第一硅世代(Si 1.0)是平面制程的微缩,像是由90奈米微缩到65奈米等;第二硅世代(Si 2.0)采用3D晶体管的鳍式场效晶体管(FinFET)来延续摩尔定律前进;第三硅世代(Si 3.0)则已开始采用封装技术,将不同芯片整合成为同一颗芯片,利用采用系统级封装(SiP)来达到目标,或是台积电采用的CoWoS或整合扇出型晶圆级封装(InFO),由晶圆制程来达成同样目标。

至于Si 4.0的异质整合则是将包括处理器、内存、绘图芯片等不同3D芯片,并将镜头及传感器、微机电、生物辨识感测、射频组件等,共同整合为单颗芯片或奈米系统(nano system)。 如5G时代的传输芯片若采用异质整合技术,就可把芯片及天线直接整合为一。

卢超群强调,半导体不再是线性微缩去创造价值,而是以异质整合把价值放大,异质整合已成为21世纪系统级芯片主流技术,未来30年就会是Si 4.0的时代。

关键字:趋势半导体整合芯片

本文摘自:工商时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