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IO新闻中心 → 正文

算力网络建设的挑战与思考

责任编辑:cres |来源:企业网D1Net  2022-07-22 18:09:22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7月22日,由企业网D1Net举办的全国CIO大会盛大召开。本届大会主题为“数字化升级转型新场景”。主要分享交流CIO在数字化工作中的经验和困惑,帮助全国各地的CIO们更好地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数字化转型,传授以多种IT手段赋能新业务并实现降本增效实战经验,内容涵盖基础架构、信息安全、协同办公、数据、新技术(AI,低代码等)等众多领域。大会同期评选和颁发“2022全国优秀CIO个人奖”。
 
以下是现场速记。



有孚网络副总裁 商彦强
 
商彦强:大家下午好!
 
刚才杨总特别感谢到了在座的京东的会员和Plus会员,我两个都举手了。我有一个小测验,我在来到博鳌的路上我在想博鳌、博鳌,我就想不起这个鳌怎么写了,请问在座的不看手机、不看电脑,有哪些能写出这个鳌来?不是很多,5%以下。
 
实际上是科技让人更美好,科技也会让人更傻瓜。我们在座的CIO和我们整个信息行业的从业者,我们有一个伟大的使命。就是让我们更智能、更傻瓜、更美好。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是算力网络建设的挑战与机遇。我们在座的所有的专家和业界的同仁们,大家都非常清楚。因为你们是在这个行业里的见证者,你们既是产业一端的生产制造者,又是另外一端的消费者,所以你们是最有发言权的。
 
所以你们在整个算力、数字经济的领域里是亲历者。我给大家从我们的角度,从有孚网络的角度主要分享这三点,给大家不同的视角:算力和算力的产业;在算力中心的建设中,算力网络的建设中,存在哪些挑战,哪些新技术、哪些机遇;希望大家记住的是我们有孚网络在从事的一些事业。
 
可以说最近几年数字经济在蓬勃发展,体现在底层的算力上,我们可以有一些非常明确的数字。首先在左边大家看一下,实际是全球的算力产业规模在去年是679亿美元,今年的规模会增长10%左右到746亿美元的规模。
 
这个是什么含义?最近三年大家都知道由于疫情的原因,由于世界经济脱钩的原因,使得IMF对全球经济的预测2020年的时候就已经在3%以下。去年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都是在3%左右的增长。
 
大家清楚前些年我们一路高歌猛进GDP在6%点几甚至7.1%、7.2%的速度在增长。尤其今年IMF再次重新调整了包括美国包括全球经济增长的指数,进一步调低。实际上带给所有人都是巨大的挑战。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高兴的看到我们的数字经济是保持了高度的增长。中国的算力甚至保持了更高的增长,从我们新型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的角度来说,过去的五年我们一直保持着30%左右的增长,这也就是说今天上午包括下午前面三位嘉宾分享的,我们看到数字的产业化、产业的数字化都在我们各行各业,不管是生产还是消费端都有着蓬勃发展的机遇,也是大家从五湖四海很难得疫情防控的形势下还来到这里相聚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这里特别感谢范主任及范主任的团队。
 
从新型算力中心的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5月27日参加了湾区的算力大会。非常不容易是提前三天做了隔离,第四天才能跟大家分享。今天很幸运,上午到的下午就跟大家谈。各种数据不管是IDG的还是我们信通院、工信部的数据表明,在我们算力中心的角度上来看,如果以2.5千瓦作为一个单机柜,我们今天数据中心的机架,各位可能在企业里私有云有自己的私有机房,但更多公共算力、智能算力实际是在上云的,在大型的数据中心去进行操作的运算。已经到达了520万机架,我们每个机架按照2.5千瓦计算,每个机架可以承载10台到20台服务器的规模来看,到今年预测达到670万机架。在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不管是新型数据中心未来三年规划还是说东数西算,我相信尤其是最近半年,大家在各种媒体途径包括中央新闻联播上通篇在宣传东数西算,通篇宣传新型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昨天晚上新闻联播还在宣传我们国家的超算取得的研发成绩以及气候、科研方面的应用成绩。
 
从算力中心的角度来说三种算力:通用算力、超算、智能算力。这三种算力在过去的十年以来可以说发生很深刻的变化,到今天我们整体的算力能力越来越多的集中在智能算力方面,而且这个趋势还在不断的演进。其他的有些数字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看得比较清楚。
 
从算力中心角度来分析,一边是供给端,一边是需求端。还有一个针对我们尤其是中国这种地域比较广阔,我们不像东南亚或者其他欧洲的小国,它可能在某几个城市部署一些算力中心的节点就足够支撑各行各业的发展了。我们国家地已经大,幅员辽阔,而且各地情况非常不同,东北和西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都不同。在大湾区,在长三角甚至是京津冀和西南也有非常大的不同,人口基数不同、消费不同、使用算力也不同,但是所有的这些不同,在我们国家把算力的基础设施规划部署实施实际就是遵循这样三个原则。
 
第一.梅特卡夫定律。就像我们老百姓所说的要想富先修路,各村各镇都要通起来。所以大家五湖四海都往这里汇聚,这里就有它的价值。一个互联网节点的价值跟它的节点连接数量的平方是成正比的,节点越多价值越大。
 
我们在算力中心也一样,所以说为什么会有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我们国家建设区块链基础设施也会有它的超级节点、顶级节点。当地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拼命在向国家发改委申请节点的价值。
 
第二.摩尔定律。过去每十年按照以前的经验,我们的服务器或者芯片它在同样功耗时它的算力会增长,十年会增长到100倍,但是有一些数据表明,从前两年开始摩尔定律放缓。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摩尔定律放缓意味着什么?我们以前是希望通过一年、两年,通过芯片计算能力的提升来提升我们整体数据中心算力,换句话说同样一个5万平米的数据中心,五年之后只要换芯片、换服务器,我的整体算力可能就会提升30倍,这是之前的一数据。但摩尔定律一失效之后就麻烦了,带给我们超大型的算力中心,每一个算力中心如果按5万平米算,基本要投资在几十亿。
 
这么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它未来算力增长乏力怎么办?这也是摆在业内从业者面前一个巨大的挑战。当然了,这里有很多的机会,我一会儿会给大家汇报。
 
还有数据处理的集中度。我们知道咱们全国现在大大小小的算力数据中心一共有8万多座,其中更多的都是EDC就是边缘型的、小型的。边缘型的、小型的,国家发改委他们有详细的统计,我相信在座有些专家们也了解过去的两年不管是发改委还有经信、网信都在统计这些边缘型的、小型的算力中心,他们的一些设施情况,一些安全的情况,一些网络的情况。如果按照这个每五到八年折旧,实际这些算力中心有很多是老旧的,不能承接现在很高级的业务。
 
刚才几位专家都谈到低时延的业务,大带宽的业务还有我们在做很多的图形渲染包括快速的支付都需要很好的基础设施的支撑。这么多规模的算力中心都存在着相应的问题,接下来怎么办?政府的管理者怎么办?行业从业者怎么办?最重要的应该是用户怎么办?当你把之前的各种业务分别托管在了不同的小的旧的散的数据中心的时候,其实对客户来说就是巨大的风险。
 
这两年算力的词比较火,我查阅资料总结了几点,后来我有一个心得。不管是学者还有业界的从业者还有产业的执行者,对算力如果说能从两个维度给它界定,那就会避免很多歧异。第一个是狭义的维度,我们知道人类历史上大家都在算,不管你用手算还是心算还是用算盘算、计算器算、电脑算,每过100年有这样一个规律,基本上会有一代的飞跃。从最早的手算,拿着珠子算,到我们发明了计算机、计数器、乘法器以及IBM开始提出逻辑门,有了计算机的初步又跨越了100年,到了19几几年左右。
 
到了今天,其实今天的算力已经跟历史上的算力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知道不同的由芯片、由智能驱动的,由网络传输的,由不同的存储设施来保存的,这样一套都是整体的算力。如果狭义算力来说一秒钟计算机能处理多少次运算次数,这是很狭义的概念。但是它也体现了计算的速率和能力。
 
可是今天我们更多的产业界包括大家在媒体交流上说到的算力,很多时候它是适用于广义的概念。广义的概念,是我们数据从存储、传输、计算到反馈执行,整个这个环节上,实际它是广义的。它不光包含了芯片、服务器这样一个算力,更多的是包含了网络质量怎么样还有包含了存储,也就是说云计算的三大件实际上都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支撑我们整个算力概念、算力体系的基础。
 
所以如果说大家都在谈,未来使用算力就像我们使用石油,就像我们使用电力、使用水一样,我也在想未来如果说算力在这样一个内涵下界定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会不会有一块算?我们有水表、电表,将来会不会有算表?我想这个有赖于各位去思考、探讨。很有可能将来会有一块算表,不管是你的办公室里还有个人的办公桌面里或者是家庭里,如果我们都能够像使用石油、电力、水力一样使用算力的话,我从用户角度我不要去关心这个算力是谁提供的,这个算力是怎么传到我的?我只需要在我的终端上,在我的家庭或者说我的智能终端上,我有一个计数的。就像我们开电车的时候显示还有35的电力开150公里,比如我一个月存200块钱我能使用多少?依据我的使用习惯。这是抛给大家未来的前瞻。
 
在算力网络的建设中,这里有非常多的先进的技术。不管是从网络层面还是从服务器层面、芯片层面以及从存储层面。各种新技术支撑着我们行业的发展。
 
在座CIO们都涵盖在上中下游,我刚才经过走廊的时候看到这么多优秀企业、专家学者、业界同仁都在那里交流,特别感谢这次大会,给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交流机会。不管上中还是下游都是紧密的一体。
 
拿有孚网络来说,我们很多同仁既是包括京东Plus会员,我们也是腾讯的大客户。实际京东也是我的大客户,京东6.18、双十一、春节时,我有很多同事彻夜职守,到12点50左右会跟管理层汇报说保障这一次又万无一失。我们大家实际是互为一个生态链,希望跟各位会后进行交流。
 
今天展台我们来了10几位的同仁,希望借助今天的场合跟大家做更多的交流。
 
我看到更多CIO关注业务侧,所以我不会做更多深入的展开。但是我要跟各位分享几点,从基础设施的角度,我们非常关注制冷、节能,整个供配电系统、空调系统。我们的服务器包括我们的芯片在大算力运行时,经常在70度,有的时候内部会到达90度的工作温度。这对于我们保障基础设施来说,实际是非常大的挑战。我们在做数据中心运营尤其是超大型机房时,我们保障的是在26度以内的。
 
我们核心芯片、我们核心服务器上巨高的温度,我需要快速的制冷制下来。所以这里有很多新的技术不断的涌现,包括液冷。光液冷就有很多,有背板式液冷等,我们在这些新的技术领域里有不同的实践。
 
网络就更重要了,刚才我们深信服的老总也谈到了,在做云桌面时我们网络实际做到了8毫秒、10毫秒单向时延。现在我们有一个统计,因为在东数西算形成前,我参与了工信部全国算力网络传输质量的调研,并且我们形成了蓝皮书,我们调研全国12个节点,每个节点我们选取三个不同的地理位置机房,一个大区域里就选了三个机房。在不同的机房里我们做了整体网络级的连接,网络级实际它是笼统的概念。
 
我们知道在算力中心内部具有它的内网,整个长途的传输之间又有长途的传输网,所有的这些网络每一个节点都会带来不同的时延、损耗、丢包、抖动等等,尤其对于图像类的高时延敏感的,抖动又是巨大的指标。我们之前一直说抖动是时延类的,包括我们谈到的视频会议系统是最大的杀手。必须要克服掉抖动的指标,我们才能真正的承载起,让大家在看视频的时候没有马赛克,或者说传输视频上无感,客户友好的角度,这都是一些新的技术。这些新的技术随着传输网,不管是单通道40G、100G,它的指标在光的层面就在下降。
 
其他不展开了,包括整个算力所有的调度,这些情况不做展开。
 
接下来重点给大家汇报有孚网络,在座有很多朋友们熟悉有孚网络。我中午用餐跟范总在一桌,几位老总熟悉我们,也有不熟悉的。有孚网络实际发展经历三个阶段:2001年总部在上海;2015年左右建成华东第一个数据中心,当时是为了承载上海电信的业务,360最早做杀毒时是个人电脑,每个人能高速下载不同的杀毒系统时,那个时候在华东区整体算力承载就在有孚网络机房,也是有孚网络第一个国定路大型数据中心,今天时过十年还在非常好的运行;到今年为止有孚网络已经完成了另外一个转变,我们叫做领先的新型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与服务商,我们主要立足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几大城市的枢纽节点,建立自有的数据中心,而且都是高等级、大型数据中心,我说的大型基本是单个数据中心在3000个机架以上,国家在评价新型数据中心的起点就是3000个机架。
 
有孚网络过去几年在这分析积累了很多经验,不管是从数据中心的设计、建设、运营以及跟客户的共同发展上,也是得益于十多年、二十年的积累。因为有孚网络最早是做相应的软件服务。在从电信增值的角度,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和资质,也是中国的所有三大运营商包括运营商刚才我谈到的这些属地公司的非常好的双向的合作伙伴。
 
这是我们的基础数据,我们有1000家中型以上的企业和政府客户。如果算上一些小型客户,我们一共有10万家,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数据。服务每一个客户,并且能把它留存继续服务,对于有孚网络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在跟客户不断沟通交流过程中最终选择有孚网络留在有孚网络。我们在底层是数据中心的一些基础设施,在云边协同有孚网络提供整个专有云的服务,专有云的服务,昨天我看到信通院那边还发布了《专有云的产业发展白皮书》,有孚网络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合作伙伴,我们承接了第二部分专有云部分的编写。我们主要用到多云纳管,其中有孚教育专有云很丰富的案例。有机会的时候,可以跟大家继续分享。
 
谈一下超算、智算。有孚网络在北上广深部署自己的超大型数据中心,我们在数据中心里一方面给大型客户政府提供服务托管,另外我们有自己的可用区,部署的我们自己云上的可用空间。
 
这个不多谈了,这是这么多年的积累。这里有几点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也是这两年我们做的一些工作。
 
首先是中国的绿色数据中心,要说到绿色实际是有指标来评价的。不管你的单位能耗、整体的能耗、建筑、设计以及员工以及整个工作的流程,实际上都是有相应的指标。这些标准,最早是从国际上的绿建委员会引入到中国,我们在国内相应的权威机构、部委的领导下也开展了很多的自有标准的建设、自有标准的测评,有孚网络是其中积极的参与者。
 
我们看到2021年国家新型数据中心的典型案例,这是工信部在去年对全国各个省市进行了一轮的申报。从省市到工信部发展司,可以说有孚网络凭借着我们自己的优秀的设计、安全可靠的运营、绿色低碳的发展获得了整个32名首批清单中的第1名和第6名,这也是业界对有孚网络的认可,更是我们客户对有孚网络的认可。
 
刚才工作人员在提醒我,所以我把几个数字给大家展示一下,时间就差不多了,我不再多说。
 
希望在座的各位CIO和各位专家有机会,不管是在北京、上海或者说华南集群,希望有机会来有孚的高等级数据中心走一走,一方面是指导我们工作,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探讨一下合作的交流,看看有孚的这些基础能力怎么样能够帮助到各位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点支持。
 
这些是我们的典型客户,大家可以看到从第一排基本上是从我们的几大运营商、几大互联网,刚才我也提到了包括我们在场的嘉宾他们的公司。大家知道银行是使用算力要求等级相当高的,我在我们的机房里面应该说有很多家银行他们的生产中心,不是灾备,他们的生产中心就在有孚网络的机房里。还有证券、金融以及商超、人工智能。我们知道人工智能领域里用GPU,用英伟达A100,算力是巨大的,基本上我进到机房里都能感觉到一直转,100算力应该说在有孚上海和北京部署了非常大的规模。我们非常关注人工智能赛道,我们本身参加上海市人工智能协会的组织,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给予大家支持。
 
最近有一些公司,大家知道过去两三年融资融得比较狠,尤其是人工智能芯片、智存一体芯片。这里有两个环节很重要:前期EDA和IP设计非常关键;第二个是模拟运算过程中,因为他们要不断的调各种参数,在模拟运算过程中经常一算算好几天。
 
这个时候是从通行比较好用的,大家都用英伟达,但是实际上我们国内的这几大AI小龙都是估值上百亿包括国家大基金,前段时间我看又投资的燧原科技,融了大几十亿。
 
在座最重要的场景就是放到有孚网络机房里的场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芯片也需要大量的去做仿真、模拟,不管它是推理还是运算的,计算量确实是非常大。大到什么程度?我给大家说一下。一个创新型的公司除了二代产品,如果说真正的研发人员有那么五六百个,一直在那干活,一个月算力支出要上千万,还没说购买这些基础设施。所以说这也是为什么像有孚这种独立第三方托管型的新型云数据中心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好的帮助。成本上大幅度的下降,效率上又大幅的提升,我们又有专业的人员来做各种各样的服务保障。
 
有孚网络的情况,我只强调一点。前面几位专家探讨云服务也比较多,我只强调一点。有孚网络做的是专有云,专有云的特点是一定要有从顾问咨询团队给客户定方案时就跟着你一起的,比如我们在北京航天桥这里有一索大学,北京市只有四所大学具备交叉学科数学高等实验室国家级的资格,其中的一家。我们就给它提供了专有云的服务,核心的原因是它这里有12个系,每个系都要用到大量的算力,不管是搞气象还是搞生物医药的,他们都要。但是老师们对这个是缺乏一些云计算知识的。
 
专有云的模式是在客户开始咨询怎么定义框架,怎么使用资源的时候我们就有咨询的专家跟你一起工作了,这是一个专。
 
第二个专我们会在离你最近的地方用有孚网络的机房或者有孚网络合作机房来专属的给你开辟出一片云的池,这个池是不会共享给其他的客户。又保障了另外一层的安全。有时客户如果自建私有机房,不管是成本、折旧还是人员还有安全,其实问题还都蛮多的,这里还牵扯到很多安全问题。
 
所以从有孚网络的角度,大家记住我们是做专有云。如果客户在这方面,有一些疑惑的话,我们是提供专门的人员服务的。公有云不可能提供,公有云就是菜单定制。客户有问题时是找不到人咨询的。
 
其他我就不太说了,刚才谈到几个行业方案,简单给各位做一个汇报。金融行业、互联网包括人工智能还有教育,这些行业里包括今天在座的很多CIO,我相信你们更多的场景都是专有云的场景,因为私有云对你们来说负担太重了,除非是超大型,你有几百人的团队。否则的话,这对大型集团公司来说非常不经济、不划算也是冒风险的。你这个CIO负责整个公司信息化,实际还承担着巨大风险的问题。
 
但是如果通过第三方合规性的很专业的公司,因为第三方我们服务非常多客户,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实际经验,能够为各位CIO提供更好的支持。
 
我就分享到这里,我叫商彦强,大家会后有机会可以跟我和我的团队做更深入的交流,也祝大家在博鳌生意兴隆、身体健康,谢谢!

关键字:算力网络建设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算力网络建设的挑战与思考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CIO新闻中心 → 正文

算力网络建设的挑战与思考

责任编辑:cres |来源:企业网D1Net  2022-07-22 18:09:22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7月22日,由企业网D1Net举办的全国CIO大会盛大召开。本届大会主题为“数字化升级转型新场景”。主要分享交流CIO在数字化工作中的经验和困惑,帮助全国各地的CIO们更好地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数字化转型,传授以多种IT手段赋能新业务并实现降本增效实战经验,内容涵盖基础架构、信息安全、协同办公、数据、新技术(AI,低代码等)等众多领域。大会同期评选和颁发“2022全国优秀CIO个人奖”。
 
以下是现场速记。



有孚网络副总裁 商彦强
 
商彦强:大家下午好!
 
刚才杨总特别感谢到了在座的京东的会员和Plus会员,我两个都举手了。我有一个小测验,我在来到博鳌的路上我在想博鳌、博鳌,我就想不起这个鳌怎么写了,请问在座的不看手机、不看电脑,有哪些能写出这个鳌来?不是很多,5%以下。
 
实际上是科技让人更美好,科技也会让人更傻瓜。我们在座的CIO和我们整个信息行业的从业者,我们有一个伟大的使命。就是让我们更智能、更傻瓜、更美好。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是算力网络建设的挑战与机遇。我们在座的所有的专家和业界的同仁们,大家都非常清楚。因为你们是在这个行业里的见证者,你们既是产业一端的生产制造者,又是另外一端的消费者,所以你们是最有发言权的。
 
所以你们在整个算力、数字经济的领域里是亲历者。我给大家从我们的角度,从有孚网络的角度主要分享这三点,给大家不同的视角:算力和算力的产业;在算力中心的建设中,算力网络的建设中,存在哪些挑战,哪些新技术、哪些机遇;希望大家记住的是我们有孚网络在从事的一些事业。
 
可以说最近几年数字经济在蓬勃发展,体现在底层的算力上,我们可以有一些非常明确的数字。首先在左边大家看一下,实际是全球的算力产业规模在去年是679亿美元,今年的规模会增长10%左右到746亿美元的规模。
 
这个是什么含义?最近三年大家都知道由于疫情的原因,由于世界经济脱钩的原因,使得IMF对全球经济的预测2020年的时候就已经在3%以下。去年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都是在3%左右的增长。
 
大家清楚前些年我们一路高歌猛进GDP在6%点几甚至7.1%、7.2%的速度在增长。尤其今年IMF再次重新调整了包括美国包括全球经济增长的指数,进一步调低。实际上带给所有人都是巨大的挑战。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高兴的看到我们的数字经济是保持了高度的增长。中国的算力甚至保持了更高的增长,从我们新型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的角度来说,过去的五年我们一直保持着30%左右的增长,这也就是说今天上午包括下午前面三位嘉宾分享的,我们看到数字的产业化、产业的数字化都在我们各行各业,不管是生产还是消费端都有着蓬勃发展的机遇,也是大家从五湖四海很难得疫情防控的形势下还来到这里相聚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这里特别感谢范主任及范主任的团队。
 
从新型算力中心的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5月27日参加了湾区的算力大会。非常不容易是提前三天做了隔离,第四天才能跟大家分享。今天很幸运,上午到的下午就跟大家谈。各种数据不管是IDG的还是我们信通院、工信部的数据表明,在我们算力中心的角度上来看,如果以2.5千瓦作为一个单机柜,我们今天数据中心的机架,各位可能在企业里私有云有自己的私有机房,但更多公共算力、智能算力实际是在上云的,在大型的数据中心去进行操作的运算。已经到达了520万机架,我们每个机架按照2.5千瓦计算,每个机架可以承载10台到20台服务器的规模来看,到今年预测达到670万机架。在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不管是新型数据中心未来三年规划还是说东数西算,我相信尤其是最近半年,大家在各种媒体途径包括中央新闻联播上通篇在宣传东数西算,通篇宣传新型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昨天晚上新闻联播还在宣传我们国家的超算取得的研发成绩以及气候、科研方面的应用成绩。
 
从算力中心的角度来说三种算力:通用算力、超算、智能算力。这三种算力在过去的十年以来可以说发生很深刻的变化,到今天我们整体的算力能力越来越多的集中在智能算力方面,而且这个趋势还在不断的演进。其他的有些数字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看得比较清楚。
 
从算力中心角度来分析,一边是供给端,一边是需求端。还有一个针对我们尤其是中国这种地域比较广阔,我们不像东南亚或者其他欧洲的小国,它可能在某几个城市部署一些算力中心的节点就足够支撑各行各业的发展了。我们国家地已经大,幅员辽阔,而且各地情况非常不同,东北和西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都不同。在大湾区,在长三角甚至是京津冀和西南也有非常大的不同,人口基数不同、消费不同、使用算力也不同,但是所有的这些不同,在我们国家把算力的基础设施规划部署实施实际就是遵循这样三个原则。
 
第一.梅特卡夫定律。就像我们老百姓所说的要想富先修路,各村各镇都要通起来。所以大家五湖四海都往这里汇聚,这里就有它的价值。一个互联网节点的价值跟它的节点连接数量的平方是成正比的,节点越多价值越大。
 
我们在算力中心也一样,所以说为什么会有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我们国家建设区块链基础设施也会有它的超级节点、顶级节点。当地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拼命在向国家发改委申请节点的价值。
 
第二.摩尔定律。过去每十年按照以前的经验,我们的服务器或者芯片它在同样功耗时它的算力会增长,十年会增长到100倍,但是有一些数据表明,从前两年开始摩尔定律放缓。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摩尔定律放缓意味着什么?我们以前是希望通过一年、两年,通过芯片计算能力的提升来提升我们整体数据中心算力,换句话说同样一个5万平米的数据中心,五年之后只要换芯片、换服务器,我的整体算力可能就会提升30倍,这是之前的一数据。但摩尔定律一失效之后就麻烦了,带给我们超大型的算力中心,每一个算力中心如果按5万平米算,基本要投资在几十亿。
 
这么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它未来算力增长乏力怎么办?这也是摆在业内从业者面前一个巨大的挑战。当然了,这里有很多的机会,我一会儿会给大家汇报。
 
还有数据处理的集中度。我们知道咱们全国现在大大小小的算力数据中心一共有8万多座,其中更多的都是EDC就是边缘型的、小型的。边缘型的、小型的,国家发改委他们有详细的统计,我相信在座有些专家们也了解过去的两年不管是发改委还有经信、网信都在统计这些边缘型的、小型的算力中心,他们的一些设施情况,一些安全的情况,一些网络的情况。如果按照这个每五到八年折旧,实际这些算力中心有很多是老旧的,不能承接现在很高级的业务。
 
刚才几位专家都谈到低时延的业务,大带宽的业务还有我们在做很多的图形渲染包括快速的支付都需要很好的基础设施的支撑。这么多规模的算力中心都存在着相应的问题,接下来怎么办?政府的管理者怎么办?行业从业者怎么办?最重要的应该是用户怎么办?当你把之前的各种业务分别托管在了不同的小的旧的散的数据中心的时候,其实对客户来说就是巨大的风险。
 
这两年算力的词比较火,我查阅资料总结了几点,后来我有一个心得。不管是学者还有业界的从业者还有产业的执行者,对算力如果说能从两个维度给它界定,那就会避免很多歧异。第一个是狭义的维度,我们知道人类历史上大家都在算,不管你用手算还是心算还是用算盘算、计算器算、电脑算,每过100年有这样一个规律,基本上会有一代的飞跃。从最早的手算,拿着珠子算,到我们发明了计算机、计数器、乘法器以及IBM开始提出逻辑门,有了计算机的初步又跨越了100年,到了19几几年左右。
 
到了今天,其实今天的算力已经跟历史上的算力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知道不同的由芯片、由智能驱动的,由网络传输的,由不同的存储设施来保存的,这样一套都是整体的算力。如果狭义算力来说一秒钟计算机能处理多少次运算次数,这是很狭义的概念。但是它也体现了计算的速率和能力。
 
可是今天我们更多的产业界包括大家在媒体交流上说到的算力,很多时候它是适用于广义的概念。广义的概念,是我们数据从存储、传输、计算到反馈执行,整个这个环节上,实际它是广义的。它不光包含了芯片、服务器这样一个算力,更多的是包含了网络质量怎么样还有包含了存储,也就是说云计算的三大件实际上都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支撑我们整个算力概念、算力体系的基础。
 
所以如果说大家都在谈,未来使用算力就像我们使用石油,就像我们使用电力、使用水一样,我也在想未来如果说算力在这样一个内涵下界定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会不会有一块算?我们有水表、电表,将来会不会有算表?我想这个有赖于各位去思考、探讨。很有可能将来会有一块算表,不管是你的办公室里还有个人的办公桌面里或者是家庭里,如果我们都能够像使用石油、电力、水力一样使用算力的话,我从用户角度我不要去关心这个算力是谁提供的,这个算力是怎么传到我的?我只需要在我的终端上,在我的家庭或者说我的智能终端上,我有一个计数的。就像我们开电车的时候显示还有35的电力开150公里,比如我一个月存200块钱我能使用多少?依据我的使用习惯。这是抛给大家未来的前瞻。
 
在算力网络的建设中,这里有非常多的先进的技术。不管是从网络层面还是从服务器层面、芯片层面以及从存储层面。各种新技术支撑着我们行业的发展。
 
在座CIO们都涵盖在上中下游,我刚才经过走廊的时候看到这么多优秀企业、专家学者、业界同仁都在那里交流,特别感谢这次大会,给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交流机会。不管上中还是下游都是紧密的一体。
 
拿有孚网络来说,我们很多同仁既是包括京东Plus会员,我们也是腾讯的大客户。实际京东也是我的大客户,京东6.18、双十一、春节时,我有很多同事彻夜职守,到12点50左右会跟管理层汇报说保障这一次又万无一失。我们大家实际是互为一个生态链,希望跟各位会后进行交流。
 
今天展台我们来了10几位的同仁,希望借助今天的场合跟大家做更多的交流。
 
我看到更多CIO关注业务侧,所以我不会做更多深入的展开。但是我要跟各位分享几点,从基础设施的角度,我们非常关注制冷、节能,整个供配电系统、空调系统。我们的服务器包括我们的芯片在大算力运行时,经常在70度,有的时候内部会到达90度的工作温度。这对于我们保障基础设施来说,实际是非常大的挑战。我们在做数据中心运营尤其是超大型机房时,我们保障的是在26度以内的。
 
我们核心芯片、我们核心服务器上巨高的温度,我需要快速的制冷制下来。所以这里有很多新的技术不断的涌现,包括液冷。光液冷就有很多,有背板式液冷等,我们在这些新的技术领域里有不同的实践。
 
网络就更重要了,刚才我们深信服的老总也谈到了,在做云桌面时我们网络实际做到了8毫秒、10毫秒单向时延。现在我们有一个统计,因为在东数西算形成前,我参与了工信部全国算力网络传输质量的调研,并且我们形成了蓝皮书,我们调研全国12个节点,每个节点我们选取三个不同的地理位置机房,一个大区域里就选了三个机房。在不同的机房里我们做了整体网络级的连接,网络级实际它是笼统的概念。
 
我们知道在算力中心内部具有它的内网,整个长途的传输之间又有长途的传输网,所有的这些网络每一个节点都会带来不同的时延、损耗、丢包、抖动等等,尤其对于图像类的高时延敏感的,抖动又是巨大的指标。我们之前一直说抖动是时延类的,包括我们谈到的视频会议系统是最大的杀手。必须要克服掉抖动的指标,我们才能真正的承载起,让大家在看视频的时候没有马赛克,或者说传输视频上无感,客户友好的角度,这都是一些新的技术。这些新的技术随着传输网,不管是单通道40G、100G,它的指标在光的层面就在下降。
 
其他不展开了,包括整个算力所有的调度,这些情况不做展开。
 
接下来重点给大家汇报有孚网络,在座有很多朋友们熟悉有孚网络。我中午用餐跟范总在一桌,几位老总熟悉我们,也有不熟悉的。有孚网络实际发展经历三个阶段:2001年总部在上海;2015年左右建成华东第一个数据中心,当时是为了承载上海电信的业务,360最早做杀毒时是个人电脑,每个人能高速下载不同的杀毒系统时,那个时候在华东区整体算力承载就在有孚网络机房,也是有孚网络第一个国定路大型数据中心,今天时过十年还在非常好的运行;到今年为止有孚网络已经完成了另外一个转变,我们叫做领先的新型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与服务商,我们主要立足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几大城市的枢纽节点,建立自有的数据中心,而且都是高等级、大型数据中心,我说的大型基本是单个数据中心在3000个机架以上,国家在评价新型数据中心的起点就是3000个机架。
 
有孚网络过去几年在这分析积累了很多经验,不管是从数据中心的设计、建设、运营以及跟客户的共同发展上,也是得益于十多年、二十年的积累。因为有孚网络最早是做相应的软件服务。在从电信增值的角度,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和资质,也是中国的所有三大运营商包括运营商刚才我谈到的这些属地公司的非常好的双向的合作伙伴。
 
这是我们的基础数据,我们有1000家中型以上的企业和政府客户。如果算上一些小型客户,我们一共有10万家,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数据。服务每一个客户,并且能把它留存继续服务,对于有孚网络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在跟客户不断沟通交流过程中最终选择有孚网络留在有孚网络。我们在底层是数据中心的一些基础设施,在云边协同有孚网络提供整个专有云的服务,专有云的服务,昨天我看到信通院那边还发布了《专有云的产业发展白皮书》,有孚网络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合作伙伴,我们承接了第二部分专有云部分的编写。我们主要用到多云纳管,其中有孚教育专有云很丰富的案例。有机会的时候,可以跟大家继续分享。
 
谈一下超算、智算。有孚网络在北上广深部署自己的超大型数据中心,我们在数据中心里一方面给大型客户政府提供服务托管,另外我们有自己的可用区,部署的我们自己云上的可用空间。
 
这个不多谈了,这是这么多年的积累。这里有几点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也是这两年我们做的一些工作。
 
首先是中国的绿色数据中心,要说到绿色实际是有指标来评价的。不管你的单位能耗、整体的能耗、建筑、设计以及员工以及整个工作的流程,实际上都是有相应的指标。这些标准,最早是从国际上的绿建委员会引入到中国,我们在国内相应的权威机构、部委的领导下也开展了很多的自有标准的建设、自有标准的测评,有孚网络是其中积极的参与者。
 
我们看到2021年国家新型数据中心的典型案例,这是工信部在去年对全国各个省市进行了一轮的申报。从省市到工信部发展司,可以说有孚网络凭借着我们自己的优秀的设计、安全可靠的运营、绿色低碳的发展获得了整个32名首批清单中的第1名和第6名,这也是业界对有孚网络的认可,更是我们客户对有孚网络的认可。
 
刚才工作人员在提醒我,所以我把几个数字给大家展示一下,时间就差不多了,我不再多说。
 
希望在座的各位CIO和各位专家有机会,不管是在北京、上海或者说华南集群,希望有机会来有孚的高等级数据中心走一走,一方面是指导我们工作,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探讨一下合作的交流,看看有孚的这些基础能力怎么样能够帮助到各位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点支持。
 
这些是我们的典型客户,大家可以看到从第一排基本上是从我们的几大运营商、几大互联网,刚才我也提到了包括我们在场的嘉宾他们的公司。大家知道银行是使用算力要求等级相当高的,我在我们的机房里面应该说有很多家银行他们的生产中心,不是灾备,他们的生产中心就在有孚网络的机房里。还有证券、金融以及商超、人工智能。我们知道人工智能领域里用GPU,用英伟达A100,算力是巨大的,基本上我进到机房里都能感觉到一直转,100算力应该说在有孚上海和北京部署了非常大的规模。我们非常关注人工智能赛道,我们本身参加上海市人工智能协会的组织,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给予大家支持。
 
最近有一些公司,大家知道过去两三年融资融得比较狠,尤其是人工智能芯片、智存一体芯片。这里有两个环节很重要:前期EDA和IP设计非常关键;第二个是模拟运算过程中,因为他们要不断的调各种参数,在模拟运算过程中经常一算算好几天。
 
这个时候是从通行比较好用的,大家都用英伟达,但是实际上我们国内的这几大AI小龙都是估值上百亿包括国家大基金,前段时间我看又投资的燧原科技,融了大几十亿。
 
在座最重要的场景就是放到有孚网络机房里的场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芯片也需要大量的去做仿真、模拟,不管它是推理还是运算的,计算量确实是非常大。大到什么程度?我给大家说一下。一个创新型的公司除了二代产品,如果说真正的研发人员有那么五六百个,一直在那干活,一个月算力支出要上千万,还没说购买这些基础设施。所以说这也是为什么像有孚这种独立第三方托管型的新型云数据中心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好的帮助。成本上大幅度的下降,效率上又大幅的提升,我们又有专业的人员来做各种各样的服务保障。
 
有孚网络的情况,我只强调一点。前面几位专家探讨云服务也比较多,我只强调一点。有孚网络做的是专有云,专有云的特点是一定要有从顾问咨询团队给客户定方案时就跟着你一起的,比如我们在北京航天桥这里有一索大学,北京市只有四所大学具备交叉学科数学高等实验室国家级的资格,其中的一家。我们就给它提供了专有云的服务,核心的原因是它这里有12个系,每个系都要用到大量的算力,不管是搞气象还是搞生物医药的,他们都要。但是老师们对这个是缺乏一些云计算知识的。
 
专有云的模式是在客户开始咨询怎么定义框架,怎么使用资源的时候我们就有咨询的专家跟你一起工作了,这是一个专。
 
第二个专我们会在离你最近的地方用有孚网络的机房或者有孚网络合作机房来专属的给你开辟出一片云的池,这个池是不会共享给其他的客户。又保障了另外一层的安全。有时客户如果自建私有机房,不管是成本、折旧还是人员还有安全,其实问题还都蛮多的,这里还牵扯到很多安全问题。
 
所以从有孚网络的角度,大家记住我们是做专有云。如果客户在这方面,有一些疑惑的话,我们是提供专门的人员服务的。公有云不可能提供,公有云就是菜单定制。客户有问题时是找不到人咨询的。
 
其他我就不太说了,刚才谈到几个行业方案,简单给各位做一个汇报。金融行业、互联网包括人工智能还有教育,这些行业里包括今天在座的很多CIO,我相信你们更多的场景都是专有云的场景,因为私有云对你们来说负担太重了,除非是超大型,你有几百人的团队。否则的话,这对大型集团公司来说非常不经济、不划算也是冒风险的。你这个CIO负责整个公司信息化,实际还承担着巨大风险的问题。
 
但是如果通过第三方合规性的很专业的公司,因为第三方我们服务非常多客户,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实际经验,能够为各位CIO提供更好的支持。
 
我就分享到这里,我叫商彦强,大家会后有机会可以跟我和我的团队做更深入的交流,也祝大家在博鳌生意兴隆、身体健康,谢谢!

关键字:算力网络建设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