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IOCIO联盟 → 正文

企业数字化的本质内涵和实践路径

责任编辑:cres |来源:企业网D1Net  2020-08-22 11:56:21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8月22日,2020京津冀CIO大会暨中国企业数字化联盟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京津冀三地大咖和精英齐聚,共话新基建与数字化转型,分享实践经验,探索危机中的机会,共谋发展。
 
以下是现场速记。
 


中石化集团信息化管理部副总经理 李剑峰
 
中石化集团信息化管理部副总经理李剑峰: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快中午了。我给大家分享的题目叫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内涵和实践路径”。大家看这个题目还是比较大的题目,因为探讨数字化转型本身内容就很多,更何况实践路径呢?
 
这个内容是我前一段时间在我们中石化党校半天的讲课内容,后来在我们集团内部要全系统做一个报告,我把它压缩成一个半小时,今天我挑重点给大家讲一讲,但题目没有变,所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为什么要讨论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内涵呢?我想可能大家和我一样,参加过很多带有数字化转型的会,我参加过很多,两年内至少四五十个没问题。上来每一个嘉宾讲的都是数字化转型,但是每一个人讲的都不一样。搞技术的讲做云、做平台是数字化转型;搞业务的,做了哪些业务,物联叫数字化转型。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究竟什么是数字化转型?不能像我们吃饭一样,我们看看大街上都是写的公平菜,你到每一个饭店里都说是公平菜,但内容都不一样。我们数字化转型其实就面临这个问题。所以说以下分享的很多是我自己的观点,不一定正确。
 
首先,说一说转型。转型这个事儿,我认为是一个常态。不管是企业还是集团组织甚至政府,人类生存发展环境在变化,可能人类思想、技术也在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一个企业和一个组织肯定要不断的调整,甚至一个协会、一个组织也在不断的调整,调整从某种程度就是转型。
 
对企业而言,这个转型是个常态,从有企业开始就有转型。为什么现在都说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因为现在这是转型中的一个主流。所以有很多种转型,不只是一种,但很多种转型,主流是数字化转型。
 
从历史上去看,历史上很多次出现这种情况。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家知道18世纪中叶的时候,当然是机器替代人,当时工业不多,最大的可能就是纺织企业,原来人力都被现在的机器取代,这是大的趋势。当时的纺织企业如果做汽车转型,没有往机械上转型,就没有跟上主流。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
 
同样道理,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开始出现汽车。大家知道西方马车发展非常快,是非常完善的交通体系。很快对于马车这个行业造成冲击,马车企业要转型,怎么转?它可以说要生产更小的马车等,但毫无疑问占到汽车是主流,这就是所谓主流的和非主流的问题。
 
现在我们数字化时代,都做数字化转型吗?不一定。转型有各种各样的模式,比如说我们中国石化,我们要往氢能上转型,这是一种投资的转型,通过投资的方式,通过入股的方式。得到一个结论,转型有各种各样,但我们的主流是数字化转型。
 
下面我想给大家分享几个方面:
 
第一,数字化转型的动力在哪儿?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这是刚刚的发布的一张图,这个车非常漂亮—超跑,关键是加氢5分钟可以跑1600公里,如果有这种车出来肯定我也买这种车。这意味着,如果我是油气老板,我们中国进口石油60%-70%是供燃料车用的,假如全部被替代了,我的生存在哪儿?这是对于石油企业来讲,可能是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促使企业想如何去转型,这是转型的动力。我想这个不是我要谈的数字化转型的动力,这是很明确的。后边我提的动力跟这一类动力没有关系。
 
数字化转型分四大类:
 
首先是经济大势,都在往数字经济发展。7月3日信通院刚刚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中国数据经济占比已经超过36%,数字经济发展速度比GDP发展速度要快一倍。同样道理我对比两个十年之间,市值排名靠前的十家对比,原来2008年他们的产品都是实体的,2018年的全面是数字经济技术。
 
世界最赚钱的公司是卖什么?你的位置也值钱,你的思想也值钱,你说的话也值钱,这就是最大的变化,一定要看到这个变化。不仅仅我们要看到,世界各国的领导人、高层早就看到这一点了。中国的最高层,16年开始这是习主席亲自写信推荐数字化,这就是大势。不仅中国,世界各国都这样。
 
1996年时,很多人看过这本书《数字化生存》,进入数字化之后,不仅仅企业,所有的组织都要迁徙到数字世界里,来适应数字世界的生存方式,这是讲的第一个动力—大趋势。
 
第二,数字本身。最近炒的特别热乎的TikToK这是字节跳动海外分公司,美国一直倡导自由经济,现在总统亲自签署勒令TikTok要退出,因为它很快要赶上facebook了,facebook有将近20亿的活跃用户,TikTok很快用户超过20亿。大家知道特朗普都这个事儿感触最深,当年竞选时,全球所有的临调都显示特朗普要败了,最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胜了。剑桥分析公司用了facebook8000万条数据扭转了乾坤。数据就这么可怕。
 
现在有个新的词叫做“数字铁幕”。什么意思?现在西方几大国联合起来,要把TikTok从他们国家踢出来。所有的数据不允许我们掌握。因为特朗普一直在说TikTok影响他们选举,干扰他们选举,这个东西会不会存在?我们做没做是一回事儿,但是这个潜力肯定是存在的,所以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同样道理,各种数字技术带来的价值,作为一个在市场上存在的企业,一定要降本增效,最好的和最快捷的手段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ICT技术。传统的业务的理论上的突破非常难。我在这个行业,从我上大学学的理论到现在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唯一突破的就是各种数字技术对企业降本增效是最无效的。
 
还有麦肯锡做的分析,各种技术,每种技术在哪方面会带来价值?这是非常明确的,是可以预测的,有数据为证的。这是第二个动力。
 
第三个动力,用户倒逼。在产品过剩时代,一切用户说的算,我们每个人都是用户,用户已经变得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变得个性化了,每个人都这样。通过穿的衣服可以看出来,有几个人是一样的,用的东西没几个是一样的。另外有什么东西是用坏的?手机估计都是一年换一个,谁是用坏了才换的?整个用户都发生变化了,企业制造端一定要跟着发生变化。用户已经数字化,企业必须数字化,这就是压力。
 
有人说已经进入量子时代,大家知道量子时代是因为牛顿力学已经失效了。空间是可以压缩的,时间是可以缩短的,所有的不确定性出现了。不确定性,不到最后不知道它的死活。
 
比如服装制造就很典型。刚开始我们发展大规模的服装定制,国外来的订单一开始都是百万级的订单,逐渐没有了,订单都变成个性化的了,几个、几套甚至是一套衣服的订单。倒逼工厂发生变化,这是轻工业。
 
现在很流行工业4.0,强调的是柔性制造。柔性制造就是要用户参与整个制造过程,也不仅仅是光去消费,要关注用户体验。
 
这里有一个例子,乞讨人员为什么放一个二维码?同样道理,也是因为用户倒逼,他的客户没人带现金了,他不得不采用二维码。其实我们企业面临类似的道理,要走向数字化,因为客户在后面逼着你。
 
看最近特别火的例子—直播带货。薇亚前段时间卖火箭,5000万一个火箭,80万定金,几分钟就把火箭卖出去了。现在说明用户认这个事儿,所以倒逼我们董明珠66岁了上网直播,这是用户逼迫制造端必须跟上用户的步伐。所以我说这是第三个动力,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
 
第四个动力,技术引领,特别是ICT技术的引领。我们宏观的看一看,人类历史上,真正的快速发展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因为计算机的发明。计算机的发明让人们的处理能力,认识世界的速度快速,大幅度提升。所以这就带来很多改变,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力量,比人类自身的发展要快得多,甚至是Kevin Kelly认为科技已经是一种新的生命形式,它在自己独立行进,已经让人类跟不上步伐。
 
日常工作中可以看到,很多技术是超出需求之外,不用说远了就说5G,1G到4G都是打手机的,5G完全是工业需要,超出你的需要之外。很多技术,比如DLP技术发展很多年,没人用,突然有人找到了,这个技术早就有没人用不知道怎么用。
 
技术已经作为独立的力量在引领着我们。这一块非常重要,为什么非常重要?我们到企业里往往会说,企业提出需求,你们再去做,没有需求这个事儿不要做。如果是这样,很多新的技术下不去,因为业务人员根本不了解新的技术提不出需求。
 
我专门到很多地方讲,技术要引领,不要老讲业务需求。这一点谁体会最深?我们福特体会最深。他的一句名言“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辆更快的马车”。当年汽车出来之后,伦敦所有的马车和汽车对着干,最后没办法,英国国会出了一套机动车法令,如果说汽车要上路,必须有三个人,一个司机拿红旗开路,否则不让上路,需求方远远跟不上技术的发展,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
 
乔布斯说“不要问用户需要什么,用户不知道需要什么,因为用户太善变了”。今天问你需要什么,你需要的肯定是对的,我给你造出来,没等造原就变了。一定要用技术来引领,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企业要换,首先我们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肯定不行,体力也肯定不行,要变算力。原来搞化学的得奖,和一汽打交道,分子动力学都算出来的,更何况智能也要换,人的智力已经跟不上,所以需要新的智力来解决问题。
 
这是简单跟大家分享的内容,为什么我们要做数字化转型?从企业角度来讲非常必要。
 
第二个方面,数字化转型的定义。我与很多企业做过交流,包括参加很多政府会议,我就发现每个人讲的数字化转型的定义都不一样。归结一下有四类:
 
第一是技术公司类,一般讲技术。
 
第二类是政府,政府一般讲宏观经济、大的经济。
 
第三类是企业。企业讲的五花八门了,石油讲石油的,电网的讲电网的。
 
数字化转型有没有统一的方向?我想肯定不能就是一锅粥,每个人说的好像都是一个大象,但好像又都不是。这是为什么我们每十个人参加会,每个人讲的都不一样。我认为数字化转型要想说清楚需要一个定义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定要谈到定义的问题,因为有了定义大家思路才能清晰。
 
定义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先是以价值创新为目的,目的非常清楚,企业需要盈利,什么东西没有价值产生没有意义。
 
第二,为什么叫数字化转型?因为我用数字技术来驱动,要驱动业务变革,业务变革定位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不是说一个项目就完了,是站在企业整体发展角度去讲这个事儿,才是完整的概念。
 
很多人用很长的字去描述数字化转型,我说最大的弊病在企业,影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你是一个董事长,你一问CIO什么是数字化转型?他给你描述一通,问CFO又给你描述一通,最后没法做决定,到底做不做转型?转型有什么好处?结果就是影响了进度。所以我说一定要给出一个概念来,领导问简单说什么是数字化转型?愿不愿意投资,愿不愿意搞战略,一定要把它做成战略,才能做好数字化转型,只有做好的人才能体会这一点。
 
另外分类: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
 
第一个,赋能。数字技术驱动业务的时候,赋能未必是最强大的。赋能包括对个人的赋能、对设备的赋能、对组织的赋能,有很多例子,时间关系我不展开讲。大家可以看我的公众号,用很多例子讲赋能。当然赋能一般是点状的,很多点也连成面。
 
第二个,优化。让数字说话的最大价值。原来我们组织一个流程,不管是物流也好,供应链也好或者其他业务也好,很多时候拍脑袋。我们量化企业里,一个装置里送多少原料进去,靠经验,现在要靠技术、靠数字说话,这是针对流程的优化。其实流程是所有制造业甚至所有产业都需要这个东西。
 
第三个,转型。这个是转型的本意,是什么意思?如果说我这个企业在这个行业里面发展了很多年,一定形成了优势。这个优势,如果能够通过数字化平台把它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产生新的价值,这就是转型。因为什么?特别是顶尖行业、头部企业。我在一个企业里面做了很多年,市场就这么多分完了,我要用我的技术转到技术地方去,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合适的出路。
 
我想起很多年前华为没有明确的时候,我去华为总部,他们领导跟我吃饭聊天时说这个事儿。他说当时他们做运营商,国内三大运营商,当时他说我已经占70%,中兴占20%,其他所有人占10%。他说这种情况下,如果运营商就这么多了,我再努力不能把中兴砍了,90%的努力产生效果很小,所以华为定了出国战略走向世界,这是很明显的转型,最明显的就是数字化转型。
 
我也有很多的案例,我们中石化就有很多转型的案例。最后一个当然是再造,这就是彻底的转型。全面走向数字时节,包括你的管理、包括你的流程、包括你的组织方式,这个案例相对比较少,但是也有一些东西。
 
划分的好处在于我们一定要量力而行,同时要有整体的规划。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关键是有的地方快速见效,让领导看到效果。否则你还没开始,就被砍了,这件事情也干不下去。
 
这里应该看到,这几个从赋能到再造是眼前业务到未来业务的思路。再造这一块,一般难度比较大,这是孵化的过程。同时要有一个步调,从规划开始要有规划,不能一锤子买卖。我前面说的数字化转型,是从实体世界向数字世界的大迁徙,一定要有规划,然后再是试点,企业找到自身优势或者最快见效的点,试点之后评价,评价之后推广,扩大面,最后是优化,形成闭环,这是一个方法论。
 
最后再强调一下,这三个关系,这三个关系一定要分得清楚,谁是引擎,谁是驱动力?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我们所有企业都讲了很多年—改革。现在央企也在改革,年前国资委要求去行政化,把所有部门,总部部门压缩15%,这是数字化转型吗?显然不是,所以说组织转型不是数字化转型,一定要分清楚。很多人说我们改革也要数字化转型,这个很乱,一定要由技术驱动,驱动业务变革产生新的价值,变革了之后会发现新的业务传统的组织模式已经不适应了,带动组织的变革,这才是正确的驱动路径。
 
用技术驱动业务变革带动组织的变革,举个例子,比如中石化销售业务,总公司、省市公司、区公司、销售业务代表一整套体系。有一天我们见了一个电销平台,把所有产品全放到电销平台上去了,请问原来的体系还要吗?平台一运营起来,然后才知道原来用不着了,这是需要我们发生变革的。不展开讲了。
 
最后还想说一下风险,数字化转型风险很大。麦肯锡有一个图,他说“对数字化转型心动的、想做的90%,敢于下手的17%,成功的也就2%”。我老说它是普遍的规律,一个穷小子追一个大明星,看见美女动心90%,敢动手17%,成功2%是一样的,是普遍规律。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他也有一个分析,分析是:
 
第一个,定义模糊。我觉得这是最、最重要的。比如说咱们定义不清,我就开始干了,干一半大家几个人坐这儿讨论,七嘴八舌你们还能干得下去但是达不到目标。
 
第二个,做过数字化转型一定会知道这一点,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数字化转型的一丁点。我自己深有体会,在推转型的时候大家说这个好,转吧。其实你一推转型带动所有的部门,别人看不见,我支持你就够了,还让我转型?根本没这想法,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当初有9个领导,一个领导说要转型,大家说好都支持,他一转型一定是要带动所有部门,这对所有部门造成了变化。这是转型很多时候出现问题的原因。还有政策风险,比如看房地产好都去炒房,那肯定不行。企业数字文化非常重要。
 
还有组织结构的适应型,组织上一定要有弹性的,随着业务变化进行调整的机制,它不能是僵化的,才能符合数字化的要求。
 
最后一个是技术储备。一个集团公司这边,信息化人才就几个人,我们的企业也有这样情况。一个四、五千企业只有四、五个人搞信息化肯定不行。
 
时间关系,今天说到这儿。我想用德鲁克的一句话结束,他说“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我们现在特别是传统企业,很多人要感受到这是快速变化的时代,第二个是感受到之后要顺应这个潮流一起变化。每次讲到数字化转型的时候,我总想到泰坦尼克号,我们整个人类都在往数字化前行,很多行业都在前行,如果你迟迟不到,等到事到临头时肯定来不及。我想数字化转型大趋势,一定要认识到。时间关系,今天就分享这么多,谢谢大家!

关键字:CIO新基建数字化转型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企业数字化的本质内涵和实践路径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CIOCIO联盟 → 正文

企业数字化的本质内涵和实践路径

责任编辑:cres |来源:企业网D1Net  2020-08-22 11:56:21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8月22日,2020京津冀CIO大会暨中国企业数字化联盟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京津冀三地大咖和精英齐聚,共话新基建与数字化转型,分享实践经验,探索危机中的机会,共谋发展。
 
以下是现场速记。
 


中石化集团信息化管理部副总经理 李剑峰
 
中石化集团信息化管理部副总经理李剑峰: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快中午了。我给大家分享的题目叫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内涵和实践路径”。大家看这个题目还是比较大的题目,因为探讨数字化转型本身内容就很多,更何况实践路径呢?
 
这个内容是我前一段时间在我们中石化党校半天的讲课内容,后来在我们集团内部要全系统做一个报告,我把它压缩成一个半小时,今天我挑重点给大家讲一讲,但题目没有变,所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为什么要讨论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内涵呢?我想可能大家和我一样,参加过很多带有数字化转型的会,我参加过很多,两年内至少四五十个没问题。上来每一个嘉宾讲的都是数字化转型,但是每一个人讲的都不一样。搞技术的讲做云、做平台是数字化转型;搞业务的,做了哪些业务,物联叫数字化转型。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究竟什么是数字化转型?不能像我们吃饭一样,我们看看大街上都是写的公平菜,你到每一个饭店里都说是公平菜,但内容都不一样。我们数字化转型其实就面临这个问题。所以说以下分享的很多是我自己的观点,不一定正确。
 
首先,说一说转型。转型这个事儿,我认为是一个常态。不管是企业还是集团组织甚至政府,人类生存发展环境在变化,可能人类思想、技术也在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一个企业和一个组织肯定要不断的调整,甚至一个协会、一个组织也在不断的调整,调整从某种程度就是转型。
 
对企业而言,这个转型是个常态,从有企业开始就有转型。为什么现在都说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因为现在这是转型中的一个主流。所以有很多种转型,不只是一种,但很多种转型,主流是数字化转型。
 
从历史上去看,历史上很多次出现这种情况。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家知道18世纪中叶的时候,当然是机器替代人,当时工业不多,最大的可能就是纺织企业,原来人力都被现在的机器取代,这是大的趋势。当时的纺织企业如果做汽车转型,没有往机械上转型,就没有跟上主流。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
 
同样道理,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开始出现汽车。大家知道西方马车发展非常快,是非常完善的交通体系。很快对于马车这个行业造成冲击,马车企业要转型,怎么转?它可以说要生产更小的马车等,但毫无疑问占到汽车是主流,这就是所谓主流的和非主流的问题。
 
现在我们数字化时代,都做数字化转型吗?不一定。转型有各种各样的模式,比如说我们中国石化,我们要往氢能上转型,这是一种投资的转型,通过投资的方式,通过入股的方式。得到一个结论,转型有各种各样,但我们的主流是数字化转型。
 
下面我想给大家分享几个方面:
 
第一,数字化转型的动力在哪儿?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这是刚刚的发布的一张图,这个车非常漂亮—超跑,关键是加氢5分钟可以跑1600公里,如果有这种车出来肯定我也买这种车。这意味着,如果我是油气老板,我们中国进口石油60%-70%是供燃料车用的,假如全部被替代了,我的生存在哪儿?这是对于石油企业来讲,可能是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促使企业想如何去转型,这是转型的动力。我想这个不是我要谈的数字化转型的动力,这是很明确的。后边我提的动力跟这一类动力没有关系。
 
数字化转型分四大类:
 
首先是经济大势,都在往数字经济发展。7月3日信通院刚刚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中国数据经济占比已经超过36%,数字经济发展速度比GDP发展速度要快一倍。同样道理我对比两个十年之间,市值排名靠前的十家对比,原来2008年他们的产品都是实体的,2018年的全面是数字经济技术。
 
世界最赚钱的公司是卖什么?你的位置也值钱,你的思想也值钱,你说的话也值钱,这就是最大的变化,一定要看到这个变化。不仅仅我们要看到,世界各国的领导人、高层早就看到这一点了。中国的最高层,16年开始这是习主席亲自写信推荐数字化,这就是大势。不仅中国,世界各国都这样。
 
1996年时,很多人看过这本书《数字化生存》,进入数字化之后,不仅仅企业,所有的组织都要迁徙到数字世界里,来适应数字世界的生存方式,这是讲的第一个动力—大趋势。
 
第二,数字本身。最近炒的特别热乎的TikToK这是字节跳动海外分公司,美国一直倡导自由经济,现在总统亲自签署勒令TikTok要退出,因为它很快要赶上facebook了,facebook有将近20亿的活跃用户,TikTok很快用户超过20亿。大家知道特朗普都这个事儿感触最深,当年竞选时,全球所有的临调都显示特朗普要败了,最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胜了。剑桥分析公司用了facebook8000万条数据扭转了乾坤。数据就这么可怕。
 
现在有个新的词叫做“数字铁幕”。什么意思?现在西方几大国联合起来,要把TikTok从他们国家踢出来。所有的数据不允许我们掌握。因为特朗普一直在说TikTok影响他们选举,干扰他们选举,这个东西会不会存在?我们做没做是一回事儿,但是这个潜力肯定是存在的,所以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同样道理,各种数字技术带来的价值,作为一个在市场上存在的企业,一定要降本增效,最好的和最快捷的手段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ICT技术。传统的业务的理论上的突破非常难。我在这个行业,从我上大学学的理论到现在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唯一突破的就是各种数字技术对企业降本增效是最无效的。
 
还有麦肯锡做的分析,各种技术,每种技术在哪方面会带来价值?这是非常明确的,是可以预测的,有数据为证的。这是第二个动力。
 
第三个动力,用户倒逼。在产品过剩时代,一切用户说的算,我们每个人都是用户,用户已经变得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变得个性化了,每个人都这样。通过穿的衣服可以看出来,有几个人是一样的,用的东西没几个是一样的。另外有什么东西是用坏的?手机估计都是一年换一个,谁是用坏了才换的?整个用户都发生变化了,企业制造端一定要跟着发生变化。用户已经数字化,企业必须数字化,这就是压力。
 
有人说已经进入量子时代,大家知道量子时代是因为牛顿力学已经失效了。空间是可以压缩的,时间是可以缩短的,所有的不确定性出现了。不确定性,不到最后不知道它的死活。
 
比如服装制造就很典型。刚开始我们发展大规模的服装定制,国外来的订单一开始都是百万级的订单,逐渐没有了,订单都变成个性化的了,几个、几套甚至是一套衣服的订单。倒逼工厂发生变化,这是轻工业。
 
现在很流行工业4.0,强调的是柔性制造。柔性制造就是要用户参与整个制造过程,也不仅仅是光去消费,要关注用户体验。
 
这里有一个例子,乞讨人员为什么放一个二维码?同样道理,也是因为用户倒逼,他的客户没人带现金了,他不得不采用二维码。其实我们企业面临类似的道理,要走向数字化,因为客户在后面逼着你。
 
看最近特别火的例子—直播带货。薇亚前段时间卖火箭,5000万一个火箭,80万定金,几分钟就把火箭卖出去了。现在说明用户认这个事儿,所以倒逼我们董明珠66岁了上网直播,这是用户逼迫制造端必须跟上用户的步伐。所以我说这是第三个动力,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
 
第四个动力,技术引领,特别是ICT技术的引领。我们宏观的看一看,人类历史上,真正的快速发展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因为计算机的发明。计算机的发明让人们的处理能力,认识世界的速度快速,大幅度提升。所以这就带来很多改变,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力量,比人类自身的发展要快得多,甚至是Kevin Kelly认为科技已经是一种新的生命形式,它在自己独立行进,已经让人类跟不上步伐。
 
日常工作中可以看到,很多技术是超出需求之外,不用说远了就说5G,1G到4G都是打手机的,5G完全是工业需要,超出你的需要之外。很多技术,比如DLP技术发展很多年,没人用,突然有人找到了,这个技术早就有没人用不知道怎么用。
 
技术已经作为独立的力量在引领着我们。这一块非常重要,为什么非常重要?我们到企业里往往会说,企业提出需求,你们再去做,没有需求这个事儿不要做。如果是这样,很多新的技术下不去,因为业务人员根本不了解新的技术提不出需求。
 
我专门到很多地方讲,技术要引领,不要老讲业务需求。这一点谁体会最深?我们福特体会最深。他的一句名言“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辆更快的马车”。当年汽车出来之后,伦敦所有的马车和汽车对着干,最后没办法,英国国会出了一套机动车法令,如果说汽车要上路,必须有三个人,一个司机拿红旗开路,否则不让上路,需求方远远跟不上技术的发展,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
 
乔布斯说“不要问用户需要什么,用户不知道需要什么,因为用户太善变了”。今天问你需要什么,你需要的肯定是对的,我给你造出来,没等造原就变了。一定要用技术来引领,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企业要换,首先我们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肯定不行,体力也肯定不行,要变算力。原来搞化学的得奖,和一汽打交道,分子动力学都算出来的,更何况智能也要换,人的智力已经跟不上,所以需要新的智力来解决问题。
 
这是简单跟大家分享的内容,为什么我们要做数字化转型?从企业角度来讲非常必要。
 
第二个方面,数字化转型的定义。我与很多企业做过交流,包括参加很多政府会议,我就发现每个人讲的数字化转型的定义都不一样。归结一下有四类:
 
第一是技术公司类,一般讲技术。
 
第二类是政府,政府一般讲宏观经济、大的经济。
 
第三类是企业。企业讲的五花八门了,石油讲石油的,电网的讲电网的。
 
数字化转型有没有统一的方向?我想肯定不能就是一锅粥,每个人说的好像都是一个大象,但好像又都不是。这是为什么我们每十个人参加会,每个人讲的都不一样。我认为数字化转型要想说清楚需要一个定义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定要谈到定义的问题,因为有了定义大家思路才能清晰。
 
定义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先是以价值创新为目的,目的非常清楚,企业需要盈利,什么东西没有价值产生没有意义。
 
第二,为什么叫数字化转型?因为我用数字技术来驱动,要驱动业务变革,业务变革定位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不是说一个项目就完了,是站在企业整体发展角度去讲这个事儿,才是完整的概念。
 
很多人用很长的字去描述数字化转型,我说最大的弊病在企业,影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你是一个董事长,你一问CIO什么是数字化转型?他给你描述一通,问CFO又给你描述一通,最后没法做决定,到底做不做转型?转型有什么好处?结果就是影响了进度。所以我说一定要给出一个概念来,领导问简单说什么是数字化转型?愿不愿意投资,愿不愿意搞战略,一定要把它做成战略,才能做好数字化转型,只有做好的人才能体会这一点。
 
另外分类: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
 
第一个,赋能。数字技术驱动业务的时候,赋能未必是最强大的。赋能包括对个人的赋能、对设备的赋能、对组织的赋能,有很多例子,时间关系我不展开讲。大家可以看我的公众号,用很多例子讲赋能。当然赋能一般是点状的,很多点也连成面。
 
第二个,优化。让数字说话的最大价值。原来我们组织一个流程,不管是物流也好,供应链也好或者其他业务也好,很多时候拍脑袋。我们量化企业里,一个装置里送多少原料进去,靠经验,现在要靠技术、靠数字说话,这是针对流程的优化。其实流程是所有制造业甚至所有产业都需要这个东西。
 
第三个,转型。这个是转型的本意,是什么意思?如果说我这个企业在这个行业里面发展了很多年,一定形成了优势。这个优势,如果能够通过数字化平台把它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产生新的价值,这就是转型。因为什么?特别是顶尖行业、头部企业。我在一个企业里面做了很多年,市场就这么多分完了,我要用我的技术转到技术地方去,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合适的出路。
 
我想起很多年前华为没有明确的时候,我去华为总部,他们领导跟我吃饭聊天时说这个事儿。他说当时他们做运营商,国内三大运营商,当时他说我已经占70%,中兴占20%,其他所有人占10%。他说这种情况下,如果运营商就这么多了,我再努力不能把中兴砍了,90%的努力产生效果很小,所以华为定了出国战略走向世界,这是很明显的转型,最明显的就是数字化转型。
 
我也有很多的案例,我们中石化就有很多转型的案例。最后一个当然是再造,这就是彻底的转型。全面走向数字时节,包括你的管理、包括你的流程、包括你的组织方式,这个案例相对比较少,但是也有一些东西。
 
划分的好处在于我们一定要量力而行,同时要有整体的规划。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关键是有的地方快速见效,让领导看到效果。否则你还没开始,就被砍了,这件事情也干不下去。
 
这里应该看到,这几个从赋能到再造是眼前业务到未来业务的思路。再造这一块,一般难度比较大,这是孵化的过程。同时要有一个步调,从规划开始要有规划,不能一锤子买卖。我前面说的数字化转型,是从实体世界向数字世界的大迁徙,一定要有规划,然后再是试点,企业找到自身优势或者最快见效的点,试点之后评价,评价之后推广,扩大面,最后是优化,形成闭环,这是一个方法论。
 
最后再强调一下,这三个关系,这三个关系一定要分得清楚,谁是引擎,谁是驱动力?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我们所有企业都讲了很多年—改革。现在央企也在改革,年前国资委要求去行政化,把所有部门,总部部门压缩15%,这是数字化转型吗?显然不是,所以说组织转型不是数字化转型,一定要分清楚。很多人说我们改革也要数字化转型,这个很乱,一定要由技术驱动,驱动业务变革产生新的价值,变革了之后会发现新的业务传统的组织模式已经不适应了,带动组织的变革,这才是正确的驱动路径。
 
用技术驱动业务变革带动组织的变革,举个例子,比如中石化销售业务,总公司、省市公司、区公司、销售业务代表一整套体系。有一天我们见了一个电销平台,把所有产品全放到电销平台上去了,请问原来的体系还要吗?平台一运营起来,然后才知道原来用不着了,这是需要我们发生变革的。不展开讲了。
 
最后还想说一下风险,数字化转型风险很大。麦肯锡有一个图,他说“对数字化转型心动的、想做的90%,敢于下手的17%,成功的也就2%”。我老说它是普遍的规律,一个穷小子追一个大明星,看见美女动心90%,敢动手17%,成功2%是一样的,是普遍规律。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他也有一个分析,分析是:
 
第一个,定义模糊。我觉得这是最、最重要的。比如说咱们定义不清,我就开始干了,干一半大家几个人坐这儿讨论,七嘴八舌你们还能干得下去但是达不到目标。
 
第二个,做过数字化转型一定会知道这一点,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数字化转型的一丁点。我自己深有体会,在推转型的时候大家说这个好,转吧。其实你一推转型带动所有的部门,别人看不见,我支持你就够了,还让我转型?根本没这想法,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当初有9个领导,一个领导说要转型,大家说好都支持,他一转型一定是要带动所有部门,这对所有部门造成了变化。这是转型很多时候出现问题的原因。还有政策风险,比如看房地产好都去炒房,那肯定不行。企业数字文化非常重要。
 
还有组织结构的适应型,组织上一定要有弹性的,随着业务变化进行调整的机制,它不能是僵化的,才能符合数字化的要求。
 
最后一个是技术储备。一个集团公司这边,信息化人才就几个人,我们的企业也有这样情况。一个四、五千企业只有四、五个人搞信息化肯定不行。
 
时间关系,今天说到这儿。我想用德鲁克的一句话结束,他说“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我们现在特别是传统企业,很多人要感受到这是快速变化的时代,第二个是感受到之后要顺应这个潮流一起变化。每次讲到数字化转型的时候,我总想到泰坦尼克号,我们整个人类都在往数字化前行,很多行业都在前行,如果你迟迟不到,等到事到临头时肯定来不及。我想数字化转型大趋势,一定要认识到。时间关系,今天就分享这么多,谢谢大家!

关键字:CIO新基建数字化转型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