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IOCIO联盟 → 正文

企业数据工程专家-OceanMind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责任编辑:cres |来源:企业网D1Net  2021-08-29 15:16:19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8月29日,由企业网D1Net、信众智CIO智力共享平台和中国企业数字化联盟共同主办的2021北京部委央企及大型企业CIO大会暨中国企业数字化联盟年会(夏)在京召开。本次大会以“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为主题,着重探讨部委、央企及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实践,邀请了包括生态环境部、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北京信息资源中心等部委,中国电建集团、中粮肉食集团、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等多家央企CIO进行精彩分享,并有超过百家大中型企业的CIO及行业优秀供应商代表共同参与。
 
以下是现场速记。
 


中新赛克 副总经理 大数据产品线总经理 卢云川
 
卢云川:各位CIO朋友,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中新赛克的卢云川,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企业数据工程”。
 
今天我分享的有三部分:
 
第一.数据工程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
 
第二.企业数据工程如何建设。
 
第三.OceanMind助力企业数据工程落地。
 
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形势我不多说了,大家都比较清楚,除政策以外还有关于市场环境和企业环境、内外部环境都要求我们来做企业数字化的转型,前面有专家讲过,企业数字化转型现在不是来讨论要不要做的事儿,而是应该讨论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在这里不浪费大家的时间。
 
整个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有一个铁三角的模型,但不管这三个角上面是什么,最终中间的还是数据,所以数据永远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的要素。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没有数据就没有应用,没有数据也没有智能。因为我们所有的应用,如果没有数据支撑,你的应用来表现什么?如果没有大量的已经训练好的标准化数据,你的AR怎么做?我们所有AR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已经转到就是要为数据,没有数据就没有智能。
 
我们现在企业数据现状是什么?我们归纳总结了五点:
 
第一.规划弱。大部分企业数据是没有规划的,这是历史原因导致的。因为我们当时在做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并不是以数据为切入点的,我们是以应用为切入点的。今天我要上这个系统解决这个问题,明天要上另外一个系统,解决另外一个问题。最后导致我们的应用做了很多,但底下的数据我们根本没有规划过,因为在那个时代我们大家盯着的还是业务。
 
第二.标准弱。既然没有规划,那肯定没有标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员工的ID号,这个系统里这个厂家是按照这个方式做的,后来又上了另外一个系统,可能通过另外的方式表达的。
 
第三.资产弱。既然没有规划,没有标准,数据资产概念无从谈起,甚至我们可以说我们企业的数据并不在我们企业的手里,在每一个厂家的系统里,我们根本谈不上对数据资产的拥有,随之带来的就是应用。我们有很多的应用,但是都是单维数据处理的结果,很少有多维的数据应用。
 
第四.管理弱。有一个系统先上了以后,大家第一眼用的还挺好,用着用着就不行了,因为我们有一些很多线下动作,最后导致线上数据不如线下数据准,导致数据价值越来越低。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先要解决数据的问题。企业数据问题不简单是做数据清洗、弄数仓搞接口就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它是系统工程,我们称之为数据工程。
 
在业务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之上要解决数据规划、数据建设,我们称之为数据工程。
 
整个数据工程思路是什么?目前我们的企业数据的现状是分层的,我们底层的叫主数据,上面的数据是指标数据和交易数据,基本上企业数据都是按照这样的架构来构建的。
 
所以说针对前面说的五个弱点,我们也相应的提出了五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你规划弱,咱们就要定规划,定规划怎么定?就是要用一个轻咨询的方案,所谓轻咨询指的是更多侧重于项目的落地,而不是仅仅提供一个方法论。
 
对于标准论和资产论分别提出要立标准,要有主数据的建设,没有数据资产我们就需要通过数据中台来构建数据资产。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来构建我们真正的多维的综合数据的应用,最后我们要构建一套完整的数据管理的运营体制,使得我们的数据一直用下去,一直准、一直新。
 
下面就针对这几个步骤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为什么要做咨询?这个问题不需要我来回答,大家搞数据化的规划,没有咨询是无法做好的。所以咨询肯定要做,但为什么要做轻咨询?轻咨询更侧重于前面的目标、方法如何和后续的落地相结合?它更多的是除了做战略以外,它更强调的是战略和落地的桥梁,同时它的咨询更多的是从系统和数据出发,我们知道传统的咨询往往从战略和方法论出发,方法论很好、战略目标也非常明确,但是怎么去落地?没有人来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说还得后面一拨人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提出轻咨询从企业本身系统和现状,而非拿出通用的方法论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是里面具体的几个步骤,不详细介绍了。
 
对于我们来讲,我们的特点是在我们专家团队里不仅有行业专家,我们还有数据专家、系统专家和交付专家。在这个咨询过程当中,其实已经把后面怎么样去实施、落地,怎么样去交付,都把这个事儿说清楚了。说得再具体点,基本上招标书、项目规划书已经写好了,不再是战略目标加上方法论的输出。
 
有了这样的轻咨询以后,我们可以进入我们的数据标准的建设,比如说首先有没有主数据的数据标准?这个是最基础的东西,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简单的事情,比如同样一个事情在你的企业很多IT系统里,但是它的编码、它输出的标准都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可能对这个企业的数据资产有一个充分把握,同一个实体的命名和编码都不一样。我们通过主数据的方式来解决标准落地、唯一源头,一物一码和共享交换的问题。
 
进而构建数据资产,为什么构建数据资产?我们有的客户会问数据都在我这儿,你那样折腾一下就能变成资产?我在这儿就不是资产?我们来看一下这里的四个问题,大家看看咱们的企业里是不是有类似的现象?
 
第一.数据孤岛。我们一般企业、稍微标准企业有五个以上的IT系统,甚至20几个我们都经常碰到,这些系统有的数据完全割裂。比如就说员工的问题,同样一个员工在不同系统里,其实都有他的相应记录,ERP里有、人事、财务、税控都有,但是无法描述这个人的信息,我们往往以为HR就代表人事,其实是不对的。
 
第二.线上、线下数据融合。在我们接触企业里,有表格、现场记录的东西等这些数据是最新、最准的,但是往往和线上数据无法融合,最后的结果就是很多企业员工最后不愿意用这个系统,因为这个系统不准。
 
第三.缺乏内外不数据融合利用。很多企业存在这个现象,比如我们最近做的一个创投企业,他投资的这些企业市值每天都在变化,就意味着创投企业身价也在变化。我们创投企业的老总每天早晨起来之后不知道企业值多少钱了,还有的企业,它被投的企业可能出现重大的风险,可能遇到黑天鹅了,他也不知道或者知道的时间很晚。所以内外部融合时间非常重要。还有大宗企业很希望知道大宗商品实时的价格,跟它的仓储是有关系的,但是现在数据是割裂的。虽然有员工做这个事情,在外网不停的查和看,但无法保证实时和准确。
 
第四.缺乏智能化数据分析手段。只是在这个系统里看一看,如何的去做更深层的分析,这些能力都没有。
 
基于这些,我们整个数据资产的构建,有五步:数据标准、数据资产平台、数据治理、数据服务、数据运营。
 
数据服务是指这次帮客户数据汇集在一起,通过数据标准理论构建数据资产,这个数据资产不是给哪一个厂家用的,是属于我们客户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数据的服务来给未来所有的这个企业里面APP来用、业务厂家来用,这时候大家是不是有一种感觉,这个数据归我所有了?我想给哪个厂家用就给哪个厂家用,以前在不同系统里,我要做事情还要协调很多企业。
 
这个是企业数据资产建设成果,通过资产建设成果构建理论,最上面是针对企业不同运营维度提供主题,销售主题不简单来自销售系统,还来自其他很多系统。
 
第一.怎么解决内部系统的融合?不同系统它的数据是割裂的,最终形成一套数据资产。
 
第二.内外部数据融合。右边列了很多数据源,我们如何把这些数据源能够有效实时的拉到企业内部,和企业内部业务系统进行结合。
 
这边也是我们提供的一款叫睿企的服务,它可以把企业外部动态的数据、事件、行业这些数据都拉到企业内部,和我们企业内部的ERP数据,包括其他的一些市场和销售数据相结合。
 
这一块是我们提供的线上线下的融合,刚才我提到了怎么样把线下的实际工作中的零散数据,通过我们的工具融合到线上系统,来提供统一的分析和查询?特别是我们在线下的时候,数据有个共享性差的问题,对这个企业的工作影响是很大的。如果大家都知道,会提高很大的工作效率。
 
这个就是我们提供的智能分析的能力,刚才我们说的数据智能。比如我们能不能去构建企业内部的一些知识图谱,深度的搜索和挖掘,而非简单把数据放在那里进行简单的统计。
 
再来看大家对数据资产的理解,到底这个数据资产和我们之前,在各个业务系统里的数据是什么区别?左侧是什么?我们现在也有销售指标,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销售指标都是原始ERP单个模块的销售指标,但是系统性实施数据工程后构建的销售指标,除ERP以外把合同、人事、办公、费控系统跟销售相关的数据全部整合在我们的资源库,最终形成上面那一层销售概况、销售人效、项目损益分析、战略型销售项目分析,因为这些数据不光是在ERP里面它还必须综合刚才我说的合同管理、人事管理、办公、费控这些,大家通过这张图可以清晰的看到。
 
我们现在说的数据资产到底和我们原来的简单的BI系统里数据销售指标他们到底有什么样的本质的区别,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名词上的转化,更多的是它本质上把我们企业里所有相关联数据都有机结合起来,给我们提供全局视角、更加全面、科学的视图。
 
我们提供三种运营问题:
 
企业运营健康洞察。每个系统都表征企业运营维度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对管理层不够,我们管理层更关心的是整个企业运营的状态。比如整体的战略决策、整体的竞争力等等,这些数据实际在单个系统里都有,但是单个系统是看不到任何的,其实是管中窥豹。
 
有了这样的数据资产以后,我们就可以在健康模型之上,比如这是正常企业健康模型转换成数据层面,最终得到企业运营能力、发展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企业运营能力我们得不到,但是我们CEO最关心是上面这些指标,这些指标都需要通过我说的数据工程去构建。
 
比如我们有了洞察系统以后,解决商务部门全面掌握所有区域的合同,加强合同的履行。研发设计单位也是一样,往往研发设计单位干的热火朝天,但是能不能卖得掉?对于盈利、亏损完全没有概念,也可能卖的爆款是小组四五个人开发的,结果我们花了一百个人的团队最终卖的成果很差,大家都不知道,因为大家的信息是隔离的。
 
ERP里刚刚签了一个合同,可能物流的同事还不知道呢,可能需要100万套零件,市场的兄弟们正在庆功呢,随之而来的是客户马上指责,总是货到不了,因为这个中间会一个月以后通过会议流转才清楚。我们有了整体多维系统就可以解决,像售后部门也一样。
 
第一步我们说的是洞察,先搞清自己的家底、运营状态、现金流、整个项目运营周期怎么样。
 
第二步是企业运营健康管控。这其中包括流程规划、流程E化、流程D化。
 
领导是否该批,领导是不知道的。这个东西的本质是什么?因为我们没有给这个节点的决策者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撑,因为我们没有提供信息,比如说我现在采购一台设备,我申报100万,这个老板到底批还是不批?如果我们能告诉他过去三年我们采购这个设备都是80万左右,至少这个100万我现在不能批,我去了解一下原因,大多数情况下可能是不合理的。领导看,比之前的型号新,我就可以批了。所以我们要做流程的D化,D化是在每一个节点把决策者需要的数据推送给他。
 
我们上面是传统的管理流程,下面是我们增加了数据资产以后,我们就能给企业的决策者在每一个决策的节点提供这样的数据支撑,让它来清楚到底是审批过还是要拒绝。为什么我们没有数据资产不能做呢?当然不能做,因为他要决策的事情往往是跨系统的,不能在一个节点里提供决策系统。只有跨系统数据整合成数据资产以后,他才能得到足够、充分的数据支撑,来作出科学的决策和判断。
 
我们举一个例子是基于数据资产的费用管控,我们把底层数据通过很好的治理以后形成了项目主题、合同主题、供应链主题,这时看一下会发生什么?比如这是正常的过程,从采购申请到需求的判断、库存、财务经理、财务主管四个部门。
 
第一个部门,比如部门主管看到这个申请以后,他想知道你这一款设备我的库存里面有没有?之前还有没有用掉?包括你用的项目的额度还有多少?这些来判断他的必要性,这些数据来自项目管理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比如它是一个多系统。
 
有了这个数据以后,他做了一个决策送到采购经理,采购经理可能看的东西不一样,采购经理会到仓储系统里面去看一下,包括供应商的信息,他是不是选了新的供应商等等,这些数据他来自ERP、运维、资产管理和项目管理,他得到了这样的表。我们采购经理看到这张表以后,会作出相对科学的判断。
 
再往下走是财务经理,财务经理跟前面采购经理关心不一样,他关心更多是钱、预算,他也从相应的系统里获得他要的这张图,这张图也来自于多个系统的分析和判断。
 
最后到了财务主管,财务主管更多看的是项目的进展。比如这个项目从一开始立项,销售花了多少钱,合同费用是多少,中间发货发了多少,预付款收了多少,到最后是亏损状态。现场又要增加设备,再增加50台服务器,这个事儿还能不能干?那就不能干了。公司那么多项目,他怎么知道现场已经滥成这样了?他也没办法,但现在我们有了相应的数据,这个财务经理至少可以预警开会讨论,所以这些数据有没有很好的起到支撑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部分是企业运营健康审计。我们知道审计最终的依据还是数据,但以前我们数据相对单维,现在有了数据资产以后我们的审计就会变的更加的科学、容易,现在我们知道往往单维财务审计基本上不会有人出问题的,再出问题的话,这个人的能力就比较差了。但是通过多维的数据,你是很难隐藏你的一些企图,所以基于这样的数据资产,我们也提供企业的内部审计的系统。
 
数据管理是我们给客户提供的服务,系统交付完以后,我们会帮他构建运营规划的制度,怎么样去运维管理,包括怎么样去构建数据运维的组织,包括怎么样的规章制度等等。
 
后面我就过的稍微快一点,所有讲的方案都是基于数据中台的产品,在数据中台之上有主数据平台和数据资产平台,上面是我们的数据应用,左侧和右侧是轻咨询服务和数据运维管理服务,就是两个服务加上三大类产品构成我们整个体系。
 
这个是除了中台的基础能力外,我们还提供一些人工智能的引擎,可以给大家使用。这个是我们中台的,我们认为我们具备了一些能力和特点,比如开放、智能,开放就是指我们可以接入很多人工智能能力,轻量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弹性化扩展,智能使我们使用起来方便、简洁。
 
最后简单做一个总结,我们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数据,但数据由于历史原因留下了很多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些问题不是简单的购买一个工具去做数据质量的评估,去做数据总线或者搞一个数仓就能解决问题,我们认为它是系统化工程,所以我们称之为数据工程。
 
这个数据工程解决的是做什么,由轻咨询、定规划。怎么做,我们通过建设主数据和数据资产。然后怎么用?给企业的健康状态提供洞察、管控和审计,最终整个系统做完以后还要管理它。数据的系统和业务的系统最大的区别,系统建完以后,数据每天变化,如果不好好管理,里面的数据就会慢慢老化,除老化以外还会变得更加混乱,最后这个系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最后是怎么管。
 
整体上来讲,我们帮助大家来解决做什么、怎么做、怎么用和怎么管的的问题,我也希望以后我们有机会能够跟大家一起合作,为大家提供整体的数据工程的解决方案。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关键字:数字化转型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企业数据工程专家-OceanMind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CIOCIO联盟 → 正文

企业数据工程专家-OceanMind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责任编辑:cres |来源:企业网D1Net  2021-08-29 15:16:19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8月29日,由企业网D1Net、信众智CIO智力共享平台和中国企业数字化联盟共同主办的2021北京部委央企及大型企业CIO大会暨中国企业数字化联盟年会(夏)在京召开。本次大会以“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为主题,着重探讨部委、央企及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实践,邀请了包括生态环境部、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北京信息资源中心等部委,中国电建集团、中粮肉食集团、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等多家央企CIO进行精彩分享,并有超过百家大中型企业的CIO及行业优秀供应商代表共同参与。
 
以下是现场速记。
 


中新赛克 副总经理 大数据产品线总经理 卢云川
 
卢云川:各位CIO朋友,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中新赛克的卢云川,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企业数据工程”。
 
今天我分享的有三部分:
 
第一.数据工程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
 
第二.企业数据工程如何建设。
 
第三.OceanMind助力企业数据工程落地。
 
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形势我不多说了,大家都比较清楚,除政策以外还有关于市场环境和企业环境、内外部环境都要求我们来做企业数字化的转型,前面有专家讲过,企业数字化转型现在不是来讨论要不要做的事儿,而是应该讨论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在这里不浪费大家的时间。
 
整个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有一个铁三角的模型,但不管这三个角上面是什么,最终中间的还是数据,所以数据永远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的要素。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没有数据就没有应用,没有数据也没有智能。因为我们所有的应用,如果没有数据支撑,你的应用来表现什么?如果没有大量的已经训练好的标准化数据,你的AR怎么做?我们所有AR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已经转到就是要为数据,没有数据就没有智能。
 
我们现在企业数据现状是什么?我们归纳总结了五点:
 
第一.规划弱。大部分企业数据是没有规划的,这是历史原因导致的。因为我们当时在做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并不是以数据为切入点的,我们是以应用为切入点的。今天我要上这个系统解决这个问题,明天要上另外一个系统,解决另外一个问题。最后导致我们的应用做了很多,但底下的数据我们根本没有规划过,因为在那个时代我们大家盯着的还是业务。
 
第二.标准弱。既然没有规划,那肯定没有标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员工的ID号,这个系统里这个厂家是按照这个方式做的,后来又上了另外一个系统,可能通过另外的方式表达的。
 
第三.资产弱。既然没有规划,没有标准,数据资产概念无从谈起,甚至我们可以说我们企业的数据并不在我们企业的手里,在每一个厂家的系统里,我们根本谈不上对数据资产的拥有,随之带来的就是应用。我们有很多的应用,但是都是单维数据处理的结果,很少有多维的数据应用。
 
第四.管理弱。有一个系统先上了以后,大家第一眼用的还挺好,用着用着就不行了,因为我们有一些很多线下动作,最后导致线上数据不如线下数据准,导致数据价值越来越低。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先要解决数据的问题。企业数据问题不简单是做数据清洗、弄数仓搞接口就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它是系统工程,我们称之为数据工程。
 
在业务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之上要解决数据规划、数据建设,我们称之为数据工程。
 
整个数据工程思路是什么?目前我们的企业数据的现状是分层的,我们底层的叫主数据,上面的数据是指标数据和交易数据,基本上企业数据都是按照这样的架构来构建的。
 
所以说针对前面说的五个弱点,我们也相应的提出了五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你规划弱,咱们就要定规划,定规划怎么定?就是要用一个轻咨询的方案,所谓轻咨询指的是更多侧重于项目的落地,而不是仅仅提供一个方法论。
 
对于标准论和资产论分别提出要立标准,要有主数据的建设,没有数据资产我们就需要通过数据中台来构建数据资产。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来构建我们真正的多维的综合数据的应用,最后我们要构建一套完整的数据管理的运营体制,使得我们的数据一直用下去,一直准、一直新。
 
下面就针对这几个步骤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为什么要做咨询?这个问题不需要我来回答,大家搞数据化的规划,没有咨询是无法做好的。所以咨询肯定要做,但为什么要做轻咨询?轻咨询更侧重于前面的目标、方法如何和后续的落地相结合?它更多的是除了做战略以外,它更强调的是战略和落地的桥梁,同时它的咨询更多的是从系统和数据出发,我们知道传统的咨询往往从战略和方法论出发,方法论很好、战略目标也非常明确,但是怎么去落地?没有人来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说还得后面一拨人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提出轻咨询从企业本身系统和现状,而非拿出通用的方法论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是里面具体的几个步骤,不详细介绍了。
 
对于我们来讲,我们的特点是在我们专家团队里不仅有行业专家,我们还有数据专家、系统专家和交付专家。在这个咨询过程当中,其实已经把后面怎么样去实施、落地,怎么样去交付,都把这个事儿说清楚了。说得再具体点,基本上招标书、项目规划书已经写好了,不再是战略目标加上方法论的输出。
 
有了这样的轻咨询以后,我们可以进入我们的数据标准的建设,比如说首先有没有主数据的数据标准?这个是最基础的东西,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简单的事情,比如同样一个事情在你的企业很多IT系统里,但是它的编码、它输出的标准都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可能对这个企业的数据资产有一个充分把握,同一个实体的命名和编码都不一样。我们通过主数据的方式来解决标准落地、唯一源头,一物一码和共享交换的问题。
 
进而构建数据资产,为什么构建数据资产?我们有的客户会问数据都在我这儿,你那样折腾一下就能变成资产?我在这儿就不是资产?我们来看一下这里的四个问题,大家看看咱们的企业里是不是有类似的现象?
 
第一.数据孤岛。我们一般企业、稍微标准企业有五个以上的IT系统,甚至20几个我们都经常碰到,这些系统有的数据完全割裂。比如就说员工的问题,同样一个员工在不同系统里,其实都有他的相应记录,ERP里有、人事、财务、税控都有,但是无法描述这个人的信息,我们往往以为HR就代表人事,其实是不对的。
 
第二.线上、线下数据融合。在我们接触企业里,有表格、现场记录的东西等这些数据是最新、最准的,但是往往和线上数据无法融合,最后的结果就是很多企业员工最后不愿意用这个系统,因为这个系统不准。
 
第三.缺乏内外不数据融合利用。很多企业存在这个现象,比如我们最近做的一个创投企业,他投资的这些企业市值每天都在变化,就意味着创投企业身价也在变化。我们创投企业的老总每天早晨起来之后不知道企业值多少钱了,还有的企业,它被投的企业可能出现重大的风险,可能遇到黑天鹅了,他也不知道或者知道的时间很晚。所以内外部融合时间非常重要。还有大宗企业很希望知道大宗商品实时的价格,跟它的仓储是有关系的,但是现在数据是割裂的。虽然有员工做这个事情,在外网不停的查和看,但无法保证实时和准确。
 
第四.缺乏智能化数据分析手段。只是在这个系统里看一看,如何的去做更深层的分析,这些能力都没有。
 
基于这些,我们整个数据资产的构建,有五步:数据标准、数据资产平台、数据治理、数据服务、数据运营。
 
数据服务是指这次帮客户数据汇集在一起,通过数据标准理论构建数据资产,这个数据资产不是给哪一个厂家用的,是属于我们客户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数据的服务来给未来所有的这个企业里面APP来用、业务厂家来用,这时候大家是不是有一种感觉,这个数据归我所有了?我想给哪个厂家用就给哪个厂家用,以前在不同系统里,我要做事情还要协调很多企业。
 
这个是企业数据资产建设成果,通过资产建设成果构建理论,最上面是针对企业不同运营维度提供主题,销售主题不简单来自销售系统,还来自其他很多系统。
 
第一.怎么解决内部系统的融合?不同系统它的数据是割裂的,最终形成一套数据资产。
 
第二.内外部数据融合。右边列了很多数据源,我们如何把这些数据源能够有效实时的拉到企业内部,和企业内部业务系统进行结合。
 
这边也是我们提供的一款叫睿企的服务,它可以把企业外部动态的数据、事件、行业这些数据都拉到企业内部,和我们企业内部的ERP数据,包括其他的一些市场和销售数据相结合。
 
这一块是我们提供的线上线下的融合,刚才我提到了怎么样把线下的实际工作中的零散数据,通过我们的工具融合到线上系统,来提供统一的分析和查询?特别是我们在线下的时候,数据有个共享性差的问题,对这个企业的工作影响是很大的。如果大家都知道,会提高很大的工作效率。
 
这个就是我们提供的智能分析的能力,刚才我们说的数据智能。比如我们能不能去构建企业内部的一些知识图谱,深度的搜索和挖掘,而非简单把数据放在那里进行简单的统计。
 
再来看大家对数据资产的理解,到底这个数据资产和我们之前,在各个业务系统里的数据是什么区别?左侧是什么?我们现在也有销售指标,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销售指标都是原始ERP单个模块的销售指标,但是系统性实施数据工程后构建的销售指标,除ERP以外把合同、人事、办公、费控系统跟销售相关的数据全部整合在我们的资源库,最终形成上面那一层销售概况、销售人效、项目损益分析、战略型销售项目分析,因为这些数据不光是在ERP里面它还必须综合刚才我说的合同管理、人事管理、办公、费控这些,大家通过这张图可以清晰的看到。
 
我们现在说的数据资产到底和我们原来的简单的BI系统里数据销售指标他们到底有什么样的本质的区别,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名词上的转化,更多的是它本质上把我们企业里所有相关联数据都有机结合起来,给我们提供全局视角、更加全面、科学的视图。
 
我们提供三种运营问题:
 
企业运营健康洞察。每个系统都表征企业运营维度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对管理层不够,我们管理层更关心的是整个企业运营的状态。比如整体的战略决策、整体的竞争力等等,这些数据实际在单个系统里都有,但是单个系统是看不到任何的,其实是管中窥豹。
 
有了这样的数据资产以后,我们就可以在健康模型之上,比如这是正常企业健康模型转换成数据层面,最终得到企业运营能力、发展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企业运营能力我们得不到,但是我们CEO最关心是上面这些指标,这些指标都需要通过我说的数据工程去构建。
 
比如我们有了洞察系统以后,解决商务部门全面掌握所有区域的合同,加强合同的履行。研发设计单位也是一样,往往研发设计单位干的热火朝天,但是能不能卖得掉?对于盈利、亏损完全没有概念,也可能卖的爆款是小组四五个人开发的,结果我们花了一百个人的团队最终卖的成果很差,大家都不知道,因为大家的信息是隔离的。
 
ERP里刚刚签了一个合同,可能物流的同事还不知道呢,可能需要100万套零件,市场的兄弟们正在庆功呢,随之而来的是客户马上指责,总是货到不了,因为这个中间会一个月以后通过会议流转才清楚。我们有了整体多维系统就可以解决,像售后部门也一样。
 
第一步我们说的是洞察,先搞清自己的家底、运营状态、现金流、整个项目运营周期怎么样。
 
第二步是企业运营健康管控。这其中包括流程规划、流程E化、流程D化。
 
领导是否该批,领导是不知道的。这个东西的本质是什么?因为我们没有给这个节点的决策者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撑,因为我们没有提供信息,比如说我现在采购一台设备,我申报100万,这个老板到底批还是不批?如果我们能告诉他过去三年我们采购这个设备都是80万左右,至少这个100万我现在不能批,我去了解一下原因,大多数情况下可能是不合理的。领导看,比之前的型号新,我就可以批了。所以我们要做流程的D化,D化是在每一个节点把决策者需要的数据推送给他。
 
我们上面是传统的管理流程,下面是我们增加了数据资产以后,我们就能给企业的决策者在每一个决策的节点提供这样的数据支撑,让它来清楚到底是审批过还是要拒绝。为什么我们没有数据资产不能做呢?当然不能做,因为他要决策的事情往往是跨系统的,不能在一个节点里提供决策系统。只有跨系统数据整合成数据资产以后,他才能得到足够、充分的数据支撑,来作出科学的决策和判断。
 
我们举一个例子是基于数据资产的费用管控,我们把底层数据通过很好的治理以后形成了项目主题、合同主题、供应链主题,这时看一下会发生什么?比如这是正常的过程,从采购申请到需求的判断、库存、财务经理、财务主管四个部门。
 
第一个部门,比如部门主管看到这个申请以后,他想知道你这一款设备我的库存里面有没有?之前还有没有用掉?包括你用的项目的额度还有多少?这些来判断他的必要性,这些数据来自项目管理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比如它是一个多系统。
 
有了这个数据以后,他做了一个决策送到采购经理,采购经理可能看的东西不一样,采购经理会到仓储系统里面去看一下,包括供应商的信息,他是不是选了新的供应商等等,这些数据他来自ERP、运维、资产管理和项目管理,他得到了这样的表。我们采购经理看到这张表以后,会作出相对科学的判断。
 
再往下走是财务经理,财务经理跟前面采购经理关心不一样,他关心更多是钱、预算,他也从相应的系统里获得他要的这张图,这张图也来自于多个系统的分析和判断。
 
最后到了财务主管,财务主管更多看的是项目的进展。比如这个项目从一开始立项,销售花了多少钱,合同费用是多少,中间发货发了多少,预付款收了多少,到最后是亏损状态。现场又要增加设备,再增加50台服务器,这个事儿还能不能干?那就不能干了。公司那么多项目,他怎么知道现场已经滥成这样了?他也没办法,但现在我们有了相应的数据,这个财务经理至少可以预警开会讨论,所以这些数据有没有很好的起到支撑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部分是企业运营健康审计。我们知道审计最终的依据还是数据,但以前我们数据相对单维,现在有了数据资产以后我们的审计就会变的更加的科学、容易,现在我们知道往往单维财务审计基本上不会有人出问题的,再出问题的话,这个人的能力就比较差了。但是通过多维的数据,你是很难隐藏你的一些企图,所以基于这样的数据资产,我们也提供企业的内部审计的系统。
 
数据管理是我们给客户提供的服务,系统交付完以后,我们会帮他构建运营规划的制度,怎么样去运维管理,包括怎么样去构建数据运维的组织,包括怎么样的规章制度等等。
 
后面我就过的稍微快一点,所有讲的方案都是基于数据中台的产品,在数据中台之上有主数据平台和数据资产平台,上面是我们的数据应用,左侧和右侧是轻咨询服务和数据运维管理服务,就是两个服务加上三大类产品构成我们整个体系。
 
这个是除了中台的基础能力外,我们还提供一些人工智能的引擎,可以给大家使用。这个是我们中台的,我们认为我们具备了一些能力和特点,比如开放、智能,开放就是指我们可以接入很多人工智能能力,轻量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弹性化扩展,智能使我们使用起来方便、简洁。
 
最后简单做一个总结,我们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数据,但数据由于历史原因留下了很多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些问题不是简单的购买一个工具去做数据质量的评估,去做数据总线或者搞一个数仓就能解决问题,我们认为它是系统化工程,所以我们称之为数据工程。
 
这个数据工程解决的是做什么,由轻咨询、定规划。怎么做,我们通过建设主数据和数据资产。然后怎么用?给企业的健康状态提供洞察、管控和审计,最终整个系统做完以后还要管理它。数据的系统和业务的系统最大的区别,系统建完以后,数据每天变化,如果不好好管理,里面的数据就会慢慢老化,除老化以外还会变得更加混乱,最后这个系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最后是怎么管。
 
整体上来讲,我们帮助大家来解决做什么、怎么做、怎么用和怎么管的的问题,我也希望以后我们有机会能够跟大家一起合作,为大家提供整体的数据工程的解决方案。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关键字:数字化转型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