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IO人物访谈 → 正文

易观的云转型之道:大数据应用的云迁移

责任编辑:cd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8-02 11:22:34 本文摘自:企业网D1Net

应用上云,是近几年来企业最为常见的战略选择。随着云业务的大热,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企业永远不要为了云而云,一切云的背后都应该有业务需求作为驱动背景。一旦原有的云模式无法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应用业务就应该实现云端迁移,云迁移便成为了企业无法避免的一场战役。

对于上云的企业而言,如何轻松打赢这场大数据应用云迁移之战,完成云端的转型之路,是每个CIO关注的话题。对此,易观CTO郭炜给各家企业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案例,并在全国CIO大会的演讲中分享了,那些年,易观从公有云部队中转投混合云麾下的心路历程。


易观CTO 郭炜

技术与业务的平衡:关于公有云的战略思考

易观CTO郭炜谈到,如果要做公有云,CIO们一定要考虑几个问题。首先,应该考量自家企业的业务规模和稳定状态,如果企业业务稳定,不存在突增或突涨,或者企业业务规模不够大,则建议放缓公司云化的脚步;其次,要参照企业的硬件规模和核心业务;与此同时,还应考虑云的性能和服务器的性能;最后,企业需注意人员的储备和管理,对于小型企业和创业公司而言,为了减轻自己的人员成本,可以考虑使用公有云外包自己的云服务。但如果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那么就需要重新评估,到底是选择公有云还是混合云。

从成本角度来看,如果公司长期只做公有云,那么在后续过程中公司人员成本不会大幅增加,但在外面的CTO的成本却会越来越高。考虑到此,更多企业开始向混合云的探索,这便是一开始易观选择从公有云迁移到混合云的原因。

从公有云到混合云,企业云的部署抉择

易观之所以要实行从公有云到混合云的战略迁移方针,主要考虑到了混合云存在的如下优势:

第一点,单从业务背景上来看,易观所面临的整个数据量是非常巨大的。早前易观只是单纯的实现公有云的建设,随着每天触发的数据量日益庞大,原有的公有云处理方式和并发效果无法满足现有的业务需求。而混合云却能完美解决这一问题。

第二点,由于一开始做公有云的时候,受庞大的数据量的影响,公有云的IO性能无法得到保证。而混合云则因其弹性扩展进行接入和接收数据,具有较高的IO性能,这让混合云有了先天优势。

第三点,就安全防控而言,公有云能够做到产品的安全接收端的弹性需求,无需迁移,直接关闭相关业务线即可,便能保障公有云产品安全。私有云则是性能一向良好,无需同他人分享相关IO;技术迭代也较为迅速,随着数据量增大的同时,开源组件的更新速度也远高于公有云的更新速度;投入的TCO可控,按折旧来算,TCO比公有云的更加划算。因此,从企业角度来看,兼顾两种云模式的优点,混合云成为了易观的新一步的选择。

云迁移之路的阻碍

当然,每一项战略决策,都伴随着痛点,云迁移之路更是如此,挑战还有很多,前路注定不会太过平坦。

郭炜就说到,易观在向混合云迁徙的途中,也遭遇到了多个技术难点。

首先是庞大数据量的迁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易观决定,在迁移的时候,只迁移原来的数据,其余数据是同步后重新计算一遍,可能这样看着比较繁复,但事实上同步所有数据的成本和时间远远超过了把原始数据重新计算一遍的时间。故而,迁移原始数据压缩做同步是一个明智之选。期间,并发较高,两边数据需要同时进行,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对此,易观自己开发了一套“四分卫”程序进行解决。最终,这个程序也开源出来了,主要用于大数据互联网级别的传输,这个难点也算是基本解决了。

其次便是如何应对庞大的数据流。关于大数据流这个东西,疏导要远大于处理,出现这个状况的时候,处理是处理不完的,只有去疏导。谈到疏导,易观CTO郭炜就说到,这需要两个关键性技术,良性可扩展的网络构架和云+端的控制策略。对此,易观选择通过混合云和多机房的方式解决,还使用了公有云的思路解决网络构架的问题。

紧接着,易观还遇到了用户画像的问题,企业需要基于用户画像来看到他的行为明细,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最终郭炜告诉我们,解决方案有两部分,一是使用开源的方法,二是利用抽样的渠道,预测最后的结果。解决了用户画像问题,易观后面又遇到的不少阻碍,随着每个阶段的不断突破,易观的云迁移之路才走到了今天。

对于云转型的各家企业而言,云迁移的每一步都需要公司团队的不断深耕,每一个抉择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挑战,然而挑战背后却潜藏着更大的机遇,只有顺利的跨越了这些羁绊,企业才能实现新的转身,才能拥抱更好的未来!

x 易观的云转型之道:大数据应用的云迁移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CIO人物访谈 → 正文

易观的云转型之道:大数据应用的云迁移

责任编辑:cd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8-02 11:22:34 本文摘自:企业网D1Net

应用上云,是近几年来企业最为常见的战略选择。随着云业务的大热,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企业永远不要为了云而云,一切云的背后都应该有业务需求作为驱动背景。一旦原有的云模式无法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应用业务就应该实现云端迁移,云迁移便成为了企业无法避免的一场战役。

对于上云的企业而言,如何轻松打赢这场大数据应用云迁移之战,完成云端的转型之路,是每个CIO关注的话题。对此,易观CTO郭炜给各家企业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案例,并在全国CIO大会的演讲中分享了,那些年,易观从公有云部队中转投混合云麾下的心路历程。


易观CTO 郭炜

技术与业务的平衡:关于公有云的战略思考

易观CTO郭炜谈到,如果要做公有云,CIO们一定要考虑几个问题。首先,应该考量自家企业的业务规模和稳定状态,如果企业业务稳定,不存在突增或突涨,或者企业业务规模不够大,则建议放缓公司云化的脚步;其次,要参照企业的硬件规模和核心业务;与此同时,还应考虑云的性能和服务器的性能;最后,企业需注意人员的储备和管理,对于小型企业和创业公司而言,为了减轻自己的人员成本,可以考虑使用公有云外包自己的云服务。但如果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那么就需要重新评估,到底是选择公有云还是混合云。

从成本角度来看,如果公司长期只做公有云,那么在后续过程中公司人员成本不会大幅增加,但在外面的CTO的成本却会越来越高。考虑到此,更多企业开始向混合云的探索,这便是一开始易观选择从公有云迁移到混合云的原因。

从公有云到混合云,企业云的部署抉择

易观之所以要实行从公有云到混合云的战略迁移方针,主要考虑到了混合云存在的如下优势:

第一点,单从业务背景上来看,易观所面临的整个数据量是非常巨大的。早前易观只是单纯的实现公有云的建设,随着每天触发的数据量日益庞大,原有的公有云处理方式和并发效果无法满足现有的业务需求。而混合云却能完美解决这一问题。

第二点,由于一开始做公有云的时候,受庞大的数据量的影响,公有云的IO性能无法得到保证。而混合云则因其弹性扩展进行接入和接收数据,具有较高的IO性能,这让混合云有了先天优势。

第三点,就安全防控而言,公有云能够做到产品的安全接收端的弹性需求,无需迁移,直接关闭相关业务线即可,便能保障公有云产品安全。私有云则是性能一向良好,无需同他人分享相关IO;技术迭代也较为迅速,随着数据量增大的同时,开源组件的更新速度也远高于公有云的更新速度;投入的TCO可控,按折旧来算,TCO比公有云的更加划算。因此,从企业角度来看,兼顾两种云模式的优点,混合云成为了易观的新一步的选择。

云迁移之路的阻碍

当然,每一项战略决策,都伴随着痛点,云迁移之路更是如此,挑战还有很多,前路注定不会太过平坦。

郭炜就说到,易观在向混合云迁徙的途中,也遭遇到了多个技术难点。

首先是庞大数据量的迁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易观决定,在迁移的时候,只迁移原来的数据,其余数据是同步后重新计算一遍,可能这样看着比较繁复,但事实上同步所有数据的成本和时间远远超过了把原始数据重新计算一遍的时间。故而,迁移原始数据压缩做同步是一个明智之选。期间,并发较高,两边数据需要同时进行,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对此,易观自己开发了一套“四分卫”程序进行解决。最终,这个程序也开源出来了,主要用于大数据互联网级别的传输,这个难点也算是基本解决了。

其次便是如何应对庞大的数据流。关于大数据流这个东西,疏导要远大于处理,出现这个状况的时候,处理是处理不完的,只有去疏导。谈到疏导,易观CTO郭炜就说到,这需要两个关键性技术,良性可扩展的网络构架和云+端的控制策略。对此,易观选择通过混合云和多机房的方式解决,还使用了公有云的思路解决网络构架的问题。

紧接着,易观还遇到了用户画像的问题,企业需要基于用户画像来看到他的行为明细,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最终郭炜告诉我们,解决方案有两部分,一是使用开源的方法,二是利用抽样的渠道,预测最后的结果。解决了用户画像问题,易观后面又遇到的不少阻碍,随着每个阶段的不断突破,易观的云迁移之路才走到了今天。

对于云转型的各家企业而言,云迁移的每一步都需要公司团队的不断深耕,每一个抉择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挑战,然而挑战背后却潜藏着更大的机遇,只有顺利的跨越了这些羁绊,企业才能实现新的转身,才能拥抱更好的未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