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IO人物访谈 → 正文

大象保险田立文:互联网保险企业需要沉淀核心用户

责任编辑:cdeng 作者:shania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9-20 16:20:18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当前很多互联网保险公司的业务模式都是以场景、渠道等B端合作为主,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代理人等途径实现业务拓展。尽管以B端合作的模式能够带来大规模的保单和用户量,但是却无法通过B端获取真实全面的用户数据并达到理想的用户体验,用户品牌认知度、认可度也不高。互联网保险企业要具备核心的竞争力,就要拥有自己的核心用户群,不能一味的追求保费、保单量和用户规模,静下心来打造自己的2C业务模式,沉淀属于企业本身的高价值核心用户,这才是新一代互联网保险企业的价值之选。”在2018第二届中国保险科技创新国际峰会上,大象保险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田立文为企业网D1Net讲述了自己关于保险行业的看法与执着。

【大象保险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 田立文】

立足C端,沉淀高价值的种子用户

谈到当初大象保险主攻C端人群的初衷,田立文表示,其实一开始,很多保险企业都在做C端,大家都看到了C端的空间和价值,然而,中途很多人都放弃了。C端是具备市场潜能的,痛点却足够让很多企业知难而退。首轮淘汰的便是那些执着于保费和保单量的企业,用户意识不足、保险无法达到用户的刚性需求、用户线上购买保险需要很多间接场景去触发、用户活跃度也不高等问题都阻碍着业务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象保险也遭遇了同样的难题。秉承着以“用户”为核心,为用户做专业化、定制化服务的初心,大象坚持以C端为主B端为辅的打法切入市场,期间大象不断尝试建立专业化的服务和运营体系,以服务为出发点,充分利用智能化能力及互联网运营手段,配合渠道场景,线上线下融合,通过APP、小程序、公众号以及与其他B端合作渠道,捕捉用户需求,从用户需求入手,与保险公司合作反向定制产品,让自身的保险产品更加了解用户需求。大浪淘沙,如今,大象早已沉淀了一批属于自己的高价值、高核心的、具备刚需的种子用户,而后续的产品方案和险种服务也围绕着这批高生命力的用户群体进行开展。

科技赋能,用户驱动的智能保险

随着大数据、AI、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进一步落地保险领域,以保险科技驱动创新成为了业界新常态。作为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智能保险顾问平台,大象保险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在风险定价、产品设计、产品个性化、智能理赔、智能保顾、智能核保、智能风控等方面提供商业智能支持,重塑服务流程。

田立文认为,一切基于算法的用户分层、保险预测、智能获客、承保、理赔等流程的核心都应该是围绕着用户做好服务。一切现代科技手段,都是为了拉近保险与用户的距离。大象的智能保险顾问平台就是典型的以服务为本的智能平台,它整合了全网线上互联网保险产品,将产品保障责任、价格、健康告知、免责条款等文本化的内容因子化,量化并建立保险产品评价模型,针对不同用户,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此外,在售前核保领域,传统的线上核保,很多产品针对健康告知问题都是一刀切处理,虽然部分产品具有线上智能核保功能,但是带“病”投保用户需要一款款的去尝试,又不具备专业知识,要么不敢轻易决策,要么被拒之门外。大象保险经过客服数据分析,发现线上患有高血压、高血脂、乙肝病毒携带者、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小毛病在内的临界可保人群都是真正具有价值潜力的核心用户,此类用户带着刚需而来,需要解决实际保障问题,对于互联网保险企业而言,就需要服务好带有这种类似属性的核心种子用户,为这类用户做多维度的产品解析、专业化的顾问服务,帮助筛选合适险种,做到“智能定制,因人而保”。

讲到此处,田立文感叹:整个互联网保险行业对这些细节抓的还不够,对保费、用户规模的侧重关注,反而忽略了用户服务细节。然而太重视用户体验,企业又需要走很长的路,资本指标达不到,现实的无奈之处,导致至今行业里体验较好的平台产品少之又少。

然而,随着行业大环境乃至保险消费者的巨大改变,互联网保险开始进入快车道发展,这个行业赛道够宽也够长,但却考验着每一位参赛者的耐心与毅力,对于保险的未来走向,田立文做出了三点预测:

1. 线上互联网保险服务将是必然趋势,保险保障领域将会从线下代理人转化为主逐步过渡到智能化的线上+专业人员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上来;

2. 健康险的迭代和发展将会逐渐深化融入到大健康管理体系,未来保险将会作为健康管理领域必不可少的保障模块而存在;

3. 商业保险将会以必要的全民社会保障元素形态演进,社保、商保、大健康管理、医养的结合和融合将会成为和谐稳定社会中大部分消费者的选择。

保险行业终将发展到一个阶段,用户意识一定会全面觉醒,需求正在逐步扩大,赛道入口却在日益缩减…….市场从不缺机遇,而是缺智者,智者总能抓住机遇,将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关键字: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大象保险田立文:互联网保险企业需要沉淀核心用户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CIO人物访谈 → 正文

大象保险田立文:互联网保险企业需要沉淀核心用户

责任编辑:cdeng 作者:shania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9-20 16:20:18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当前很多互联网保险公司的业务模式都是以场景、渠道等B端合作为主,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代理人等途径实现业务拓展。尽管以B端合作的模式能够带来大规模的保单和用户量,但是却无法通过B端获取真实全面的用户数据并达到理想的用户体验,用户品牌认知度、认可度也不高。互联网保险企业要具备核心的竞争力,就要拥有自己的核心用户群,不能一味的追求保费、保单量和用户规模,静下心来打造自己的2C业务模式,沉淀属于企业本身的高价值核心用户,这才是新一代互联网保险企业的价值之选。”在2018第二届中国保险科技创新国际峰会上,大象保险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田立文为企业网D1Net讲述了自己关于保险行业的看法与执着。

【大象保险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 田立文】

立足C端,沉淀高价值的种子用户

谈到当初大象保险主攻C端人群的初衷,田立文表示,其实一开始,很多保险企业都在做C端,大家都看到了C端的空间和价值,然而,中途很多人都放弃了。C端是具备市场潜能的,痛点却足够让很多企业知难而退。首轮淘汰的便是那些执着于保费和保单量的企业,用户意识不足、保险无法达到用户的刚性需求、用户线上购买保险需要很多间接场景去触发、用户活跃度也不高等问题都阻碍着业务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象保险也遭遇了同样的难题。秉承着以“用户”为核心,为用户做专业化、定制化服务的初心,大象坚持以C端为主B端为辅的打法切入市场,期间大象不断尝试建立专业化的服务和运营体系,以服务为出发点,充分利用智能化能力及互联网运营手段,配合渠道场景,线上线下融合,通过APP、小程序、公众号以及与其他B端合作渠道,捕捉用户需求,从用户需求入手,与保险公司合作反向定制产品,让自身的保险产品更加了解用户需求。大浪淘沙,如今,大象早已沉淀了一批属于自己的高价值、高核心的、具备刚需的种子用户,而后续的产品方案和险种服务也围绕着这批高生命力的用户群体进行开展。

科技赋能,用户驱动的智能保险

随着大数据、AI、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进一步落地保险领域,以保险科技驱动创新成为了业界新常态。作为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智能保险顾问平台,大象保险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在风险定价、产品设计、产品个性化、智能理赔、智能保顾、智能核保、智能风控等方面提供商业智能支持,重塑服务流程。

田立文认为,一切基于算法的用户分层、保险预测、智能获客、承保、理赔等流程的核心都应该是围绕着用户做好服务。一切现代科技手段,都是为了拉近保险与用户的距离。大象的智能保险顾问平台就是典型的以服务为本的智能平台,它整合了全网线上互联网保险产品,将产品保障责任、价格、健康告知、免责条款等文本化的内容因子化,量化并建立保险产品评价模型,针对不同用户,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此外,在售前核保领域,传统的线上核保,很多产品针对健康告知问题都是一刀切处理,虽然部分产品具有线上智能核保功能,但是带“病”投保用户需要一款款的去尝试,又不具备专业知识,要么不敢轻易决策,要么被拒之门外。大象保险经过客服数据分析,发现线上患有高血压、高血脂、乙肝病毒携带者、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小毛病在内的临界可保人群都是真正具有价值潜力的核心用户,此类用户带着刚需而来,需要解决实际保障问题,对于互联网保险企业而言,就需要服务好带有这种类似属性的核心种子用户,为这类用户做多维度的产品解析、专业化的顾问服务,帮助筛选合适险种,做到“智能定制,因人而保”。

讲到此处,田立文感叹:整个互联网保险行业对这些细节抓的还不够,对保费、用户规模的侧重关注,反而忽略了用户服务细节。然而太重视用户体验,企业又需要走很长的路,资本指标达不到,现实的无奈之处,导致至今行业里体验较好的平台产品少之又少。

然而,随着行业大环境乃至保险消费者的巨大改变,互联网保险开始进入快车道发展,这个行业赛道够宽也够长,但却考验着每一位参赛者的耐心与毅力,对于保险的未来走向,田立文做出了三点预测:

1. 线上互联网保险服务将是必然趋势,保险保障领域将会从线下代理人转化为主逐步过渡到智能化的线上+专业人员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上来;

2. 健康险的迭代和发展将会逐渐深化融入到大健康管理体系,未来保险将会作为健康管理领域必不可少的保障模块而存在;

3. 商业保险将会以必要的全民社会保障元素形态演进,社保、商保、大健康管理、医养的结合和融合将会成为和谐稳定社会中大部分消费者的选择。

保险行业终将发展到一个阶段,用户意识一定会全面觉醒,需求正在逐步扩大,赛道入口却在日益缩减…….市场从不缺机遇,而是缺智者,智者总能抓住机遇,将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关键字: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