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计算行业动态 → 正文

传统IDC VS云计算:两个时代的较量

责任编辑:editor007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7-12 17:38:18 本文摘自:199IT

在过去的十年间,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井喷,IDC作为基础设施,在中国赢得了奇迹式的增长,平均增速最高达到40%,这让投资IDC热潮在中国方兴未艾。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到新疆腹地,都掀起了一股IDC热。在2016年,中国的IDC行业市场总规模达到了714.5亿元。

然而,在笔者看来,传统的IDC是典型的新兴行业旧模式,无论是只提供基础设施的托管型服务,还是直接提供服务器、网络和存储设备,提供近似云计算体验的所谓进阶版,其基本商业逻辑都是:利用资源整合售卖,赚取差价。在云计算时代的今天,注定是没有前途的生意模式。

纵观Rackspace、Softlayer这两家在全球最早从传统IDC托管向云计算转型的厂商,自2013年以来在资本市场的节节败退,已经清晰的说明了这个道理。

首先看当年和IBM同样传出绯闻的Rackspace,当年也号称云计算的主流玩家,比Softlayer技术上更加接近云计算模式,当年估值高达90亿美金,到去年退市私有化的时候,市值仅仅40亿美金,市值已经跌去大半。

同样在购买softlayer后IBM股价的走势,显然也难以恢复到昨日的辉煌,传统IDC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寂寞,这一点从股价角度反映得淋漓尽致。

反观,在云计算市场风头正劲的AWS和Azure,股价一路上扬,市值不断创新高,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

在历史上常见这样的场景:那就是两个时代的较量:当你在改进刀剑的时候,并希望做到极致的时候,热兵器时代,已经来了。

云计算,相对于传统的IDC,就是这样两个时代的比拼。冷酷无情的资本市场,已经用脚投票,告诉我们这两个时代较量的结果了。

那么反过来,让我们以史为鉴,梳理一下传统IDC模式在云计算时代为什么注定会失败的原因。让我们从企业级客户的IT建设核心需求出发,在服务可用性,数据持久性,运维成本/弹性、资源效率等诸多方面来进行对比。

1)服务可用性

在可用性上,考虑到CPU、硬盘、电源、主板等硬件的年故障率,单台物理机的整机年故障率一般为3%左右,相当于每100台物理机,一年内至少会有3台在不可预期的时间出现硬件故障。

从出现故障到最终修复重新上架,少则3-5天,多则十天半个月。

  任何一个硬件故障,都有可能成为托管IDC的灾难性事件

而在云计算的世界中,按照当前主流云计算厂商所提供的云服务器可用性SLA指标,国外的AWS/Azure通过多可用区承诺99.95%的可用性,国内的阿里云单可用区可用性为99.95%,换言之也就是年停机时间不高于4.38个小时,相对比传统IDC物理机动辄以数天/星期来计算的停机时间,云服务器的可用性提升了数十倍。

也就意味着,在云计算的世界中,由于云服务器故障导致的业务中止概率约为传统IDC的百分之几。

2) 数据持久性

数据是一家企业的核心资产,如何保障数据持久性,是IT系统建设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在传统IDC基于物理机的建设模式下,为了提供数据持久性,服务器上的本地硬盘会通过RAID卡做RAID10/5,部分核心业务还会采用企业级外置存储阵列(类似EMC VMAX10K、IBM DS8K等专业存储)来进一步提供数据持久性。

但在现实世界中,RAID卡也好,外置存储阵列也罢,都不同程度上存在单点故障问题。有时服务器主板故障等原因,也会殃及池鱼影响造成数据不可访问。导致运维人员往往还要通过备份软件、磁带库、存储阵列容灾、数据库/应用层数据同步等等一系列技术手段,来预防潜在的数据丢失可能。这样就给企业IT无形间又增加了诸多成本。

而在云计算的世界中,同样按照主流云计算厂商提供的数据可靠性SLA,从5个9到9个9不等,即使是5个9可靠性,也意味着每1百万块云磁盘,每个月故障的数量不超过1块。相比于传统物理机模式,数据持久性无疑提高了成百上千倍。

不难看出,在传统IDC基于物理机建设模式下,为了实现高可用性和高数据持久性,不仅需要在软硬件上投入大量资源,购买小型机、高端X86服务器、企业级存储,租用/自建高标准的机房,还需要培养一支具备丰富软硬件运维能力的日常运维团队,为核心业务提供7*24小时的保障能力。业务不间断运行的背后,是一支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团队日以继夜的坚守与付出。

而在云上,云计算厂商都在背后默默地代替客户完成了这一系列工作,客户只需要关注SLA以及其IT架构如何适应业务需求,并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进一步促进业务快速发展。

3)资源利用率和弹性

对一家企业而言,业务发展速度反应到IT需求上,会分为刚性需求和柔性需求。

在当前业务变化日益频繁的时代下,一次打折促销活动所需要的IT资源,就可能是日常需求的5-10倍。还记得几年前国内某图书电商平台做促销,结果第一天就被流量冲爆了,连夜紧急上线了数百台服务器,结果到了第二天依旧被打爆。传统建设模式已经完全无法满足这样的业务需求,如果要承受住业务高峰期的压力,必须要提前准备和付出数倍的IT投入,但当活动结束流量下降至平时水平,这些就会转化为闲置的资源,从而将整个IDC资源利用率拉低到惨不忍睹的水平,这样的脉冲场景会变得越来越多。

随着云计算市场马太效应的不断增长,排名前列的几家云计算厂商(国外的AWS、Azure、国内的阿里云)数据中心已经达到数十万虚拟机的部署规模。在这样的规模优势下,对单个客户而言,能够享受到的弹性能力几乎可以认为是没有上限的,通过“按需使用,按量付费”的模式,完全具备满足业务高峰期需求的能力。真正实现IT资源的投入随业务需求实时变化,帮助客户更好的节省成本,提高效益。

看到这里,为什么传统IDC模式在云计算时代注定会失败,相信在读者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而Rackspace、Softlayer这两家在全球最早从传统IDC托管向云计算转型的厂商在资本市场的故事,在国内会重演吗?让我们再回头看看国内的传统IDC物理机模式玩家的情况。

国内IDC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电信运营商,优势是掌握了带宽等稀缺资源;第二类是全国类的运营商,依靠庞大的地面销售团队,分销网络提供业务来源。

第三类是某些云计算供应商为客户提供物理机形态的产品供应,是比较类似Softlayer这样的生意模式的,能够提供接近于云计算体验的物理机,在数小时可以提供快速交付,具有一定的弹性,自动化能力,提供接近虚拟机的体验。

但此类公司中,即使是Softlayer这样的全球顶尖玩家,也曾被诸多行业大牛看作是IDC未来的主要演进方向,最终也仅仅以20亿美金的代价委身IBM,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云计算模式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而随着近几年中国云计算市场的井喷,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经过这样的对比,资本市场将传统IDC生意模式视为“丑小鸭”就不足为奇了。如果始终抱着传统IDC物理机生意模式不放手,仅仅只是在交付效率上做做表面文章,而不去(或没有能力)弥补传统IDC模式与真正的云计算模式在服务可用性、数据持久性和弹性方面的巨大差距,这样的厂商最终大概率会像Softlayer这样的业界前辈,以黯然退场而结局。

关键字:IDC云计算

本文摘自:199IT

x 传统IDC VS云计算:两个时代的较量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云计算行业动态 → 正文

传统IDC VS云计算:两个时代的较量

责任编辑:editor007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7-12 17:38:18 本文摘自:199IT

在过去的十年间,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井喷,IDC作为基础设施,在中国赢得了奇迹式的增长,平均增速最高达到40%,这让投资IDC热潮在中国方兴未艾。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到新疆腹地,都掀起了一股IDC热。在2016年,中国的IDC行业市场总规模达到了714.5亿元。

然而,在笔者看来,传统的IDC是典型的新兴行业旧模式,无论是只提供基础设施的托管型服务,还是直接提供服务器、网络和存储设备,提供近似云计算体验的所谓进阶版,其基本商业逻辑都是:利用资源整合售卖,赚取差价。在云计算时代的今天,注定是没有前途的生意模式。

纵观Rackspace、Softlayer这两家在全球最早从传统IDC托管向云计算转型的厂商,自2013年以来在资本市场的节节败退,已经清晰的说明了这个道理。

首先看当年和IBM同样传出绯闻的Rackspace,当年也号称云计算的主流玩家,比Softlayer技术上更加接近云计算模式,当年估值高达90亿美金,到去年退市私有化的时候,市值仅仅40亿美金,市值已经跌去大半。

同样在购买softlayer后IBM股价的走势,显然也难以恢复到昨日的辉煌,传统IDC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寂寞,这一点从股价角度反映得淋漓尽致。

反观,在云计算市场风头正劲的AWS和Azure,股价一路上扬,市值不断创新高,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

在历史上常见这样的场景:那就是两个时代的较量:当你在改进刀剑的时候,并希望做到极致的时候,热兵器时代,已经来了。

云计算,相对于传统的IDC,就是这样两个时代的比拼。冷酷无情的资本市场,已经用脚投票,告诉我们这两个时代较量的结果了。

那么反过来,让我们以史为鉴,梳理一下传统IDC模式在云计算时代为什么注定会失败的原因。让我们从企业级客户的IT建设核心需求出发,在服务可用性,数据持久性,运维成本/弹性、资源效率等诸多方面来进行对比。

1)服务可用性

在可用性上,考虑到CPU、硬盘、电源、主板等硬件的年故障率,单台物理机的整机年故障率一般为3%左右,相当于每100台物理机,一年内至少会有3台在不可预期的时间出现硬件故障。

从出现故障到最终修复重新上架,少则3-5天,多则十天半个月。

  任何一个硬件故障,都有可能成为托管IDC的灾难性事件

而在云计算的世界中,按照当前主流云计算厂商所提供的云服务器可用性SLA指标,国外的AWS/Azure通过多可用区承诺99.95%的可用性,国内的阿里云单可用区可用性为99.95%,换言之也就是年停机时间不高于4.38个小时,相对比传统IDC物理机动辄以数天/星期来计算的停机时间,云服务器的可用性提升了数十倍。

也就意味着,在云计算的世界中,由于云服务器故障导致的业务中止概率约为传统IDC的百分之几。

2) 数据持久性

数据是一家企业的核心资产,如何保障数据持久性,是IT系统建设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在传统IDC基于物理机的建设模式下,为了提供数据持久性,服务器上的本地硬盘会通过RAID卡做RAID10/5,部分核心业务还会采用企业级外置存储阵列(类似EMC VMAX10K、IBM DS8K等专业存储)来进一步提供数据持久性。

但在现实世界中,RAID卡也好,外置存储阵列也罢,都不同程度上存在单点故障问题。有时服务器主板故障等原因,也会殃及池鱼影响造成数据不可访问。导致运维人员往往还要通过备份软件、磁带库、存储阵列容灾、数据库/应用层数据同步等等一系列技术手段,来预防潜在的数据丢失可能。这样就给企业IT无形间又增加了诸多成本。

而在云计算的世界中,同样按照主流云计算厂商提供的数据可靠性SLA,从5个9到9个9不等,即使是5个9可靠性,也意味着每1百万块云磁盘,每个月故障的数量不超过1块。相比于传统物理机模式,数据持久性无疑提高了成百上千倍。

不难看出,在传统IDC基于物理机建设模式下,为了实现高可用性和高数据持久性,不仅需要在软硬件上投入大量资源,购买小型机、高端X86服务器、企业级存储,租用/自建高标准的机房,还需要培养一支具备丰富软硬件运维能力的日常运维团队,为核心业务提供7*24小时的保障能力。业务不间断运行的背后,是一支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团队日以继夜的坚守与付出。

而在云上,云计算厂商都在背后默默地代替客户完成了这一系列工作,客户只需要关注SLA以及其IT架构如何适应业务需求,并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进一步促进业务快速发展。

3)资源利用率和弹性

对一家企业而言,业务发展速度反应到IT需求上,会分为刚性需求和柔性需求。

在当前业务变化日益频繁的时代下,一次打折促销活动所需要的IT资源,就可能是日常需求的5-10倍。还记得几年前国内某图书电商平台做促销,结果第一天就被流量冲爆了,连夜紧急上线了数百台服务器,结果到了第二天依旧被打爆。传统建设模式已经完全无法满足这样的业务需求,如果要承受住业务高峰期的压力,必须要提前准备和付出数倍的IT投入,但当活动结束流量下降至平时水平,这些就会转化为闲置的资源,从而将整个IDC资源利用率拉低到惨不忍睹的水平,这样的脉冲场景会变得越来越多。

随着云计算市场马太效应的不断增长,排名前列的几家云计算厂商(国外的AWS、Azure、国内的阿里云)数据中心已经达到数十万虚拟机的部署规模。在这样的规模优势下,对单个客户而言,能够享受到的弹性能力几乎可以认为是没有上限的,通过“按需使用,按量付费”的模式,完全具备满足业务高峰期需求的能力。真正实现IT资源的投入随业务需求实时变化,帮助客户更好的节省成本,提高效益。

看到这里,为什么传统IDC模式在云计算时代注定会失败,相信在读者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而Rackspace、Softlayer这两家在全球最早从传统IDC托管向云计算转型的厂商在资本市场的故事,在国内会重演吗?让我们再回头看看国内的传统IDC物理机模式玩家的情况。

国内IDC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电信运营商,优势是掌握了带宽等稀缺资源;第二类是全国类的运营商,依靠庞大的地面销售团队,分销网络提供业务来源。

第三类是某些云计算供应商为客户提供物理机形态的产品供应,是比较类似Softlayer这样的生意模式的,能够提供接近于云计算体验的物理机,在数小时可以提供快速交付,具有一定的弹性,自动化能力,提供接近虚拟机的体验。

但此类公司中,即使是Softlayer这样的全球顶尖玩家,也曾被诸多行业大牛看作是IDC未来的主要演进方向,最终也仅仅以20亿美金的代价委身IBM,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云计算模式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而随着近几年中国云计算市场的井喷,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经过这样的对比,资本市场将传统IDC生意模式视为“丑小鸭”就不足为奇了。如果始终抱着传统IDC物理机生意模式不放手,仅仅只是在交付效率上做做表面文章,而不去(或没有能力)弥补传统IDC模式与真正的云计算模式在服务可用性、数据持久性和弹性方面的巨大差距,这样的厂商最终大概率会像Softlayer这样的业界前辈,以黯然退场而结局。

关键字:IDC云计算

本文摘自:199I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