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计算行业动态 → 正文

2017年数字化产业关键词盘点

责任编辑:zhaoxiaoqin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12-21 18:54:01 本文摘自:邱小庆 张永利

2017年很快即将成为过去时,但是2017年的数字化产业,出现了很多值得关注的新趋势。在本文中,笔者寻找了十个关键词,来对2017年的数字化产业进行年终盘点。

关键词一:移动化行业实践

前几年可以说是移动化大规模的概念导入期,移动化建设逐渐进入到很多组织的信息化流程中。在2017年,可以很清晰的发现,移动化建设已经摆脱了最初的概念期,进入了实践期。越来越多的组织均发现,移动化是信息化建设中很难分割的部分,移动办公流程的引入,对于提升工作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目前很多组织在拟定信息化战略的时候,会将移动化作为必然选项,并对移动化平台的功能性实践提出具体的指标或模块化要求。

关键词二:移动化转型升级

行业用户在推动移动化的过程中,需求也出现了不断的转型升级。在前几年,移动化需求主要强调的是对移动化设备的强制管控,较少考虑到用户隐私信息等因素,也没有对工作需求与个人应用需求进行明确区隔。

在早期移动化平台中,主要应用于金融、政府等对于数据安全极为敏感的组织,保障其工作专用移动设备的安全性。而随着移动化场景的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组织希望也将个人设备纳入到移动化管理范围之内,将个人设备转化为生产力工具,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到个人数据与工作数据的隔离,双系统(工作、生活双系统,可自动切换)管理方式也获得越来越多组织的青睐。

关键词三:统一移动门户

2017年的移动化逐渐融入到整体的信息化之中,以往相互割裂的现象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组织要求能够打造统一的移动门户,在后端紧密衔接组织现有IT系统,在前端通过单点登录功能实现统一的工作入口,并能对于移动应用进行整合的管理。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员工通过统一端点来访问OA、CRM、考勤等多种类型的应用,提升工作效率,还在客观上要求统一管理,有利于减少数据泄露等事件的发生。

启迪国信企业数字化研究中心专家表示:“移动化是对组织现有IT架构的颠覆性改变,如今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全面的规划移动技术路线图,结合组织规模和其他因素谨慎地实验,借此定义业务和技术的具体特征,并实施更加成熟的移动化策略。而在这个过程中,移动化的整合管理问题、安全保障问题以及应用拓展问题也将不断凸显。”

关键词四:云+端

从2016年的萌芽到2017年的全面拓展,“云计算+终端”(云+端)模式逐渐成为很多组织倾向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其实这也是基于当前数字化应用的问题所出现的:移动终端的应用非常便捷,但是应用的分发、数据的整合都需要依赖强健的云网络来实现,无法接入云网络的移动终端很难满足智能化的需求,也就无法形成整体的终端应用系统。

与此同时,云计算虽然有着敏捷性、灵活性等优势,但大量应用需求依靠终端来完成,数据仍然需要落地到终端,如果终端安全存在隐患或是无法实现统一管理,不仅有可能导致数据泄露等事故的发生,也可能会给组织的生产效率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将云计算的敏捷性与终端的应用能力进行结合,成为未来信息化的必然发展方向。在“云+端”的信息化模式下,云计算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按需供给、“管家式”贴身服务和共享共创,为整个信息处理、资源采集和数据运算提供环境,实现“以产品带服务”向“以服务带产品”的转变;终端则承接着应用边缘的计算能力,不仅能够降低云网络中心的计算负荷,也提供了更加实时的智能化基础,而通过统一安全管理的商业应用,能够为数字化转型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五:数字化平台

基于“云+端”的理念,启迪国信提供了“云+端”解决方案。其中,基础云由云平台TCP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云端计算资源;应用云由云应用引擎TAE实现云端应用的高效交付和自动运维;能力云将丰富的端到云业务能力直接交付到客户手中。借助智能移动设备载体,帮助用户将这些能力最大化实现其具体应用价值。

为了解决网络安全困扰,启迪国信数字化平台通过安全接入,为上层应用提供支撑。其通过统一的身份管理,实现用户单点登录和权限控制;通过安全接入网关建立的安全隧道,实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传输数据和应用访问的安全。组织可以通过云平台向移动端推送消息,也可以从内网推送信息。移动端的应用可以访问内网的文档,邮件和数据,可以访问云端的资源和服务。

这种移动安全特性即可以满足员工BYOD的场景,也可以满足政府、军队等行业强管控的要求。

关键词六:边缘计算

在2017年,“边缘计算”这个概念变的大火特火,很多IT公司都在强调边缘计算。与完全基于本地或者云计算的交付方式不同,边缘计算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满足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连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

那么,边缘计算与移动化有何关系呢?简单的来说,移动设备是现阶段边缘计算最重要的终端之一,移动设备的计算能力也将成为边缘计算的重要来源。与纯云端的模式相比,业务应用在边缘交付不仅可以显著降低云端的压力,还可以实现毫秒级低延时以及更高的网络带宽,能够保证网络传输效率以及稳定性,特别适用于高清图像处理、视频监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业务场景。例如,在银行大厅内,通过边缘计算的方式可以快速、智能地向金融客户提供网络浏览、视频观看、应用下载等交付服务,客户可以通过手机获得更好的体验,金融机构的服务黏性得到大大增强,而云端的压力也会得到显著降低。

在前几年,很多IT厂商激进地提出了应用完全在云端交付的概念,虽然理念领先,但是现实中存在很大的障碍。边缘计算的而引入,将联网设备的计算能力统一应用起来,不仅满足商业实时智能的需求,也为移动化与云计算的融合应用提供了很好的落地模式。但是从实践角度来看,组织仍然需要关注如何来确保移动应用与服务的安全性、合规性、可用性,并强化软硬件的协同服务,这样才能在数字时代引领潮流,更好地提升价值。

关键词七:数字经济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设备的引入,让组织拥有了更多的信息化工具,数字经济也由此引入并诞生。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爆发,制造业、消费等领域都在发生“数字蝶变”。有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到22.58万亿元,未来这一数字还会以惊人的速度攀升。

数字经济正在驱动新一轮的全球变革。在新的竞争格局下,数字化的角色已经被重新定义,从技术支持转变为引领变革的先锋,IT管理者不仅需要思考如何用灵活、高效的信息科技手段推动组织变革,还需要具备引领组织创新,从而打造全新的竞争力的能力。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数字经济不断创造新的可能,世界也因此认识一个全新的中国。

关键词八:敏捷业务平台

数字化的快速发展让IT的复杂性日益增长,对于IT部门来说,不仅意味着IT系统变得臃肿,IT成本也会出现迅速增长。IT部门需要回避冗长的项目管理周期,寻找更加敏捷、精益的数字化能力,而敏捷业务平台的部署则可以快速改变航向,适应组织业务创新的步伐。

启迪国信企业数字化研究中心专家表示:“要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意味着不仅要加强组织内部各环节的连接,同时还需衔接产业链的上下游,并基于此进行大数据、智能化的运营,加速企业自动化、实时决策的实现,从而形成简单、高效、风险可控的运营体系,这就要求组织建立敏捷业务平台。”

具体来说,敏捷业务需要企业继续深化数据化新思维,建立内外部的连接、共享、协同机制,把各个环节都统一到数字平台上,在数字平台的应用过程中更有效地收集、管理、分析和利用数据,并获取洞见、预测风险和把握商业机会。

关键词九:信息化流程重构

在组织信息化的早期,信息化流程主要是基于PC,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利用智能移动设备来进行办公,信息化流程的重构也就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在2017年,移动化需求出现了明显的改变迹象,这就是企业移动化的“工具性”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很多政企不仅使用移动化平台来管理移动设备、移动应用,还使用移动化平台来整合业务,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并加强协同。

在2017年可以看出,具备移动协同功能的移动化平台欢迎度大增。这不仅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巨头针对移动协同需求推出了企业级的协同软件,而且很多组织都在内部推动信息化流程的整合与重构。其中,通过移动协同的方式来为打破工作的时间与空间界限,强化远程管理成为了明显的趋势。

关键词十:一站式移动协同

在启迪国信NQSky BeTalk等移动协同平台中,平台以讨论流的形式重构工作全流程,解决了团队内外项目沟通和信息同步的协作要求,实现在同一款产品里无缝聊天、音视频会议、文件传阅批注分发、协调工作任务,以及随时随地不限设备和平台地进行团队互动。其支持会话和讨论组、文档涂改标注、音视频会议等功能,可以将众多分散的应用间的多对一的沟通和管理,集中到统一的高效协同解决方案中,极大简化了沟通流程,提升了团队的协作效率。

更具想象力的是,移动协同平台一般会预留轻应用的接口,便于组织快速的扩展组织应用。也就是说,OA、CRM、云盘等应用都可以通过移动协同平台实现移动化,员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快速访问组织资源,这不但提升了工作效率,还能够促进更多碎片化时间的利用。

结语

总体来看,2017年的数字化理念,更深层次的融合到组织的信息化肌理之中,对于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也得到了普遍认可。相信在2018年,数字化产业还将继续快速发展,并成为政企组织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关键字:盘点数字化

本文摘自:邱小庆 张永利

x 2017年数字化产业关键词盘点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云计算行业动态 → 正文

2017年数字化产业关键词盘点

责任编辑:zhaoxiaoqin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12-21 18:54:01 本文摘自:邱小庆 张永利

2017年很快即将成为过去时,但是2017年的数字化产业,出现了很多值得关注的新趋势。在本文中,笔者寻找了十个关键词,来对2017年的数字化产业进行年终盘点。

关键词一:移动化行业实践

前几年可以说是移动化大规模的概念导入期,移动化建设逐渐进入到很多组织的信息化流程中。在2017年,可以很清晰的发现,移动化建设已经摆脱了最初的概念期,进入了实践期。越来越多的组织均发现,移动化是信息化建设中很难分割的部分,移动办公流程的引入,对于提升工作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目前很多组织在拟定信息化战略的时候,会将移动化作为必然选项,并对移动化平台的功能性实践提出具体的指标或模块化要求。

关键词二:移动化转型升级

行业用户在推动移动化的过程中,需求也出现了不断的转型升级。在前几年,移动化需求主要强调的是对移动化设备的强制管控,较少考虑到用户隐私信息等因素,也没有对工作需求与个人应用需求进行明确区隔。

在早期移动化平台中,主要应用于金融、政府等对于数据安全极为敏感的组织,保障其工作专用移动设备的安全性。而随着移动化场景的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组织希望也将个人设备纳入到移动化管理范围之内,将个人设备转化为生产力工具,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到个人数据与工作数据的隔离,双系统(工作、生活双系统,可自动切换)管理方式也获得越来越多组织的青睐。

关键词三:统一移动门户

2017年的移动化逐渐融入到整体的信息化之中,以往相互割裂的现象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组织要求能够打造统一的移动门户,在后端紧密衔接组织现有IT系统,在前端通过单点登录功能实现统一的工作入口,并能对于移动应用进行整合的管理。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员工通过统一端点来访问OA、CRM、考勤等多种类型的应用,提升工作效率,还在客观上要求统一管理,有利于减少数据泄露等事件的发生。

启迪国信企业数字化研究中心专家表示:“移动化是对组织现有IT架构的颠覆性改变,如今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全面的规划移动技术路线图,结合组织规模和其他因素谨慎地实验,借此定义业务和技术的具体特征,并实施更加成熟的移动化策略。而在这个过程中,移动化的整合管理问题、安全保障问题以及应用拓展问题也将不断凸显。”

关键词四:云+端

从2016年的萌芽到2017年的全面拓展,“云计算+终端”(云+端)模式逐渐成为很多组织倾向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其实这也是基于当前数字化应用的问题所出现的:移动终端的应用非常便捷,但是应用的分发、数据的整合都需要依赖强健的云网络来实现,无法接入云网络的移动终端很难满足智能化的需求,也就无法形成整体的终端应用系统。

与此同时,云计算虽然有着敏捷性、灵活性等优势,但大量应用需求依靠终端来完成,数据仍然需要落地到终端,如果终端安全存在隐患或是无法实现统一管理,不仅有可能导致数据泄露等事故的发生,也可能会给组织的生产效率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将云计算的敏捷性与终端的应用能力进行结合,成为未来信息化的必然发展方向。在“云+端”的信息化模式下,云计算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按需供给、“管家式”贴身服务和共享共创,为整个信息处理、资源采集和数据运算提供环境,实现“以产品带服务”向“以服务带产品”的转变;终端则承接着应用边缘的计算能力,不仅能够降低云网络中心的计算负荷,也提供了更加实时的智能化基础,而通过统一安全管理的商业应用,能够为数字化转型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五:数字化平台

基于“云+端”的理念,启迪国信提供了“云+端”解决方案。其中,基础云由云平台TCP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云端计算资源;应用云由云应用引擎TAE实现云端应用的高效交付和自动运维;能力云将丰富的端到云业务能力直接交付到客户手中。借助智能移动设备载体,帮助用户将这些能力最大化实现其具体应用价值。

为了解决网络安全困扰,启迪国信数字化平台通过安全接入,为上层应用提供支撑。其通过统一的身份管理,实现用户单点登录和权限控制;通过安全接入网关建立的安全隧道,实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传输数据和应用访问的安全。组织可以通过云平台向移动端推送消息,也可以从内网推送信息。移动端的应用可以访问内网的文档,邮件和数据,可以访问云端的资源和服务。

这种移动安全特性即可以满足员工BYOD的场景,也可以满足政府、军队等行业强管控的要求。

关键词六:边缘计算

在2017年,“边缘计算”这个概念变的大火特火,很多IT公司都在强调边缘计算。与完全基于本地或者云计算的交付方式不同,边缘计算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满足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连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

那么,边缘计算与移动化有何关系呢?简单的来说,移动设备是现阶段边缘计算最重要的终端之一,移动设备的计算能力也将成为边缘计算的重要来源。与纯云端的模式相比,业务应用在边缘交付不仅可以显著降低云端的压力,还可以实现毫秒级低延时以及更高的网络带宽,能够保证网络传输效率以及稳定性,特别适用于高清图像处理、视频监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业务场景。例如,在银行大厅内,通过边缘计算的方式可以快速、智能地向金融客户提供网络浏览、视频观看、应用下载等交付服务,客户可以通过手机获得更好的体验,金融机构的服务黏性得到大大增强,而云端的压力也会得到显著降低。

在前几年,很多IT厂商激进地提出了应用完全在云端交付的概念,虽然理念领先,但是现实中存在很大的障碍。边缘计算的而引入,将联网设备的计算能力统一应用起来,不仅满足商业实时智能的需求,也为移动化与云计算的融合应用提供了很好的落地模式。但是从实践角度来看,组织仍然需要关注如何来确保移动应用与服务的安全性、合规性、可用性,并强化软硬件的协同服务,这样才能在数字时代引领潮流,更好地提升价值。

关键词七:数字经济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设备的引入,让组织拥有了更多的信息化工具,数字经济也由此引入并诞生。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爆发,制造业、消费等领域都在发生“数字蝶变”。有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到22.58万亿元,未来这一数字还会以惊人的速度攀升。

数字经济正在驱动新一轮的全球变革。在新的竞争格局下,数字化的角色已经被重新定义,从技术支持转变为引领变革的先锋,IT管理者不仅需要思考如何用灵活、高效的信息科技手段推动组织变革,还需要具备引领组织创新,从而打造全新的竞争力的能力。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数字经济不断创造新的可能,世界也因此认识一个全新的中国。

关键词八:敏捷业务平台

数字化的快速发展让IT的复杂性日益增长,对于IT部门来说,不仅意味着IT系统变得臃肿,IT成本也会出现迅速增长。IT部门需要回避冗长的项目管理周期,寻找更加敏捷、精益的数字化能力,而敏捷业务平台的部署则可以快速改变航向,适应组织业务创新的步伐。

启迪国信企业数字化研究中心专家表示:“要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意味着不仅要加强组织内部各环节的连接,同时还需衔接产业链的上下游,并基于此进行大数据、智能化的运营,加速企业自动化、实时决策的实现,从而形成简单、高效、风险可控的运营体系,这就要求组织建立敏捷业务平台。”

具体来说,敏捷业务需要企业继续深化数据化新思维,建立内外部的连接、共享、协同机制,把各个环节都统一到数字平台上,在数字平台的应用过程中更有效地收集、管理、分析和利用数据,并获取洞见、预测风险和把握商业机会。

关键词九:信息化流程重构

在组织信息化的早期,信息化流程主要是基于PC,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利用智能移动设备来进行办公,信息化流程的重构也就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在2017年,移动化需求出现了明显的改变迹象,这就是企业移动化的“工具性”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很多政企不仅使用移动化平台来管理移动设备、移动应用,还使用移动化平台来整合业务,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并加强协同。

在2017年可以看出,具备移动协同功能的移动化平台欢迎度大增。这不仅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巨头针对移动协同需求推出了企业级的协同软件,而且很多组织都在内部推动信息化流程的整合与重构。其中,通过移动协同的方式来为打破工作的时间与空间界限,强化远程管理成为了明显的趋势。

关键词十:一站式移动协同

在启迪国信NQSky BeTalk等移动协同平台中,平台以讨论流的形式重构工作全流程,解决了团队内外项目沟通和信息同步的协作要求,实现在同一款产品里无缝聊天、音视频会议、文件传阅批注分发、协调工作任务,以及随时随地不限设备和平台地进行团队互动。其支持会话和讨论组、文档涂改标注、音视频会议等功能,可以将众多分散的应用间的多对一的沟通和管理,集中到统一的高效协同解决方案中,极大简化了沟通流程,提升了团队的协作效率。

更具想象力的是,移动协同平台一般会预留轻应用的接口,便于组织快速的扩展组织应用。也就是说,OA、CRM、云盘等应用都可以通过移动协同平台实现移动化,员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快速访问组织资源,这不但提升了工作效率,还能够促进更多碎片化时间的利用。

结语

总体来看,2017年的数字化理念,更深层次的融合到组织的信息化肌理之中,对于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也得到了普遍认可。相信在2018年,数字化产业还将继续快速发展,并成为政企组织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关键字:盘点数字化

本文摘自:邱小庆 张永利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