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计算行业动态 → 正文

从“摇把子”电话到云计算中心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0-16 09:24:36 本文摘自:金华新闻网

近日,在市区某酒店举行的一场婚礼上,司仪在互动环节出了一道题:请嘉宾找出一张尾号带“9”的纸币。这难倒了现场好多人,“现在出门还带什么钱呀”。

几年前的展望,已然成为现实。支撑新消费方式的是强大的互联网和应用软件。“很难想象,如果断网,生活将会怎样。”中国电信金华分公司网络运营部经理方国庆说。

改革开放以来,电信事业的迅猛发展和给生活带来的巨变是难以想象的。作为工程技术人员,1989年,他参与建设了全市第一个乡镇自动电话局——汤溪自动电话局。自此,在不断延展的信息通信之路上,金华从全省较为落后,一步步实现并跑、领跑。

接通一个电话半小时

“简单说,自动电话就是告别原来的‘摇把子’电话,不再需要人工转接。”方国庆说,如果不是亲历过那个时代,不能理解打个电话是多难多烦的事。他举例说,如果从杭州给汤溪中学打个电话,需要从杭州长途台,转接到金华长途台,然后转到金华农话台,再转接到汤溪总机,最后才能转到汤溪中学。

拨通一个电话,繁琐的交换程序累加在一起,就是一场漫长的等待。“如果一切顺利,至少也得半个小时。”一个地方通信落后,就像成了盲区。对于个人来说,这只是延续原先的状态,但对一个地方来说,就有被遗弃的可能。

方国庆介绍,当时省内宁波、绍兴较早着手发展通信事业。金华起步相对较晚,通信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从1949年到1989年,金华农村电话只有2400门。”他说,当时外商来投资,主要考察两个条件,一个是交通条件,另一个就是通信条件。“打个电话都难,谁还敢来投资。”

在永康,为什么芝英镇、古山镇经济发展比较快?曾经在电信永康分公司工作过的方国庆从通信的角度作出解读:除了深厚的产业基础,还因为这些乡镇的通信条件改善快人一步。当地安装一门电话的价格达到1万元,但申请者依然络绎不绝。

当时,在加快通信建设“十六字”方针指引下,不少地方也已纷纷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上世纪90年代加快建设程控电话的阶段,很多乡镇都纷纷伸出橄榄枝,无偿提供土地,主动服务并负责政策处理,提供给邮电局建设程控机房使用。

我为腾飞添双翼

“金华经济要腾飞,我为腾飞添双翼。”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金华电信实施“添翼工程”时,提出的这一口号很好地诠释了通信进步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成为金华电信人不懈奋斗的写照。

在方国庆的回忆里,整个90年代是金华通信事业发展意气风发的时代。

1992年寻呼台开通,腰别BP机成为一道新景观。1993年5月17日,正式使用磁卡电话;7月24日,全市第一个移动通信大铁塔竣工;12月20日,模拟移动通信开通,“大哥大”登场。1994年12月4日,全市电话号码升7位,本地电话网正式运行。1995年,所有乡镇开通程控电话,IC卡公用电话在街头悄然出现。1996年10月,金华数字移动电话(GSM)交换机运行。1997年,乡镇开始接入光纤。1998年,通过实施“村通工程”,推进电话村建设,60%农户装上电话;12月30日,金华实现村村通电话、镇镇通光缆……

作为这个时代的亲历者,方国庆对一个个时间节点、一项项数据记忆十分清晰。他说,到1998年,农村电话用户就达到5万多户。5年不到的时间,金华通过跨越式的发展,实现了与全省同步。此时,电信人心中满是自豪。

方国庆清晰记得,在1995年度添翼工程大会战总结表彰会上,很少参加单位庆功会的时任市委书记仇保兴到场祝贺并讲话。“我理解,这不仅仅是电信部门内部的业绩,它是和金华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方国庆说。

先人一步互联网

几十年间,通信方式变化之快是人们始料不及的。BP机、“大哥大”、小灵通、IC卡……这些上世纪90年代时髦工具,如今也成了记忆。方国庆深有感触地说:“互联网改变了社会,它几乎覆盖了之前所有通信工具的功能,而且远不止于此。”

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中,金华是敢于尝鲜的。方国庆认为,这与金华人喜欢接受新事物以及包容的人文特征不无关系。1995年12月5日,金华数据通信用户通过杭州节点进入国际互联网,金华人“触网”了。从拨号上网到宽带、光纤,从最初的64Kb/s到2M、4M……,再到如今的“百兆起步、千兆共享”,信息高速公路的扩宽提速不仅为市民提供了生活便利,甚至可以说再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金华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在全省位居第二,在全国也有一席之地。这固然建立在深厚的制造业基础之上,也得益于金华互联网的优势。“沪金南穗、杭福贵成两条信息大动脉奠定了金华信息枢纽的地位,是金华成为信息大市的先决条件。”方国庆介绍,金华境内有2条国家一级干线、8条国家二级干线经过,具有丰富的传输资源,是省内第二传输枢纽。

这种地位并不是天然得来的,很多项目是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努力争取来的。比如,中国电信云计算金华分中心的落地就付出了诸多努力。中国电信在全国布局了34个云计算分中心,金华是浙江省内的两个之一。这个云计算中心落地后,将在金华建成ChinaNet骨干网浙江第二出口,等于全国信息高速公路在金华开了一个出口,届时金华将直接与全国核心网节点互联,互联网出口带宽将超过5000G,其互联网出口能力等同于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全国9大核心互联网节点外的省会城市。

去年4月,电信云计算中心已完成项目一期并投入运营;如今,电信云计算中心已完成项目二期,且已交付运营,整个园区争取于明年完成建设;后续将在已建云计算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集中运营优势,加快向生态型园区转型,有效推动金华智慧政务、协同制造、智慧农业、商贸流通、绿色生态、益民服务等智慧应用的普及和体验提升,为“智慧金华”建设、“浙中崛起、赶超发展”助力添翼,同时夯实金华的省级通信枢纽地位,更好地服务金华本地数字经济建设。

关键字:云计算中心

本文摘自:金华新闻网

x  从“摇把子”电话到云计算中心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云计算行业动态 → 正文

从“摇把子”电话到云计算中心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0-16 09:24:36 本文摘自:金华新闻网

近日,在市区某酒店举行的一场婚礼上,司仪在互动环节出了一道题:请嘉宾找出一张尾号带“9”的纸币。这难倒了现场好多人,“现在出门还带什么钱呀”。

几年前的展望,已然成为现实。支撑新消费方式的是强大的互联网和应用软件。“很难想象,如果断网,生活将会怎样。”中国电信金华分公司网络运营部经理方国庆说。

改革开放以来,电信事业的迅猛发展和给生活带来的巨变是难以想象的。作为工程技术人员,1989年,他参与建设了全市第一个乡镇自动电话局——汤溪自动电话局。自此,在不断延展的信息通信之路上,金华从全省较为落后,一步步实现并跑、领跑。

接通一个电话半小时

“简单说,自动电话就是告别原来的‘摇把子’电话,不再需要人工转接。”方国庆说,如果不是亲历过那个时代,不能理解打个电话是多难多烦的事。他举例说,如果从杭州给汤溪中学打个电话,需要从杭州长途台,转接到金华长途台,然后转到金华农话台,再转接到汤溪总机,最后才能转到汤溪中学。

拨通一个电话,繁琐的交换程序累加在一起,就是一场漫长的等待。“如果一切顺利,至少也得半个小时。”一个地方通信落后,就像成了盲区。对于个人来说,这只是延续原先的状态,但对一个地方来说,就有被遗弃的可能。

方国庆介绍,当时省内宁波、绍兴较早着手发展通信事业。金华起步相对较晚,通信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从1949年到1989年,金华农村电话只有2400门。”他说,当时外商来投资,主要考察两个条件,一个是交通条件,另一个就是通信条件。“打个电话都难,谁还敢来投资。”

在永康,为什么芝英镇、古山镇经济发展比较快?曾经在电信永康分公司工作过的方国庆从通信的角度作出解读:除了深厚的产业基础,还因为这些乡镇的通信条件改善快人一步。当地安装一门电话的价格达到1万元,但申请者依然络绎不绝。

当时,在加快通信建设“十六字”方针指引下,不少地方也已纷纷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上世纪90年代加快建设程控电话的阶段,很多乡镇都纷纷伸出橄榄枝,无偿提供土地,主动服务并负责政策处理,提供给邮电局建设程控机房使用。

我为腾飞添双翼

“金华经济要腾飞,我为腾飞添双翼。”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金华电信实施“添翼工程”时,提出的这一口号很好地诠释了通信进步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成为金华电信人不懈奋斗的写照。

在方国庆的回忆里,整个90年代是金华通信事业发展意气风发的时代。

1992年寻呼台开通,腰别BP机成为一道新景观。1993年5月17日,正式使用磁卡电话;7月24日,全市第一个移动通信大铁塔竣工;12月20日,模拟移动通信开通,“大哥大”登场。1994年12月4日,全市电话号码升7位,本地电话网正式运行。1995年,所有乡镇开通程控电话,IC卡公用电话在街头悄然出现。1996年10月,金华数字移动电话(GSM)交换机运行。1997年,乡镇开始接入光纤。1998年,通过实施“村通工程”,推进电话村建设,60%农户装上电话;12月30日,金华实现村村通电话、镇镇通光缆……

作为这个时代的亲历者,方国庆对一个个时间节点、一项项数据记忆十分清晰。他说,到1998年,农村电话用户就达到5万多户。5年不到的时间,金华通过跨越式的发展,实现了与全省同步。此时,电信人心中满是自豪。

方国庆清晰记得,在1995年度添翼工程大会战总结表彰会上,很少参加单位庆功会的时任市委书记仇保兴到场祝贺并讲话。“我理解,这不仅仅是电信部门内部的业绩,它是和金华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方国庆说。

先人一步互联网

几十年间,通信方式变化之快是人们始料不及的。BP机、“大哥大”、小灵通、IC卡……这些上世纪90年代时髦工具,如今也成了记忆。方国庆深有感触地说:“互联网改变了社会,它几乎覆盖了之前所有通信工具的功能,而且远不止于此。”

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中,金华是敢于尝鲜的。方国庆认为,这与金华人喜欢接受新事物以及包容的人文特征不无关系。1995年12月5日,金华数据通信用户通过杭州节点进入国际互联网,金华人“触网”了。从拨号上网到宽带、光纤,从最初的64Kb/s到2M、4M……,再到如今的“百兆起步、千兆共享”,信息高速公路的扩宽提速不仅为市民提供了生活便利,甚至可以说再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金华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在全省位居第二,在全国也有一席之地。这固然建立在深厚的制造业基础之上,也得益于金华互联网的优势。“沪金南穗、杭福贵成两条信息大动脉奠定了金华信息枢纽的地位,是金华成为信息大市的先决条件。”方国庆介绍,金华境内有2条国家一级干线、8条国家二级干线经过,具有丰富的传输资源,是省内第二传输枢纽。

这种地位并不是天然得来的,很多项目是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努力争取来的。比如,中国电信云计算金华分中心的落地就付出了诸多努力。中国电信在全国布局了34个云计算分中心,金华是浙江省内的两个之一。这个云计算中心落地后,将在金华建成ChinaNet骨干网浙江第二出口,等于全国信息高速公路在金华开了一个出口,届时金华将直接与全国核心网节点互联,互联网出口带宽将超过5000G,其互联网出口能力等同于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全国9大核心互联网节点外的省会城市。

去年4月,电信云计算中心已完成项目一期并投入运营;如今,电信云计算中心已完成项目二期,且已交付运营,整个园区争取于明年完成建设;后续将在已建云计算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集中运营优势,加快向生态型园区转型,有效推动金华智慧政务、协同制造、智慧农业、商贸流通、绿色生态、益民服务等智慧应用的普及和体验提升,为“智慧金华”建设、“浙中崛起、赶超发展”助力添翼,同时夯实金华的省级通信枢纽地位,更好地服务金华本地数字经济建设。

关键字:云计算中心

本文摘自:金华新闻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