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计算云平台 → 正文

3D打印亟需成熟商业模式 云平台成共同选择

责任编辑:王李通 作者:周恒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6-12 09:09:30 本文摘自:每日经济新闻

3D打印巨大的市场空间,看得见却摸不着。

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约50亿美元,整个行业市场规模有很大上升空间。多名3D打印行业内人士认为,3D打印之所以发展30年还没有形成规模,是因为缺乏成熟商业模式。为此,3D打印企业也一直在摸索适合发展的商业模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包括金运激光(300220,SZ)、光韵达(300227,SZ)、先临三维(830978,SZ)等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在3D打印业务上布局云平台、云工厂等“云计划”,试图让3D打印和互联网实现深度融合。

调查中,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3D打印牵手云平台,可以解决用户分享的问题,能够把客户和商家结合起来,或许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但是,发展云平台需要企业有很强的整合能力,尽管有这么多企业布局云平台,但有多少能够成功很难说。

3D打印瞄上云平台

剑桥大学工业光子学中心主任Bil O Neil表示,3D打印技术在全球已经诞生30余年,但多年来并没有很大的进步。

“一个产业,一个先进的技术,如果长达30年都没有发展起来,我认为就是因为商业模式缺失,有好的商业模式,技术不一定好也能成功,如果没有好的商业模式,再好的技术也不一定能成功。”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发起人罗军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包括金运激光、光韵达、先临三维等在内的诸多涉及3D打印业务的企业,都在加紧布局“云计划”。

金运激光早在2013年就规划了“云工厂”蓝图。金运激光董事长梁伟此前曾表示,3D打印经过十多年发展依然没有形成足够的产业规模,主要原因是3D打印尚未建立一种适合其发展的新商业模式。“3D打印有市场需求,但并不集中,以至于在传统商业模式下并没有体现出很好的商业价值。”

根据规划,未来金运激光的3D打印云工厂将分为两大平台。其中,工业端(B2B2C)平台将作为改造传统产业的平台,面向所有需要个性化产品的传统工厂;个人端(C2B2C)平台将面对个人消费者,产品将更具个性化。

据公开报道,金运激光这种的模式为:以3D激光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将线上“云平台”与线下实体体验店有机结合,通过云工厂加工,从而为客户生产创意产品。这是实现商业价值的一种定制模式,商业用户及消费者只需到店定制或将激光加工及3D打印数据上传到云服务端,或者将好的创意提交给云平台设计师完成模型数据设计,再由云端工厂制作、物流系统配送,便可完成订单流程。

另外一家涉及3D打印业务的上市公司光韵达,也在布局“云计划”。光韵达董事长侯若洪告诉记者,公司正在布局云平台,主要是和医院合作。具体模式是把很多医院联合起来,收集医院的CT数据,然后公司通过建模软件,把CT数据建成一个非常精准的三维模型,再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打印出来。除了打印模型外,公司还可以运用3D打印为医院做医疗导板和植入体。

侯若洪介绍,光韵达规划的平台将是一个B2B2B内部平台,不会像淘宝那样向所有人开放,而是只向他们的客户开放。此外,光韵达还在建设集中交易平台,将来和全国20多个激光工作站相连接,形成“集中平台交易、分部制造、就近服务客户”的模式。

侯若洪认为,光韵达的模式要比云工厂的概念要好一些,因为他们是统一的工艺、统一的设备、统一的技术、统一的材料,能够保证做出来的东西是一致的。而云工厂的概念是每个人既是用户也是工作者,但其产品的一致性、售后服务质量却不能得到保证。

据兴业证券研报介绍,着力打造全3D打印全产业链的先临三维,也在布局3D数据云平台,将以3D数据云平台为核心,衔接公司打印设备与打印服务产品链,构建一个“开源+封闭”3D打印生态体系。

先临三维副总经理赵东来告诉记者,以后先临三维会做一个自己的网络平台,提供一个可供分享的平台,“平台上大家可以分享数据,也可以下载数据,还可以在线设计,设计完后可以线下打印,这样云上云下就结合起来了。”

业内称效果有待观察

“云计划”在3D打印行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效果又如何呢?

金运激光的意造网平台已于去年6月份上线,并在今年3月份宣布与淘宝网、天猫等网站合作,以增加吸引力和客户粘性,提升意造网的热度和流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登录意造网的天猫官方旗舰店查询,其页面显示,销量最大的产品为“3D打印定制U盘”,截至记者发稿时销售量为1338个,售价为79元。排名第二的为“定制3D肖像台灯”,销量为64个,排名第三的“3D打印糖果笔”销量仅为28个。

金运激光一季报称,公司3D打印板块业务仍处于投入卡位期,互联网的意造3D打印云平台虽然流量和成交量均有上升,但现阶段仍难实现盈亏平衡,短期内仍难以扩大收入和实现盈利。

尽管投入已一年的意造网云平台未能“扩大收入和实现盈利”,但不少业内人士对“云计划”寄予厚望。剑桥大学唐宁学院工程研究主任授Bil O Neil说,在3D打印领域,云平台将是非常有用的,这个领域不局限于材料和数据,可以实现数字化,给予用户和设计师们方便快捷的应用。

天津微深科技总经理肖国栋告诉记者,云平台应该是一个趋势,未来两到三年内,大部分平台应该会完善。不过到那时,有的平台可能继续发展壮大,有的平台则可能消亡,具体要视不同平台的发展情况而定。

西锐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阳翔说,通过云平台,产品可以实现定制化,客户自己可以设计产品,也可以上传想法,请人帮助设计产品,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如果云平台能做好,对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但是,云平台打造需要很强的整合能力,云平台能否做好,具体还要看企业的内涵和整合能力。

赵东来认为,和互联网融合是3D打印发展的大方向,未来会有很多种发展模式。云平台解决了很多人可以分享的过程,3D打印解决了制造的过程,当创意和制造的问题都解决后,未来商业模式会有无限种可能性。

也有业内人士称,云平台在3D打印行业其实不算新概念,国外的Shapeways公司已成立8年时间,网络平台上面有超过两万家3D设计师开设的门店,2014年时3D打印产品月均成交量已超过18万件,“其实一些国内云平台是在模仿Shapeways模式,但最终能不能成功很难说。”

罗军说,3D打印作为一项非常先进的制造技术,在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将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融合发展,这是3D打印技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讲,应该搭建更多开放式的应用服务平台,同时要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深度融合。

关键字:商业模式打印技术 云平台

本文摘自:每日经济新闻

x 3D打印亟需成熟商业模式 云平台成共同选择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云计算云平台 → 正文

3D打印亟需成熟商业模式 云平台成共同选择

责任编辑:王李通 作者:周恒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6-12 09:09:30 本文摘自:每日经济新闻

3D打印巨大的市场空间,看得见却摸不着。

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约50亿美元,整个行业市场规模有很大上升空间。多名3D打印行业内人士认为,3D打印之所以发展30年还没有形成规模,是因为缺乏成熟商业模式。为此,3D打印企业也一直在摸索适合发展的商业模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包括金运激光(300220,SZ)、光韵达(300227,SZ)、先临三维(830978,SZ)等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在3D打印业务上布局云平台、云工厂等“云计划”,试图让3D打印和互联网实现深度融合。

调查中,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3D打印牵手云平台,可以解决用户分享的问题,能够把客户和商家结合起来,或许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但是,发展云平台需要企业有很强的整合能力,尽管有这么多企业布局云平台,但有多少能够成功很难说。

3D打印瞄上云平台

剑桥大学工业光子学中心主任Bil O Neil表示,3D打印技术在全球已经诞生30余年,但多年来并没有很大的进步。

“一个产业,一个先进的技术,如果长达30年都没有发展起来,我认为就是因为商业模式缺失,有好的商业模式,技术不一定好也能成功,如果没有好的商业模式,再好的技术也不一定能成功。”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发起人罗军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包括金运激光、光韵达、先临三维等在内的诸多涉及3D打印业务的企业,都在加紧布局“云计划”。

金运激光早在2013年就规划了“云工厂”蓝图。金运激光董事长梁伟此前曾表示,3D打印经过十多年发展依然没有形成足够的产业规模,主要原因是3D打印尚未建立一种适合其发展的新商业模式。“3D打印有市场需求,但并不集中,以至于在传统商业模式下并没有体现出很好的商业价值。”

根据规划,未来金运激光的3D打印云工厂将分为两大平台。其中,工业端(B2B2C)平台将作为改造传统产业的平台,面向所有需要个性化产品的传统工厂;个人端(C2B2C)平台将面对个人消费者,产品将更具个性化。

据公开报道,金运激光这种的模式为:以3D激光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将线上“云平台”与线下实体体验店有机结合,通过云工厂加工,从而为客户生产创意产品。这是实现商业价值的一种定制模式,商业用户及消费者只需到店定制或将激光加工及3D打印数据上传到云服务端,或者将好的创意提交给云平台设计师完成模型数据设计,再由云端工厂制作、物流系统配送,便可完成订单流程。

另外一家涉及3D打印业务的上市公司光韵达,也在布局“云计划”。光韵达董事长侯若洪告诉记者,公司正在布局云平台,主要是和医院合作。具体模式是把很多医院联合起来,收集医院的CT数据,然后公司通过建模软件,把CT数据建成一个非常精准的三维模型,再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打印出来。除了打印模型外,公司还可以运用3D打印为医院做医疗导板和植入体。

侯若洪介绍,光韵达规划的平台将是一个B2B2B内部平台,不会像淘宝那样向所有人开放,而是只向他们的客户开放。此外,光韵达还在建设集中交易平台,将来和全国20多个激光工作站相连接,形成“集中平台交易、分部制造、就近服务客户”的模式。

侯若洪认为,光韵达的模式要比云工厂的概念要好一些,因为他们是统一的工艺、统一的设备、统一的技术、统一的材料,能够保证做出来的东西是一致的。而云工厂的概念是每个人既是用户也是工作者,但其产品的一致性、售后服务质量却不能得到保证。

据兴业证券研报介绍,着力打造全3D打印全产业链的先临三维,也在布局3D数据云平台,将以3D数据云平台为核心,衔接公司打印设备与打印服务产品链,构建一个“开源+封闭”3D打印生态体系。

先临三维副总经理赵东来告诉记者,以后先临三维会做一个自己的网络平台,提供一个可供分享的平台,“平台上大家可以分享数据,也可以下载数据,还可以在线设计,设计完后可以线下打印,这样云上云下就结合起来了。”

业内称效果有待观察

“云计划”在3D打印行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效果又如何呢?

金运激光的意造网平台已于去年6月份上线,并在今年3月份宣布与淘宝网、天猫等网站合作,以增加吸引力和客户粘性,提升意造网的热度和流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登录意造网的天猫官方旗舰店查询,其页面显示,销量最大的产品为“3D打印定制U盘”,截至记者发稿时销售量为1338个,售价为79元。排名第二的为“定制3D肖像台灯”,销量为64个,排名第三的“3D打印糖果笔”销量仅为28个。

金运激光一季报称,公司3D打印板块业务仍处于投入卡位期,互联网的意造3D打印云平台虽然流量和成交量均有上升,但现阶段仍难实现盈亏平衡,短期内仍难以扩大收入和实现盈利。

尽管投入已一年的意造网云平台未能“扩大收入和实现盈利”,但不少业内人士对“云计划”寄予厚望。剑桥大学唐宁学院工程研究主任授Bil O Neil说,在3D打印领域,云平台将是非常有用的,这个领域不局限于材料和数据,可以实现数字化,给予用户和设计师们方便快捷的应用。

天津微深科技总经理肖国栋告诉记者,云平台应该是一个趋势,未来两到三年内,大部分平台应该会完善。不过到那时,有的平台可能继续发展壮大,有的平台则可能消亡,具体要视不同平台的发展情况而定。

西锐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阳翔说,通过云平台,产品可以实现定制化,客户自己可以设计产品,也可以上传想法,请人帮助设计产品,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如果云平台能做好,对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但是,云平台打造需要很强的整合能力,云平台能否做好,具体还要看企业的内涵和整合能力。

赵东来认为,和互联网融合是3D打印发展的大方向,未来会有很多种发展模式。云平台解决了很多人可以分享的过程,3D打印解决了制造的过程,当创意和制造的问题都解决后,未来商业模式会有无限种可能性。

也有业内人士称,云平台在3D打印行业其实不算新概念,国外的Shapeways公司已成立8年时间,网络平台上面有超过两万家3D设计师开设的门店,2014年时3D打印产品月均成交量已超过18万件,“其实一些国内云平台是在模仿Shapeways模式,但最终能不能成功很难说。”

罗军说,3D打印作为一项非常先进的制造技术,在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将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融合发展,这是3D打印技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讲,应该搭建更多开放式的应用服务平台,同时要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深度融合。

关键字:商业模式打印技术 云平台

本文摘自:每日经济新闻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