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计算企业动态 → 正文

ThinkCloud AIO :OpenStack晋级阶梯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宋家雨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5-19 17:11:42 本文摘自:存储在线

有人说:“对外提供公有云服务的,没有人使用OpenStack;而积极倡导OpenStack,有些也并没有对外提供公有云服务。”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其实,关于OpenStack的悖论并不成立,原因很简单,Google、Amazon、Azure、阿里、腾讯、百度云,这些公有云架构对外并没有开放,行业/企业用户可以购买公有云的服务,但没有办法借鉴它们的方法,构建属于自己的私有云架构平台。很多行业/企业用户表示,现有的公有云服务,在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上,还难以满足行业/企业的要求。因此,OpenStack、OpenNebula、Eucalyptus和CloudStack等开源云架构平台就成为了行业/企业私有云构建有限的选择,其中,以OpenStack影响力最为广泛。

Openstack

 

OpenStack想说爱你不容易围绕着OpenStack,近来一系列的事情颇值得玩味。一是VMware宣布支持OpenStack,其实VMware也支持CloudStack;二是CloudStack创始者Citrix宣布加入OpenStack;三是OpenStack的主要创始者之一的Nebula公司宣布倒闭。按照OpenStack大使,去哪儿网DevOps工程师叶璐的解读,Nebula的倒闭恰恰反映出OpenStack作为一个开放的云架构平台,其吐故纳新的能力。而VMware、Citrix等“死敌”的加入,也从另外的侧面说明了OpenStack的影响力。尽管OpenStack是一种开源的云架构平台,但对于行业/企业用户来说,还是没有办法直接部署OpenStack上游社区版,社区版也没有办法达到行业/企业应用所需要的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要求。行业/企业需要对OpenStack社区版进行二次开发,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部署和维护中所遇到的问题,如租户和服务的高可用性的问题。如果行业/企业自身的技术实力有限,就需要进行服务外包,借助专业的OpenStack商用服务的公司,购买OpenStack商业版。ThinkCloud AIO化繁为简所谓ThinkClound AIO是联想面向行业/企业用户推出的云计算一体机,这是一个能够体现软硬结合的一体化产品。

 

ThinkCloud

 

联想研究院&ECS CIS技术负责人杨杰表示,所谓一体化不等于简单的软件+硬件,它不是在硬件上简单安装上OpenStack,它不是OpenStack+联想的ThinkServer/System X,也不是随意挑选兼容的软件/硬件,ThinkClound AIO需要实现无缝融合的经过充分优化的软硬组合。“自动化将是ThinkClound AIO云计算一体机的核心。” 杨杰说。ThinkClound AIO的自动化包括安装部署、管理操作、资源供应和运行维护的自动化。需要ThinkClound AIO自动配置新的软件和硬件,例如该一体机具有横向扩展的能力,需要系统具备自动部署发现,自动管理、自动维护的能力,需要实现网络、存储和计算资源的自动划分和回收。对于OpenStack来说,有些模块已经比较成熟,如Nova、Keystone、Glance、Horizon、Cinder等,而有些模块存在问题相对比较多,需要OpenStack商业服务公司能够提供替代方案。如果需要OpenStack与VMware等企业资源进行对接,也需要服务商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对于ThinkClound AIO,这都是需要认真加以考虑和定制的问题。

 

AIO只是第一步 作为Apache OpenStack成员, ThinkClound AIO只是联想企业级应用服务的第一步,未来,联想会有更多的企业级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向市场。ThinkClound AIO作为联想企业级应用的重要产品之一,也带有联想浓厚的色彩:低调、务实,简单应用。这也是联想赖以制胜的法宝。构建OpenStack私有云,行业/企业用户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而联想的品牌和技术实力,使得这种合作多了一份可靠。OpenStack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行业/企业用户与OpenStack社区不断成长的过程。在OpenStack的生态环境中,行业/企业用户也不在是一个承担购买这的角色,用户需。求本身也是OpenStack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需要联合合作伙伴,继续发挥这一重要的角色。未来的ThinkClound AIO,也将有用户的贡献。

关键字:OpenStackDevOps

本文摘自:存储在线

x ThinkCloud AIO :OpenStack晋级阶梯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云计算企业动态 → 正文

ThinkCloud AIO :OpenStack晋级阶梯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宋家雨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5-19 17:11:42 本文摘自:存储在线

有人说:“对外提供公有云服务的,没有人使用OpenStack;而积极倡导OpenStack,有些也并没有对外提供公有云服务。”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其实,关于OpenStack的悖论并不成立,原因很简单,Google、Amazon、Azure、阿里、腾讯、百度云,这些公有云架构对外并没有开放,行业/企业用户可以购买公有云的服务,但没有办法借鉴它们的方法,构建属于自己的私有云架构平台。很多行业/企业用户表示,现有的公有云服务,在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上,还难以满足行业/企业的要求。因此,OpenStack、OpenNebula、Eucalyptus和CloudStack等开源云架构平台就成为了行业/企业私有云构建有限的选择,其中,以OpenStack影响力最为广泛。

Openstack

 

OpenStack想说爱你不容易围绕着OpenStack,近来一系列的事情颇值得玩味。一是VMware宣布支持OpenStack,其实VMware也支持CloudStack;二是CloudStack创始者Citrix宣布加入OpenStack;三是OpenStack的主要创始者之一的Nebula公司宣布倒闭。按照OpenStack大使,去哪儿网DevOps工程师叶璐的解读,Nebula的倒闭恰恰反映出OpenStack作为一个开放的云架构平台,其吐故纳新的能力。而VMware、Citrix等“死敌”的加入,也从另外的侧面说明了OpenStack的影响力。尽管OpenStack是一种开源的云架构平台,但对于行业/企业用户来说,还是没有办法直接部署OpenStack上游社区版,社区版也没有办法达到行业/企业应用所需要的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要求。行业/企业需要对OpenStack社区版进行二次开发,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部署和维护中所遇到的问题,如租户和服务的高可用性的问题。如果行业/企业自身的技术实力有限,就需要进行服务外包,借助专业的OpenStack商用服务的公司,购买OpenStack商业版。ThinkCloud AIO化繁为简所谓ThinkClound AIO是联想面向行业/企业用户推出的云计算一体机,这是一个能够体现软硬结合的一体化产品。

 

ThinkCloud

 

联想研究院&ECS CIS技术负责人杨杰表示,所谓一体化不等于简单的软件+硬件,它不是在硬件上简单安装上OpenStack,它不是OpenStack+联想的ThinkServer/System X,也不是随意挑选兼容的软件/硬件,ThinkClound AIO需要实现无缝融合的经过充分优化的软硬组合。“自动化将是ThinkClound AIO云计算一体机的核心。” 杨杰说。ThinkClound AIO的自动化包括安装部署、管理操作、资源供应和运行维护的自动化。需要ThinkClound AIO自动配置新的软件和硬件,例如该一体机具有横向扩展的能力,需要系统具备自动部署发现,自动管理、自动维护的能力,需要实现网络、存储和计算资源的自动划分和回收。对于OpenStack来说,有些模块已经比较成熟,如Nova、Keystone、Glance、Horizon、Cinder等,而有些模块存在问题相对比较多,需要OpenStack商业服务公司能够提供替代方案。如果需要OpenStack与VMware等企业资源进行对接,也需要服务商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对于ThinkClound AIO,这都是需要认真加以考虑和定制的问题。

 

AIO只是第一步 作为Apache OpenStack成员, ThinkClound AIO只是联想企业级应用服务的第一步,未来,联想会有更多的企业级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向市场。ThinkClound AIO作为联想企业级应用的重要产品之一,也带有联想浓厚的色彩:低调、务实,简单应用。这也是联想赖以制胜的法宝。构建OpenStack私有云,行业/企业用户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而联想的品牌和技术实力,使得这种合作多了一份可靠。OpenStack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行业/企业用户与OpenStack社区不断成长的过程。在OpenStack的生态环境中,行业/企业用户也不在是一个承担购买这的角色,用户需。求本身也是OpenStack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需要联合合作伙伴,继续发挥这一重要的角色。未来的ThinkClound AIO,也将有用户的贡献。

关键字:OpenStackDevOps

本文摘自:存储在线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