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计算企业动态 → 正文

惠普分拆,押宝企业市场

责任编辑:jackye 作者:夏妍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2-28 09:10:08 本文摘自:国际金融报

曾经稳坐PC界第一把交椅的惠普,如今却因PC行业的衰落而选择分拆。尽管不舍,但行业寒冬让惠普不得不做此选择,事实上,惠普的转型在行业内已经算是反应较慢的了。戴尔、微软和英特尔早就为后PC时代重新布局。正如美国私募股权公司Elevation Partners常务董事罗格·麦克纳米所说,每次面对行业拐点,惠普总是要比别的竞争对手慢两到三年时间。而对于惠普分拆后的发展,麦克纳米亦不看好。

对于巨头惠普来说,今年的日子一直都很不好过,为了挽救频频下滑的业绩,最后直接用了“一分为二”这样的大招。

近日,已经完成分拆的惠普发布了该公司作为整体公司的最后一季财报。由于财报对两家分拆公司第一财季的业绩预期迥异,导致新公司惠普公司和惠普企业次日股价走势出现了明显差异。惠普公司保留了惠普PC和打印机业务。受这家公司第四财季营收大幅下滑,且2016财年营收预期低于市场平均预期的影响,该公司股价在财报公布后第二天盘中一度暴跌15%以上。与此同时,由惠普企业技术基础架构业务、软件业务和服务业务组成的惠普企业股价盘中涨幅则一度超过6%。

业内人士认为,在分拆前,惠普企业的业务事实上已成为惠普业绩的主要贡献者。惠普分拆,无疑凸显了消费硬件市场需求疲软,而企业客户对云产品和服务有着强劲需求的市场格局。

有消息称,惠普打算放弃公有云市场。惠普云计算负责人Bill Hilf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我们原以为大家会租用或购买我们的计算资源,事实是,公有云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盛达咨询合伙人林琴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拆分之后的惠普将能更加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放弃云市场也是为了日后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更加努力。毕竟在公有云市场,惠普从一开始就晚了一步”。

另据媒体报道,日前,惠普公司宣布将不再生产低端平板电脑,以后将专注高端,而该公司官网也显示,大量低端平板处于清理库存状态。业内人士认为,低端平板无法为惠普盈利是该公司放弃这一业务的主要原因。

一直在走下坡路

近几年,惠普的情况一直在恶化。

8月21日,惠普公布了截至7月31日的2015财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该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53亿美元,同比下滑8%;净利润为8.54亿美元,同比下滑13%;这是在过去4个财年、16个季度中,惠普营业收入第15次、净利润第13次同比下滑。

与此同时,惠普的裁员计划也在不断加码。

早在2012年5月,惠普就传出在2014财年结束时裁员2.7万人的计划,并于当年9月将裁员人数扩大至2.9万人,2013年底又上升至3.4万人。2014年5月,惠普再次修改计划,宣布在2015财年裁员4.5万人至5万人。惠普CEO惠特曼当时公开表示:“我预计本次裁员之后将不会有新的裁员计划。”

而裁员成本也在不断攀升。2012年5月,惠普预计2014财年结束时,裁员相关费用约为18亿美元;当裁员计划升至5.5万人时,预计成本已变为55亿美元。

媒体数据显示,2015年,惠普的裁员进度为:截至第二季度共计裁掉4.8万人;第三季度又裁掉了3900人——截至第三季度的裁员规模为5.19万人;这也意味着,在第四季度结束时,惠普将再次裁员3000人以上。

大规模裁员计划的背后是惠普业绩长期低迷的现实。特别是在2011年9月,时任CEO李艾科下台,以及现任CEO惠特曼上台至今,惠普业绩一直在走下坡路。

对于惠普为何会陷入如此境遇,业内观点指出,摇摆不定的公司战略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纵观惠普历史上的各位领导人,多多少少是因为外界因素被迫离开。惠普前CEO马克·赫德在其任期之内,让惠普超越戴尔成为全球PC老大,营业收入由800亿美元增加到1146亿美元。但由于性丑闻事件,其被迫于2010年8月辞职。”一位IT业内人士说。

林琴表示,马克·赫德的继任者李艾科对公司的决策摇摆不定。“上任后不久,他曾对外表示不会分拆恢复普,而惠普也会向云计算转型。但2011年8月,他突然对外宣布考虑分拆、出售旗下PC业务,让业界吃惊不小”。

在业内人士看来,惠普这位行业巨头,早就开始“步入歧途”。更多人认为,正是2001年,时任CEO卡莉·费奥莉娜错误地收购了康柏电脑公司,埋下了惠普走下坡路的隐患。

“对于目前的惠普来说,改革是必然的。不然惠普要面对的就是继续下滑的业绩,丢失的市场也无法挽回。”林琴直言。

拆分或将更专注

其实,为了摆脱业绩持续下滑的境地,惠普分拆的传言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一猜测终于在今年10月尘埃落定。

2015年10月5日,惠普宣布,公司将被分拆为“惠普公司”和“惠普企业”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

11月25日,惠普分拆后的两家新公司惠普公司和惠普企业分别发布了它们的第四季度财报。

虽然惠普公司和惠普企业是分别公布各自财报,但由于惠普分拆工作在11月1日完成,而惠普第四财季截止日期为2015年10月31日,因此此次财报是惠普作为统一公司发布的最后一季财报。

财报显示,该公司第四财季净营收为257亿美元,同比下滑9%;净利润为13亿美元,同比下滑1%。其中,惠普企业第四财季净营收为141亿美元,同比下滑4%,按照固定汇率同比增长3%。这也是按照固定汇率计算,惠普企业部门营收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增长。

与此同时,惠普企业公布了利好的业绩展望。该公司预计2016财年每股收益将为1.85至1.95美元,而截至2月的第一财季为每股37至41美分。这一展望略低于分析师平均预计的每股43美分。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谢里·斯克里布纳在客户报告中指出,惠普企业是“未得到正确评价的成长和利润扩张企业”。该分析师给予了惠普企业股票“买入”评级,并将未来12个月目标股价定为23美元。

由此可见,市场对拆分后的惠普可谓“不留情面”。不过,惠普企业CEO惠特曼表示,该公司季度营收的波动与老惠普有所不同。惠特曼再次为老惠普的分拆决定进行了辩护。她表示:“分拆理由十分明显,你已经可以感受到这一点。相对于一家统一的公司,两家单独的公司可以更敏捷。”

她指出,企业和软件业务的发展通常先弱后强,这可能会影响公司的业绩展望。据悉,与惠普企业相关的业务营收已连续两个季度增长,而老惠普很难做到这一点。

林琴也较为看好这次业务的分拆。她认为,拆分的背后,意味着惠普明白了自己问题:惠普虽然业务范围十分广,但是在所有领域都不够突出,无法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公司在领域专注度方面非常欠缺。拆分后,惠普将更加专注于自身领域,也将会有更多的经历放在研发力度上”。

不过,在美国私募股权公司Elevation Partners常务董事罗格·麦克纳米(Roger McNamee)看来,惠普以前为了生存选择与别人合并,现在也是为了生存而分拆自己。分拆后,两家公司的境况都不会很好。因为每次面对行业拐点,惠普总是要比别的竞争对手慢两到三年时间。不像IBM,每次都能及时转型,其已经将PC和服务器业务卖给了联想。“我认为过去20年,惠普的管理都非常糟糕。惠特曼接手时,公司的状况就不佳,但我看不到她能让公司好转的迹象,从长远的角度来讲,两家公司都将陷入困境”。

放弃公有云市场

在惠普实施拆分自救的过程中,外界认为,其对云计算市场已经开始有点力不从心,甚至可能放弃公有云市场。

近日,惠普云计算负责人Bill Hilf表示:“公有云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10月22日,惠普宣布将在2016年1月31日关闭Helion公有云服务,退出与亚马逊和微软的竞争。这是第一个关闭的基于开源云平台OpenStack的公有云服务。

有意思的是,今年4月,当《纽约时报》报道称,惠普拟将公有云市场“割让”给诸如亚马逊网络服务(AWS)、谷歌和微软等此类云巨头时,惠普还对此作出郑重声明:“惠普不会离公有云市场而去。我们运行的以OpenStack技术为基础的公有云在坊间是最大的,此举是为了不与大型公有云玩家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竞争。”

据悉,Helion是惠普公开提供的云平台,亚马逊AWS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

业内人士指出,惠普如果退出公有云市场,会影响惠普的完整性,影响到惠普作为一流企业混合云提供商的地位。因为如果一个公司没有公有云产品,那么也就无法有效地提供混合云解决方案。

但一位接近惠普的相关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对于目前的惠普来说,放弃云服务市场并不是一个非常坏的消息。因为对于开发人员,尤其是初创企业的开发人员来说,惠普云服务从来就不是他们最喜欢的云计算产品。

在过去数年中,很多出租计算、储存和网络设施的企业都展开了合并。举例来说,CenturyLink就收购了云计算设施提供商Tier 3,IBM成功收购了规模最大的私人控股云计算和网络托管服务提供商之一的SoftLayer。惠普之前也曾在这一方面作出努力,但是无法抗衡亚马逊、谷歌、微软等竞争对手。

对此,上述惠普消息人士指出,未来的惠普可能将公有云服务进行外包,就像戴尔之前做的那样。

关键字:惠普公司分拆谷歌

本文摘自:国际金融报

x 惠普分拆,押宝企业市场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云计算企业动态 → 正文

惠普分拆,押宝企业市场

责任编辑:jackye 作者:夏妍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2-28 09:10:08 本文摘自:国际金融报

曾经稳坐PC界第一把交椅的惠普,如今却因PC行业的衰落而选择分拆。尽管不舍,但行业寒冬让惠普不得不做此选择,事实上,惠普的转型在行业内已经算是反应较慢的了。戴尔、微软和英特尔早就为后PC时代重新布局。正如美国私募股权公司Elevation Partners常务董事罗格·麦克纳米所说,每次面对行业拐点,惠普总是要比别的竞争对手慢两到三年时间。而对于惠普分拆后的发展,麦克纳米亦不看好。

对于巨头惠普来说,今年的日子一直都很不好过,为了挽救频频下滑的业绩,最后直接用了“一分为二”这样的大招。

近日,已经完成分拆的惠普发布了该公司作为整体公司的最后一季财报。由于财报对两家分拆公司第一财季的业绩预期迥异,导致新公司惠普公司和惠普企业次日股价走势出现了明显差异。惠普公司保留了惠普PC和打印机业务。受这家公司第四财季营收大幅下滑,且2016财年营收预期低于市场平均预期的影响,该公司股价在财报公布后第二天盘中一度暴跌15%以上。与此同时,由惠普企业技术基础架构业务、软件业务和服务业务组成的惠普企业股价盘中涨幅则一度超过6%。

业内人士认为,在分拆前,惠普企业的业务事实上已成为惠普业绩的主要贡献者。惠普分拆,无疑凸显了消费硬件市场需求疲软,而企业客户对云产品和服务有着强劲需求的市场格局。

有消息称,惠普打算放弃公有云市场。惠普云计算负责人Bill Hilf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我们原以为大家会租用或购买我们的计算资源,事实是,公有云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盛达咨询合伙人林琴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拆分之后的惠普将能更加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放弃云市场也是为了日后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更加努力。毕竟在公有云市场,惠普从一开始就晚了一步”。

另据媒体报道,日前,惠普公司宣布将不再生产低端平板电脑,以后将专注高端,而该公司官网也显示,大量低端平板处于清理库存状态。业内人士认为,低端平板无法为惠普盈利是该公司放弃这一业务的主要原因。

一直在走下坡路

近几年,惠普的情况一直在恶化。

8月21日,惠普公布了截至7月31日的2015财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该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53亿美元,同比下滑8%;净利润为8.54亿美元,同比下滑13%;这是在过去4个财年、16个季度中,惠普营业收入第15次、净利润第13次同比下滑。

与此同时,惠普的裁员计划也在不断加码。

早在2012年5月,惠普就传出在2014财年结束时裁员2.7万人的计划,并于当年9月将裁员人数扩大至2.9万人,2013年底又上升至3.4万人。2014年5月,惠普再次修改计划,宣布在2015财年裁员4.5万人至5万人。惠普CEO惠特曼当时公开表示:“我预计本次裁员之后将不会有新的裁员计划。”

而裁员成本也在不断攀升。2012年5月,惠普预计2014财年结束时,裁员相关费用约为18亿美元;当裁员计划升至5.5万人时,预计成本已变为55亿美元。

媒体数据显示,2015年,惠普的裁员进度为:截至第二季度共计裁掉4.8万人;第三季度又裁掉了3900人——截至第三季度的裁员规模为5.19万人;这也意味着,在第四季度结束时,惠普将再次裁员3000人以上。

大规模裁员计划的背后是惠普业绩长期低迷的现实。特别是在2011年9月,时任CEO李艾科下台,以及现任CEO惠特曼上台至今,惠普业绩一直在走下坡路。

对于惠普为何会陷入如此境遇,业内观点指出,摇摆不定的公司战略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纵观惠普历史上的各位领导人,多多少少是因为外界因素被迫离开。惠普前CEO马克·赫德在其任期之内,让惠普超越戴尔成为全球PC老大,营业收入由800亿美元增加到1146亿美元。但由于性丑闻事件,其被迫于2010年8月辞职。”一位IT业内人士说。

林琴表示,马克·赫德的继任者李艾科对公司的决策摇摆不定。“上任后不久,他曾对外表示不会分拆恢复普,而惠普也会向云计算转型。但2011年8月,他突然对外宣布考虑分拆、出售旗下PC业务,让业界吃惊不小”。

在业内人士看来,惠普这位行业巨头,早就开始“步入歧途”。更多人认为,正是2001年,时任CEO卡莉·费奥莉娜错误地收购了康柏电脑公司,埋下了惠普走下坡路的隐患。

“对于目前的惠普来说,改革是必然的。不然惠普要面对的就是继续下滑的业绩,丢失的市场也无法挽回。”林琴直言。

拆分或将更专注

其实,为了摆脱业绩持续下滑的境地,惠普分拆的传言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一猜测终于在今年10月尘埃落定。

2015年10月5日,惠普宣布,公司将被分拆为“惠普公司”和“惠普企业”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

11月25日,惠普分拆后的两家新公司惠普公司和惠普企业分别发布了它们的第四季度财报。

虽然惠普公司和惠普企业是分别公布各自财报,但由于惠普分拆工作在11月1日完成,而惠普第四财季截止日期为2015年10月31日,因此此次财报是惠普作为统一公司发布的最后一季财报。

财报显示,该公司第四财季净营收为257亿美元,同比下滑9%;净利润为13亿美元,同比下滑1%。其中,惠普企业第四财季净营收为141亿美元,同比下滑4%,按照固定汇率同比增长3%。这也是按照固定汇率计算,惠普企业部门营收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增长。

与此同时,惠普企业公布了利好的业绩展望。该公司预计2016财年每股收益将为1.85至1.95美元,而截至2月的第一财季为每股37至41美分。这一展望略低于分析师平均预计的每股43美分。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谢里·斯克里布纳在客户报告中指出,惠普企业是“未得到正确评价的成长和利润扩张企业”。该分析师给予了惠普企业股票“买入”评级,并将未来12个月目标股价定为23美元。

由此可见,市场对拆分后的惠普可谓“不留情面”。不过,惠普企业CEO惠特曼表示,该公司季度营收的波动与老惠普有所不同。惠特曼再次为老惠普的分拆决定进行了辩护。她表示:“分拆理由十分明显,你已经可以感受到这一点。相对于一家统一的公司,两家单独的公司可以更敏捷。”

她指出,企业和软件业务的发展通常先弱后强,这可能会影响公司的业绩展望。据悉,与惠普企业相关的业务营收已连续两个季度增长,而老惠普很难做到这一点。

林琴也较为看好这次业务的分拆。她认为,拆分的背后,意味着惠普明白了自己问题:惠普虽然业务范围十分广,但是在所有领域都不够突出,无法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公司在领域专注度方面非常欠缺。拆分后,惠普将更加专注于自身领域,也将会有更多的经历放在研发力度上”。

不过,在美国私募股权公司Elevation Partners常务董事罗格·麦克纳米(Roger McNamee)看来,惠普以前为了生存选择与别人合并,现在也是为了生存而分拆自己。分拆后,两家公司的境况都不会很好。因为每次面对行业拐点,惠普总是要比别的竞争对手慢两到三年时间。不像IBM,每次都能及时转型,其已经将PC和服务器业务卖给了联想。“我认为过去20年,惠普的管理都非常糟糕。惠特曼接手时,公司的状况就不佳,但我看不到她能让公司好转的迹象,从长远的角度来讲,两家公司都将陷入困境”。

放弃公有云市场

在惠普实施拆分自救的过程中,外界认为,其对云计算市场已经开始有点力不从心,甚至可能放弃公有云市场。

近日,惠普云计算负责人Bill Hilf表示:“公有云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10月22日,惠普宣布将在2016年1月31日关闭Helion公有云服务,退出与亚马逊和微软的竞争。这是第一个关闭的基于开源云平台OpenStack的公有云服务。

有意思的是,今年4月,当《纽约时报》报道称,惠普拟将公有云市场“割让”给诸如亚马逊网络服务(AWS)、谷歌和微软等此类云巨头时,惠普还对此作出郑重声明:“惠普不会离公有云市场而去。我们运行的以OpenStack技术为基础的公有云在坊间是最大的,此举是为了不与大型公有云玩家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竞争。”

据悉,Helion是惠普公开提供的云平台,亚马逊AWS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

业内人士指出,惠普如果退出公有云市场,会影响惠普的完整性,影响到惠普作为一流企业混合云提供商的地位。因为如果一个公司没有公有云产品,那么也就无法有效地提供混合云解决方案。

但一位接近惠普的相关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对于目前的惠普来说,放弃云服务市场并不是一个非常坏的消息。因为对于开发人员,尤其是初创企业的开发人员来说,惠普云服务从来就不是他们最喜欢的云计算产品。

在过去数年中,很多出租计算、储存和网络设施的企业都展开了合并。举例来说,CenturyLink就收购了云计算设施提供商Tier 3,IBM成功收购了规模最大的私人控股云计算和网络托管服务提供商之一的SoftLayer。惠普之前也曾在这一方面作出努力,但是无法抗衡亚马逊、谷歌、微软等竞争对手。

对此,上述惠普消息人士指出,未来的惠普可能将公有云服务进行外包,就像戴尔之前做的那样。

关键字:惠普公司分拆谷歌

本文摘自:国际金融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