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计算企业动态 → 正文

从思科退场说起,2017年会上演公有云的淘汰赛吗?

责任编辑:editor007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1-09 20:33:45 本文摘自:互联网分析沙龙

刚刚过去的2016年无疑是云计算市场骚动与不安的一年。一方面,IT巨头和互联网新贵们蜂拥而至,比如在去年入场的百度和网易;另一方面,公有云市场的降价潮和惨烈竞争已经引发了一些玩家的退场,比如思科宣布在今年3月份关闭InterCloud公有云服务。

无独有偶,戴尔在2014年的时候就公开表示公有云市场太过拥挤,如今思科同样选择了混合云作为新的发力点。而对于云计算的未来,似乎自其诞生开始就是争论的焦点,一种声音是私有云终将会过渡到公有云,也有一种声音称混合云才是云服务的最终归宿。

可无论如何,2016年过后公有云市场开始变得更加拥挤,思科的退场又传递了什么样的信号,2017年会是公有云的洗牌之年吗?要回答这个疑问,似乎要先弄清下面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新入场者为何选择公有云?

既然戴尔、思科等老牌IT巨头眼中的公有云市场如此“拥挤”,可为何百度、网易等有巨头背景的玩家,以及国内外大大小小的云计算创业者,除了提供云计算工具之外,大多仍在发力公有云市场?答案或许不难理解。

公有云和私有云在技术上并没有本质差别,只不过公有云的服务对象是所有客户,而私有云是针对某一客户单独构建的,对数据和安全性有更好的控制。不同的定位决定了不同的用户群体,一般来说,政府、大型企业等对安全性要求苛刻的客户青睐于私有云服务,而互联网产品、中小企业等则是公有云的忠实拥趸。毕竟公有云的成本要远低于IDC,且在弹性扩容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而私有云昂贵的价格也把不少企业拒之门外。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核心的一点是,作为新入场的云计算玩家,无论是巨头还是创业者,之前主要集中在C端市场,私有云市场的客户大多被先入者瓜分。当然,不排除一些B端转型云计算的玩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积累到足够的大型企业客户,对大部分云计算玩家而言,互联网企业和中小企业似乎成了起家的唯一的潜在客户群,也就注定以公有云作为出发点。

与此同时,一些规模逐渐壮大的云计算厂商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诸如金融、政务等行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对数据的安全性有着近乎苛刻的需求,但私有云的高成本却成为这类企业上云的阻碍。核心业务加入私有云,而常规业务运行在公有云上的服务模式,也就是所谓的混合云服务顺势而生。如果公有云在数据的安全性方面很难取得突破,混合云无疑是最理想的云服务形态,一旦公有云解决了安全性的潜在隐患,单从成本方面来说,不少企业仍然会全面投入到公有云市场。这看起来并不矛盾。

此外,从Gartner、IDC等调研机构公布的数据来看,亚马逊的AWS在公有云市场的份额在50%左右,微软Azure的市场份额在20%上下,再加上谷歌、甲骨文、IBM等所侵占的市场,思科的处境可想而知。

即便是在中国市场,阿里云在公有云方面一家独大,随后还有腾讯云、Ucloud等一众企业,以及野心勃勃的百度云、网易云等,公有云市场似乎并不轻松。然而,诸如网易云等选择场景化服务进军公有云市场,有意避开和阿里云等巨头的直接竞争。公有云在未来5年内都是一个增量市场,市场规模和增长率也都表现乐观,仅此一点便给了新入场者加入战局的信心。

第二个问题,公有云市场竞争如此激烈?

那么,既然公有云沃土待垦,每年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高度增长,可为何思科、戴尔等感受到的是竞争的激烈,而新入场者往往抱着分一杯羹的决心?对于竞争的激烈与否,或许还要从不同的视角来看。

站在思科的视角来看,亚马逊、微软们的先入为主已经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虚拟化技术崛起的情况下,曾经对思科们有着高度依赖的互联网巨头开始自研硬件,比如说亚马逊、微软、谷歌等已经开始自研云计算基础设施,Facebook也在积极推动OCP开放计算项目,涵盖了从服务器到存储系统再到机架设计,甚至网络设备等一系列硬件。与其与这些“野蛮人”赤膊格斗,倒不如去挖掘已有的客户群,从公有云到私有云似乎是思科的必然之路。

而从亚马逊、谷歌乃至阿里云的视角来看,IDC机房的托管本质上还是硬件厂商的生意,而云计算则是一场围绕“计算”的竞争。这些巨头的优势在于,平台式的商业模式注定要“以量取胜”,先期积累足够的数据中心节点,然后以生态的形式聚集足够的合作伙伴。比如说亚马逊将合作伙伴的技术解决方案托管在AWS平台上,微软基于Azure云平台提供计算、数据、应用、网络等服务。即便公有云市场涌入了越来越多的入局者,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成长为在规模和服务能力上与之匹敌的竞争对手。

再从新进入者都视角来看,成功的创业者大多抓住了某个时间窗口,比如早先进入市场、赶上了直播云的崛起、提供更方便的服务,如此种种。而一些互联网巨头的心态似乎更值得揣摩,十几年的互联网研发、管理等经验,在产品架构、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方面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再加上自身的品牌背书,以云服务的形式将技术对外开放,不失为一种入侵之路。而当客户规模逐渐壮大的时候,直接推着这类玩家进入公有云市场,比如从场景化云服务到三大解决方案的网易云。

犹记得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的一个比喻,对于云计算的理解就像是盲人摸象,有人摸到了大象的肚子,也有人摸到了灵巧的鼻子。不同的视角决定了不同的竞争形态,或许云服务的未来必将有一场淘汰赛,可就现阶段来说,距离云计算的饱和仍有很大的空间。

第三个问题,公有云的捷径或蓝海在哪?

思科的退场为公有云的淘汰赛敲响了丧钟?或许不少人不赞同这一说法。可公有云市场一轮又一轮的降价潮,也传递出了公有云将结束野蛮生长的信号。这也就意味着对于2017年的新进入者或者突围者需要找到新的“捷径”或蓝海。

而从2016年公有云市场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在某种程度上为公有云市场的竞争格局定了调。

比如,打着“安全”旗号来消除客户心中的芥蒂。

不久前,媒体报道了美国金融业监管局((简称FINRA))利用AWS云实现每日750亿笔交易分析的消息。一直对安全极度敏感的金融行业似乎已经开始拥抱公有云,而FINRA的执行副总裁Randich直言云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水平要优于内部环境。与之同时,国内的阿里、腾讯等也开始加码金融云,虽然为了拉拢金融客户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混合云的思路,但已经有金融客户选择完全把数据存储在公有云上。这大概是一个趋势,同时也意味着一些看起来很难被解决的痛点,正在打破客户的心理门槛,对于新入局者来说也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再比如,押宝新技术曲线进入公有云市场。

不得不承认,新技术在市场开拓方面似乎有着一种无可替代的魔力,诸如Velostrata、Weaveworks、H20.ai等云领域的创业者凭借某项技术突破赢得了谷歌等巨头的青睐,当然也有不少企业选择押宝新技术来进军云市场。以Docker为例,AWS、Azure等先后支持了Docker容器,谷歌则打造了容器集群管理工具kubernetes,网易云也凭借网易蜂巢这一基于Dcoker容器的云平台进入云计算基础服务。从容器云到数据库、缓存等平台服务到DdoS防御、CDN等网络服务,再到性能监控、日志等运维工具,网易蜂巢与众不同的产品之路不失为切入公有云市场的有效方式。

2017年初已经可以看到一些迹象,人工智能几乎成为所有云计算厂商乐于输出的名词,针对垂直市场推出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几乎成为共识,或许在未来的一年内还将有更多的典型现象,公有云市场早已不再是比拼技术能力的单维竞争。

结语

思科的离场是个别现象,也是公有云市场竞争的隐象。以传统的思维去观察云计算,必然会得到一个相对狭隘的结论,以初生牛犊般的勇气审视云市场,独辟蹊径的进入方式往往是最正确的选择。总之,2017年离场的绝不止思科一家,是淘汰赛还是接力赛,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云计算、VR等行业的观察研究。微信公众号:spnews

关键字:思科谷歌淘汰赛

本文摘自:互联网分析沙龙

x 从思科退场说起,2017年会上演公有云的淘汰赛吗?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云计算企业动态 → 正文

从思科退场说起,2017年会上演公有云的淘汰赛吗?

责任编辑:editor007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1-09 20:33:45 本文摘自:互联网分析沙龙

刚刚过去的2016年无疑是云计算市场骚动与不安的一年。一方面,IT巨头和互联网新贵们蜂拥而至,比如在去年入场的百度和网易;另一方面,公有云市场的降价潮和惨烈竞争已经引发了一些玩家的退场,比如思科宣布在今年3月份关闭InterCloud公有云服务。

无独有偶,戴尔在2014年的时候就公开表示公有云市场太过拥挤,如今思科同样选择了混合云作为新的发力点。而对于云计算的未来,似乎自其诞生开始就是争论的焦点,一种声音是私有云终将会过渡到公有云,也有一种声音称混合云才是云服务的最终归宿。

可无论如何,2016年过后公有云市场开始变得更加拥挤,思科的退场又传递了什么样的信号,2017年会是公有云的洗牌之年吗?要回答这个疑问,似乎要先弄清下面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新入场者为何选择公有云?

既然戴尔、思科等老牌IT巨头眼中的公有云市场如此“拥挤”,可为何百度、网易等有巨头背景的玩家,以及国内外大大小小的云计算创业者,除了提供云计算工具之外,大多仍在发力公有云市场?答案或许不难理解。

公有云和私有云在技术上并没有本质差别,只不过公有云的服务对象是所有客户,而私有云是针对某一客户单独构建的,对数据和安全性有更好的控制。不同的定位决定了不同的用户群体,一般来说,政府、大型企业等对安全性要求苛刻的客户青睐于私有云服务,而互联网产品、中小企业等则是公有云的忠实拥趸。毕竟公有云的成本要远低于IDC,且在弹性扩容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而私有云昂贵的价格也把不少企业拒之门外。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核心的一点是,作为新入场的云计算玩家,无论是巨头还是创业者,之前主要集中在C端市场,私有云市场的客户大多被先入者瓜分。当然,不排除一些B端转型云计算的玩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积累到足够的大型企业客户,对大部分云计算玩家而言,互联网企业和中小企业似乎成了起家的唯一的潜在客户群,也就注定以公有云作为出发点。

与此同时,一些规模逐渐壮大的云计算厂商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诸如金融、政务等行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对数据的安全性有着近乎苛刻的需求,但私有云的高成本却成为这类企业上云的阻碍。核心业务加入私有云,而常规业务运行在公有云上的服务模式,也就是所谓的混合云服务顺势而生。如果公有云在数据的安全性方面很难取得突破,混合云无疑是最理想的云服务形态,一旦公有云解决了安全性的潜在隐患,单从成本方面来说,不少企业仍然会全面投入到公有云市场。这看起来并不矛盾。

此外,从Gartner、IDC等调研机构公布的数据来看,亚马逊的AWS在公有云市场的份额在50%左右,微软Azure的市场份额在20%上下,再加上谷歌、甲骨文、IBM等所侵占的市场,思科的处境可想而知。

即便是在中国市场,阿里云在公有云方面一家独大,随后还有腾讯云、Ucloud等一众企业,以及野心勃勃的百度云、网易云等,公有云市场似乎并不轻松。然而,诸如网易云等选择场景化服务进军公有云市场,有意避开和阿里云等巨头的直接竞争。公有云在未来5年内都是一个增量市场,市场规模和增长率也都表现乐观,仅此一点便给了新入场者加入战局的信心。

第二个问题,公有云市场竞争如此激烈?

那么,既然公有云沃土待垦,每年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高度增长,可为何思科、戴尔等感受到的是竞争的激烈,而新入场者往往抱着分一杯羹的决心?对于竞争的激烈与否,或许还要从不同的视角来看。

站在思科的视角来看,亚马逊、微软们的先入为主已经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虚拟化技术崛起的情况下,曾经对思科们有着高度依赖的互联网巨头开始自研硬件,比如说亚马逊、微软、谷歌等已经开始自研云计算基础设施,Facebook也在积极推动OCP开放计算项目,涵盖了从服务器到存储系统再到机架设计,甚至网络设备等一系列硬件。与其与这些“野蛮人”赤膊格斗,倒不如去挖掘已有的客户群,从公有云到私有云似乎是思科的必然之路。

而从亚马逊、谷歌乃至阿里云的视角来看,IDC机房的托管本质上还是硬件厂商的生意,而云计算则是一场围绕“计算”的竞争。这些巨头的优势在于,平台式的商业模式注定要“以量取胜”,先期积累足够的数据中心节点,然后以生态的形式聚集足够的合作伙伴。比如说亚马逊将合作伙伴的技术解决方案托管在AWS平台上,微软基于Azure云平台提供计算、数据、应用、网络等服务。即便公有云市场涌入了越来越多的入局者,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成长为在规模和服务能力上与之匹敌的竞争对手。

再从新进入者都视角来看,成功的创业者大多抓住了某个时间窗口,比如早先进入市场、赶上了直播云的崛起、提供更方便的服务,如此种种。而一些互联网巨头的心态似乎更值得揣摩,十几年的互联网研发、管理等经验,在产品架构、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方面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再加上自身的品牌背书,以云服务的形式将技术对外开放,不失为一种入侵之路。而当客户规模逐渐壮大的时候,直接推着这类玩家进入公有云市场,比如从场景化云服务到三大解决方案的网易云。

犹记得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的一个比喻,对于云计算的理解就像是盲人摸象,有人摸到了大象的肚子,也有人摸到了灵巧的鼻子。不同的视角决定了不同的竞争形态,或许云服务的未来必将有一场淘汰赛,可就现阶段来说,距离云计算的饱和仍有很大的空间。

第三个问题,公有云的捷径或蓝海在哪?

思科的退场为公有云的淘汰赛敲响了丧钟?或许不少人不赞同这一说法。可公有云市场一轮又一轮的降价潮,也传递出了公有云将结束野蛮生长的信号。这也就意味着对于2017年的新进入者或者突围者需要找到新的“捷径”或蓝海。

而从2016年公有云市场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在某种程度上为公有云市场的竞争格局定了调。

比如,打着“安全”旗号来消除客户心中的芥蒂。

不久前,媒体报道了美国金融业监管局((简称FINRA))利用AWS云实现每日750亿笔交易分析的消息。一直对安全极度敏感的金融行业似乎已经开始拥抱公有云,而FINRA的执行副总裁Randich直言云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水平要优于内部环境。与之同时,国内的阿里、腾讯等也开始加码金融云,虽然为了拉拢金融客户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混合云的思路,但已经有金融客户选择完全把数据存储在公有云上。这大概是一个趋势,同时也意味着一些看起来很难被解决的痛点,正在打破客户的心理门槛,对于新入局者来说也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再比如,押宝新技术曲线进入公有云市场。

不得不承认,新技术在市场开拓方面似乎有着一种无可替代的魔力,诸如Velostrata、Weaveworks、H20.ai等云领域的创业者凭借某项技术突破赢得了谷歌等巨头的青睐,当然也有不少企业选择押宝新技术来进军云市场。以Docker为例,AWS、Azure等先后支持了Docker容器,谷歌则打造了容器集群管理工具kubernetes,网易云也凭借网易蜂巢这一基于Dcoker容器的云平台进入云计算基础服务。从容器云到数据库、缓存等平台服务到DdoS防御、CDN等网络服务,再到性能监控、日志等运维工具,网易蜂巢与众不同的产品之路不失为切入公有云市场的有效方式。

2017年初已经可以看到一些迹象,人工智能几乎成为所有云计算厂商乐于输出的名词,针对垂直市场推出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几乎成为共识,或许在未来的一年内还将有更多的典型现象,公有云市场早已不再是比拼技术能力的单维竞争。

结语

思科的离场是个别现象,也是公有云市场竞争的隐象。以传统的思维去观察云计算,必然会得到一个相对狭隘的结论,以初生牛犊般的勇气审视云市场,独辟蹊径的进入方式往往是最正确的选择。总之,2017年离场的绝不止思科一家,是淘汰赛还是接力赛,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云计算、VR等行业的观察研究。微信公众号:spnews

关键字:思科谷歌淘汰赛

本文摘自:互联网分析沙龙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