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计算企业动态 → 正文

与亚马逊AWS产业赛跑,阿里云进入航空业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12-21 10:00:22 本文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阿里云未来三年计划里有一项是要追平亚马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20日下午在北京对媒体说。这个竞赛不止局限在全球数据中心的扩张、基础科学研究或抢客户上,还会落在对垂直细分产业的渗透上。

当天,阿里云人工智能大脑ET宣布与首都机场合作,以ET航空大脑的垂直产品进入航空业。亚马逊AWS在这个领域也有布局,更多涉及航空公司层面,比如波兰航空、澳洲航空、巴西戈尔航空,以及最近达成合作的香港国泰航空。

阿里云以人工智能身份与首都机场合作的标志意义在于,机场与航空业是一个安全敏感性产业,不同于此前在工业、环境等领域进行的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据首都机场机位分配员郭一都介绍,首都机场有300多个停机位,每天进出港1700多架次,调度员需要综合考虑每个班次的机型大小、过站时间、国际国内身份,以及机场流控、摆渡车资源、天气、机场施工等诸多因素,是一个非常考验经验的复杂场景。

目前,国内机场的建设与升级方向之一是增加近机位(像浦东国际机场),更多使用廊桥,而非摆渡车。但乘客端的普遍感受是,乘坐摆渡车是不可避免的,有时还要临时更换登机口。毕竟受限于候机楼的物理空间,不可能给每一架飞机都分配到近机位。调度员一般每天要花2、3个小时人工安排停机位。

阿里云人工智能科学家闵万里在向第一财经记者解释ET航空大脑的机场调度原理时说,其实就是算得快,把这些因素和变量都交给机器,并呈现实时数据化,在设定约束条件下让机器穷举选出最适合的机位分配方案,50秒内可以将上述数据刷新一遍。经测算,机器能让停机位利用率提高10%,相当于每天有2万名左右旅客不用再乘坐摆渡车。

但不同于此前一些产业将数据搬到云计算平台上,ET航空大脑不涉及数据库迁移问题,也就是说这些机场的存量数量仍停留在机场的IT系统里,阿里云提供的是算法。类似的合作模式此前已经在阿里云与饿了么之间尝试过,用于调度骑手的配送线路。

首都机场运营控制中心总经理赵莹称,未来全球机场的比拼不再聚焦在航站楼设计这些硬件指标上,而是更看重软实力,如何提高机场效率,智慧运营机场,让乘客更便捷和安全。这次是先从机位分配系统上开始合作,未来与阿里云的结合会涉及到航空运输生态链条上的更多环节。

全球一些机场和航空公司也看到了与云、AI等新科技的合作前景。美国西雅图塔科马机场从去年引入了虹膜和指纹识别技术,用于完成乘客的部分安检流程;电子登机牌、指纹与人像识别过海关等技术也在上海等国内机场使用;国泰航空目前正在使用AWS重新部署其IT系统的开发工作。航空业的数据化转型正在全球蔓延。

但由于航空业的复杂程度,其与云计算厂商的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后续像国际新航线的规划这类需要大量计算工作去验证的场景,与云计算会有更大的合作空间。云计算对航空、医疗、工业、气象等各类垂直细分产业的渗透,表明作为一项基础设施的角色越来越明显。胡晓明称,阿里的人工智能会始终盯着一件事去做,就是与产业的结合,能帮助行业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在这轮产业渗透过程中,阿里云不可避免地会与AWS产生更多竞争焦点。与AWS的国际化程度与客户量在全球一家独大不同,阿里云人工智能在产业渗透上可以说基本与AWS处于同一起跑线。此外,阿里云准备在印度开数据中心,微软和亚马逊的云计算业务已经进入这个南亚市场,未来国内外云厂商的竞争将是全方位的。

关键字:阿里云航空业AWS

本文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x 与亚马逊AWS产业赛跑,阿里云进入航空业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云计算企业动态 → 正文

与亚马逊AWS产业赛跑,阿里云进入航空业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12-21 10:00:22 本文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阿里云未来三年计划里有一项是要追平亚马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20日下午在北京对媒体说。这个竞赛不止局限在全球数据中心的扩张、基础科学研究或抢客户上,还会落在对垂直细分产业的渗透上。

当天,阿里云人工智能大脑ET宣布与首都机场合作,以ET航空大脑的垂直产品进入航空业。亚马逊AWS在这个领域也有布局,更多涉及航空公司层面,比如波兰航空、澳洲航空、巴西戈尔航空,以及最近达成合作的香港国泰航空。

阿里云以人工智能身份与首都机场合作的标志意义在于,机场与航空业是一个安全敏感性产业,不同于此前在工业、环境等领域进行的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据首都机场机位分配员郭一都介绍,首都机场有300多个停机位,每天进出港1700多架次,调度员需要综合考虑每个班次的机型大小、过站时间、国际国内身份,以及机场流控、摆渡车资源、天气、机场施工等诸多因素,是一个非常考验经验的复杂场景。

目前,国内机场的建设与升级方向之一是增加近机位(像浦东国际机场),更多使用廊桥,而非摆渡车。但乘客端的普遍感受是,乘坐摆渡车是不可避免的,有时还要临时更换登机口。毕竟受限于候机楼的物理空间,不可能给每一架飞机都分配到近机位。调度员一般每天要花2、3个小时人工安排停机位。

阿里云人工智能科学家闵万里在向第一财经记者解释ET航空大脑的机场调度原理时说,其实就是算得快,把这些因素和变量都交给机器,并呈现实时数据化,在设定约束条件下让机器穷举选出最适合的机位分配方案,50秒内可以将上述数据刷新一遍。经测算,机器能让停机位利用率提高10%,相当于每天有2万名左右旅客不用再乘坐摆渡车。

但不同于此前一些产业将数据搬到云计算平台上,ET航空大脑不涉及数据库迁移问题,也就是说这些机场的存量数量仍停留在机场的IT系统里,阿里云提供的是算法。类似的合作模式此前已经在阿里云与饿了么之间尝试过,用于调度骑手的配送线路。

首都机场运营控制中心总经理赵莹称,未来全球机场的比拼不再聚焦在航站楼设计这些硬件指标上,而是更看重软实力,如何提高机场效率,智慧运营机场,让乘客更便捷和安全。这次是先从机位分配系统上开始合作,未来与阿里云的结合会涉及到航空运输生态链条上的更多环节。

全球一些机场和航空公司也看到了与云、AI等新科技的合作前景。美国西雅图塔科马机场从去年引入了虹膜和指纹识别技术,用于完成乘客的部分安检流程;电子登机牌、指纹与人像识别过海关等技术也在上海等国内机场使用;国泰航空目前正在使用AWS重新部署其IT系统的开发工作。航空业的数据化转型正在全球蔓延。

但由于航空业的复杂程度,其与云计算厂商的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后续像国际新航线的规划这类需要大量计算工作去验证的场景,与云计算会有更大的合作空间。云计算对航空、医疗、工业、气象等各类垂直细分产业的渗透,表明作为一项基础设施的角色越来越明显。胡晓明称,阿里的人工智能会始终盯着一件事去做,就是与产业的结合,能帮助行业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在这轮产业渗透过程中,阿里云不可避免地会与AWS产生更多竞争焦点。与AWS的国际化程度与客户量在全球一家独大不同,阿里云人工智能在产业渗透上可以说基本与AWS处于同一起跑线。此外,阿里云准备在印度开数据中心,微软和亚马逊的云计算业务已经进入这个南亚市场,未来国内外云厂商的竞争将是全方位的。

关键字:阿里云航空业AWS

本文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