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计算企业动态 → 正文

混合云架构资源调度成难题 大河云联携ZStack掀起云网联动新篇章

责任编辑:zhaoxiaoqin 作者:赵晓勤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3-27 14:15:26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Gartner预计,到2020年,90%的组织将利用混合云管理基础设施。而RightScale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采用混合云的企业较2015年上升了9%达到了67%。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统计,2016年我国企业采用混合云比例为11.8%。而根据阿里云技术专家索林对阿里云企业级用户的调研所得的数据显示,目前阿里云有100万的付费用户,在收入超过400万的企业里有31%企业采用混合云架构,而且采用混合云架构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随着人们对敏捷性和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组织转向云化的IT基础架构。采用混合云基础设施的组织将更加追求优化成本并提高效率,然而增加了多来源环境中选择工具的同时提高了端到端服务的复杂性。索林表示:”混合云的关键在于网络接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稳定、高速的链路环节,与边界的接入能力以及可定制的云上网络环境。“


阿里云技术专家索林

为此,大河云联与众多合作伙伴都做了网上的衔接和连通,包括AWS、阿里云、腾讯云等多家云服务提供商完成互联提供自助服务,给客户提供稳定的接入能力,把网络触角延伸到企业联通的根枝末节。大河云联与ZStack发布了“混合云+SDN专线一体化”产品,第一次实现了云计算平台和广域网的自助连接,打通了混合云面向网络的最后一公里。

索林认为,混合云应用有七大场景:云上业务弹性伸缩,云上云下多地互通,数据上云分发备份,混合云容灾,云上大数据/物联网,业务上云、数据库托管和能力互补、合作发展。在这七大场景中混合云将面临六大关键挑战——网络接入、安全防护、合规审查、运维便利、性能卓越和运营便利。

网络,混合云中的关键一环

ZStack创始人兼CEO张鑫表示,“网络是混合云的第一公里,也是最后一公里。我国当前混合云市场正处于1.0时代。在混合云1.0时代,市场上的混合云产品只是多云管理,比如说我有两套基础设施,如何可以减少碎片化的运维,顺畅地在不同的平台间切换,这是CMP的市场。”但光管起来还不够,张鑫提到,“真正的混合云是私有云、公有云之间控制面、数据面彻底打通的云,企业需要将两套基础设施通过专线、VPN方式连接起来,以彻底打通数据面和控制面,但专线建设非常复杂,前期投入非常大收益无法量化,VPN在带宽和延时的问题上又存在很大瓶颈。因此造成了虽然企业上了云但信息孤岛并没有完全消除。”


ZStack创始人&CEO 张鑫

“客户希望将碎片化的私有云和集中式的公有云连接起来,让数据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顺畅地流淌,这就是混合云2.0时代。”张鑫解释道。”混合云2.0时代无外乎解决网络、存储、计算三个问题。SD-WAN“是网络技术里的新技术,我们大胆预测未来在基础设施领域跟基础设施相关的技术一定是围绕着云平台产生的,一定是从云平台里面生长出来的,否则用户用不起来。”

“新技术出来后仍然面临着新技术跟云平台集成的过程,ZStack是中国唯一具备产品形态的混合云产品,张鑫认为,混合云1.0时代解决了网络连接问题,一键打通客户私有云和公有云数据——数据不管用什么存储,不管是在本地存储还是分布式存储,我们都可以让他和公有云的存储连通。不管客户用什么虚拟化形态,我们都可以帮你把本地克隆到公有云上,又可以从公有云上迁移回来。混合云2.0时代解决的是网络配置与使用问题,张鑫提到,混合云的产品形态里面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网络,网络是混合云的第一公里也是最后一公里。现在具备的真正对混合云网络建设能力的技能的客户是非常少。此次与大河云联强强联手,推出全球首个混合云+SD-WAN融合产品,正是通过产品形式将SD-WAN技术引入混合云应用场景,一键操作,秒级开通,灵活计费,按需使用,这遍是混合云2.0时代的自助化网络服务,解决了用户混合云最后一公里的网络配置问题,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把私有云和公有云的网络配置起来。

“我们通过大河SDN技术把这个问题完美解决了,通过跟大河的API的集成,用户使用过程中对于专线这部分不用再找运营商沟通,他只要有大河的账号,通过ZStack的用户界面注册大河的账号,私有云这边选择本地的网络,公有云那边选择阿里云网络,中间的过程全部实现了自动化,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很复杂。真正实现了‘混合云+SD-WAN’的全面融合。托管云厂商将是云网一体混合云产品最先受益者,边缘计算也将得益于SD-WAN的快速发展。”

大河云联通过赋能的方式与ZStack进行了完美结合。“大河的愿景是赋能,天下没有难运营的网络”。大河云联首席业务架构师/合伙人王茜博士表示,“我们希望让网络工程师觉得网络的运营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好的适应应用。我们设计理念就是赋能,我们有大的运营商、二三线的运营商,还有很多做数据中心运营服务的,还有做云的,这些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我希望我们的产品更多的为他们赋能。”

柔性网络,引领业务创新

“云网联动”不仅是客户业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一群网络工程师实现自己梦想的一片天地。大河云联创始人兼CEO庞俊英就是怀揣这种梦想中的一员。她同时是个乐高迷,乐高简单、模块化、低成本变化无穷的设计深深吸引了这位网工——她在思考,网络能否像乐高一样适应各种业务,有着千面万化这种柔性的特质,同时兼具低成本?


大河云联创始人兼CEO庞俊英

如果说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和控制网络是柔性网络1.0的话,网络平台的API化就是柔性网络2.0。“今天我们跟ZStack做的这个联合发布,是在2.0阶段网络平台API化完成的重要标志。”庞俊英表示“1.0阶段我们提供了一个网络平台的自助化,能提供秒级开通、弹性带宽、按需使用、随租随退,这是用户的视角,而运营商视可以在这个平台里集合底层很多家的网络,虽然网络质量不同但流量可以做任意调度。可靠性整体会变好,可以向你的客户售卖不同质量的网络连接。网络放在一起自己定义不同的方向,有不同的定价,但这一切都是自动化完成的,不需要做任何配置。”

“在2.0阶段,企业的工作流可以对接,只要这个应用做一个识别,识别以后就可以加API获取的网络信息进行监控信息运维体系。通过API就知道他网络使用情况,对客户可以提供网络信息的标准接口输出,由客户运维系统统一监控和管理网络。”

“网络要具有一种协同的能力,网络场景是跟一个业务场景相对应,网络能力组成要像乐高一样搭出来。”这就是庞俊英定义的“柔性网络3.0”。

“我定义了三个比较关键的思考:第一,VPC+广义网的管道+网络计算能力,可以让网络能力像公有云能力是一样。将未来的广域网也像公有云一样。第二,任意介质的WAN呈现出不同类型的连接能力,网络有IO型、计算型、存储型,我们也正在实现这方面的能力。第三,网连云,可以将所有公有云VPC、存储能力和私有云都当成一个节点,我能用一个柔性的网络平台把这个节点做一个任意的组合各连接形成一个网连云。”

正如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副教授李昕所言:“网络本身不会产生驱动力的,驱动力来自于应用、业务、用户,用户为什么产生这个需求,因为应用能够优化的限度已经把网络提供的空间用完了,应用需要一个互联网专线都不能提供的服务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就是就是留给做SDN和SD-WAN的空间。”同样这也就是创新的源泉。


大河云联首席业务架构师/合伙人王茜博士

在王茜看来,SD-WAN就是一种服务的能力。“我们做项目的时候更多看的是客户的需求,什么样的用户去用,在灾备这个场景下用户用网络的特性是什么。教育行业对教育的在线直播、在线远程教育的需求是什么样的,用户体验上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我们的目标就是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

关键字:资源调度混合云软件定义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混合云架构资源调度成难题 大河云联携ZStack掀起云网联动新篇章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云计算企业动态 → 正文

混合云架构资源调度成难题 大河云联携ZStack掀起云网联动新篇章

责任编辑:zhaoxiaoqin 作者:赵晓勤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3-27 14:15:26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Gartner预计,到2020年,90%的组织将利用混合云管理基础设施。而RightScale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采用混合云的企业较2015年上升了9%达到了67%。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统计,2016年我国企业采用混合云比例为11.8%。而根据阿里云技术专家索林对阿里云企业级用户的调研所得的数据显示,目前阿里云有100万的付费用户,在收入超过400万的企业里有31%企业采用混合云架构,而且采用混合云架构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随着人们对敏捷性和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组织转向云化的IT基础架构。采用混合云基础设施的组织将更加追求优化成本并提高效率,然而增加了多来源环境中选择工具的同时提高了端到端服务的复杂性。索林表示:”混合云的关键在于网络接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稳定、高速的链路环节,与边界的接入能力以及可定制的云上网络环境。“


阿里云技术专家索林

为此,大河云联与众多合作伙伴都做了网上的衔接和连通,包括AWS、阿里云、腾讯云等多家云服务提供商完成互联提供自助服务,给客户提供稳定的接入能力,把网络触角延伸到企业联通的根枝末节。大河云联与ZStack发布了“混合云+SDN专线一体化”产品,第一次实现了云计算平台和广域网的自助连接,打通了混合云面向网络的最后一公里。

索林认为,混合云应用有七大场景:云上业务弹性伸缩,云上云下多地互通,数据上云分发备份,混合云容灾,云上大数据/物联网,业务上云、数据库托管和能力互补、合作发展。在这七大场景中混合云将面临六大关键挑战——网络接入、安全防护、合规审查、运维便利、性能卓越和运营便利。

网络,混合云中的关键一环

ZStack创始人兼CEO张鑫表示,“网络是混合云的第一公里,也是最后一公里。我国当前混合云市场正处于1.0时代。在混合云1.0时代,市场上的混合云产品只是多云管理,比如说我有两套基础设施,如何可以减少碎片化的运维,顺畅地在不同的平台间切换,这是CMP的市场。”但光管起来还不够,张鑫提到,“真正的混合云是私有云、公有云之间控制面、数据面彻底打通的云,企业需要将两套基础设施通过专线、VPN方式连接起来,以彻底打通数据面和控制面,但专线建设非常复杂,前期投入非常大收益无法量化,VPN在带宽和延时的问题上又存在很大瓶颈。因此造成了虽然企业上了云但信息孤岛并没有完全消除。”


ZStack创始人&CEO 张鑫

“客户希望将碎片化的私有云和集中式的公有云连接起来,让数据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顺畅地流淌,这就是混合云2.0时代。”张鑫解释道。”混合云2.0时代无外乎解决网络、存储、计算三个问题。SD-WAN“是网络技术里的新技术,我们大胆预测未来在基础设施领域跟基础设施相关的技术一定是围绕着云平台产生的,一定是从云平台里面生长出来的,否则用户用不起来。”

“新技术出来后仍然面临着新技术跟云平台集成的过程,ZStack是中国唯一具备产品形态的混合云产品,张鑫认为,混合云1.0时代解决了网络连接问题,一键打通客户私有云和公有云数据——数据不管用什么存储,不管是在本地存储还是分布式存储,我们都可以让他和公有云的存储连通。不管客户用什么虚拟化形态,我们都可以帮你把本地克隆到公有云上,又可以从公有云上迁移回来。混合云2.0时代解决的是网络配置与使用问题,张鑫提到,混合云的产品形态里面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网络,网络是混合云的第一公里也是最后一公里。现在具备的真正对混合云网络建设能力的技能的客户是非常少。此次与大河云联强强联手,推出全球首个混合云+SD-WAN融合产品,正是通过产品形式将SD-WAN技术引入混合云应用场景,一键操作,秒级开通,灵活计费,按需使用,这遍是混合云2.0时代的自助化网络服务,解决了用户混合云最后一公里的网络配置问题,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把私有云和公有云的网络配置起来。

“我们通过大河SDN技术把这个问题完美解决了,通过跟大河的API的集成,用户使用过程中对于专线这部分不用再找运营商沟通,他只要有大河的账号,通过ZStack的用户界面注册大河的账号,私有云这边选择本地的网络,公有云那边选择阿里云网络,中间的过程全部实现了自动化,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很复杂。真正实现了‘混合云+SD-WAN’的全面融合。托管云厂商将是云网一体混合云产品最先受益者,边缘计算也将得益于SD-WAN的快速发展。”

大河云联通过赋能的方式与ZStack进行了完美结合。“大河的愿景是赋能,天下没有难运营的网络”。大河云联首席业务架构师/合伙人王茜博士表示,“我们希望让网络工程师觉得网络的运营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好的适应应用。我们设计理念就是赋能,我们有大的运营商、二三线的运营商,还有很多做数据中心运营服务的,还有做云的,这些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我希望我们的产品更多的为他们赋能。”

柔性网络,引领业务创新

“云网联动”不仅是客户业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一群网络工程师实现自己梦想的一片天地。大河云联创始人兼CEO庞俊英就是怀揣这种梦想中的一员。她同时是个乐高迷,乐高简单、模块化、低成本变化无穷的设计深深吸引了这位网工——她在思考,网络能否像乐高一样适应各种业务,有着千面万化这种柔性的特质,同时兼具低成本?


大河云联创始人兼CEO庞俊英

如果说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和控制网络是柔性网络1.0的话,网络平台的API化就是柔性网络2.0。“今天我们跟ZStack做的这个联合发布,是在2.0阶段网络平台API化完成的重要标志。”庞俊英表示“1.0阶段我们提供了一个网络平台的自助化,能提供秒级开通、弹性带宽、按需使用、随租随退,这是用户的视角,而运营商视可以在这个平台里集合底层很多家的网络,虽然网络质量不同但流量可以做任意调度。可靠性整体会变好,可以向你的客户售卖不同质量的网络连接。网络放在一起自己定义不同的方向,有不同的定价,但这一切都是自动化完成的,不需要做任何配置。”

“在2.0阶段,企业的工作流可以对接,只要这个应用做一个识别,识别以后就可以加API获取的网络信息进行监控信息运维体系。通过API就知道他网络使用情况,对客户可以提供网络信息的标准接口输出,由客户运维系统统一监控和管理网络。”

“网络要具有一种协同的能力,网络场景是跟一个业务场景相对应,网络能力组成要像乐高一样搭出来。”这就是庞俊英定义的“柔性网络3.0”。

“我定义了三个比较关键的思考:第一,VPC+广义网的管道+网络计算能力,可以让网络能力像公有云能力是一样。将未来的广域网也像公有云一样。第二,任意介质的WAN呈现出不同类型的连接能力,网络有IO型、计算型、存储型,我们也正在实现这方面的能力。第三,网连云,可以将所有公有云VPC、存储能力和私有云都当成一个节点,我能用一个柔性的网络平台把这个节点做一个任意的组合各连接形成一个网连云。”

正如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副教授李昕所言:“网络本身不会产生驱动力的,驱动力来自于应用、业务、用户,用户为什么产生这个需求,因为应用能够优化的限度已经把网络提供的空间用完了,应用需要一个互联网专线都不能提供的服务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就是就是留给做SDN和SD-WAN的空间。”同样这也就是创新的源泉。


大河云联首席业务架构师/合伙人王茜博士

在王茜看来,SD-WAN就是一种服务的能力。“我们做项目的时候更多看的是客户的需求,什么样的用户去用,在灾备这个场景下用户用网络的特性是什么。教育行业对教育的在线直播、在线远程教育的需求是什么样的,用户体验上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我们的目标就是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

关键字:资源调度混合云软件定义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