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计算企业动态 → 正文

戴尔科技推出了即服务模式

责任编辑:cres |来源:企业网D1Net  2021-10-15 19:32:27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过去几千年的农耕历史,“靠天吃饭”的农民总是企盼一年四季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也总是依靠自然的眷顾。
 
而今天,这一切已经发生了改变。心连心集团已经可以做到通过遥感卫星,监控每一块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乃至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精准配肥,让农业实现智慧生产。而且,这套解决方案,已经穿透了市、县、乡,真实触达到一线农户。
 
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通过遥感卫星,实时采集土壤的数据,整合地块、作物、农资等全方位信息,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对适生产周期、产量预估,甚至病虫害防治和农机调配等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了土地和土壤的“画像”。
 
这些不同的“画像”对应的就是农户的土壤状态,根据不同的“画像”,心连心就像是精准施肥的“指挥官”,给出每一块具体地块的施肥方案,帮助农户实现最大的耕种收益。

 
不难理解,通过农业遥感卫星的“感知”,利用数据分析,反馈到精准配肥,并辅助智慧的农业生产,这就是一种“感知服务力”的最佳体现。

 
有意思的是,做到如此精准耕种的心连心集团,会认为自己仍然是一家传统企业,并且不够“性感”。
 
“因为我这个行业太传统了,从整个数字化转型来讲,感觉真的不是一个很性感的企业。”在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洪看来,心连心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企业。

 
在2018年,心连心迈出了向数字化转型的探讨,并成立了大数据中心。信息化中心的CIO是以IT专业为核心,目的就是一定要使数据真正在实践中要有用,能够驱动整个业务的变革。

 
基于这样的定位,心连心通过跟很多企业做交流和探讨,进一步坚定了以业务为主导启动整个大数据之旅,通过三年的摸索,以业务为驱动,以应用为核心,从终端的数据逐渐驱动整个业务的变革。
 
孙洪表示,这三年大数据战略定位还是非常清晰的,各方面的业务得到了管理层的认可。在她看来,大数据工作的开展是以业务来驱动,同时跟整个信息化又无缝对接。不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方法论上,跟信息化中心是非常协同的,这样能够使业务跟IT技术进行很好的结合。

 
 
大数据刚开始是非常亮丽的,但是很容易昙花一现,采集过来的数据,怎么运用在业务上,能够让它更具有生命力,是值得很多企业去深度探讨的。”
 
孙洪表示,心连心在08年就已经开始整个信息化基础工作,逐渐建成了集团化的企业以后,原有的信息化系统难以支撑整个集团的架构,所以在2015年实施了整个集团的信息化升级工作。
 
这也成为了后来心连心成立大数据中心的背景驱动。

 
因此2018年心连心成立大数据中心,从产品立项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到最后产品的包装出库,全面覆盖。
 
但是到了经销商以后,怎么样从经销商再到二级商再到终端农民,由于这一环节的数据完全看不到,因此对农户的农化产品的一些需求,很难快速感知,所以在2018年成立大数据中心,首先沿着营销大数据这条路去探索。
 
据孙洪介绍,如今心连心的大数据基本上形成了两种能力,一是在2013年做的智能配肥中心(配肥站),通过C2M的模式,解决了如何让终端农户快捷高效的去做配肥,截止到2020年,在终端建成的配肥站已经有150家;另一个是2017年确定建设的营销服务中心,再加(测土)配肥实验室,最终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终端农户服务模式。

 
“终端智能配肥”是心连心总结的数据逻辑:根据农户作物所在的耕地做测土配肥,了解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研发平台做定制化的开发,来实现智能配肥。
 
“这些配方会快速反馈到配肥站,根据他所种植的作物的结构,在终端农户可以按照我们专家的配方直接配肥。”孙洪说。
 
事实上,测、配、产、供、施形成了一体化的服务,通过远程物联网的链接,以配肥数据化,科学地给农户提供服务。这就是一种感知服务力,通过田间地头的数据感知,最后通过数据价值的挖掘,衍生出智能化的服务。

 
在孙洪看来,这种模式让经销商、对终端农户,和心连心产生了非常好的联接。心连心的本质是通过经销商的体系,服务最终的农户;通过数字化和大数据管理,让渠道体验和用户的体验变得更好。这也与“商业新磁场”的理念不谋而合。

 
由于心连心的工作地点主要在田间地头,所以需要很多IT工具帮助他们提高效率,能够快速地进行信息反馈,所以开发了“心农服”App。
 
小麦出现了“空穗”,玉米生长发育不良、果穗结实不良,果树只开花不结果……
 
这些田间地头的“小毛病”,反馈到农业生产就是大问题,往往会导致产量降低,让农民的整体收入下降。遇到这些问题,农民通常只能去农服中心求助,但如果遇到不常见的难题,也会感觉到“无处投医”。
 
现在有了心连心开发的心农服APP,只要遇到任何农作物生长的“疑难杂症”,都可以拍一张图片,把问题上传,马上就有专家进行问诊服务。
 
一方面可以服务于经销商和农户,另一方面方便员工在田间地头打卡。这些数据和工作内容会很快传递到公司后台,此外App上有很多专家资源,可以随时为农户解决各种问题。



 
事实上,服务力就是企业通过服务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是企业赢得客户的吸引力,是企业战胜对手的竞争力,更是企业整合资源为客户创造有效商业价值的转化力,是企业实现持续盈利的关键能力。
 
而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通过行为感知、情景感知等提升客户体验,实现服务力的提升,这就是感知服务力的价值。
 
“即服务”的时代也因此而来。
 
戴尔科技集团推出了APEX即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简单易用、敏捷灵活和可控的一致性数字化体验,全面涵盖公有云、私有云、数据中心和边缘等工作负载,有效地降低了企业转型的成本和风险,提升了企业应对不稳定、不确定性环境的数字化能力,为企业成为“未来企业”打下基础。
 
 
真正能够挖掘数字化转型潜力的往往是传统企业。心连心坚持专注于化肥化工行业,使得整个企业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的专业能力的打造上,形成了一个核心的竞争力,这其实也是一种未来企业领导力的体现。

关键字:云计算戴尔科技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戴尔科技推出了即服务模式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云计算企业动态 → 正文

戴尔科技推出了即服务模式

责任编辑:cres |来源:企业网D1Net  2021-10-15 19:32:27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过去几千年的农耕历史,“靠天吃饭”的农民总是企盼一年四季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也总是依靠自然的眷顾。
 
而今天,这一切已经发生了改变。心连心集团已经可以做到通过遥感卫星,监控每一块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乃至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精准配肥,让农业实现智慧生产。而且,这套解决方案,已经穿透了市、县、乡,真实触达到一线农户。
 
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通过遥感卫星,实时采集土壤的数据,整合地块、作物、农资等全方位信息,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对适生产周期、产量预估,甚至病虫害防治和农机调配等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了土地和土壤的“画像”。
 
这些不同的“画像”对应的就是农户的土壤状态,根据不同的“画像”,心连心就像是精准施肥的“指挥官”,给出每一块具体地块的施肥方案,帮助农户实现最大的耕种收益。

 
不难理解,通过农业遥感卫星的“感知”,利用数据分析,反馈到精准配肥,并辅助智慧的农业生产,这就是一种“感知服务力”的最佳体现。

 
有意思的是,做到如此精准耕种的心连心集团,会认为自己仍然是一家传统企业,并且不够“性感”。
 
“因为我这个行业太传统了,从整个数字化转型来讲,感觉真的不是一个很性感的企业。”在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洪看来,心连心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企业。

 
在2018年,心连心迈出了向数字化转型的探讨,并成立了大数据中心。信息化中心的CIO是以IT专业为核心,目的就是一定要使数据真正在实践中要有用,能够驱动整个业务的变革。

 
基于这样的定位,心连心通过跟很多企业做交流和探讨,进一步坚定了以业务为主导启动整个大数据之旅,通过三年的摸索,以业务为驱动,以应用为核心,从终端的数据逐渐驱动整个业务的变革。
 
孙洪表示,这三年大数据战略定位还是非常清晰的,各方面的业务得到了管理层的认可。在她看来,大数据工作的开展是以业务来驱动,同时跟整个信息化又无缝对接。不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方法论上,跟信息化中心是非常协同的,这样能够使业务跟IT技术进行很好的结合。

 
 
大数据刚开始是非常亮丽的,但是很容易昙花一现,采集过来的数据,怎么运用在业务上,能够让它更具有生命力,是值得很多企业去深度探讨的。”
 
孙洪表示,心连心在08年就已经开始整个信息化基础工作,逐渐建成了集团化的企业以后,原有的信息化系统难以支撑整个集团的架构,所以在2015年实施了整个集团的信息化升级工作。
 
这也成为了后来心连心成立大数据中心的背景驱动。

 
因此2018年心连心成立大数据中心,从产品立项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到最后产品的包装出库,全面覆盖。
 
但是到了经销商以后,怎么样从经销商再到二级商再到终端农民,由于这一环节的数据完全看不到,因此对农户的农化产品的一些需求,很难快速感知,所以在2018年成立大数据中心,首先沿着营销大数据这条路去探索。
 
据孙洪介绍,如今心连心的大数据基本上形成了两种能力,一是在2013年做的智能配肥中心(配肥站),通过C2M的模式,解决了如何让终端农户快捷高效的去做配肥,截止到2020年,在终端建成的配肥站已经有150家;另一个是2017年确定建设的营销服务中心,再加(测土)配肥实验室,最终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终端农户服务模式。

 
“终端智能配肥”是心连心总结的数据逻辑:根据农户作物所在的耕地做测土配肥,了解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研发平台做定制化的开发,来实现智能配肥。
 
“这些配方会快速反馈到配肥站,根据他所种植的作物的结构,在终端农户可以按照我们专家的配方直接配肥。”孙洪说。
 
事实上,测、配、产、供、施形成了一体化的服务,通过远程物联网的链接,以配肥数据化,科学地给农户提供服务。这就是一种感知服务力,通过田间地头的数据感知,最后通过数据价值的挖掘,衍生出智能化的服务。

 
在孙洪看来,这种模式让经销商、对终端农户,和心连心产生了非常好的联接。心连心的本质是通过经销商的体系,服务最终的农户;通过数字化和大数据管理,让渠道体验和用户的体验变得更好。这也与“商业新磁场”的理念不谋而合。

 
由于心连心的工作地点主要在田间地头,所以需要很多IT工具帮助他们提高效率,能够快速地进行信息反馈,所以开发了“心农服”App。
 
小麦出现了“空穗”,玉米生长发育不良、果穗结实不良,果树只开花不结果……
 
这些田间地头的“小毛病”,反馈到农业生产就是大问题,往往会导致产量降低,让农民的整体收入下降。遇到这些问题,农民通常只能去农服中心求助,但如果遇到不常见的难题,也会感觉到“无处投医”。
 
现在有了心连心开发的心农服APP,只要遇到任何农作物生长的“疑难杂症”,都可以拍一张图片,把问题上传,马上就有专家进行问诊服务。
 
一方面可以服务于经销商和农户,另一方面方便员工在田间地头打卡。这些数据和工作内容会很快传递到公司后台,此外App上有很多专家资源,可以随时为农户解决各种问题。



 
事实上,服务力就是企业通过服务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是企业赢得客户的吸引力,是企业战胜对手的竞争力,更是企业整合资源为客户创造有效商业价值的转化力,是企业实现持续盈利的关键能力。
 
而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通过行为感知、情景感知等提升客户体验,实现服务力的提升,这就是感知服务力的价值。
 
“即服务”的时代也因此而来。
 
戴尔科技集团推出了APEX即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简单易用、敏捷灵活和可控的一致性数字化体验,全面涵盖公有云、私有云、数据中心和边缘等工作负载,有效地降低了企业转型的成本和风险,提升了企业应对不稳定、不确定性环境的数字化能力,为企业成为“未来企业”打下基础。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gif/Efbh32FOFiceIxh8jn296OiaeAVjlibwljYeRvZCia2Kbqwn4l4d53NJvllUPicy3rNEW7elYlU3dLI6icHXZplrmIyw/64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真正能够挖掘数字化转型潜力的往往是传统企业。心连心坚持专注于化肥化工行业,使得整个企业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的专业能力的打造上,形成了一个核心的竞争力,这其实也是一种未来企业领导力的体现。

关键字:云计算戴尔科技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