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据中心企业动态 → 正文

数据港王海峰: 数据中心从重建设到重运营 混合云带来新机遇

责任编辑:zhaoxiaoqin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2-05 11:23:51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在用的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到166万架,总体数量达到1844个,规划在建的数据中心规模107万架,数量达463个。其中中大型的数据中心成为增长主力,超大型数据中心上架率为34.4%,大型数据中心上架率54.87%。大型以上数据中心机架数超过82万个,比2016年相增长68%。“然而我国数据中心建设的快速增长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供电系统脆弱,电力供应不足、空调冷量不足;气流组织设计不合理;消防设施不完善,结构负载不能达标,同时导致IT容量和资源不能有效扩展,建设投资的使用效率普遍较低。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业主从重建设转向重运维,用模块化的规划理念,建立起电气、制冷、服务器架构和空间的四维容量精密规划,在满足服务等级协议(SLA)的前提下,从资本性支出(OPEX)角度考虑企业的总体拥有成本(TCO)。”数据港副总裁王海峰这样告诉记者。


数据港副总裁王海峰

运营体现数据中心商业价值

王海峰表示:“地价、电力成本高昂以及数据中心本身的特殊属性,承载着企业的核心关键数据,一个数据中心运营的好坏会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每年有千万甚至上亿的差距。数据中心只有进入到运营或者运维阶段才能体现其商业价值,在运营和运维的核心问题包括,第一,满足SLA不出事情。数据中心行业就是典型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只要出现了一次违反SLA的事件,业内所有人都会知道。一旦你出了名,企业的声誉就会严重受损。我们通过强大的技术管理能力帮助公司在2017年 连续三个季度运维无宕机记录、无违反SLA事件,在阿里巴巴全国数据中心排名第一,连续八年顺利保障阿里巴巴’双十一‘安全稳定运行。

第二,控制数据中心的OPEX,企业控制OPEX主要做好开源和节流。开源主体现在外部,节流主要体现在运维阶段,它是长期的工作。”

“数据港,在同等情况下,控制PUE或者说是能源综合指数方面我们是行业内最好的。比如上海宝山数据中心,这是国家三部委第一批绿色数据中心试点重点考核项目。我们从数据中心的选址开始,包括对数据中心早期规划和架构设计以及深化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控制,建设品质、进度、交付方面到目前为止,数据港提供的定制化数据中心里我们也有良好的交付记录,在市场幻象丛生的今天能做到这点很不容易。”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缩短与美、日同行差距

虽然我国的数据中心建设发展迅速,但王海峰清醒地认识到与美、日同行存在的差距。他表示,“我国的数据中心建设整体水平与美国同行相比还是个追随者,在生态建设、供应链管理、工艺水平我们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体现在数据中心运营上方面还有需要追赶,但在架构设计和方法论上我们可能已经超过了美、日同行。“

”同时,我们通过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中心能效管理帮助企业控制OPEX。“王海峰这样表示。”以数据港张北2A数据中心项目为例:首先在选址方面,参照国家相关产业布局指导文件(如:《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充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空气质量和风电、光电资源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在设计理念、标准和评估指标、深化设计方面:借鉴了国际绿色数据中心设计理念、原型(如:YAHOO的鸡舍数据中心、绿色网格PUE和国内数据中心单位能耗值等项目管标准)结合阿里巴巴IT 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网络,服务器和存储等)和Facility(主要是电气和制冷系统)进行整合。在设计中也采用了直接新风自然冷却(风墙设计),间接自然冷却和冷冻水系统等新技术。”

“在数据中心采购和实施阶段:采用更高效的ICT设备(网络和服务器)和FACILITY设备(高效变压器,UPS,冷机,水泵等),同时,在实施阶段的具体工艺选择和实施质量上,更关注降低能源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数据中心验证和验收方面,我们己形成了一套典型验证方法论和验证脚本,我们是少数可以不通过第三方机构验证并得到客户认可的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我们对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单个产品测试、单个系统验证和综合系统验证过程中的各种场景模拟和假负载测试的数据,通过上传到能效管理平台作为后期运维能效管理平台的基线和原型。

在数据中心运维和运营阶段,数据港通过能效管理平台,不仅实现了对于数据中心选址策略和规划的有效性验证、设计理念和深化设计的有效性验证、采购和建设的有效性验证,而且延续到了对数据中心能源消耗进行持续优化的阶段。

大数据、人工智能将成为缩短差距、赶超美、日的突破口。王海峰表示,“数据港一开始就有一个研发团队专注于数据中心的运维,通过九年的数据积累,形成了一个可被广泛大规模运用的典型商业软件。经过长期的投入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也包括有了自己的软件开发和技术运维团队,这个软件我们升级了4个版本。随着数据中心越来越大,我们能抓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这条路一定会坚持走下去。”

把握混合云机遇 持续业务创新

由于混合云能兼顾保护客户现有投资,简化运维、资源可弹性伸缩以及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数据港针对建筑面积10万平米以上的多栋数据中心提供了混合云的解决方案。“由于我们服务的大多数客户是云计算的巨头,这让我们很容易变成混合云的服务供应商,这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

不论在超大型的混合云服务还是大型的定制化数据中心以及交钥匙的小型数据中心,数据港都注重利用先进技术持续创新,王海峰表示:“在数据中心设计、实施、运维和运营阶段,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包括冷冻水系统(间接自然冷却)和风墙(直接自然冷却)的多种工况组合、ICT设备和FACILITY运行能源消耗参数&指标的持续优化等,把丰富的清洁能源就地转化成强大计算能力,能耗水平比中国数据中心平均水平节能50%,能效管理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同时通过大规模采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运营超大型数据中心项目,将先进的能效科学技术管理理念贯穿到了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管理,突破了国际和国内主流的PUE衡量体系的局限性,实现了ICT设备和FACILITY的协同管理和优化。

关键字:数据中心运营能效管理生命周期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数据港王海峰: 数据中心从重建设到重运营 混合云带来新机遇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数据中心企业动态 → 正文

数据港王海峰: 数据中心从重建设到重运营 混合云带来新机遇

责任编辑:zhaoxiaoqin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2-05 11:23:51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在用的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到166万架,总体数量达到1844个,规划在建的数据中心规模107万架,数量达463个。其中中大型的数据中心成为增长主力,超大型数据中心上架率为34.4%,大型数据中心上架率54.87%。大型以上数据中心机架数超过82万个,比2016年相增长68%。“然而我国数据中心建设的快速增长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供电系统脆弱,电力供应不足、空调冷量不足;气流组织设计不合理;消防设施不完善,结构负载不能达标,同时导致IT容量和资源不能有效扩展,建设投资的使用效率普遍较低。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业主从重建设转向重运维,用模块化的规划理念,建立起电气、制冷、服务器架构和空间的四维容量精密规划,在满足服务等级协议(SLA)的前提下,从资本性支出(OPEX)角度考虑企业的总体拥有成本(TCO)。”数据港副总裁王海峰这样告诉记者。


数据港副总裁王海峰

运营体现数据中心商业价值

王海峰表示:“地价、电力成本高昂以及数据中心本身的特殊属性,承载着企业的核心关键数据,一个数据中心运营的好坏会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每年有千万甚至上亿的差距。数据中心只有进入到运营或者运维阶段才能体现其商业价值,在运营和运维的核心问题包括,第一,满足SLA不出事情。数据中心行业就是典型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只要出现了一次违反SLA的事件,业内所有人都会知道。一旦你出了名,企业的声誉就会严重受损。我们通过强大的技术管理能力帮助公司在2017年 连续三个季度运维无宕机记录、无违反SLA事件,在阿里巴巴全国数据中心排名第一,连续八年顺利保障阿里巴巴’双十一‘安全稳定运行。

第二,控制数据中心的OPEX,企业控制OPEX主要做好开源和节流。开源主体现在外部,节流主要体现在运维阶段,它是长期的工作。”

“数据港,在同等情况下,控制PUE或者说是能源综合指数方面我们是行业内最好的。比如上海宝山数据中心,这是国家三部委第一批绿色数据中心试点重点考核项目。我们从数据中心的选址开始,包括对数据中心早期规划和架构设计以及深化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控制,建设品质、进度、交付方面到目前为止,数据港提供的定制化数据中心里我们也有良好的交付记录,在市场幻象丛生的今天能做到这点很不容易。”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缩短与美、日同行差距

虽然我国的数据中心建设发展迅速,但王海峰清醒地认识到与美、日同行存在的差距。他表示,“我国的数据中心建设整体水平与美国同行相比还是个追随者,在生态建设、供应链管理、工艺水平我们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体现在数据中心运营上方面还有需要追赶,但在架构设计和方法论上我们可能已经超过了美、日同行。“

”同时,我们通过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中心能效管理帮助企业控制OPEX。“王海峰这样表示。”以数据港张北2A数据中心项目为例:首先在选址方面,参照国家相关产业布局指导文件(如:《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充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空气质量和风电、光电资源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在设计理念、标准和评估指标、深化设计方面:借鉴了国际绿色数据中心设计理念、原型(如:YAHOO的鸡舍数据中心、绿色网格PUE和国内数据中心单位能耗值等项目管标准)结合阿里巴巴IT 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网络,服务器和存储等)和Facility(主要是电气和制冷系统)进行整合。在设计中也采用了直接新风自然冷却(风墙设计),间接自然冷却和冷冻水系统等新技术。”

“在数据中心采购和实施阶段:采用更高效的ICT设备(网络和服务器)和FACILITY设备(高效变压器,UPS,冷机,水泵等),同时,在实施阶段的具体工艺选择和实施质量上,更关注降低能源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数据中心验证和验收方面,我们己形成了一套典型验证方法论和验证脚本,我们是少数可以不通过第三方机构验证并得到客户认可的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我们对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单个产品测试、单个系统验证和综合系统验证过程中的各种场景模拟和假负载测试的数据,通过上传到能效管理平台作为后期运维能效管理平台的基线和原型。

在数据中心运维和运营阶段,数据港通过能效管理平台,不仅实现了对于数据中心选址策略和规划的有效性验证、设计理念和深化设计的有效性验证、采购和建设的有效性验证,而且延续到了对数据中心能源消耗进行持续优化的阶段。

大数据、人工智能将成为缩短差距、赶超美、日的突破口。王海峰表示,“数据港一开始就有一个研发团队专注于数据中心的运维,通过九年的数据积累,形成了一个可被广泛大规模运用的典型商业软件。经过长期的投入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也包括有了自己的软件开发和技术运维团队,这个软件我们升级了4个版本。随着数据中心越来越大,我们能抓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这条路一定会坚持走下去。”

把握混合云机遇 持续业务创新

由于混合云能兼顾保护客户现有投资,简化运维、资源可弹性伸缩以及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数据港针对建筑面积10万平米以上的多栋数据中心提供了混合云的解决方案。“由于我们服务的大多数客户是云计算的巨头,这让我们很容易变成混合云的服务供应商,这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

不论在超大型的混合云服务还是大型的定制化数据中心以及交钥匙的小型数据中心,数据港都注重利用先进技术持续创新,王海峰表示:“在数据中心设计、实施、运维和运营阶段,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包括冷冻水系统(间接自然冷却)和风墙(直接自然冷却)的多种工况组合、ICT设备和FACILITY运行能源消耗参数&指标的持续优化等,把丰富的清洁能源就地转化成强大计算能力,能耗水平比中国数据中心平均水平节能50%,能效管理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同时通过大规模采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运营超大型数据中心项目,将先进的能效科学技术管理理念贯穿到了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管理,突破了国际和国内主流的PUE衡量体系的局限性,实现了ICT设备和FACILITY的协同管理和优化。

关键字:数据中心运营能效管理生命周期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