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如何利用物联网云平台打造智慧社区?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8-16 20:56:56 本文摘自:千家网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智慧社区”的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庞大的市场规模吸引地产商、物业、社区硬件提供商、互联网企业以及银行、运营商等外部服务型机构纷纷加码入局。不过,智慧社区覆盖面十分广泛,涉及到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智慧养老、公共服务、社区O2O、社区活动等多个领域,因此,在智慧社区打造过程中,各领域硬件设施、单个系统与云端平台的对接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期a&S智慧生活邀请到具有IT基因的广东赛百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营销总监何恩宁,和我们分享其对目前智慧社区发展的思考,以及作为第三方云平台提供商的赛百威是如何助力智慧社区落地的?

为什么要打造智慧社区?

什么是真正意义的智慧社区?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就实际应用来讲,智慧社区是由智能硬件集成的物联网平台+物业综合管理运营平台+大数据分析运营平台组成,其中,智能硬件包括智能门禁、楼宇对讲、视频监控、停车场、智能家居等;物业管理平台包括:客户管理、维修管理、缴费管理、巡航管理、设施设备、采购库存、生活服务、绩效考核等;大数据分析运营平台包括:平台运营数据分析、经营状况可视化、服务品质分析、客户资源数据分析、人力资源状况分析、业主用户画像、消费行为分析等。

广东赛百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营销何恩宁表示,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缩影,同时也是其最核心的落触点,智慧社区就是把智慧城市的概念细化到小区,具体而言,是将智慧化、物联化的硬件产品和系统以及从线下到线上的过程应用到社区建设中,通过软件+硬件的方式把普通的住宅楼盘变成智能小区,但要达到智慧需要接入更多的生态服务。

在提到目前智慧社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时,何恩宁称,目前万科、绿地、碧桂园等房地产商都在争相研究和建设智慧社区项目,他们将楼盘用智慧化和物联化进行包装,进而提升楼盘竞争力,增加销售价值亮点,部分有实力的地产商已经在社区O2O的建设搭建上做了较长时间的运营,同时带来了盈利增长点,这是目前的一个大趋势;另外,对于物业公司来讲,他们的服务水平跟不上,社区管理

比较困难,而且缺乏与业主的沟通,造成业主的需求服务无法满足,在十几年来,物业的盈利收入长期不变,但是人力成本却逐年递增,而打造智慧社区,将大大提升他们的管理效率,从而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降低人力和沟通成本,并且打造社区商业O2O运营模式,可为物业运营者带来革命性的盈利增长。

如何应对建设中 “拦路虎”

众所周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智慧社区进行了很多年,目前已经有许多社区都有了智慧社区的雏形,但是基本是下沉一些如门禁、楼宇对讲、智慧停车场等基础硬件设备外加一套简单的物业缴费、现场管理系统,对一体化管理以及后期的服务运营基本是缺失或不成熟的,无法形成平台级应用。而且,从总体上来看,概念高大上、内涵极广的智慧社区,打造过程却是步履蹒跚,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智慧社区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智慧化应用将逐渐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毋庸置疑,智慧社区是诱人的“大蛋糕”,每个利益相关者都想分得一杯羹。目前来看,智慧社区参与者众多,除了传统的地产商和物业公司,还有软、硬服务提供商、银行、金融机构和运营商等,基于不同的基因和立场,各利益方怀揣各自小算盘,比如,硬件厂商只关心卖进去多少硬件产品;地产商习惯于将智慧社区当营销噱头;物业公司更关心能否盈利等,因此,这种各自为政的现象造成无法有效协同合作,阻碍了一体化智慧社区的落地步伐,导致目前市场上仍还没有一套标准的建设体系。

何恩宁在采访中提到,目前智慧社区主要有4大阵营的商业形态:

1地产商

有实力的地产商一般是自建物管事业部,整个楼盘项目建好后,根据设计师规划,将楼宇智能化和自动化系统部署到智慧社区系统,然后由各自物业公司去执行后期的运营管理。社区O2O更是其关注重点,搭建O2O社区,把周边的美食、便利超市、生鲜、团购活动、家政等全面构建智慧生活圈;

2物业公司

搭建智慧社区将大大提升其管理效率,激发员工积极性,同时降低人力和沟通成本,为业主带来更好客户体验;

3硬件厂商

一般他们都有自己的硬件集成方案,然后对接到社区运营平台,收取硬件费用;

4第三方运营平台提供商

是合适打破各方生态壁垒的角色,通过开放的物联网云平台将各家的硬件产品或系统接入云端,便于物业的综合管理,而且满足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智慧生活的高品质体验。

赛百威具有IT基因,具有20年的软件开发经验积累,善于用互联网思维看待行业的发展趋势,它将自己定位于第三方物联网云平台的角色,通过物联网云平台有效集成各类智能硬件产品,并连接至云端,搭建起线上和线下的桥梁,使智慧社区各组成部分能够深度融合、高效协调、有机联动,能够和业主、物业、商家、甚至政府实现智慧交互,形成一个新的社区生态体系。

另外,何恩宁在采访中表示,在对现有小区进行升级和改造时,具有联网功能的设备可直接对接到云平台,对于没有联网功能的设备,就需要实施硬件改造,以读取设备数据,并上传至云端。不过,他强调,对于简单的基础设备系统如对讲机、门禁、道闸停车场等可直接对接,但是对于诸如电梯、空调新风、能源系统、变配电、给排水等系统来讲,直接对接成本过高,一般是采用中间件的整合对接集成至云平台,从而解决了各硬件服务商在技术协议不统一的问题。

大数据分析让社区更智慧

在万物互联时代,智慧社区一定是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融合打造一个系统化平台,并依托于云平台,以居民、房产、门禁、预警等数据为基础,构建大数据智能化分析,通过强大的数据积累,构建可以为用户提供便利、安全、健康的社区服务生态,从而通过大数据分析,让社区变得更加智慧。

从技术层面来看,开放化和可视化是物联网云平台的核心,何恩宁在采访中强调,赛百威开放性平台可以有效集成社区第三方系统以及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前端硬件设备,而且可以实现智能硬件的互联互通以及后续设备及服务的接入,大大提高社区系统的集成程度。而且,社区基础设备产生的数据每时每刻都传向云端平台,使信息和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共享,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服务能力。赛百威具备了智慧社区大数据运营分析平台的能力,譬如平台运营数据分析、经营状况可视化、服务品质监控、业主用户画像、消费行为分析等可以通过监控中心或数据大屏的方式展现,从而让运营可视可控,大大提升物业的运营管理效率。

最后,何恩宁透露,在智慧社区领域,赛百威已经成功打造了彩生活、泛海集团、广州地铁、合生活、宝能集团,鑫苑集团、富力等多个业界标杆,未来赛百威将从平台化及开放运营的发展方向,并不断延伸智慧社区生态链,社区商业O2O运营、社区生态服务的搭建整合都将是未来赛百威重点布局的领域,并且,未来还将瞄准国外不发达亚太地区的智慧社区提供建设服务。

关键字:社区云平台物联网

本文摘自:千家网

x 如何利用物联网云平台打造智慧社区?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如何利用物联网云平台打造智慧社区?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8-16 20:56:56 本文摘自:千家网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智慧社区”的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庞大的市场规模吸引地产商、物业、社区硬件提供商、互联网企业以及银行、运营商等外部服务型机构纷纷加码入局。不过,智慧社区覆盖面十分广泛,涉及到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智慧养老、公共服务、社区O2O、社区活动等多个领域,因此,在智慧社区打造过程中,各领域硬件设施、单个系统与云端平台的对接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期a&S智慧生活邀请到具有IT基因的广东赛百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营销总监何恩宁,和我们分享其对目前智慧社区发展的思考,以及作为第三方云平台提供商的赛百威是如何助力智慧社区落地的?

为什么要打造智慧社区?

什么是真正意义的智慧社区?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就实际应用来讲,智慧社区是由智能硬件集成的物联网平台+物业综合管理运营平台+大数据分析运营平台组成,其中,智能硬件包括智能门禁、楼宇对讲、视频监控、停车场、智能家居等;物业管理平台包括:客户管理、维修管理、缴费管理、巡航管理、设施设备、采购库存、生活服务、绩效考核等;大数据分析运营平台包括:平台运营数据分析、经营状况可视化、服务品质分析、客户资源数据分析、人力资源状况分析、业主用户画像、消费行为分析等。

广东赛百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营销何恩宁表示,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缩影,同时也是其最核心的落触点,智慧社区就是把智慧城市的概念细化到小区,具体而言,是将智慧化、物联化的硬件产品和系统以及从线下到线上的过程应用到社区建设中,通过软件+硬件的方式把普通的住宅楼盘变成智能小区,但要达到智慧需要接入更多的生态服务。

在提到目前智慧社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时,何恩宁称,目前万科、绿地、碧桂园等房地产商都在争相研究和建设智慧社区项目,他们将楼盘用智慧化和物联化进行包装,进而提升楼盘竞争力,增加销售价值亮点,部分有实力的地产商已经在社区O2O的建设搭建上做了较长时间的运营,同时带来了盈利增长点,这是目前的一个大趋势;另外,对于物业公司来讲,他们的服务水平跟不上,社区管理

比较困难,而且缺乏与业主的沟通,造成业主的需求服务无法满足,在十几年来,物业的盈利收入长期不变,但是人力成本却逐年递增,而打造智慧社区,将大大提升他们的管理效率,从而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降低人力和沟通成本,并且打造社区商业O2O运营模式,可为物业运营者带来革命性的盈利增长。

如何应对建设中 “拦路虎”

众所周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智慧社区进行了很多年,目前已经有许多社区都有了智慧社区的雏形,但是基本是下沉一些如门禁、楼宇对讲、智慧停车场等基础硬件设备外加一套简单的物业缴费、现场管理系统,对一体化管理以及后期的服务运营基本是缺失或不成熟的,无法形成平台级应用。而且,从总体上来看,概念高大上、内涵极广的智慧社区,打造过程却是步履蹒跚,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智慧社区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智慧化应用将逐渐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毋庸置疑,智慧社区是诱人的“大蛋糕”,每个利益相关者都想分得一杯羹。目前来看,智慧社区参与者众多,除了传统的地产商和物业公司,还有软、硬服务提供商、银行、金融机构和运营商等,基于不同的基因和立场,各利益方怀揣各自小算盘,比如,硬件厂商只关心卖进去多少硬件产品;地产商习惯于将智慧社区当营销噱头;物业公司更关心能否盈利等,因此,这种各自为政的现象造成无法有效协同合作,阻碍了一体化智慧社区的落地步伐,导致目前市场上仍还没有一套标准的建设体系。

何恩宁在采访中提到,目前智慧社区主要有4大阵营的商业形态:

1地产商

有实力的地产商一般是自建物管事业部,整个楼盘项目建好后,根据设计师规划,将楼宇智能化和自动化系统部署到智慧社区系统,然后由各自物业公司去执行后期的运营管理。社区O2O更是其关注重点,搭建O2O社区,把周边的美食、便利超市、生鲜、团购活动、家政等全面构建智慧生活圈;

2物业公司

搭建智慧社区将大大提升其管理效率,激发员工积极性,同时降低人力和沟通成本,为业主带来更好客户体验;

3硬件厂商

一般他们都有自己的硬件集成方案,然后对接到社区运营平台,收取硬件费用;

4第三方运营平台提供商

是合适打破各方生态壁垒的角色,通过开放的物联网云平台将各家的硬件产品或系统接入云端,便于物业的综合管理,而且满足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智慧生活的高品质体验。

赛百威具有IT基因,具有20年的软件开发经验积累,善于用互联网思维看待行业的发展趋势,它将自己定位于第三方物联网云平台的角色,通过物联网云平台有效集成各类智能硬件产品,并连接至云端,搭建起线上和线下的桥梁,使智慧社区各组成部分能够深度融合、高效协调、有机联动,能够和业主、物业、商家、甚至政府实现智慧交互,形成一个新的社区生态体系。

另外,何恩宁在采访中表示,在对现有小区进行升级和改造时,具有联网功能的设备可直接对接到云平台,对于没有联网功能的设备,就需要实施硬件改造,以读取设备数据,并上传至云端。不过,他强调,对于简单的基础设备系统如对讲机、门禁、道闸停车场等可直接对接,但是对于诸如电梯、空调新风、能源系统、变配电、给排水等系统来讲,直接对接成本过高,一般是采用中间件的整合对接集成至云平台,从而解决了各硬件服务商在技术协议不统一的问题。

大数据分析让社区更智慧

在万物互联时代,智慧社区一定是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融合打造一个系统化平台,并依托于云平台,以居民、房产、门禁、预警等数据为基础,构建大数据智能化分析,通过强大的数据积累,构建可以为用户提供便利、安全、健康的社区服务生态,从而通过大数据分析,让社区变得更加智慧。

从技术层面来看,开放化和可视化是物联网云平台的核心,何恩宁在采访中强调,赛百威开放性平台可以有效集成社区第三方系统以及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前端硬件设备,而且可以实现智能硬件的互联互通以及后续设备及服务的接入,大大提高社区系统的集成程度。而且,社区基础设备产生的数据每时每刻都传向云端平台,使信息和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共享,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服务能力。赛百威具备了智慧社区大数据运营分析平台的能力,譬如平台运营数据分析、经营状况可视化、服务品质监控、业主用户画像、消费行为分析等可以通过监控中心或数据大屏的方式展现,从而让运营可视可控,大大提升物业的运营管理效率。

最后,何恩宁透露,在智慧社区领域,赛百威已经成功打造了彩生活、泛海集团、广州地铁、合生活、宝能集团,鑫苑集团、富力等多个业界标杆,未来赛百威将从平台化及开放运营的发展方向,并不断延伸智慧社区生态链,社区商业O2O运营、社区生态服务的搭建整合都将是未来赛百威重点布局的领域,并且,未来还将瞄准国外不发达亚太地区的智慧社区提供建设服务。

关键字:社区云平台物联网

本文摘自:千家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