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美国加州物联网法案引争议 物联世界的安全网到底该怎么建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1-08 10:06:58 本文摘自:中国科技网

如今,越来越多的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设备走进了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更为高效和便捷的体验。这些设备不仅给用户提供了便利,也给黑客开启了另一扇“大门”。就在今年1月,HNS僵尸网络用不到10天时间就感染了2万台有安全缺陷的网络摄像头……

随着物联网与工业、金融、交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相关安全问题不再局限于个人范围,而是影响到整个网络空间。

如何才能在物联网世界里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杰里·布朗签署了SB-327法案,该法案使加州成为美国首个推出物联网安全法案的州政府。据悉,此法案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法案规定所有联网设备的制造商都要为其产品配备安全设置,以防止信息被未授权访问或者修改。

该法案能否成为解决物联网安全问题的“解药”?

新法案立意虽好,却惹业界非议

有关SB-327法案的消息一出,便引来了广泛关注,外界对此褒贬不一。肯定者认为这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良好开端,而质疑者则诟病该法案存在许多不足。

“相关安全专家认为该法案的‘槽点’主要有3个方面。”北京理工大学网络攻防对抗技术研究所所长闫怀志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法案的条文描述过于笼统,存在许多模糊之处。法案主要规定了“连接设备的制造商应为设备附上合理的安全功能”,但对“安全合理性”的界定比较模糊。

“该法案的核心思想是增加新的安全功能,而非去除不安全的功能,也就是将重点放在补缺而非除漏。这是法案的第二个‘槽点’。”闫怀志表示,“但补缺也是一把双刃剑,新增加的安全功能可能会扩大攻击面,从而制造了新威胁。”

“其三,该法案未从整体上考虑安全问题。”闫怀志说,该方案只强调了设置物联网设备密码口令等规定,而未提及远程登录服务等其他协议验证系统。这些验证系统如存在缺陷,也会给系统带来致命威胁。

法规、标准齐发力,形成体系化保障

这项法案或许难以担起维护物联网安全的重任,那么什么样的制度设计才可以?

国际的通行做法是围绕安全法律、法规制定配套标准,辅以规范指南等,形成层次化、立体化的一整套安全保障约束体系。

早在2016年年底,美国国土安全部就发布了《保障物联网安全战略原则》,公开表示“物联网安全已演变为国土安全问题”。2017年8月,美国国会议员提交了《物联网网络安全改进法案》,希望通过设定联邦政府采购物联网设备安全标准,来改善美国政府所面临的物联网安全问题。

比上述法规出台时间更早,美国一些行业主管部门就发布了相关文件,以保障特定应用领域的物联网安全。2014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发布了《提升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的框架》,规定了关键基础设施在解决网络风险问题时的技术标准;2016年,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发布了《现代汽车网络安全最佳实践》,明确了具有联网功能车辆的安全保障要求。

“目前,与物联网安全相关的约束规范以法规文件居多,其实配套标准也非常重要。没有标准的‘保驾护航’,相关法规也难以较好地保护物联网。”在闫怀志看来,制定物联网安全法规、标准时,应该特别注意各层次规范的地位和使命,既要做到分工明确、避免越俎代庖,又要做到相互配合,形成有机整体。

基于国情发展,管控措施逐步落地

“在技术层面上,我国在物联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与美国并无显著不同。但中美在基本国情、法律制度、技术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能对其照搬照抄。”闫怀志说。

关键字:安全世界争议物联网

本文摘自:中国科技网

x 美国加州物联网法案引争议 物联世界的安全网到底该怎么建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美国加州物联网法案引争议 物联世界的安全网到底该怎么建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1-08 10:06:58 本文摘自:中国科技网

如今,越来越多的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设备走进了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更为高效和便捷的体验。这些设备不仅给用户提供了便利,也给黑客开启了另一扇“大门”。就在今年1月,HNS僵尸网络用不到10天时间就感染了2万台有安全缺陷的网络摄像头……

随着物联网与工业、金融、交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相关安全问题不再局限于个人范围,而是影响到整个网络空间。

如何才能在物联网世界里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杰里·布朗签署了SB-327法案,该法案使加州成为美国首个推出物联网安全法案的州政府。据悉,此法案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法案规定所有联网设备的制造商都要为其产品配备安全设置,以防止信息被未授权访问或者修改。

该法案能否成为解决物联网安全问题的“解药”?

新法案立意虽好,却惹业界非议

有关SB-327法案的消息一出,便引来了广泛关注,外界对此褒贬不一。肯定者认为这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良好开端,而质疑者则诟病该法案存在许多不足。

“相关安全专家认为该法案的‘槽点’主要有3个方面。”北京理工大学网络攻防对抗技术研究所所长闫怀志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法案的条文描述过于笼统,存在许多模糊之处。法案主要规定了“连接设备的制造商应为设备附上合理的安全功能”,但对“安全合理性”的界定比较模糊。

“该法案的核心思想是增加新的安全功能,而非去除不安全的功能,也就是将重点放在补缺而非除漏。这是法案的第二个‘槽点’。”闫怀志表示,“但补缺也是一把双刃剑,新增加的安全功能可能会扩大攻击面,从而制造了新威胁。”

“其三,该法案未从整体上考虑安全问题。”闫怀志说,该方案只强调了设置物联网设备密码口令等规定,而未提及远程登录服务等其他协议验证系统。这些验证系统如存在缺陷,也会给系统带来致命威胁。

法规、标准齐发力,形成体系化保障

这项法案或许难以担起维护物联网安全的重任,那么什么样的制度设计才可以?

国际的通行做法是围绕安全法律、法规制定配套标准,辅以规范指南等,形成层次化、立体化的一整套安全保障约束体系。

早在2016年年底,美国国土安全部就发布了《保障物联网安全战略原则》,公开表示“物联网安全已演变为国土安全问题”。2017年8月,美国国会议员提交了《物联网网络安全改进法案》,希望通过设定联邦政府采购物联网设备安全标准,来改善美国政府所面临的物联网安全问题。

比上述法规出台时间更早,美国一些行业主管部门就发布了相关文件,以保障特定应用领域的物联网安全。2014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发布了《提升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的框架》,规定了关键基础设施在解决网络风险问题时的技术标准;2016年,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发布了《现代汽车网络安全最佳实践》,明确了具有联网功能车辆的安全保障要求。

“目前,与物联网安全相关的约束规范以法规文件居多,其实配套标准也非常重要。没有标准的‘保驾护航’,相关法规也难以较好地保护物联网。”在闫怀志看来,制定物联网安全法规、标准时,应该特别注意各层次规范的地位和使命,既要做到分工明确、避免越俎代庖,又要做到相互配合,形成有机整体。

基于国情发展,管控措施逐步落地

“在技术层面上,我国在物联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与美国并无显著不同。但中美在基本国情、法律制度、技术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能对其照搬照抄。”闫怀志说。

关键字:安全世界争议物联网

本文摘自:中国科技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