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物联网技术现在已经被证实,但钱在哪里?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9-01-08 14:51:20 本文摘自:RFID世界网

人们对物联网(IoT)的期望很高。它有望解决当今许多复杂的问题,从组织城市交通到制造业的革命。利用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为全新的市场、企业和社会洞察创造了可能性,连接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设备相关的新商机正在迅速崛起。

另一方面,机器对机器(M2M)通信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有些人认为M2M是物联网的一部分,而其他人则对此观点提出质疑,甚至认为这个问题是一个相当学术性的问题。然而,有一个重要方面需要强调:在传统的M2M解决方案中,我们通常有专用设备生成特定类型的数据,通常通过行业特定协议传输到专用M2M应用程序。该解决方案基于预定义的价值链,如果生成的业务价值超过价值链引入的成本,那么我们就会有一个积极的业务案例。

但是,如果商业价值不超过成本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发挥创意并寻找其他收入来源。还有谁可以从收集的数据或访问某些设备功能中获益?例如,通过与来自不同类型传感器或数据提供者的其他数据的关联,当数据丰富时,可以创造什么额外的价值?哪些附加服务可以基于更广泛的设备和利用相同基础设施的数据流而创建?

这些问题的目的是找到多种方法来通过数据和设备的功能获利。由于人们的要求,我们看到了一个围绕物联网基础设施发展的玩家生态系统,共同为满足特定客户需求“共同创造”价值,例如管理城市交通或启用智能家居等。

从本质上讲,这是从垂直孤岛到平台驱动方法的过渡,这不仅仅是一种不同的技术概念,而且还需要一个不同的业务模型开发方法。它正处于从M2M到物联网的过渡点,垂直整合的M2M解决方案的经典价值链正演变为价值网络,在生态系统中不同参与者之间具有不同的价值和收益流。

生态系统的曙光

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群落,它与环境中的无生命组成部分(如空气、水和矿物土壤)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相互作用。将这个众所周知的概念从自然界应用到物联网,我们看到物联网生态系统中的多个参与者相互作用,共同为企业客户和消费者创造价值。

物联网生态系统通常围绕共同核心开发,共享核心对应于共享和共同资产,从共享经济商务理念和文化到技术、平台、流程和标准。

物联网技术现在已经被证实,但钱在哪里?

贡献可能包括访问设备功能、数据、连接性和服务,从数据丰富(分析、关联)、洞察的创建和可视化到操作和人工智能自动化服务。因此,物联网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通过价值流联系在一起,价值流可以包括收入、有形和可货币化的物联网产品及服务,还包括创新、知识、声誉或情感等价值(不总是可以直接货币化,但可能仍然与客户密切相关)。

自然界中生态系统运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们很平衡。平衡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居民都拥有可持续的生活。如果所有参与者都以盈利的个体商业模式运营,并且生态系统内的所有商业模式彼此互补(不排除某些竞争领域),那么物联网生态系统就处于平衡状态。这反映了共享经济的原则。

从M2M到物联网:一点点演变和大量中断

平台的概念在我们的行业中是众所周知的。这一切都是关于在分层体系结构中构建一组定义的功能,通过标准化接口公开这些功能,并将它们用作可以部署其他应用程序、流程或技术的基础。从技术角度来看,从M2M到物联网的过渡可以被视为一种进化——当然,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绝对不是火箭科学。

然而,从商业角度来看,情况却不同。物联网传感器的大规模部署以及高分辨率数字数据的相关可用为目前主要由物理产品驱动的行业提供了新的数字化商业模式。这造成了巨大的转型压力。汽车工业从出售汽车转向提供流动性服务;制造业从供应链转向生态系统协调;农业公司开始出售植物而不是化肥;采矿设备制造商开始出售提炼矿物吨数而不是人们所称的设备。

将物联网转变为商业成功的真正挑战不是技术。这已经通过全球几乎所有行业的概念验证得到了证明。真正的挑战是将数字商业模式创新变为现实。因此,不仅必须把物联网平台视为将设备与应用程序连接的手段,而且首先必须将它们视为在生态系统中实现数字业务模型创新的平台。

生态系统中的数字商业模式创新并不是小菜一碟,但它可以做到的。以下是一些实用技巧:

1.在自己的行业框架之外思考——商业模式创新很多是关于结合和采用通过其他行业所形成的商业格局。

2.认可商业价值而不是产品和技术——经常说,但很少做。

3.敢于接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而不是回到M2M时代,尝试让它保持简单——创建方法论并使用工具进行物联网业务建模。

Jens Erler是爱立信在欧洲和拉丁美洲市场的物联网客户负责人。他是数字行业转型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专家,拥有25年与不同行业合作的经验。在加入爱立信的物联网组织之前,他曾担任爱立信在西欧和中欧的能源业务负责人。

关键字:技术物联网

本文摘自:RFID世界网

x 物联网技术现在已经被证实,但钱在哪里?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物联网技术现在已经被证实,但钱在哪里?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9-01-08 14:51:20 本文摘自:RFID世界网

人们对物联网(IoT)的期望很高。它有望解决当今许多复杂的问题,从组织城市交通到制造业的革命。利用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为全新的市场、企业和社会洞察创造了可能性,连接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设备相关的新商机正在迅速崛起。

另一方面,机器对机器(M2M)通信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有些人认为M2M是物联网的一部分,而其他人则对此观点提出质疑,甚至认为这个问题是一个相当学术性的问题。然而,有一个重要方面需要强调:在传统的M2M解决方案中,我们通常有专用设备生成特定类型的数据,通常通过行业特定协议传输到专用M2M应用程序。该解决方案基于预定义的价值链,如果生成的业务价值超过价值链引入的成本,那么我们就会有一个积极的业务案例。

但是,如果商业价值不超过成本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发挥创意并寻找其他收入来源。还有谁可以从收集的数据或访问某些设备功能中获益?例如,通过与来自不同类型传感器或数据提供者的其他数据的关联,当数据丰富时,可以创造什么额外的价值?哪些附加服务可以基于更广泛的设备和利用相同基础设施的数据流而创建?

这些问题的目的是找到多种方法来通过数据和设备的功能获利。由于人们的要求,我们看到了一个围绕物联网基础设施发展的玩家生态系统,共同为满足特定客户需求“共同创造”价值,例如管理城市交通或启用智能家居等。

从本质上讲,这是从垂直孤岛到平台驱动方法的过渡,这不仅仅是一种不同的技术概念,而且还需要一个不同的业务模型开发方法。它正处于从M2M到物联网的过渡点,垂直整合的M2M解决方案的经典价值链正演变为价值网络,在生态系统中不同参与者之间具有不同的价值和收益流。

生态系统的曙光

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群落,它与环境中的无生命组成部分(如空气、水和矿物土壤)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相互作用。将这个众所周知的概念从自然界应用到物联网,我们看到物联网生态系统中的多个参与者相互作用,共同为企业客户和消费者创造价值。

物联网生态系统通常围绕共同核心开发,共享核心对应于共享和共同资产,从共享经济商务理念和文化到技术、平台、流程和标准。

物联网技术现在已经被证实,但钱在哪里?

贡献可能包括访问设备功能、数据、连接性和服务,从数据丰富(分析、关联)、洞察的创建和可视化到操作和人工智能自动化服务。因此,物联网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通过价值流联系在一起,价值流可以包括收入、有形和可货币化的物联网产品及服务,还包括创新、知识、声誉或情感等价值(不总是可以直接货币化,但可能仍然与客户密切相关)。

自然界中生态系统运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们很平衡。平衡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居民都拥有可持续的生活。如果所有参与者都以盈利的个体商业模式运营,并且生态系统内的所有商业模式彼此互补(不排除某些竞争领域),那么物联网生态系统就处于平衡状态。这反映了共享经济的原则。

从M2M到物联网:一点点演变和大量中断

平台的概念在我们的行业中是众所周知的。这一切都是关于在分层体系结构中构建一组定义的功能,通过标准化接口公开这些功能,并将它们用作可以部署其他应用程序、流程或技术的基础。从技术角度来看,从M2M到物联网的过渡可以被视为一种进化——当然,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绝对不是火箭科学。

然而,从商业角度来看,情况却不同。物联网传感器的大规模部署以及高分辨率数字数据的相关可用为目前主要由物理产品驱动的行业提供了新的数字化商业模式。这造成了巨大的转型压力。汽车工业从出售汽车转向提供流动性服务;制造业从供应链转向生态系统协调;农业公司开始出售植物而不是化肥;采矿设备制造商开始出售提炼矿物吨数而不是人们所称的设备。

将物联网转变为商业成功的真正挑战不是技术。这已经通过全球几乎所有行业的概念验证得到了证明。真正的挑战是将数字商业模式创新变为现实。因此,不仅必须把物联网平台视为将设备与应用程序连接的手段,而且首先必须将它们视为在生态系统中实现数字业务模型创新的平台。

生态系统中的数字商业模式创新并不是小菜一碟,但它可以做到的。以下是一些实用技巧:

1.在自己的行业框架之外思考——商业模式创新很多是关于结合和采用通过其他行业所形成的商业格局。

2.认可商业价值而不是产品和技术——经常说,但很少做。

3.敢于接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而不是回到M2M时代,尝试让它保持简单——创建方法论并使用工具进行物联网业务建模。

Jens Erler是爱立信在欧洲和拉丁美洲市场的物联网客户负责人。他是数字行业转型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专家,拥有25年与不同行业合作的经验。在加入爱立信的物联网组织之前,他曾担任爱立信在西欧和中欧的能源业务负责人。

关键字:技术物联网

本文摘自:RFID世界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