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品技术 → 正文

应对AI新技术潮流 安防企业有何“杀手锏”?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12-22 16:12:26 本文摘自:安全自动化

近一两年,生物识别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谓如日中天。互联网+、云处理平台、大数据纷纷与之结缘,安防、金融、商业、广告传媒等行业应用为之搅动而波涛汹涌。互联网巨头们敞开胸怀拥抱,各类投资者蜂拥而至,连传统实体经济的成功者们也跃跃欲试—— 生物识别和人工智能似乎已经渐入风口,随风而起、鹏程万里指日可待。

在由a&s《安全&自动化》主办的“2017年中国安防十大品牌论坛”上,来自国内的主流制造商海康威视、宇视科技、苏州科达、天地伟业、华为、英飞拓、蓝色星际以及集成商代表佳都新太共聚一堂,共话AI与安防,他们说了些什么?我们来听听他们的观点。

主持人:a&s《安全&自动化》中国区总经理关玉娟女士;嘉宾: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习明;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事业部总经理晋兆龙;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姚华;华为EBG中国区企业云通信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彭晓东;北京蓝色星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销售总监周勇;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内营销中心总经理刘世文;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毅强;广州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刘斌

问:2016年被认为是安防人工智能的元年,经过一年的发展,各位对产业变化的感受是什么?

宇视科技姚华:AI为整个安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越来越多行业的企业进入,尤其是华为的进入,将IT的资源和能力带入安防行业,另外还有算法企业、AI产业的各个环节的厂商都加入进来,AI+安防的应用开始全面启动。

华为彭晓东:首先,这个产业所形成的马太效应在未来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强,强者愈强的趋势正在不断形成,虽然华为较为高调的进入安防产业,但是华为主张的是不碰用户数据和生态应用,而是利用我们在在中间的平台和计算能力的优势在做安防。未来我们也希望能和算法伙伴、生态应用伙伴们继续进行合作,将平台做大做强,促进安防产业持续发展。其次,人工智能未来一定是安防产业的新趋势,华为也迅速进行反应,近期深圳第一辆无人驾驶公共汽车就是华为和深圳巴士集团合作推出的人工智能成果,另外不久前发布的华为智能手机也是华为对人工智能的探索,并已经将人工智能芯片高效应用起来,成效斐然。

海康威视徐习明:引用胡总在高峰论坛的三个判断,第一个判断是AI是一种通用技术,因为通用性就容易带来跨界,华为就跨入安防界来了,同时我们也在跨界,正在进入传统的IT界;第二个判断是人工智能在TO B的业务比TO C业务更成熟更快速;第三个判断是对于人工智能的效果的预期变得越来越实际,以前多站在技术的角度看待,现在更多的会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回到关总的问题,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基因和所长,合作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契机和未来潮流,就像华为所说的共建生态圈,共同促进安防产业的发展。

科达晋兆龙:科达早在2014年就发布了智能前端相关产品,引领了行业发展的潮流,经过三年的发展已经初步成熟。AI与安防的结合是大势所趋,今年各大安防厂商的新品发布会可谓是风起云涌,科达的发布主题是【爱上AI,爱上大数据】,我们探索的未来是怎样的一个发展状态?或者说到2017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迅速的状态之下我们应该走向何方?科达关注的主要是这几个行业。智能技术发展到现在应该有一个着力点,这个着力点就是大数据的实战应用,通过智能技术挖掘的数据最终要产生实用的价值,这是每个行业基于智能技术所研发、所使用的产品和系统最终达到的结果,这也就是大数据的实战应用,这是我们今年的主题,也是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积极去追逐的目的。正如徐总所说,每个企业有自己的基因,不管是做前端智能产品还是后端服务器产品,还是研究综合系统的应用,最终为客户带来的都是实战应用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实现才能反过来体现智能技术的价值。

天地伟业张毅强:AI时代的到来其实和数字化、网络化的到来是一样的,过去的安防是在讨论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懂的问题,一些新的技术和产品的出现都是基于应用需求,AI只是这其中的一种,因为传统安防其实有很多痛点需要这些新技术来解决。对于AI的出现,我们是乐于拥抱这些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譬如说在监狱里,狱警和管理端急切希望解决罪犯打架、自杀等问题,过去存在技术难题,只能通过人力实时监看,如何通过自动识别来减少监狱的人力、物力的支出成为难题,但是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现在不仅人脸甚至很多场景识别都能达到超过90%的识别率,能满足监狱管理的需求。再例如以前很多生产线都是通过人工,现在投入自动化生产线之后,既可以解决人工问题,在减少人力投入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归根结底,其实AI是在解决行业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既能够提高效率,又能把整个行业带入新的发展顶端。

蓝色星际周勇:近一年,整个行业的活跃度特别高,就像过去从模拟时代过渡到数字化时代的阶段,可能很多传统的企业举步维艰,同时又涌现出一批新的企业。从数字高清时代到去年开始的AI元年,给我们传统安防企业带来怎样的变化?刚才很多企业和专家和我们分享了很多信息,我站在很多中小企业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AI技术很新鲜,并且高大上,那么是不是我们所有安防圈的企业都能去做呢?我觉得这个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去做的。我认为AI技术分为很多层次,我们中小企业可以在应用这个层面结合我们自己所处的行业,将这两个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深挖我们所处行业的用户需求,利用AI的技术更好的去满足他们的需求,能做到这些,我认为在这个时代能和很多高科技企业共同发展。

英飞拓刘世文:跨界一定要把握住,对于安防企业而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平台,这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如果安防企业只做其中的任何一块,都难以立足,并且已经有很多同行被淘汰,同时这三个方面对安防企业形成的竞争力非常强大,不是一个中小企业能够承受住的,所以中小企业更需要重点聚焦某一个行业,深耕行业应用。对于英飞拓则是将焦点聚焦在政府、公安的人脸识别领域,目前在上海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人脸识别系统,全面抓住AI这个时代机遇进行升级转型。伴随着AI到来的机遇,我希望行业都不要集中在价格上进行竞争,而是共赢共存,将安防行业发展提升,做好企业各自的标准,为行业来奋斗。

佳都科技刘斌:很荣幸能作为台上唯一一家本地集成商的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佳都新太是从2014年正式开始进入AI领域,在2014年接触了中科院旗下的云从科技,是一家人工智能算法的公司,2015年年初进行战略投资收购了云从科技,这几年借助云从科技的发展契机佳都正式进入人工智能的蓝海之中。2016年佳都又投资了一家从事视频结构化的公司苏州千视通,同期还收购了一家智能交通公司。通过一系列产业和市场上的运作,佳都科技快速具备了人工智能尤其是在图像识别、机器视觉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今年广州市政府提出IAB智能战略,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佳都科技作为广州人工智能代表企业,也成立了企业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前不久也和广州地铁合作成了轨道交通产业联盟百亿基金,希望通过基金的方式在市场上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一起将市场做大做强。在人脸识别领域,佳都在2016年将动态人脸识别带入到公安厅,经过两年的发展,得力于前端智能、智能算法、智能平台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在公安行业的应用已经正式落地。一方面前端摄像机通过两年的发展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尤其是海康、大华、宇视等巨头公司在前端摄像机尤其是人脸抓拍功能已经能比较好的解决逆光、阴阳脸、模糊等问题,输出清晰的照片;另一方面是算法的提升,通过两年的发展,算法准确率极大提升,尤其是误报率能从百分之一降到万分之一、甚至是十万分之一的级别;第三个方面是多算法融合平台系统,不同人脸识别公司的算法是有不同的侧重点的,公安在应用时需要接入不同公司的算法,多算法融合可以应对公安的需求,目前佳都科技也正在做这方面的系统的搭建。围绕AI的应用,不少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是可以真正落地使用的,AI由之前的概念走向实际的项目,安防行业也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应对AI这波新的技术潮流,企业有哪些重要的部署和对策?

海康威视徐习明:海康威视进入人工智能的时间非常早,成立初期,海康威视就密切关注计算机智能化技术,并于2006年组建了算法团队,2013年开始深度学习的技术布局,2015年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后端产品“猎鹰”、“刀锋”首次登台亮相,2016年发布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全系列智能安防产品家族——智能摄像机、智能NVR、智能服务器…今年海康威视发布了“AI Cloud”框架,全面开启行业应用。在算法方面积淀多年的海康威视研究院的相关技术,已经在KITTI、MOT、Pascal、VOC、ICDAR、ImageNet等世界级人工智能竞赛中获得多个第一。

其次在架构上,海康威视提出了基于云边计算的AI Cloud架构。视频数据本身结构化的价值中可能只有1%是有用的,99%的数据是无用的,应用AI算法时,要对100%的数据进行7X24小时的处理,所以什么算法部署在边缘,什么算法部署在云端计算中,海康威视做了很多的考虑。刚才佳都科技的刘总也提到了其实前端的人脸抓拍、目标检测也是一种AI的应用,针对前端的AI我们也在不断地发力,推出了“海康深眸”等系列智能前端产品。同样,在云端的算法上,海康威视也做了大量的努力,在很多地方譬如新疆部署了很多云结构的服务器。无论是边缘计算还是云端计算,实战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通过边缘计算来实现数据的时间价值,能够实际帮助公安出战果。最后最重要的方面是生态圈的构建,通过这波跨界大潮,我们最终用户的应用不只是安防,还会有更多生产力的提升,针对这方面,海康威视多年的成长一直致力于生态的建设,致力于将大数据赋能生态圈的建设,让AI真正的价值发挥作用。

宇视科技姚华:行业内针对AI的工作大致都是一致的,只是每一个公司的战略和方向略有不同,宇视在芯片、算法、架构、产品上都有布局,具体我们是在解决细节问题,将去年的智能视频结构化数据真正引入到千亿级的大数据平台,解决如何高效率,如何提高用于用户的应用场景的问题,我们做安防这么多年,其实用户的应用体验是我们一直最关注的焦点,用了之后如何使用户更好的用,更便宜的用,这也是我们厂家注重的。这其中有一个问题,计算之后用户能量的消耗非常大,我们怎么降低能量的消耗,包括建筑能量、电源能量,这也是厂家要去关注的。

:安防产业生态越来越开放、融合,第一梯队厂商的合作越来越频繁,第二梯队的厂商对于友商之间的合作程度满意吗?感受有哪些?

蓝色星际周勇:作为非一线厂商,毕竟我们自身能解决的问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解决安防的所有问题,所以还是会有很多横向的合作。我们是专注于垂直行业的厂商,在这些垂直行业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体验,我们需要横向和其他安防厂商之间的合作。尤其是进入AI时代,随着AI产品和算法的公司相继出现,将会有更多的合作。对于我们,怎样更好的将这种合作关系延续下去将是关键所在。品牌企业凭借品牌效应和庞大的体量很好的构建了生态圈,价格也会比较开放,会对第二梯队的厂商们构成一定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必须将用户需求分析的更为透彻,用户体验做的更好,也能有生存的空间和价值。

天地伟业张毅强:实战化方面,天地伟业原来在很多行业有自己的优势,针对行业化应用有很多发展规划,也有自己独立的研发中心,在这点上没有差于任何其他厂商;另一方面,行业化的发展也会将行业标准提高,今年展会我们就一句口号,超星光+人脸,能够在黑暗中感受面部识别的人工智能,目前犯罪事件80%发生在夜间,识别率再好晚上看不见,于是我们就推出了超星光+人脸识别,结合起来使用未来市场空间非常大,因此对于未来的市场我们是有信心的。

:渠道方面,安防厂商与集成商的关系如何?将会向什么方向演变?

海康威视徐习明:海康威视这么多年的成长一直是感恩生态圈的支持和帮助,我们这个行业必须通过渠道商和集成商来最终获得价值,这是长期的延续的过程,所以海康威视必须支持渠道商和集成商的发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海康威视将业务定位为综合安防、智能业务和大数据业务,实际上智能业务都是在解决用户生产力上的问题,具体到公安领域就是实战的应用,涉及到企业就是经营模式、管理模式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这个虽然对集成商带来极大的挑战,因为以前只是落地安装,未来可能要和信息系统打通,甚至要求集成商具备一些轻量级的咨询、开发、流程变革等多种能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在这个过程中,海康威视只是致力于拓展产品线,提高产品终端交互价值,目的也是为了给集成商更大的空间可以去为用户完善产品的交付价值,自身收获更多的回报。

佳都科技刘斌:对于集成商来说,日子过得比较辛苦,干了80%的活,只赚20%的钱,后续还面临一系列验收、交互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AI时代的到来,确实给集成商提供了机会,因为传统的安防客户已经被各大厂商充分教育,而随着AI带来越来越多新的东西,很多客户仍然保持将信将疑的态度,这时集成商要充分发挥对客户的业务的理解和对需求的深刻掌握,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可以成为不只是工程商,而是去设计用AI实际为客户解决业务上面对的问题,成为AI方面的行业专家,这是带给拥有研发能力的集成商重掌话语权的机会,也是佳都的机会。另外我也想给集成商们带来一些建议,必须要考虑企业的转型,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后工程设备安装和交互肯定会越来越简单,那么我们的集成商的价值在哪里呢?如果我们还只是定位在工程交互的话,那么集成商只会越来越难做,所以我们必须理解客户的需求,为用户做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这才是集成商未来生存的关键。

:用户对智能化还处于模糊状态,各位厂商对于智能化标准化和用户的接受程度如何看待?

宇视科技姚华:智能本身有很多应用,智能在TO B上新的落地是一定的,在公共安全上的应用是第一首选,智能在概念上非常大,但在公共安全落地上是几种应用,人脸静态比对和动态比对是最常用的,还有视频结构化的大量应用,所有的智能会有一些标准化的实现。

科达晋兆龙:用户判断智能还是非智能依据的判断标准是厂商提供的产品或解决方案能否提升工作效率或生产力,依据科达的实际项目感受和经验来看用户对智能的定义还是比较模糊。比如人脸识别技术,多年前就有了也一直在用,包括深度智能下大数据这些技术在算法的数字体现上很漂亮,但是公安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这个技术是不能实战应用的,因为厂家在谈技术革新和进步的同时忽略了技术的阴暗部分,而这些部分正是公安实战落地的过程中最为关注的,公安在实际应用中会存在误区,这就是用户和厂家从不同角度看待智能化的不同。所有的智能技术都是有缺陷的,比如说人脸识别的识别率能达到99.97%,存在0.03%的误差,从技术上来说已经非常完美,但是这个误差恰巧就是公安在实战中最为关注的部分,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些公安关注的痛点,我们如何利用这个不完美的技术在实战中帮助公安产生价值,这是我们做应用落地时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去年是人工智能的元年,那么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将以怎样的速度发展?明年将会有哪些技术和应用将会有不错的突破?

华为彭晓东:说到技术突破,从芯片来说,未来的智能,一个是边缘智能,第二个是中心节点的智能,目前针对中心节点的智能算法芯片的应用效果还是较为突出的,从未来的趋势来看,针对前端智能,华为海思全球占有率达到60%,明年也会推出一系列智能算法的芯片来满足安防产业对智能化的诉求,总的来说有几个发展方向,一个是芯片的功率,控制在越低越好,如果一个芯片的功率越高,那么整体的散热、框架都会出现一些问题。第二个方面是芯片的运算力要大幅加强,很多人工智能的技术靠传统的CPU的运力是无法达到要求的,对芯片的运力都有更高的要求。第三个是在标准化方面,华为一直无论是网络设备还是芯片都是统一的标准算法,因为前端可能会和很多应用结合在一起,如果芯片不够标准,就无法去进行合作去开发前端适合智能时代的应用。

宇视科技姚华:宇视主要是集中在提高机器的效率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我们提高了对集群、深度卷积云计算这方面,本质上已经不能用传统的虚拟化来运行,计算对机器的并行能力需要接收内核的指令,传统的虚拟化平台其实并不实用,那么我们就要做基于GPU芯片之间的集群的计算调度,还有各个集群版之间的调度的优化技术,这是宇视在未来技术上的发展方向。

海康威视徐习明:技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很多技术都是日积月累的,具体到人工智能上,我认为SOC技术会越来越成熟,未来部署在边缘部分的成本会大幅降低,算法会不断演进,在具体的场景应用中提升效果。另外,我认为AI算法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会和其他技术紧密结合。

英飞拓刘世文:我认为明年对安防行业是一个机遇,AI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原来的非智能只是进行简单的图像拍摄,一旦发生问题,需要在海量的数据中进行复杂的搜索,极为被动。进入人工智能之后,变为主动识别,将摄像机中有效的数据进行存储,大数据分析对数据库进行分析能有效的识别。这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系统集成商能进行大数据分析,做各种应用。未来几年最大的机会在于后端,怎样将数据进行透彻分析,怎样做出真正让客户满意的应用,那就成功了。

:这波人工智能潮流对商业模式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安防厂商又将侧重在哪些新的领域?

佳都科技刘斌:首先,我认为未来安防将会逐渐融入到物联网的概念,现在摄像机已经接入了各种传感器、感应器,未来摄像机只是一个采集设备,本质上只是将数据采集后进行分析。其次我认为目前很多厂家都是保守的,目前随着东部沿海城市家庭经济收入的厚实,对于安防的意识也逐步加强,未来更大的市场还是在个人客户,我们要走到家庭中去,这将会带来巨大的红海市场。第三方面是安保服务,市场上将会出现很多专业提供安保服务的公司,将未来的服务进行分层级,根据用户需求能提供更多定制化的服务,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第四个方面是互联网企业会进一步介入到我们的项目中去,尤其是随着AI技术的逐步融合,将会出现一家大的互联网企业以免费模式来抢夺安防市场。

蓝色星际周勇:由AI技术去产生一些新的行业肯定是有可能的,因为AI技术并不等于安防,也不是安防独有的。我的个人理解更多倾向于“安防+”,围绕怎样将AI技术在现有的行业应用的更好进行。本身AI的技术是在不断的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之下会呈现不同的效果。至于互联网企业进入安防领域,在民用市场有可能,并且已经在做了,但是在TO B的市场,我并不认为他们会现在就进入,这是由行业特性决定的。

科达晋兆龙:行业的数据都存在于行业中,现在谈的最多的是AI实战落地最大的是公安行业,公安有很大的数据来源,尤其在九部委联网之后公安的数据是最大的,建设也是最成熟最完备的,所能获取的大数据也是最多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中,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进入,也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想要获取这些数据就能获取到,有一定的门槛,如果我们能够获取一些数据,我们是否就能做出公安想要的应用,必须在这个行业深耕,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做出公安想要的东西。技术上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行业的地位还是比较特殊的。

:AI技术为安防跨行业的延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安防厂商又将有哪些新的规划和策略?

天地伟业张毅强:我们更多的是在行业内的延展,而不是跨行业,其实行业也就这么几个行业,譬如说公安是AI应用最大的行业,这个行业内的部门分支有很多,并且对AI已经产生需求,结合这个方向其实有很多发展的可能。其次,在算法方面,我们更多的强调实战化。法院、检察院、监狱都对AI有相应的需求,我们都可以结合AI去实际应用,虽然识别率不是100%,但是结合实战之后,我们的客户使用起来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一旦结合到实战中,安防行业中还有很多的领域可以实际去应用,这个空间是无限的,我们会继续深耕在行业内,暂时还不考虑去跨界到其他消费类行业。

:在系统的成本方面,高端领域的芯片还是引进国外厂商的芯片,未来芯片的发展如何?国产芯片何时能在高端市场产生一定的竞争力?

华为彭晓东:目前华为正在构建诺亚方舟实验室,这个实验室聘请了全球顶级科技人才,研发一些前景高端的科技,在芯片方面,应用到更多的理念是节能,从物联中心云端的GPU的芯片将在明年或者后年会有一些研发的动作。未来GPU芯片的费用将大幅下降,也将为安防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前端方面,明年华为海思会推出一系列高端芯片,在功耗、运算能力、标准性三个方面进行升级,这样前端厂商可以利用我们的芯片开发出更多的业务。未来智能肯定不止是中心节点的计算,边缘智能是很大的趋势,会应用越来越广泛。

:安防行业集结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导致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带来巨大的风险,在座的企业认为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这些来自安全性的压力吗?

宇视科技姚华:安全性的确非常重要,IP监控本身的安全性的争论就非常大,在12年前我们在设计IP监控系统时是一片反对声,最大的声音就是安全。一方面,CCTV本身就是安全系统,如果自身的安全性都不能保证,如何保障安全,所以当年的安防系统的封闭性是一定的。另一方面,IP监控本身的安全性的争论就非常大,中国对于大规模的监控的需求太快,以至于将这些安全性放在一边儿快速的建设,到现在我们已经完成新一轮高清监控的升级建设,安全问题已经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去年我们行业的黑天鹅事件对于整个行业的触动很大,我们宇视在这方面一直是非常重视,因为十二年前已经给我们很大的压力,所以我们在原先的系统设置上就将安全问题考虑很多,在漏洞的处理上,在这个架构的设计上,一直是超级重视进行考虑的,所以我认为国内的企业在解决安全性问题上是有能力的,当然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的。

:最后,为了整个产业的发展,请各位嘉宾分享一两个观点作为论坛的结束。

天地伟业张毅强:在你熟悉的行业、熟悉的技术、熟悉的产品上聚焦,一定会有很多的蓝海市场,谢谢大家。

英飞拓刘世文:AI为大家创造很多的机会,希望大家能抓住这个机会,做好自己,谢谢。

科达晋兆龙:我们希望安防行业能真正将AI技术融合在解决方案之中,推动行业健康的发展,要在实际的落地之中体现产品和系统的价值,谢谢。

海康威视徐习明:AI和互联网双轮驱动,相互促进,将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从而带来整个产业链的提升。

华为彭晓东:华为除了在芯片领域给所有在座的生态伙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在中国区企业用户这块我们始终坚持平台+生态的战略,把华为平台的优势表现出来,同时我们坚持对积冲战略,让我们的伙伴和华为一起将生态圈做大做强,还有一个消息在这里向各位伙伴透露一下,从今年开始华为会加大在安防领域的投入,不仅仅是销售能力,还有研发能力,谢谢。

佳都科技刘斌:中国安防界更多的还是以中小企业的集成公司为主,我认为集成公司要把握住AI带给安防产业的机遇,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实现业务的转型。

蓝色星际周勇:用好AI,为你的客户服务好,你就会有价值。

宇视科技姚华:抓住AI技术的机遇,厂商、集成商一起努力,为用户解决问题,创造自己的价值。

主持人:感谢所有的演讲嘉宾和论坛嘉宾为我们分享了很多智慧的观点,也让我们对产业的发展充满的信心,有了非常美好的前景,帮助所有的企业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蒸蒸日上,谢谢大家。

关键字:AI杀手锏人脸识别技术

本文摘自:安全自动化

x 应对AI新技术潮流 安防企业有何“杀手锏”?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品技术 → 正文

应对AI新技术潮流 安防企业有何“杀手锏”?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12-22 16:12:26 本文摘自:安全自动化

近一两年,生物识别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谓如日中天。互联网+、云处理平台、大数据纷纷与之结缘,安防、金融、商业、广告传媒等行业应用为之搅动而波涛汹涌。互联网巨头们敞开胸怀拥抱,各类投资者蜂拥而至,连传统实体经济的成功者们也跃跃欲试—— 生物识别和人工智能似乎已经渐入风口,随风而起、鹏程万里指日可待。

在由a&s《安全&自动化》主办的“2017年中国安防十大品牌论坛”上,来自国内的主流制造商海康威视、宇视科技、苏州科达、天地伟业、华为、英飞拓、蓝色星际以及集成商代表佳都新太共聚一堂,共话AI与安防,他们说了些什么?我们来听听他们的观点。

主持人:a&s《安全&自动化》中国区总经理关玉娟女士;嘉宾: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习明;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事业部总经理晋兆龙;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姚华;华为EBG中国区企业云通信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彭晓东;北京蓝色星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销售总监周勇;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内营销中心总经理刘世文;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毅强;广州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刘斌

问:2016年被认为是安防人工智能的元年,经过一年的发展,各位对产业变化的感受是什么?

宇视科技姚华:AI为整个安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越来越多行业的企业进入,尤其是华为的进入,将IT的资源和能力带入安防行业,另外还有算法企业、AI产业的各个环节的厂商都加入进来,AI+安防的应用开始全面启动。

华为彭晓东:首先,这个产业所形成的马太效应在未来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强,强者愈强的趋势正在不断形成,虽然华为较为高调的进入安防产业,但是华为主张的是不碰用户数据和生态应用,而是利用我们在在中间的平台和计算能力的优势在做安防。未来我们也希望能和算法伙伴、生态应用伙伴们继续进行合作,将平台做大做强,促进安防产业持续发展。其次,人工智能未来一定是安防产业的新趋势,华为也迅速进行反应,近期深圳第一辆无人驾驶公共汽车就是华为和深圳巴士集团合作推出的人工智能成果,另外不久前发布的华为智能手机也是华为对人工智能的探索,并已经将人工智能芯片高效应用起来,成效斐然。

海康威视徐习明:引用胡总在高峰论坛的三个判断,第一个判断是AI是一种通用技术,因为通用性就容易带来跨界,华为就跨入安防界来了,同时我们也在跨界,正在进入传统的IT界;第二个判断是人工智能在TO B的业务比TO C业务更成熟更快速;第三个判断是对于人工智能的效果的预期变得越来越实际,以前多站在技术的角度看待,现在更多的会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回到关总的问题,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基因和所长,合作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契机和未来潮流,就像华为所说的共建生态圈,共同促进安防产业的发展。

科达晋兆龙:科达早在2014年就发布了智能前端相关产品,引领了行业发展的潮流,经过三年的发展已经初步成熟。AI与安防的结合是大势所趋,今年各大安防厂商的新品发布会可谓是风起云涌,科达的发布主题是【爱上AI,爱上大数据】,我们探索的未来是怎样的一个发展状态?或者说到2017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迅速的状态之下我们应该走向何方?科达关注的主要是这几个行业。智能技术发展到现在应该有一个着力点,这个着力点就是大数据的实战应用,通过智能技术挖掘的数据最终要产生实用的价值,这是每个行业基于智能技术所研发、所使用的产品和系统最终达到的结果,这也就是大数据的实战应用,这是我们今年的主题,也是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积极去追逐的目的。正如徐总所说,每个企业有自己的基因,不管是做前端智能产品还是后端服务器产品,还是研究综合系统的应用,最终为客户带来的都是实战应用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实现才能反过来体现智能技术的价值。

天地伟业张毅强:AI时代的到来其实和数字化、网络化的到来是一样的,过去的安防是在讨论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懂的问题,一些新的技术和产品的出现都是基于应用需求,AI只是这其中的一种,因为传统安防其实有很多痛点需要这些新技术来解决。对于AI的出现,我们是乐于拥抱这些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譬如说在监狱里,狱警和管理端急切希望解决罪犯打架、自杀等问题,过去存在技术难题,只能通过人力实时监看,如何通过自动识别来减少监狱的人力、物力的支出成为难题,但是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现在不仅人脸甚至很多场景识别都能达到超过90%的识别率,能满足监狱管理的需求。再例如以前很多生产线都是通过人工,现在投入自动化生产线之后,既可以解决人工问题,在减少人力投入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归根结底,其实AI是在解决行业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既能够提高效率,又能把整个行业带入新的发展顶端。

蓝色星际周勇:近一年,整个行业的活跃度特别高,就像过去从模拟时代过渡到数字化时代的阶段,可能很多传统的企业举步维艰,同时又涌现出一批新的企业。从数字高清时代到去年开始的AI元年,给我们传统安防企业带来怎样的变化?刚才很多企业和专家和我们分享了很多信息,我站在很多中小企业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AI技术很新鲜,并且高大上,那么是不是我们所有安防圈的企业都能去做呢?我觉得这个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去做的。我认为AI技术分为很多层次,我们中小企业可以在应用这个层面结合我们自己所处的行业,将这两个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深挖我们所处行业的用户需求,利用AI的技术更好的去满足他们的需求,能做到这些,我认为在这个时代能和很多高科技企业共同发展。

英飞拓刘世文:跨界一定要把握住,对于安防企业而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平台,这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如果安防企业只做其中的任何一块,都难以立足,并且已经有很多同行被淘汰,同时这三个方面对安防企业形成的竞争力非常强大,不是一个中小企业能够承受住的,所以中小企业更需要重点聚焦某一个行业,深耕行业应用。对于英飞拓则是将焦点聚焦在政府、公安的人脸识别领域,目前在上海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人脸识别系统,全面抓住AI这个时代机遇进行升级转型。伴随着AI到来的机遇,我希望行业都不要集中在价格上进行竞争,而是共赢共存,将安防行业发展提升,做好企业各自的标准,为行业来奋斗。

佳都科技刘斌:很荣幸能作为台上唯一一家本地集成商的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佳都新太是从2014年正式开始进入AI领域,在2014年接触了中科院旗下的云从科技,是一家人工智能算法的公司,2015年年初进行战略投资收购了云从科技,这几年借助云从科技的发展契机佳都正式进入人工智能的蓝海之中。2016年佳都又投资了一家从事视频结构化的公司苏州千视通,同期还收购了一家智能交通公司。通过一系列产业和市场上的运作,佳都科技快速具备了人工智能尤其是在图像识别、机器视觉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今年广州市政府提出IAB智能战略,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佳都科技作为广州人工智能代表企业,也成立了企业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前不久也和广州地铁合作成了轨道交通产业联盟百亿基金,希望通过基金的方式在市场上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一起将市场做大做强。在人脸识别领域,佳都在2016年将动态人脸识别带入到公安厅,经过两年的发展,得力于前端智能、智能算法、智能平台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在公安行业的应用已经正式落地。一方面前端摄像机通过两年的发展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尤其是海康、大华、宇视等巨头公司在前端摄像机尤其是人脸抓拍功能已经能比较好的解决逆光、阴阳脸、模糊等问题,输出清晰的照片;另一方面是算法的提升,通过两年的发展,算法准确率极大提升,尤其是误报率能从百分之一降到万分之一、甚至是十万分之一的级别;第三个方面是多算法融合平台系统,不同人脸识别公司的算法是有不同的侧重点的,公安在应用时需要接入不同公司的算法,多算法融合可以应对公安的需求,目前佳都科技也正在做这方面的系统的搭建。围绕AI的应用,不少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是可以真正落地使用的,AI由之前的概念走向实际的项目,安防行业也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应对AI这波新的技术潮流,企业有哪些重要的部署和对策?

海康威视徐习明:海康威视进入人工智能的时间非常早,成立初期,海康威视就密切关注计算机智能化技术,并于2006年组建了算法团队,2013年开始深度学习的技术布局,2015年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后端产品“猎鹰”、“刀锋”首次登台亮相,2016年发布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全系列智能安防产品家族——智能摄像机、智能NVR、智能服务器…今年海康威视发布了“AI Cloud”框架,全面开启行业应用。在算法方面积淀多年的海康威视研究院的相关技术,已经在KITTI、MOT、Pascal、VOC、ICDAR、ImageNet等世界级人工智能竞赛中获得多个第一。

其次在架构上,海康威视提出了基于云边计算的AI Cloud架构。视频数据本身结构化的价值中可能只有1%是有用的,99%的数据是无用的,应用AI算法时,要对100%的数据进行7X24小时的处理,所以什么算法部署在边缘,什么算法部署在云端计算中,海康威视做了很多的考虑。刚才佳都科技的刘总也提到了其实前端的人脸抓拍、目标检测也是一种AI的应用,针对前端的AI我们也在不断地发力,推出了“海康深眸”等系列智能前端产品。同样,在云端的算法上,海康威视也做了大量的努力,在很多地方譬如新疆部署了很多云结构的服务器。无论是边缘计算还是云端计算,实战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通过边缘计算来实现数据的时间价值,能够实际帮助公安出战果。最后最重要的方面是生态圈的构建,通过这波跨界大潮,我们最终用户的应用不只是安防,还会有更多生产力的提升,针对这方面,海康威视多年的成长一直致力于生态的建设,致力于将大数据赋能生态圈的建设,让AI真正的价值发挥作用。

宇视科技姚华:行业内针对AI的工作大致都是一致的,只是每一个公司的战略和方向略有不同,宇视在芯片、算法、架构、产品上都有布局,具体我们是在解决细节问题,将去年的智能视频结构化数据真正引入到千亿级的大数据平台,解决如何高效率,如何提高用于用户的应用场景的问题,我们做安防这么多年,其实用户的应用体验是我们一直最关注的焦点,用了之后如何使用户更好的用,更便宜的用,这也是我们厂家注重的。这其中有一个问题,计算之后用户能量的消耗非常大,我们怎么降低能量的消耗,包括建筑能量、电源能量,这也是厂家要去关注的。

:安防产业生态越来越开放、融合,第一梯队厂商的合作越来越频繁,第二梯队的厂商对于友商之间的合作程度满意吗?感受有哪些?

蓝色星际周勇:作为非一线厂商,毕竟我们自身能解决的问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解决安防的所有问题,所以还是会有很多横向的合作。我们是专注于垂直行业的厂商,在这些垂直行业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体验,我们需要横向和其他安防厂商之间的合作。尤其是进入AI时代,随着AI产品和算法的公司相继出现,将会有更多的合作。对于我们,怎样更好的将这种合作关系延续下去将是关键所在。品牌企业凭借品牌效应和庞大的体量很好的构建了生态圈,价格也会比较开放,会对第二梯队的厂商们构成一定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必须将用户需求分析的更为透彻,用户体验做的更好,也能有生存的空间和价值。

天地伟业张毅强:实战化方面,天地伟业原来在很多行业有自己的优势,针对行业化应用有很多发展规划,也有自己独立的研发中心,在这点上没有差于任何其他厂商;另一方面,行业化的发展也会将行业标准提高,今年展会我们就一句口号,超星光+人脸,能够在黑暗中感受面部识别的人工智能,目前犯罪事件80%发生在夜间,识别率再好晚上看不见,于是我们就推出了超星光+人脸识别,结合起来使用未来市场空间非常大,因此对于未来的市场我们是有信心的。

:渠道方面,安防厂商与集成商的关系如何?将会向什么方向演变?

海康威视徐习明:海康威视这么多年的成长一直是感恩生态圈的支持和帮助,我们这个行业必须通过渠道商和集成商来最终获得价值,这是长期的延续的过程,所以海康威视必须支持渠道商和集成商的发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海康威视将业务定位为综合安防、智能业务和大数据业务,实际上智能业务都是在解决用户生产力上的问题,具体到公安领域就是实战的应用,涉及到企业就是经营模式、管理模式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这个虽然对集成商带来极大的挑战,因为以前只是落地安装,未来可能要和信息系统打通,甚至要求集成商具备一些轻量级的咨询、开发、流程变革等多种能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在这个过程中,海康威视只是致力于拓展产品线,提高产品终端交互价值,目的也是为了给集成商更大的空间可以去为用户完善产品的交付价值,自身收获更多的回报。

佳都科技刘斌:对于集成商来说,日子过得比较辛苦,干了80%的活,只赚20%的钱,后续还面临一系列验收、交互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AI时代的到来,确实给集成商提供了机会,因为传统的安防客户已经被各大厂商充分教育,而随着AI带来越来越多新的东西,很多客户仍然保持将信将疑的态度,这时集成商要充分发挥对客户的业务的理解和对需求的深刻掌握,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可以成为不只是工程商,而是去设计用AI实际为客户解决业务上面对的问题,成为AI方面的行业专家,这是带给拥有研发能力的集成商重掌话语权的机会,也是佳都的机会。另外我也想给集成商们带来一些建议,必须要考虑企业的转型,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后工程设备安装和交互肯定会越来越简单,那么我们的集成商的价值在哪里呢?如果我们还只是定位在工程交互的话,那么集成商只会越来越难做,所以我们必须理解客户的需求,为用户做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这才是集成商未来生存的关键。

:用户对智能化还处于模糊状态,各位厂商对于智能化标准化和用户的接受程度如何看待?

宇视科技姚华:智能本身有很多应用,智能在TO B上新的落地是一定的,在公共安全上的应用是第一首选,智能在概念上非常大,但在公共安全落地上是几种应用,人脸静态比对和动态比对是最常用的,还有视频结构化的大量应用,所有的智能会有一些标准化的实现。

科达晋兆龙:用户判断智能还是非智能依据的判断标准是厂商提供的产品或解决方案能否提升工作效率或生产力,依据科达的实际项目感受和经验来看用户对智能的定义还是比较模糊。比如人脸识别技术,多年前就有了也一直在用,包括深度智能下大数据这些技术在算法的数字体现上很漂亮,但是公安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这个技术是不能实战应用的,因为厂家在谈技术革新和进步的同时忽略了技术的阴暗部分,而这些部分正是公安实战落地的过程中最为关注的,公安在实际应用中会存在误区,这就是用户和厂家从不同角度看待智能化的不同。所有的智能技术都是有缺陷的,比如说人脸识别的识别率能达到99.97%,存在0.03%的误差,从技术上来说已经非常完美,但是这个误差恰巧就是公安在实战中最为关注的部分,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些公安关注的痛点,我们如何利用这个不完美的技术在实战中帮助公安产生价值,这是我们做应用落地时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去年是人工智能的元年,那么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将以怎样的速度发展?明年将会有哪些技术和应用将会有不错的突破?

华为彭晓东:说到技术突破,从芯片来说,未来的智能,一个是边缘智能,第二个是中心节点的智能,目前针对中心节点的智能算法芯片的应用效果还是较为突出的,从未来的趋势来看,针对前端智能,华为海思全球占有率达到60%,明年也会推出一系列智能算法的芯片来满足安防产业对智能化的诉求,总的来说有几个发展方向,一个是芯片的功率,控制在越低越好,如果一个芯片的功率越高,那么整体的散热、框架都会出现一些问题。第二个方面是芯片的运算力要大幅加强,很多人工智能的技术靠传统的CPU的运力是无法达到要求的,对芯片的运力都有更高的要求。第三个是在标准化方面,华为一直无论是网络设备还是芯片都是统一的标准算法,因为前端可能会和很多应用结合在一起,如果芯片不够标准,就无法去进行合作去开发前端适合智能时代的应用。

宇视科技姚华:宇视主要是集中在提高机器的效率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我们提高了对集群、深度卷积云计算这方面,本质上已经不能用传统的虚拟化来运行,计算对机器的并行能力需要接收内核的指令,传统的虚拟化平台其实并不实用,那么我们就要做基于GPU芯片之间的集群的计算调度,还有各个集群版之间的调度的优化技术,这是宇视在未来技术上的发展方向。

海康威视徐习明:技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很多技术都是日积月累的,具体到人工智能上,我认为SOC技术会越来越成熟,未来部署在边缘部分的成本会大幅降低,算法会不断演进,在具体的场景应用中提升效果。另外,我认为AI算法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会和其他技术紧密结合。

英飞拓刘世文:我认为明年对安防行业是一个机遇,AI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原来的非智能只是进行简单的图像拍摄,一旦发生问题,需要在海量的数据中进行复杂的搜索,极为被动。进入人工智能之后,变为主动识别,将摄像机中有效的数据进行存储,大数据分析对数据库进行分析能有效的识别。这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系统集成商能进行大数据分析,做各种应用。未来几年最大的机会在于后端,怎样将数据进行透彻分析,怎样做出真正让客户满意的应用,那就成功了。

:这波人工智能潮流对商业模式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安防厂商又将侧重在哪些新的领域?

佳都科技刘斌:首先,我认为未来安防将会逐渐融入到物联网的概念,现在摄像机已经接入了各种传感器、感应器,未来摄像机只是一个采集设备,本质上只是将数据采集后进行分析。其次我认为目前很多厂家都是保守的,目前随着东部沿海城市家庭经济收入的厚实,对于安防的意识也逐步加强,未来更大的市场还是在个人客户,我们要走到家庭中去,这将会带来巨大的红海市场。第三方面是安保服务,市场上将会出现很多专业提供安保服务的公司,将未来的服务进行分层级,根据用户需求能提供更多定制化的服务,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第四个方面是互联网企业会进一步介入到我们的项目中去,尤其是随着AI技术的逐步融合,将会出现一家大的互联网企业以免费模式来抢夺安防市场。

蓝色星际周勇:由AI技术去产生一些新的行业肯定是有可能的,因为AI技术并不等于安防,也不是安防独有的。我的个人理解更多倾向于“安防+”,围绕怎样将AI技术在现有的行业应用的更好进行。本身AI的技术是在不断的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之下会呈现不同的效果。至于互联网企业进入安防领域,在民用市场有可能,并且已经在做了,但是在TO B的市场,我并不认为他们会现在就进入,这是由行业特性决定的。

科达晋兆龙:行业的数据都存在于行业中,现在谈的最多的是AI实战落地最大的是公安行业,公安有很大的数据来源,尤其在九部委联网之后公安的数据是最大的,建设也是最成熟最完备的,所能获取的大数据也是最多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中,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进入,也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想要获取这些数据就能获取到,有一定的门槛,如果我们能够获取一些数据,我们是否就能做出公安想要的应用,必须在这个行业深耕,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做出公安想要的东西。技术上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行业的地位还是比较特殊的。

:AI技术为安防跨行业的延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安防厂商又将有哪些新的规划和策略?

天地伟业张毅强:我们更多的是在行业内的延展,而不是跨行业,其实行业也就这么几个行业,譬如说公安是AI应用最大的行业,这个行业内的部门分支有很多,并且对AI已经产生需求,结合这个方向其实有很多发展的可能。其次,在算法方面,我们更多的强调实战化。法院、检察院、监狱都对AI有相应的需求,我们都可以结合AI去实际应用,虽然识别率不是100%,但是结合实战之后,我们的客户使用起来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一旦结合到实战中,安防行业中还有很多的领域可以实际去应用,这个空间是无限的,我们会继续深耕在行业内,暂时还不考虑去跨界到其他消费类行业。

:在系统的成本方面,高端领域的芯片还是引进国外厂商的芯片,未来芯片的发展如何?国产芯片何时能在高端市场产生一定的竞争力?

华为彭晓东:目前华为正在构建诺亚方舟实验室,这个实验室聘请了全球顶级科技人才,研发一些前景高端的科技,在芯片方面,应用到更多的理念是节能,从物联中心云端的GPU的芯片将在明年或者后年会有一些研发的动作。未来GPU芯片的费用将大幅下降,也将为安防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前端方面,明年华为海思会推出一系列高端芯片,在功耗、运算能力、标准性三个方面进行升级,这样前端厂商可以利用我们的芯片开发出更多的业务。未来智能肯定不止是中心节点的计算,边缘智能是很大的趋势,会应用越来越广泛。

:安防行业集结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导致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带来巨大的风险,在座的企业认为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这些来自安全性的压力吗?

宇视科技姚华:安全性的确非常重要,IP监控本身的安全性的争论就非常大,在12年前我们在设计IP监控系统时是一片反对声,最大的声音就是安全。一方面,CCTV本身就是安全系统,如果自身的安全性都不能保证,如何保障安全,所以当年的安防系统的封闭性是一定的。另一方面,IP监控本身的安全性的争论就非常大,中国对于大规模的监控的需求太快,以至于将这些安全性放在一边儿快速的建设,到现在我们已经完成新一轮高清监控的升级建设,安全问题已经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去年我们行业的黑天鹅事件对于整个行业的触动很大,我们宇视在这方面一直是非常重视,因为十二年前已经给我们很大的压力,所以我们在原先的系统设置上就将安全问题考虑很多,在漏洞的处理上,在这个架构的设计上,一直是超级重视进行考虑的,所以我认为国内的企业在解决安全性问题上是有能力的,当然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的。

:最后,为了整个产业的发展,请各位嘉宾分享一两个观点作为论坛的结束。

天地伟业张毅强:在你熟悉的行业、熟悉的技术、熟悉的产品上聚焦,一定会有很多的蓝海市场,谢谢大家。

英飞拓刘世文:AI为大家创造很多的机会,希望大家能抓住这个机会,做好自己,谢谢。

科达晋兆龙:我们希望安防行业能真正将AI技术融合在解决方案之中,推动行业健康的发展,要在实际的落地之中体现产品和系统的价值,谢谢。

海康威视徐习明:AI和互联网双轮驱动,相互促进,将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从而带来整个产业链的提升。

华为彭晓东:华为除了在芯片领域给所有在座的生态伙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在中国区企业用户这块我们始终坚持平台+生态的战略,把华为平台的优势表现出来,同时我们坚持对积冲战略,让我们的伙伴和华为一起将生态圈做大做强,还有一个消息在这里向各位伙伴透露一下,从今年开始华为会加大在安防领域的投入,不仅仅是销售能力,还有研发能力,谢谢。

佳都科技刘斌:中国安防界更多的还是以中小企业的集成公司为主,我认为集成公司要把握住AI带给安防产业的机遇,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实现业务的转型。

蓝色星际周勇:用好AI,为你的客户服务好,你就会有价值。

宇视科技姚华:抓住AI技术的机遇,厂商、集成商一起努力,为用户解决问题,创造自己的价值。

主持人:感谢所有的演讲嘉宾和论坛嘉宾为我们分享了很多智慧的观点,也让我们对产业的发展充满的信心,有了非常美好的前景,帮助所有的企业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蒸蒸日上,谢谢大家。

关键字:AI杀手锏人脸识别技术

本文摘自:安全自动化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