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IT咨询行业动态 → 正文

IT巨头力推无人机商用 美监管机构仍犹疑不定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7-07 14:58:49 本文摘自:人民网

无人机技术正从军事应用转变为一项日常生活工具。除了传统的飞行器和军工制造商外,亚马逊、谷歌等IT巨头纷纷涉足这一领域

但热情高涨的参与者正遭遇政策难题。出于对公众隐私和安全的担忧,美国监管机构对于是否“开绿灯”仍犹疑不定,这成为困扰无人机行业发展的一大阻力

美国航空管理局(FAA)近日就无人机政策征询公众意见,按照现有政策,无人机商业投递仍不合法,其他部门也持反对态度。这对于亚马逊来说是个不利的消息。据报道,亚马逊正准备在近期推出Prime Air空中配送服务。

对此,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FAA的做法主要是考虑到安全因素,目前全世界对于无人机投入商用领域都没有详细的法律条例,因此在投入领域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技术和制度都是横在商用无人机面前的两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不过,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无人机除了军用以外就别无他用了。“无人机商用不只是在快递行业,还有很多其他领域。无人机产业与科技的发展对于未来社会的贡献是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难以估计,但这一定是趋势所在。”军事专家赵楚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说。

IT巨头打前阵

一直以来,传统飞机制造商和军工企业都是推动无人机技术研发的主力军,但其应用范围主要在军事领域。早在1988年,波音公司开发的Condor无人机就进行首飞,并创下67028英尺(约合20.4千米)的飞行高度纪录。2002年,波音Scan Eagle无人机首飞,此后不到两年时间里就积累了1万个战斗小时的飞行时长。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开发的无人机则被广泛用于为作战基地供应物资,以及执行侦察任务等。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无人机的商业价值受到了IT以及其他行业巨头们的认可。其中,表现最为积极的当属亚马逊。去年12月,亚马逊首席执行官贝索斯在接受采访时意外公布了一个名为“Prime Air”的物流计划,希望以后使用遥控无人机进行物流配送,让用户在30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内收到货物。在最新的致股东信中,贝索斯还透露,Prime Air团队已经开始测试第五代和第六代无人机,第七代和第八代“正处于设计阶段”。

无独有偶。今年3月,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以2000万美元重金收购了英国无人机制造商Andrew Cox公司,后者开发的太阳能供电无人机能够在空中续航几个月甚至几年。据悉,该收购交易是Facebook计划的一部分,这一计划旨在拓展互联网覆盖范围。其CEO扎克伯格表示,该公司希望开发一个无人机系统,“既可以尽可能地接近地面高度飞行,以实现信号强度最大化,又可在足够高的高度巡航,以降低强风带来的影响”。

紧随Facebook之后,谷歌于4月份宣布收购美国无人机生产商泰坦航空器公司。泰坦生产的无人机能不间断地飞行数年,并执行数据发送、农作物监控和搜索和救援等任务。据报道,此前Facebook也曾试图收购泰坦,但最终败给了谷歌。与Facebook类似,谷歌也希望利用无人机来扩大互联网的覆盖范围,向没有网络连接的地区提供网络服务。

虽然发展迅速,但商用无人机还是不得不面临监管问题。“目前全世界都缺乏对无人机使用的监管法规体系,作为一个可以被遥控的飞行器,无人机所面临的安全挑战非常大,空中管制的压力会剧增。”赵楚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亚马逊似乎也深知,想要将无人机商用并为快递服务提供支持,需要数年的努力。《国际金融报》在亚马逊官网发现,在公司Prime Air介绍页面下,亚马逊这样写到:“要让Prime Air成功商业化,这将需要几年的时间。其中原因即包括技术需要不断完善,也包括等待FAA和相关监管部门修改法律法规所必需的时间。”

仅是作秀工具?

事实证明,亚马逊的谨慎态度不无道理。

6月25日,据外媒报道,美国联邦航空局已经叫停了通过操作无人飞机来递送包裹的行为。

FAA列出一张信息图表,上面规定了无人机的使用范围。其中一条规定,操作无人机者不得因此获取报酬或出于商业目的。这些规定显然与亚马逊的无人机计划针锋相对。

据近日公开的一份官方文件,FAA自2007年起就一直认定商用无人机运作是一种非法行为。该机构也没有在短期内对此规定作出调整的计划。不过,FAA承诺会在今年底重新审视小型商用无人机的应用可行性,并可能在2015年底前出台新的相关法规。

事实上,不仅是亚马逊看中无人机快递市场,DHL、UPS等业内巨头也都已纷纷表态要发展无人机投递技术,更是接二连三地完成了无人机送货测试。DHL 发言人更曾宣称,他们的无人机可以负载3kg 的货品,并且DHL 希望以后将此技术用于那些比较紧急又很难以送达的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快递巨头也紧跟国际同行的步伐。早在2013年9月,顺丰便开始在东莞松山湖园区测试无人机送货,日前进入试运行阶段。顺丰自主研发的无人送货机与Prime Air大体类似,不同的是顺丰无人机不会直接送货给客户,而是用于偏远的网点配送。

在明知可能会遇到政策风险的情况下,众多快递巨头们为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安全问题是目前最大的挑战。”赵楚指出,技术和监管两方面都遇到了瓶颈,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突破。无人机商用的瓶颈,快递巨头们显然都心知肚明,他们相继提出无人机计划只是在公关作秀。

“那些巨头们的计划往往都会提到不久之后,然而这个时间到底是5年还是50年,我们不得而知。”在赵楚看来,相比于真正将无人机致力于商用,快递企业们更多的是在使用无人机快递这个新闻热点进行炒作,“谁说得早,谁紧跟潮流,谁就可以进一步确立其领先的行业地位”。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对于快递企业而言,使用无人机也不完全是作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节约成本。

技术和监管待解

崔新生则从成本和环保角度分析了快递巨头推动无人机商用的原因。崔新生指出,以亚马逊为例,美国市场人力成本高。亚马逊订单履行中心的工人时薪便高达11到14美元,配送订单平均价格也达到5美元。而亚马逊的订单量有增无减。节省成本或许是亚马逊推进无人机送货的首要原因。除此之外,使用电能的无人机比燃油卡车更环保(但噪音带来另一种污染),30分钟的速度比业界当前的1小时送货更快。

然而,顺丰面临的问题却和亚马逊截然相反。中国劳动力成本与美国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中国年轻快递业从业者的收入并没有传说中的高。同时,无人机技术的落后使得中国无人机成本又比美国高。

据悉,目前市面上与顺丰采用的八旋翼无人机同等级别的成本在6万元以上,再加几万就可以买一辆卡车了。但是卡车可以运送的包裹单位是吨,而无人机运送的包裹是几斤。而且,无人机背后还需要比卡车司机更专业的操控员。顺丰没有任何动力去采购和维护昂贵的无人机+无人机操控员,而不是使用廉价的快递员+电动车抑或司机+卡车的配置。

在赵楚看来,虽然在军用无人机的带动下,近十年来,中国的无人机呈现井喷式爆发,但在制造工艺、操作系统(比如远程遥控技术)及发动机技术三方面都和国际最顶尖的水平有一定差距。而即使是在拥有国际顶尖水平的国家,在无人机的安全技术和配套管制政策上也仍很不完善。

“测试飞行和真正应用完全是两码事,无人机作为一个可以被远程遥控的飞行器,本身带有非常多的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在全球面临反恐升级的严峻背景下,无人机一旦被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对于人们的安全会造成很大的威胁。”赵楚进一步指出,商用无人机虽然和军用无人机的原理相似,但在安全方面的要求要比军用更高,“此前美国就有一架军用无人机受到伊朗方面的技术干扰,被诱导降落。商用飞机也同样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飞机忽然掉下来或者发生爆炸,这些都是必须要谨慎考虑的因素,一不小心可能会伤及无辜。”

而监管方面,一个极大的争议在于,无人机送货会严重干扰当前的邮政系统。以美国为例,当前美国的邮政系统中遍布各种监控设备,邮政系统把所有邮件记录在案,供执法人员查阅,以便控制非法货物流通。目前的无人机商用政策,还没有对货物监控有所限制。“无人机商用会让邮政监控变得混乱,对执法监管部门来说堪称噩梦。”有分析称。

合法使用需等多久

据记者了解,在2012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律,要求美空管局在2015年9月30日之前,出台无人机商业化使用规范。

然而,据美国《华盛顿邮报》7月2日报道,FAA将无法按美国国会要求在明年第三季度末前出台无人机商业化使用规范。主要原因是小型无人机商业化在技术和监管方面的障碍很难以被及时解决。

报道称,美空管局正在起草无人机使用条例和标准文件,内容主要涉及无人机适航性、驾驶人培训,以及与现有航线的融合等,但进展却非常滞后。“在美空管局制定出完善的使用条例之前,小型无人机飞行目前仍然存在安全风险。”报告总结。

事实上,FAA在无人机商用方面也曾开过“后门”。据《金融时报》报道,近日无人机行业取得了一项突破性进展,美国首次允许企业在美国本土使用商业目的无人驾驶飞机。据报道,FAA同意英国石油公司(BP)可以利用无人机来检查阿拉斯加普拉德霍湾的油田管线。

在阿拉斯加地区,平均气温低至零下27摄氏度,在这样的寒冷环境下监测油田管道以及钻油井变得非常困难,而FAA的批准令也为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带来了利好消息。BP所使用的无人机由纳斯达克上市的Aero Vironment公司制造,长4英尺7英寸,类似于飞机模型,需要手工启动。

美国运输部长安东尼·福克斯表示,对于“无人机更广泛的商业用途来说”,对阿拉斯加北斯洛普地区的调查是“重要的一步”,无人机技术正在迅速变化,机遇将变得越来越大。

美国列克星敦研究所分析人士洛伦·汤普森表示,阿拉斯加的空域环境与美国城市的情况完全不同,在大规模使用无人机之前,尚需要确保这项技术在人口稠密地区不会造成安全问题。

此外,据报道,FAA 正在和多家高校以及机构展开合作,建立自己的无人机测试网站,为探求无人机的适用范围,以及所需的相关法律条款而努力。事实上,早在2012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就签署了FAA申请在美国国内商业活动中使用无人机的提案,根据FAA的计划,探测和避让无人机系统的初步执照将在2016至2020年之间发放,届时,无人机商用的技术能够普遍达到在规划线路上探测和避让的水平。

“无人机商用不完全只存在于快递行业,对于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都将起到一个很强的推动作用。”赵楚认为,无人机还可以涉及一些特殊的民用领域,比如在人流稀疏的地方进行定时监控。无人机产业的未来发展空间是无限的。

关键字:无人机技术无人机系统谷歌

本文摘自:人民网

x IT巨头力推无人机商用 美监管机构仍犹疑不定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IT咨询行业动态 → 正文

IT巨头力推无人机商用 美监管机构仍犹疑不定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7-07 14:58:49 本文摘自:人民网

无人机技术正从军事应用转变为一项日常生活工具。除了传统的飞行器和军工制造商外,亚马逊、谷歌等IT巨头纷纷涉足这一领域

但热情高涨的参与者正遭遇政策难题。出于对公众隐私和安全的担忧,美国监管机构对于是否“开绿灯”仍犹疑不定,这成为困扰无人机行业发展的一大阻力

美国航空管理局(FAA)近日就无人机政策征询公众意见,按照现有政策,无人机商业投递仍不合法,其他部门也持反对态度。这对于亚马逊来说是个不利的消息。据报道,亚马逊正准备在近期推出Prime Air空中配送服务。

对此,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FAA的做法主要是考虑到安全因素,目前全世界对于无人机投入商用领域都没有详细的法律条例,因此在投入领域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技术和制度都是横在商用无人机面前的两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不过,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无人机除了军用以外就别无他用了。“无人机商用不只是在快递行业,还有很多其他领域。无人机产业与科技的发展对于未来社会的贡献是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难以估计,但这一定是趋势所在。”军事专家赵楚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说。

IT巨头打前阵

一直以来,传统飞机制造商和军工企业都是推动无人机技术研发的主力军,但其应用范围主要在军事领域。早在1988年,波音公司开发的Condor无人机就进行首飞,并创下67028英尺(约合20.4千米)的飞行高度纪录。2002年,波音Scan Eagle无人机首飞,此后不到两年时间里就积累了1万个战斗小时的飞行时长。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开发的无人机则被广泛用于为作战基地供应物资,以及执行侦察任务等。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无人机的商业价值受到了IT以及其他行业巨头们的认可。其中,表现最为积极的当属亚马逊。去年12月,亚马逊首席执行官贝索斯在接受采访时意外公布了一个名为“Prime Air”的物流计划,希望以后使用遥控无人机进行物流配送,让用户在30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内收到货物。在最新的致股东信中,贝索斯还透露,Prime Air团队已经开始测试第五代和第六代无人机,第七代和第八代“正处于设计阶段”。

无独有偶。今年3月,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以2000万美元重金收购了英国无人机制造商Andrew Cox公司,后者开发的太阳能供电无人机能够在空中续航几个月甚至几年。据悉,该收购交易是Facebook计划的一部分,这一计划旨在拓展互联网覆盖范围。其CEO扎克伯格表示,该公司希望开发一个无人机系统,“既可以尽可能地接近地面高度飞行,以实现信号强度最大化,又可在足够高的高度巡航,以降低强风带来的影响”。

紧随Facebook之后,谷歌于4月份宣布收购美国无人机生产商泰坦航空器公司。泰坦生产的无人机能不间断地飞行数年,并执行数据发送、农作物监控和搜索和救援等任务。据报道,此前Facebook也曾试图收购泰坦,但最终败给了谷歌。与Facebook类似,谷歌也希望利用无人机来扩大互联网的覆盖范围,向没有网络连接的地区提供网络服务。

虽然发展迅速,但商用无人机还是不得不面临监管问题。“目前全世界都缺乏对无人机使用的监管法规体系,作为一个可以被遥控的飞行器,无人机所面临的安全挑战非常大,空中管制的压力会剧增。”赵楚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亚马逊似乎也深知,想要将无人机商用并为快递服务提供支持,需要数年的努力。《国际金融报》在亚马逊官网发现,在公司Prime Air介绍页面下,亚马逊这样写到:“要让Prime Air成功商业化,这将需要几年的时间。其中原因即包括技术需要不断完善,也包括等待FAA和相关监管部门修改法律法规所必需的时间。”

仅是作秀工具?

事实证明,亚马逊的谨慎态度不无道理。

6月25日,据外媒报道,美国联邦航空局已经叫停了通过操作无人飞机来递送包裹的行为。

FAA列出一张信息图表,上面规定了无人机的使用范围。其中一条规定,操作无人机者不得因此获取报酬或出于商业目的。这些规定显然与亚马逊的无人机计划针锋相对。

据近日公开的一份官方文件,FAA自2007年起就一直认定商用无人机运作是一种非法行为。该机构也没有在短期内对此规定作出调整的计划。不过,FAA承诺会在今年底重新审视小型商用无人机的应用可行性,并可能在2015年底前出台新的相关法规。

事实上,不仅是亚马逊看中无人机快递市场,DHL、UPS等业内巨头也都已纷纷表态要发展无人机投递技术,更是接二连三地完成了无人机送货测试。DHL 发言人更曾宣称,他们的无人机可以负载3kg 的货品,并且DHL 希望以后将此技术用于那些比较紧急又很难以送达的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快递巨头也紧跟国际同行的步伐。早在2013年9月,顺丰便开始在东莞松山湖园区测试无人机送货,日前进入试运行阶段。顺丰自主研发的无人送货机与Prime Air大体类似,不同的是顺丰无人机不会直接送货给客户,而是用于偏远的网点配送。

在明知可能会遇到政策风险的情况下,众多快递巨头们为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安全问题是目前最大的挑战。”赵楚指出,技术和监管两方面都遇到了瓶颈,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突破。无人机商用的瓶颈,快递巨头们显然都心知肚明,他们相继提出无人机计划只是在公关作秀。

“那些巨头们的计划往往都会提到不久之后,然而这个时间到底是5年还是50年,我们不得而知。”在赵楚看来,相比于真正将无人机致力于商用,快递企业们更多的是在使用无人机快递这个新闻热点进行炒作,“谁说得早,谁紧跟潮流,谁就可以进一步确立其领先的行业地位”。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对于快递企业而言,使用无人机也不完全是作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节约成本。

技术和监管待解

崔新生则从成本和环保角度分析了快递巨头推动无人机商用的原因。崔新生指出,以亚马逊为例,美国市场人力成本高。亚马逊订单履行中心的工人时薪便高达11到14美元,配送订单平均价格也达到5美元。而亚马逊的订单量有增无减。节省成本或许是亚马逊推进无人机送货的首要原因。除此之外,使用电能的无人机比燃油卡车更环保(但噪音带来另一种污染),30分钟的速度比业界当前的1小时送货更快。

然而,顺丰面临的问题却和亚马逊截然相反。中国劳动力成本与美国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中国年轻快递业从业者的收入并没有传说中的高。同时,无人机技术的落后使得中国无人机成本又比美国高。

据悉,目前市面上与顺丰采用的八旋翼无人机同等级别的成本在6万元以上,再加几万就可以买一辆卡车了。但是卡车可以运送的包裹单位是吨,而无人机运送的包裹是几斤。而且,无人机背后还需要比卡车司机更专业的操控员。顺丰没有任何动力去采购和维护昂贵的无人机+无人机操控员,而不是使用廉价的快递员+电动车抑或司机+卡车的配置。

在赵楚看来,虽然在军用无人机的带动下,近十年来,中国的无人机呈现井喷式爆发,但在制造工艺、操作系统(比如远程遥控技术)及发动机技术三方面都和国际最顶尖的水平有一定差距。而即使是在拥有国际顶尖水平的国家,在无人机的安全技术和配套管制政策上也仍很不完善。

“测试飞行和真正应用完全是两码事,无人机作为一个可以被远程遥控的飞行器,本身带有非常多的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在全球面临反恐升级的严峻背景下,无人机一旦被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对于人们的安全会造成很大的威胁。”赵楚进一步指出,商用无人机虽然和军用无人机的原理相似,但在安全方面的要求要比军用更高,“此前美国就有一架军用无人机受到伊朗方面的技术干扰,被诱导降落。商用飞机也同样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飞机忽然掉下来或者发生爆炸,这些都是必须要谨慎考虑的因素,一不小心可能会伤及无辜。”

而监管方面,一个极大的争议在于,无人机送货会严重干扰当前的邮政系统。以美国为例,当前美国的邮政系统中遍布各种监控设备,邮政系统把所有邮件记录在案,供执法人员查阅,以便控制非法货物流通。目前的无人机商用政策,还没有对货物监控有所限制。“无人机商用会让邮政监控变得混乱,对执法监管部门来说堪称噩梦。”有分析称。

合法使用需等多久

据记者了解,在2012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律,要求美空管局在2015年9月30日之前,出台无人机商业化使用规范。

然而,据美国《华盛顿邮报》7月2日报道,FAA将无法按美国国会要求在明年第三季度末前出台无人机商业化使用规范。主要原因是小型无人机商业化在技术和监管方面的障碍很难以被及时解决。

报道称,美空管局正在起草无人机使用条例和标准文件,内容主要涉及无人机适航性、驾驶人培训,以及与现有航线的融合等,但进展却非常滞后。“在美空管局制定出完善的使用条例之前,小型无人机飞行目前仍然存在安全风险。”报告总结。

事实上,FAA在无人机商用方面也曾开过“后门”。据《金融时报》报道,近日无人机行业取得了一项突破性进展,美国首次允许企业在美国本土使用商业目的无人驾驶飞机。据报道,FAA同意英国石油公司(BP)可以利用无人机来检查阿拉斯加普拉德霍湾的油田管线。

在阿拉斯加地区,平均气温低至零下27摄氏度,在这样的寒冷环境下监测油田管道以及钻油井变得非常困难,而FAA的批准令也为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带来了利好消息。BP所使用的无人机由纳斯达克上市的Aero Vironment公司制造,长4英尺7英寸,类似于飞机模型,需要手工启动。

美国运输部长安东尼·福克斯表示,对于“无人机更广泛的商业用途来说”,对阿拉斯加北斯洛普地区的调查是“重要的一步”,无人机技术正在迅速变化,机遇将变得越来越大。

美国列克星敦研究所分析人士洛伦·汤普森表示,阿拉斯加的空域环境与美国城市的情况完全不同,在大规模使用无人机之前,尚需要确保这项技术在人口稠密地区不会造成安全问题。

此外,据报道,FAA 正在和多家高校以及机构展开合作,建立自己的无人机测试网站,为探求无人机的适用范围,以及所需的相关法律条款而努力。事实上,早在2012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就签署了FAA申请在美国国内商业活动中使用无人机的提案,根据FAA的计划,探测和避让无人机系统的初步执照将在2016至2020年之间发放,届时,无人机商用的技术能够普遍达到在规划线路上探测和避让的水平。

“无人机商用不完全只存在于快递行业,对于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都将起到一个很强的推动作用。”赵楚认为,无人机还可以涉及一些特殊的民用领域,比如在人流稀疏的地方进行定时监控。无人机产业的未来发展空间是无限的。

关键字:无人机技术无人机系统谷歌

本文摘自:人民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