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访谈人物访谈 → 正文

NGN已为新杀手级应用做好准备

责任编辑:企业网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0-08-06 08:55:57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信产部电信研究院交流中心主任陈育平、通信标准研究所总工程师合元,以及IP与多媒体研究室主任何宝宏将作客新浪,就目前大家关心的NGN、IPV6和3G的一些热点问题,与网友进行交流。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进入新浪嘉宾聊天室,我们请到的三位电信专家,他们会就目前大家关心的问题,NGN、IPV6和3G热点的问题,以及NGN中国峰会的情况,跟各位网友做个交流。

第一位嘉宾是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交流中心主任陈育平老师。

陈育平: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第二位是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总工程师续合元老师。

续合元: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第三位是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IP与多媒体研究室主任何宝宏主任。

何宝宏: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还是从陈老师这边开始,各位给我们网友做一下自我介绍,以及您所关心的电信热点。

陈育平:应该说我是和新浪许多网友已经比较熟悉,我主要从事通信市场方面的研究,对于移动通信,对于NGN、3G等一些比较热门的话题比较关注。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新浪科技这个渠道和大家多交流一些,特别是对于最近的一些中国的通信市场和政策方面的一些东西,大家进行一个交流和互动。

主持人:请续老师做个简单介绍。

续合元:我跟何主任都是属于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所的,我们所主要从事制定电信行业整个标准工作的,我主要的专业是做网络交换,那么目前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主要是针对NGN进行研究,所以目前的工作我也是做NGN各个方面的研究。

主持人:请何老师做个简单介绍。

何宝宏:我主要从事的是围绕着IP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相关的技术,还有标准的研究,包括IPV6、IPTV,以及其它互联网电信一些相关的问题研究。

主持人:很有意思,4月份电信研究院这边要召开NGN在全球的中国峰会,这个延续了很多年,效果一直不错,但今年的主题叫“融合创新年”,我想请陈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今年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主题,为什么把创新提高到跟融合一样的高度?

陈育平:应该说这已经是第四届NGN高峰论坛了,NGN这个高峰论坛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应该说第一年主要我们从概念来讨论一些问题;第二年我们因为有许多公司已经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开发和研究的一个阶段;第三年就有许多公司已经进入了实验和商用化的一个程度;到了今年,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移动和固定的一个融合,不管是从网路上的融合、技术上的融合,还是从业务上的融合,都体现出来一个整个大的趋势的融合的问题。

融合中间如何来把这些东西做得更好呢,这里面就有一个创新的问题,如何在融合中间做得更好,使得大家只有创新才有新的业务增长点,才能使固定和融合如何来做得更好,所以今年我们希望无论从网路角度、技术角度、业务角度谈如何来融合,如何来创新,这样一个角度。

今年整个会议我们也围绕这个主题,我们请了各个方面的非常知名的专家,比如像中国电信的总工程师韦乐平先生,还有中国工程院的副院长邬贺全院长,他们对下一代网络如何发展都有一些独特的见解,还有其他的请了侯自强先生,还有各大运营商的总工和副总工,我们都一块交流。

应该说现在各个公司,特别是运营商对于如何来从现有的网络进入到新的一个NGN的网络中间,如何演进,解决方案是什么,技术特点是什么等这些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大家的路线可能不一样,而且有些可能很不一样,所以这些东西都是值得一个探讨和大家进行互相交流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会议能够让大家有一个共识,如何来做好NGN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这种特定的一个环境下,有一部分以前只是搞移动的,有一部分只是搞固定的,如何做好这些工作,如何做好这些建设,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所以我们请了各个方面的包括还有开发商像思科、中兴等等国内外比较知名的大企业,我们都请来了,特别是研究院我们也是今年把今年主要的,应该在NGN方面有非常突出的研究和有贡献的这些专家,我们也都把阵容组织的非常庞大、级别非常高。应该说一会儿要交流的续总和何主任都是这方面很知名的专家,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活动和交流,使得大家能够更清楚地认识NGN在中国究竟下一步怎么发展?

主持人:你们两位怎么看融合,还有今年融合创新的这个趋势?

续合元:谈到融合可能这个概念比较大,大家也听说过,因为涉及到比如说三网融合,涉及到刚才陈主任谈到了有固定和移动融合,谈到三网融合的话,其实这个概念也是出现很早了,最早大家认识到,所谓的三网融合主要是指我们的传统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三个网络融合,从这个字眼上目的是把三个网络融合,但是从最近来看,要真正实现未来的三网融合的话,实际更多涉及到我们管理部门,涉及到我们这三个网对应的监管部门的一个调整或者是机构的改革,但是这个东西可能从目前来看,虽然我们国家也在提三网融合,但是从政府部门好像并没有提出一个如何去做,可能目前更多是从技术上探讨这个问题。

所以大家现在想到了,既然技术上,因为从目前来看的话,分组技术,特别是IP网技术的发展来看,实际上一个网完全可以承担原来三个网的技术的时候,现在落实三网融合的意义,我们不管是广电的角度来看还是电信的角度来看,利用各自的网络、各自的技术提供多种业务,包括原有的整个传统的电信网业务、互联网业务,还有广电的这种传统业务。这是关于三网融合。

回到整个电信行业,涉及到一个固定和移动的融合,固定移动融合,它的来源主要是因为目前从大家看到的整个信产部的报表来看的话,实际固定网的整个收入在逐年下降,而移动网整个收入一直在提升,那么真正地将来电信的发展,可能大家都看好整个移动网络,所以从固定这方面可能就希望,特别是固定运营商,得到移动的拍照的话,能够把固定和移动捆绑起来,提升自身的竞争,所以出现了移动和固定的融合。这是从概念上。

主持人:因为NGN在中国的峰会里面也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谈下一代互联网的,何老师给我们介绍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的情况包括IPV6的最新的进展。

何宝宏:好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这个项目主要包括关于设备的研发,网络的部署和实验,以及应用实验三大部分,这三大部分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了,从设备的研发来看,包括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各种各样的网关等等,网络这方面来看,目前的研究和开发进展得比较顺利,有很多商品已经商用或者用到一些网络上。

从支持IPV6的终端设备情况来看,主要指的是移动终端,PC这个终端不在考虑之内,这是IPV6主要由于各个厂家支持IPV6的理解上可能有一些不同的差异,总体上来说,加上受到市场重要因素的影响,有所进展,但是还需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跟我们要上3G都有密切的关系。就网络的商用实验来说,主要是一个建网的部署问题,这个做得还是很不错的。

第三部分就是关于应用开发方面,我们开发了一些继IPV6的视频点播,还有IPV6家庭网络的应用,总体上来说是有一些,但是能够突出地显现出IPV6所特色的应用的,或者说创新型的应用,总体上来说,还需要加强一些,您刚才提到的,另外就本身IPV6技术的问题,简单地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我们知道IPV6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设计的,我们知道当时互联网刚刚兴起,它所面临的主要一些问题,主要是地址短缺和路由表极具庞大的问题,围绕这个技术问题,我们96年推出来IPV6相关的一些标准,经过了十年的发展,主要我们看到今天的互联网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安全问题,安全可信的问题,是质量如何保证的问题,是完善商业模型这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所面对的问题的重心发生了转移。技术所解决最核心的问题,和我们目前面临的这些直接出现了一定的技术差距。我们现在所期望的,有了一定的差距,事实上全球来看IPV6总体部署和实验比较迟缓,总体上应用还是比较迟缓,因为归结起来,最主要解决的就是这个短缺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案很多,实际上形成了竞争性的关系,而IPV6带来的一些好处是网络运营商,还有终端用户不能直接感受到的,一般来说只有设备制造商才会感觉到其他的地址解决方案所带来的复杂性。

所以导致产业链上有些环节实际上是对IPV6推广应用的话,缺乏足够的吸引,导致它的部署和应用相对来说比较迟缓,所以从目前来看,包括IPF,实际上对IPV6协议仍然在做比较大的修改,或者补充完善,使它力图能够满足我们现在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互联网所必须拥有的可信,网络一定是可信安全的,应该是非常可靠的,应该是有比较合理的商业模型的,质量保证的问题的,需要这方面的改进。

所以从这点来说,IPV6从技术上来说可能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

主持人:何老师谈到了IPV6可能会对设备商产生的影响比较大的,这两年陈老师这边可能也观察到了,国内的通信制造企业可能出现了很多合资的这种情况,您能不能给我们谈一谈,很多企业在合资之后的一个生存状态,或者再谈谈他们将来的一个发展情况。

陈育平:因为大家也知道,从最近一段时间,最近这几年,中国因为通信这一块,通信产业,通信市场发展非常快,它有许多新的企业在出现,中国通信业里头有许多新的企业在成长,而且成长得非常大,像中兴、华为等等的有许多企业成长非常快,在这种情况下,外资的一些融入,大家比较关注,中国的企业如何成长,而且外资都想进入到中国,和中国的企业一块获得利益和获得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现在已经有许多企业变成合资,像华为和思科等等的,都成立了合资公司,以后也有很多公司像上海贝尔,都成了原来的合资变成了独资,有许多这种公

关键字:访谈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NGN已为新杀手级应用做好准备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访谈人物访谈 → 正文

NGN已为新杀手级应用做好准备

责任编辑:企业网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0-08-06 08:55:57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信产部电信研究院交流中心主任陈育平、通信标准研究所总工程师合元,以及IP与多媒体研究室主任何宝宏将作客新浪,就目前大家关心的NGN、IPV6和3G的一些热点问题,与网友进行交流。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进入新浪嘉宾聊天室,我们请到的三位电信专家,他们会就目前大家关心的问题,NGN、IPV6和3G热点的问题,以及NGN中国峰会的情况,跟各位网友做个交流。

第一位嘉宾是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交流中心主任陈育平老师。

陈育平: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第二位是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总工程师续合元老师。

续合元: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第三位是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IP与多媒体研究室主任何宝宏主任。

何宝宏: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还是从陈老师这边开始,各位给我们网友做一下自我介绍,以及您所关心的电信热点。

陈育平:应该说我是和新浪许多网友已经比较熟悉,我主要从事通信市场方面的研究,对于移动通信,对于NGN、3G等一些比较热门的话题比较关注。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新浪科技这个渠道和大家多交流一些,特别是对于最近的一些中国的通信市场和政策方面的一些东西,大家进行一个交流和互动。

主持人:请续老师做个简单介绍。

续合元:我跟何主任都是属于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所的,我们所主要从事制定电信行业整个标准工作的,我主要的专业是做网络交换,那么目前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主要是针对NGN进行研究,所以目前的工作我也是做NGN各个方面的研究。

主持人:请何老师做个简单介绍。

何宝宏:我主要从事的是围绕着IP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相关的技术,还有标准的研究,包括IPV6、IPTV,以及其它互联网电信一些相关的问题研究。

主持人:很有意思,4月份电信研究院这边要召开NGN在全球的中国峰会,这个延续了很多年,效果一直不错,但今年的主题叫“融合创新年”,我想请陈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今年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主题,为什么把创新提高到跟融合一样的高度?

陈育平:应该说这已经是第四届NGN高峰论坛了,NGN这个高峰论坛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应该说第一年主要我们从概念来讨论一些问题;第二年我们因为有许多公司已经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开发和研究的一个阶段;第三年就有许多公司已经进入了实验和商用化的一个程度;到了今年,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移动和固定的一个融合,不管是从网路上的融合、技术上的融合,还是从业务上的融合,都体现出来一个整个大的趋势的融合的问题。

融合中间如何来把这些东西做得更好呢,这里面就有一个创新的问题,如何在融合中间做得更好,使得大家只有创新才有新的业务增长点,才能使固定和融合如何来做得更好,所以今年我们希望无论从网路角度、技术角度、业务角度谈如何来融合,如何来创新,这样一个角度。

今年整个会议我们也围绕这个主题,我们请了各个方面的非常知名的专家,比如像中国电信的总工程师韦乐平先生,还有中国工程院的副院长邬贺全院长,他们对下一代网络如何发展都有一些独特的见解,还有其他的请了侯自强先生,还有各大运营商的总工和副总工,我们都一块交流。

应该说现在各个公司,特别是运营商对于如何来从现有的网络进入到新的一个NGN的网络中间,如何演进,解决方案是什么,技术特点是什么等这些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大家的路线可能不一样,而且有些可能很不一样,所以这些东西都是值得一个探讨和大家进行互相交流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会议能够让大家有一个共识,如何来做好NGN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这种特定的一个环境下,有一部分以前只是搞移动的,有一部分只是搞固定的,如何做好这些工作,如何做好这些建设,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所以我们请了各个方面的包括还有开发商像思科、中兴等等国内外比较知名的大企业,我们都请来了,特别是研究院我们也是今年把今年主要的,应该在NGN方面有非常突出的研究和有贡献的这些专家,我们也都把阵容组织的非常庞大、级别非常高。应该说一会儿要交流的续总和何主任都是这方面很知名的专家,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活动和交流,使得大家能够更清楚地认识NGN在中国究竟下一步怎么发展?

主持人:你们两位怎么看融合,还有今年融合创新的这个趋势?

续合元:谈到融合可能这个概念比较大,大家也听说过,因为涉及到比如说三网融合,涉及到刚才陈主任谈到了有固定和移动融合,谈到三网融合的话,其实这个概念也是出现很早了,最早大家认识到,所谓的三网融合主要是指我们的传统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三个网络融合,从这个字眼上目的是把三个网络融合,但是从最近来看,要真正实现未来的三网融合的话,实际更多涉及到我们管理部门,涉及到我们这三个网对应的监管部门的一个调整或者是机构的改革,但是这个东西可能从目前来看,虽然我们国家也在提三网融合,但是从政府部门好像并没有提出一个如何去做,可能目前更多是从技术上探讨这个问题。

所以大家现在想到了,既然技术上,因为从目前来看的话,分组技术,特别是IP网技术的发展来看,实际上一个网完全可以承担原来三个网的技术的时候,现在落实三网融合的意义,我们不管是广电的角度来看还是电信的角度来看,利用各自的网络、各自的技术提供多种业务,包括原有的整个传统的电信网业务、互联网业务,还有广电的这种传统业务。这是关于三网融合。

回到整个电信行业,涉及到一个固定和移动的融合,固定移动融合,它的来源主要是因为目前从大家看到的整个信产部的报表来看的话,实际固定网的整个收入在逐年下降,而移动网整个收入一直在提升,那么真正地将来电信的发展,可能大家都看好整个移动网络,所以从固定这方面可能就希望,特别是固定运营商,得到移动的拍照的话,能够把固定和移动捆绑起来,提升自身的竞争,所以出现了移动和固定的融合。这是从概念上。

主持人:因为NGN在中国的峰会里面也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谈下一代互联网的,何老师给我们介绍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的情况包括IPV6的最新的进展。

何宝宏:好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这个项目主要包括关于设备的研发,网络的部署和实验,以及应用实验三大部分,这三大部分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了,从设备的研发来看,包括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各种各样的网关等等,网络这方面来看,目前的研究和开发进展得比较顺利,有很多商品已经商用或者用到一些网络上。

从支持IPV6的终端设备情况来看,主要指的是移动终端,PC这个终端不在考虑之内,这是IPV6主要由于各个厂家支持IPV6的理解上可能有一些不同的差异,总体上来说,加上受到市场重要因素的影响,有所进展,但是还需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跟我们要上3G都有密切的关系。就网络的商用实验来说,主要是一个建网的部署问题,这个做得还是很不错的。

第三部分就是关于应用开发方面,我们开发了一些继IPV6的视频点播,还有IPV6家庭网络的应用,总体上来说是有一些,但是能够突出地显现出IPV6所特色的应用的,或者说创新型的应用,总体上来说,还需要加强一些,您刚才提到的,另外就本身IPV6技术的问题,简单地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我们知道IPV6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设计的,我们知道当时互联网刚刚兴起,它所面临的主要一些问题,主要是地址短缺和路由表极具庞大的问题,围绕这个技术问题,我们96年推出来IPV6相关的一些标准,经过了十年的发展,主要我们看到今天的互联网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安全问题,安全可信的问题,是质量如何保证的问题,是完善商业模型这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所面对的问题的重心发生了转移。技术所解决最核心的问题,和我们目前面临的这些直接出现了一定的技术差距。我们现在所期望的,有了一定的差距,事实上全球来看IPV6总体部署和实验比较迟缓,总体上应用还是比较迟缓,因为归结起来,最主要解决的就是这个短缺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案很多,实际上形成了竞争性的关系,而IPV6带来的一些好处是网络运营商,还有终端用户不能直接感受到的,一般来说只有设备制造商才会感觉到其他的地址解决方案所带来的复杂性。

所以导致产业链上有些环节实际上是对IPV6推广应用的话,缺乏足够的吸引,导致它的部署和应用相对来说比较迟缓,所以从目前来看,包括IPF,实际上对IPV6协议仍然在做比较大的修改,或者补充完善,使它力图能够满足我们现在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互联网所必须拥有的可信,网络一定是可信安全的,应该是非常可靠的,应该是有比较合理的商业模型的,质量保证的问题的,需要这方面的改进。

所以从这点来说,IPV6从技术上来说可能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

主持人:何老师谈到了IPV6可能会对设备商产生的影响比较大的,这两年陈老师这边可能也观察到了,国内的通信制造企业可能出现了很多合资的这种情况,您能不能给我们谈一谈,很多企业在合资之后的一个生存状态,或者再谈谈他们将来的一个发展情况。

陈育平:因为大家也知道,从最近一段时间,最近这几年,中国因为通信这一块,通信产业,通信市场发展非常快,它有许多新的企业在出现,中国通信业里头有许多新的企业在成长,而且成长得非常大,像中兴、华为等等的有许多企业成长非常快,在这种情况下,外资的一些融入,大家比较关注,中国的企业如何成长,而且外资都想进入到中国,和中国的企业一块获得利益和获得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现在已经有许多企业变成合资,像华为和思科等等的,都成立了合资公司,以后也有很多公司像上海贝尔,都成了原来的合资变成了独资,有许多这种公

关键字:访谈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