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苹果整体产业链回美国不现实 蓝思科技加速国内上下游整合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马燕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2-14 10:46:37 本文摘自:证券日报

就在苹果产业链或搬回美国的消息甚嚣尘上之时,苹果手机玻璃供应商蓝思科技却出手收购整合国内上下游产业链。这或许从侧面反映出苹果产业链整体搬回美国的可行性并没有那么大。

收购整合产业链

苹果仍是大客户

蓝思科技昨日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12.2亿元清偿《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中所包含的联胜公司债务,并无偿受让联胜公司100%股权,以此获得其名下的土地、厂房及机器设备。

联胜原隶属于中国台湾地区第二大触控面板生产商胜华科技,是苹果和小米的供应商。蓝思科技称,联胜本是公司的下游企业,收购之后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同时加强在华南地区的产能和研发布局。

早在2010年,作为代工厂的蓝思科技就负责提供市面上销售的4000万台iPhone手机中的大部分视窗玻璃,是苹果产业链上名副其实的“隐形大王”。

根据蓝思科技招股说明书,2012年至 2014年,公司对前五大品牌客户的销售占比分别为 96.25%、93.10%和 86.69%,其中对苹果和三星的合计销售占比分别为 87.65%、83.60%和74.15%。

鉴于这种大客户依赖风险,蓝思科技也一直在调整客户结构,开始与国内知名手机厂商进行大规模合作。

公司在2016年三季报中表示,近年来,因后盖使用玻璃的项目越来越多,公司应客户需求对产能进行了持续扩张,与华为、OPPO、VIVO、小米、乐视等品牌客户加深了合作关系,总的供货量占比呈上升趋势。但全球消费电子产品一线品牌在中高端市场上,长期牢牢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如果公司主要客户出现产品销量下降、大幅减少向公司下达订单或降低采购价格的情况,公司的经营业绩短期内仍将受到较大的不利影响。

不过,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指出,国产品牌虽然近两年来发展很快,但实际上蓝思科技前两大客户的龙头地位还无法被撼动。

据蓝思科技最新的2016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对前五大品牌客户的销售占比降到了79.94%,但显然大客户对公司的影响仍占绝对比重,前两大客户更是占到了64.38%。

而在大客户苹果或将把产业链搬回美国的消息甚嚣尘上之时,蓝思科技却出手收购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这是否从侧面反映出苹果产业链搬回美国的可行性并不大?

成本决定产业链布局

苹果整体搬回美国不太现实

早在今年1月份的一次竞选演讲中,特朗普就明确表示自己如果当选总统,他会强制要求苹果将硬件制造工作迁回美国。当选美国总统后,虽然特朗普对竞选期间的一些承诺又进行了修正,但对于这一点则始终坚持。近期有报道称,特朗普已经向苹果公司CEO库克直接表达了希望苹果能回美国建厂生产iPhone手机的想法。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份,苹果公司就已经与富士康、和硕联合科技等代工企业提出过将所有亚洲生产线撤回到美国的想法,但都遭到了拒绝。

不过由于特朗普上台已成定局,据报道,针对这一很可能出现的情形,作为苹果手机的最大代工商,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已经开始讨论在美国生产苹果手机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断然拒绝到自行开始研判,富士康态度的变化,其实也显示出苹果真的有可能要被转回美国生产。

不过,很多业内人士对此都持否定看法。

IHS Technology中国研究总监王阳在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认为,“美国人工太贵,不适合手机生产。现在中国企业都在往印度、马来西亚、越南这些更便宜的地区建厂。苹果产业链不会搬回美国,除非以后全用机器人”。

另据接近蓝思科技的知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至少蓝思科技不会搬到美国去。

该知情人士认为,苹果产业链整个搬到美国去不太现实。“拿蓝思科技来说,公司所处行业是资金、技术、劳动力多方密集的行业,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蓝思科技在这个行业才能发展起来。为什么这个行业的第一名和第二名能有这么高的市场占有率?很大一方面就是由这三大密集的要素决定的。如果换到另外一个地方,是否能同时具备这些条件?比如员工招聘方面,像蓝思科技这样一个有八、九万员工规模的公司,搬到另外一个地方是否适合做这样的事情?”

此外,上述人士还指出,最终是成本决定产业链布局,不能是为了产业链回流而回流。“能够通过机器人实现替代的部分,有可能搬回去,但并不见得手机的每一个零部件都要搬回去。如果很多零部件要运到美国组装,多出来的运输等费用,将会被转嫁给苹果。同时,苹果的品质和供应链管理的难度就会大很多。像蓝思科技的产品是一种玻璃的脆性材料,经过海上颠簸、多次搬运,磕磕碰碰那就很难说了。苹果也肯定会做这方面的考虑”。

关键字:蓝思产业链苹果手机

本文摘自:证券日报

x 苹果整体产业链回美国不现实 蓝思科技加速国内上下游整合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苹果整体产业链回美国不现实 蓝思科技加速国内上下游整合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马燕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2-14 10:46:37 本文摘自:证券日报

就在苹果产业链或搬回美国的消息甚嚣尘上之时,苹果手机玻璃供应商蓝思科技却出手收购整合国内上下游产业链。这或许从侧面反映出苹果产业链整体搬回美国的可行性并没有那么大。

收购整合产业链

苹果仍是大客户

蓝思科技昨日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12.2亿元清偿《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中所包含的联胜公司债务,并无偿受让联胜公司100%股权,以此获得其名下的土地、厂房及机器设备。

联胜原隶属于中国台湾地区第二大触控面板生产商胜华科技,是苹果和小米的供应商。蓝思科技称,联胜本是公司的下游企业,收购之后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同时加强在华南地区的产能和研发布局。

早在2010年,作为代工厂的蓝思科技就负责提供市面上销售的4000万台iPhone手机中的大部分视窗玻璃,是苹果产业链上名副其实的“隐形大王”。

根据蓝思科技招股说明书,2012年至 2014年,公司对前五大品牌客户的销售占比分别为 96.25%、93.10%和 86.69%,其中对苹果和三星的合计销售占比分别为 87.65%、83.60%和74.15%。

鉴于这种大客户依赖风险,蓝思科技也一直在调整客户结构,开始与国内知名手机厂商进行大规模合作。

公司在2016年三季报中表示,近年来,因后盖使用玻璃的项目越来越多,公司应客户需求对产能进行了持续扩张,与华为、OPPO、VIVO、小米、乐视等品牌客户加深了合作关系,总的供货量占比呈上升趋势。但全球消费电子产品一线品牌在中高端市场上,长期牢牢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如果公司主要客户出现产品销量下降、大幅减少向公司下达订单或降低采购价格的情况,公司的经营业绩短期内仍将受到较大的不利影响。

不过,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指出,国产品牌虽然近两年来发展很快,但实际上蓝思科技前两大客户的龙头地位还无法被撼动。

据蓝思科技最新的2016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对前五大品牌客户的销售占比降到了79.94%,但显然大客户对公司的影响仍占绝对比重,前两大客户更是占到了64.38%。

而在大客户苹果或将把产业链搬回美国的消息甚嚣尘上之时,蓝思科技却出手收购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这是否从侧面反映出苹果产业链搬回美国的可行性并不大?

成本决定产业链布局

苹果整体搬回美国不太现实

早在今年1月份的一次竞选演讲中,特朗普就明确表示自己如果当选总统,他会强制要求苹果将硬件制造工作迁回美国。当选美国总统后,虽然特朗普对竞选期间的一些承诺又进行了修正,但对于这一点则始终坚持。近期有报道称,特朗普已经向苹果公司CEO库克直接表达了希望苹果能回美国建厂生产iPhone手机的想法。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份,苹果公司就已经与富士康、和硕联合科技等代工企业提出过将所有亚洲生产线撤回到美国的想法,但都遭到了拒绝。

不过由于特朗普上台已成定局,据报道,针对这一很可能出现的情形,作为苹果手机的最大代工商,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已经开始讨论在美国生产苹果手机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断然拒绝到自行开始研判,富士康态度的变化,其实也显示出苹果真的有可能要被转回美国生产。

不过,很多业内人士对此都持否定看法。

IHS Technology中国研究总监王阳在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认为,“美国人工太贵,不适合手机生产。现在中国企业都在往印度、马来西亚、越南这些更便宜的地区建厂。苹果产业链不会搬回美国,除非以后全用机器人”。

另据接近蓝思科技的知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至少蓝思科技不会搬到美国去。

该知情人士认为,苹果产业链整个搬到美国去不太现实。“拿蓝思科技来说,公司所处行业是资金、技术、劳动力多方密集的行业,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蓝思科技在这个行业才能发展起来。为什么这个行业的第一名和第二名能有这么高的市场占有率?很大一方面就是由这三大密集的要素决定的。如果换到另外一个地方,是否能同时具备这些条件?比如员工招聘方面,像蓝思科技这样一个有八、九万员工规模的公司,搬到另外一个地方是否适合做这样的事情?”

此外,上述人士还指出,最终是成本决定产业链布局,不能是为了产业链回流而回流。“能够通过机器人实现替代的部分,有可能搬回去,但并不见得手机的每一个零部件都要搬回去。如果很多零部件要运到美国组装,多出来的运输等费用,将会被转嫁给苹果。同时,苹果的品质和供应链管理的难度就会大很多。像蓝思科技的产品是一种玻璃的脆性材料,经过海上颠簸、多次搬运,磕磕碰碰那就很难说了。苹果也肯定会做这方面的考虑”。

关键字:蓝思产业链苹果手机

本文摘自:证券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