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新技术赋能银行科技:有效也有限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9-25 08:00:19 本文摘自:亿欧

随着“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的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三年前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普惠金融已经成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眼下,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金融机构,纷纷高举普惠大旗,并充分利用科技进步,通过数字化金融服务,推动普惠金融实现“最后一公里”的突破。但是,从这几年数字普惠金融实践情况来看,科技创新虽然在降低成本和风险以及增强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但并不能解决现实中所有问题,“技术只是手段,金融才是本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不能仅靠技术单兵突进,而需要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以及制度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传统金融服务普惠乏力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16年我国私人部门信贷占GDP的比例为156.7%,位居世界第六名,但在金融深化的同时,金融发展的包容性明显不足,2014年我国成年人账户拥有率为78.9%,在全球排名仅43位,表明金融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虽然近年来正规金融体系在政府和监管部门的要求和推动下,加大普惠金融服务力度,包括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村镇银行,在城乡广布金融服务站,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传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仍然不足,效率仍然偏低。来自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社科院金融所与宜信公司联合发布的《金融科技视角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研究报告》显示,正规金融体系提供的小微金融贷款为28万亿元,占同期全社会信用总量的比例仅为13.8%。一方面,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不高,且融资便利程度较低;另一方面,传统授信方式的固定成本过高,加之金融资金“脱实向虚”进一步挤压小微企业融资空间,使得金融不普惠现象进一步突出。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战略研究部负责人、互联网金融标准研究院副院长肖翔认为,在传统普惠金融模式和技术条件下,普惠金融面临的成本高、效率低、服务不均衡、商业不可持续等全球共性问题,难以得到很好解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可行路径和技术支撑。”

事实上,技术的不断演进在给传统金融业带来极大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通过与金融的融合,为普惠金融拓展了一片蓝海——依托互联网的广度和低成本优势,将普惠金融的“普”与“惠”提升到新的高度。

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普惠优势

当前,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普惠金融已经发展为一个复杂的金融生态体系,不仅包括了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也包括了金融消费者、金融服务提供者等不同的参与主体;不仅包括提供基本金融服务的机构,也包括为这些机构提供各种服务,以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效率的第三方科技机构。虚拟化、网络化、数字化、移动端、分布式的金融科技不断扩展着传统金融服务的产品体系、时空场景和覆盖人群。

通过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数字普惠金融已经实现了降低交易成本、扩大覆盖范围、创新信贷技术、扩宽金融服务边界、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增强金融服务可获得性。这可以从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互联网平台加速合作得以实现。据了解,一些商业银行已经从过去利用科技改善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转向谋求与以互联网为依托、以大数据、云计算、AI等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兴科技公司合作。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今年以来,四大互联网巨头分别与四大国有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张承惠在某论坛上表示,数字普惠金融正日趋平台化、场景化,其服务链条从支付到贷款到征信和信用资产的运用不断延长,未来将在专业化基础上综合化。“比如,利用农业保险、小额信用保证保险,为农户、农民企业、农村合作社提供担保,在担保的基础上给予贷款,而这笔贷款是和整个供应链、生产流通环节密切相关的,并且在这一价值链条上,相关的市场机构、市场主体,包括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和非科技公司,能够在每一个环节上实现自身的专业化。”

技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技术是手段,金融才是本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实践过程中要避免本末倒置。”针对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宜信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陈欢表示。

所谓科技赋能,即通过技术开拓传统金融机构无法顾及的长尾市场,但技术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实际上,由于数字普惠金融在业务模式、技术属性、风险特征等方面的新特点,也带来了数字鸿沟、算法歧视、平台锁定等一些新挑战,从而使得数字普惠金融面临“使命漂移”的风险。

张承惠表示,目前来看,科技赋能的有限性体现在,科技金融公司或者互联网平台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仅仅是一对一单项业务的合作,而不是整个业务流程的全方位合作,同时,在很多情况下合作的稳定性也存在问题。她认为,合作机制的设计,特别是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就显得非常重要。此外,协调能力以及系统的整合能力,也构成这种模式成败的关键。“我相信,按照过去那种单打独斗或者仅仅是业务层面的合作,在严监管形势下和新的经济贸易背景下,是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的。”同时,我国征信体系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健全,从事普惠金融的机构在机制、管理、服务等方面还有欠缺,而这些也并非技术所能解决的。

“还必须看到,支撑金融科技的基础是线上交易活动,没有覆盖全部交易活动,所以金融科技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她表示。

对此,肖翔也持相同看法:“在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过程中,不能仅依靠技术单兵突进,或者把技术过度地神化、泛化,而应该研究推动包括政策、制度、技术等在内的一揽子、系统性的数字普惠金融解决方案。”

关键字:科技银行技术

本文摘自:亿欧

x 新技术赋能银行科技:有效也有限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新技术赋能银行科技:有效也有限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9-25 08:00:19 本文摘自:亿欧

随着“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的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三年前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普惠金融已经成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眼下,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金融机构,纷纷高举普惠大旗,并充分利用科技进步,通过数字化金融服务,推动普惠金融实现“最后一公里”的突破。但是,从这几年数字普惠金融实践情况来看,科技创新虽然在降低成本和风险以及增强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但并不能解决现实中所有问题,“技术只是手段,金融才是本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不能仅靠技术单兵突进,而需要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以及制度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传统金融服务普惠乏力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16年我国私人部门信贷占GDP的比例为156.7%,位居世界第六名,但在金融深化的同时,金融发展的包容性明显不足,2014年我国成年人账户拥有率为78.9%,在全球排名仅43位,表明金融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虽然近年来正规金融体系在政府和监管部门的要求和推动下,加大普惠金融服务力度,包括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村镇银行,在城乡广布金融服务站,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传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仍然不足,效率仍然偏低。来自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社科院金融所与宜信公司联合发布的《金融科技视角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研究报告》显示,正规金融体系提供的小微金融贷款为28万亿元,占同期全社会信用总量的比例仅为13.8%。一方面,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不高,且融资便利程度较低;另一方面,传统授信方式的固定成本过高,加之金融资金“脱实向虚”进一步挤压小微企业融资空间,使得金融不普惠现象进一步突出。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战略研究部负责人、互联网金融标准研究院副院长肖翔认为,在传统普惠金融模式和技术条件下,普惠金融面临的成本高、效率低、服务不均衡、商业不可持续等全球共性问题,难以得到很好解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可行路径和技术支撑。”

事实上,技术的不断演进在给传统金融业带来极大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通过与金融的融合,为普惠金融拓展了一片蓝海——依托互联网的广度和低成本优势,将普惠金融的“普”与“惠”提升到新的高度。

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普惠优势

当前,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普惠金融已经发展为一个复杂的金融生态体系,不仅包括了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也包括了金融消费者、金融服务提供者等不同的参与主体;不仅包括提供基本金融服务的机构,也包括为这些机构提供各种服务,以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效率的第三方科技机构。虚拟化、网络化、数字化、移动端、分布式的金融科技不断扩展着传统金融服务的产品体系、时空场景和覆盖人群。

通过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数字普惠金融已经实现了降低交易成本、扩大覆盖范围、创新信贷技术、扩宽金融服务边界、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增强金融服务可获得性。这可以从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互联网平台加速合作得以实现。据了解,一些商业银行已经从过去利用科技改善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转向谋求与以互联网为依托、以大数据、云计算、AI等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兴科技公司合作。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今年以来,四大互联网巨头分别与四大国有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张承惠在某论坛上表示,数字普惠金融正日趋平台化、场景化,其服务链条从支付到贷款到征信和信用资产的运用不断延长,未来将在专业化基础上综合化。“比如,利用农业保险、小额信用保证保险,为农户、农民企业、农村合作社提供担保,在担保的基础上给予贷款,而这笔贷款是和整个供应链、生产流通环节密切相关的,并且在这一价值链条上,相关的市场机构、市场主体,包括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和非科技公司,能够在每一个环节上实现自身的专业化。”

技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技术是手段,金融才是本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实践过程中要避免本末倒置。”针对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宜信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陈欢表示。

所谓科技赋能,即通过技术开拓传统金融机构无法顾及的长尾市场,但技术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实际上,由于数字普惠金融在业务模式、技术属性、风险特征等方面的新特点,也带来了数字鸿沟、算法歧视、平台锁定等一些新挑战,从而使得数字普惠金融面临“使命漂移”的风险。

张承惠表示,目前来看,科技赋能的有限性体现在,科技金融公司或者互联网平台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仅仅是一对一单项业务的合作,而不是整个业务流程的全方位合作,同时,在很多情况下合作的稳定性也存在问题。她认为,合作机制的设计,特别是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就显得非常重要。此外,协调能力以及系统的整合能力,也构成这种模式成败的关键。“我相信,按照过去那种单打独斗或者仅仅是业务层面的合作,在严监管形势下和新的经济贸易背景下,是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的。”同时,我国征信体系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健全,从事普惠金融的机构在机制、管理、服务等方面还有欠缺,而这些也并非技术所能解决的。

“还必须看到,支撑金融科技的基础是线上交易活动,没有覆盖全部交易活动,所以金融科技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她表示。

对此,肖翔也持相同看法:“在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过程中,不能仅依靠技术单兵突进,或者把技术过度地神化、泛化,而应该研究推动包括政策、制度、技术等在内的一揽子、系统性的数字普惠金融解决方案。”

关键字:科技银行技术

本文摘自:亿欧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