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相关 → 正文

小病自己看,大病上医院:智能医疗来了

责任编辑:付xiao琴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0-29 17:15:59 本文摘自:中国硅谷在线

互联网医疗在今年可谓是风生水起。今年1月,阿里收购中信21世纪,欲将其更名为“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接着5月,阿里推出支付宝主导的未来医院项目;8月,春雨医生获得5000万美元C轮融资;9月,面向从医人士的丁香园网站获得腾讯7000万美元的融资;本月13日,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移动医疗平台挂号网宣布,获得腾讯领投的超1亿美元融资。

除此之外,医疗硬件也因着互联网医疗的东风,在智能产业的土地上发起了芽。纵观国内如众筹网、点名时间等众筹网站,智能医疗绝对是占了很大一席,而其中尤以家庭智能医疗产品为甚。随着“小病自己看,大病上医院”观念的流行,再加上近几年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逐渐受到重视,家庭医疗的需求也随之日益增大——

智能检测

智能检测产品主要用于日常身体数据的检测,最常见的智能检测产品是血糖仪与血压计。在几年前这2个检测几乎都是在医院里进行的,慢慢地才进入家庭应用,现在通过智能概念的加入,显得更加人性化了。以血压计来说,除了测量血压这一基本功能,通常还有同步推送、多终端查看测量数据、设置提醒、社区化交流咨询、月报测评分析、多用户测量、云端存储等智能化的功能。如37智能血压计、福满多血压云监护系统、小云智能血压仪等。其中福满多血压计因为专为老人设计的缘故,还增加了紧急呼救以及智能定位的功能,非常的人性化。

家用血糖仪在普及性方面不如血压仪,因其检测的方式较为复杂,而且需要补充购买一些专用的配件,比如采血针与血糖试纸。智能血糖仪的出现,就简化了复杂的步骤,或者更精确说,是将复杂的步骤由预设的人工智能程序完成,而使用者需要做的,只是按几个按钮而已。如精益康、糖护士等血糖仪,采用电子芯片校正技术,几乎都是免调码的,而且还具有自动退条功能,基本上插入试条就能自动开机,是非常适合老人家的傻瓜式操作。

虽然智能检测设备在逐渐走向智能化与家庭化,但目前愿景大过于实践,大多数的厂商只是加了几个微不足道的功能来冠以“智能化”的噱头,实际上却与传统的检测设备无大差别。

智能监测

智能监测与智能检测不过1字之差,但智能监测所侧重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身体数据检测,有一定的持续性。因此智能监测需要拥有一定的舒适性,适合较长时间的佩戴,如可穿戴型的运动表(或手环)、孕表(可以帮助记录胎动以及控制孕期体重)等:运动型的可穿戴手表或手环大都具有防水功能,需要与手机APP配合使用,可以监测运动时的各种状态。例如一个叫bong的运动手表,可以自动识别慢走、健康走、跑步走、游泳、健身操、羽毛球、足球等运动方式,并自动记下每天的热量消耗数量。
 

除了可穿戴产品,针对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还有睡眠监测、心率监测、体温计等设备。睡眠监测器能通过心率、呼吸率、翻身、离床等数据,分析得到用户的睡眠质量,甚至可以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进入深度睡眠,什么时候开始做梦。体温计监测仪则是专为初生儿设计,可以24小时监测婴儿的体温,并在危险的时候向父母发出警报,可以最大程度地解放父母的睡眠,不必再半夜起来给孩子量体温。

智能监测相比智能检测种类可以更为广泛,且一定程度上使用体验的发挥余地会更大。但是正因为品种繁多,其标准现阶段还难在行内有统一,对消费者来说体验的意义还大于实用的意义。

运动健身

运动健身类的家用智能产品相比上述的两种,更加侧重娱乐性。如智能电子秤、智能跳绳、智能踏步机等。运动健身因为其普遍性,更容易得到推广,因此众多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厂家纷纷推出自己的运动健身类设备(可穿戴装置种类众多,不同功能、不同外形、不同体系,在此不再赘述,如有需要请参见中国硅谷在线分类www.sinosvo.cn/sell/1824)。如Jawbone的UP智能手环,是一个健身追踪器,能够记录你燃烧了多少卡路里。又如阿迪达斯的MiCoach Smart Run,可以根据用户的跑步距离和跑步强度推荐跑步路线,还能随时播放音乐。

但也有人认为,真正长期坚持健身的人,反而不会在意这些数据,甚至一个全能的记录运动生活的腕带,还不如一个带测心跳功能的手表来得实在。也有一些声音,认为用于减肥时记录卡路里消耗的装置纯属无稽之谈,因为每个人的新陈代谢不同,相同的运动强度,消耗的卡路里必然也是不同的,单纯以表面的数据单一地推断,其结果也就是一个噱头而已。

纵观目前国内家庭智能医疗的市场,尽管不断有新创意、新技术推出陈新,但总体来说仍旧处于“卖好不卖座”的阶段,产品质量、产品标准、产品服务等方面均还处在困惑期。而相信随着巨头的加入,以及市场的看好,家庭智能医疗定会迎来应有的春天。

关键字:智能检测智能监测小病

本文摘自:中国硅谷在线

x 小病自己看,大病上医院:智能医疗来了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相关 → 正文

小病自己看,大病上医院:智能医疗来了

责任编辑:付xiao琴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0-29 17:15:59 本文摘自:中国硅谷在线

互联网医疗在今年可谓是风生水起。今年1月,阿里收购中信21世纪,欲将其更名为“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接着5月,阿里推出支付宝主导的未来医院项目;8月,春雨医生获得5000万美元C轮融资;9月,面向从医人士的丁香园网站获得腾讯7000万美元的融资;本月13日,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移动医疗平台挂号网宣布,获得腾讯领投的超1亿美元融资。

除此之外,医疗硬件也因着互联网医疗的东风,在智能产业的土地上发起了芽。纵观国内如众筹网、点名时间等众筹网站,智能医疗绝对是占了很大一席,而其中尤以家庭智能医疗产品为甚。随着“小病自己看,大病上医院”观念的流行,再加上近几年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逐渐受到重视,家庭医疗的需求也随之日益增大——

智能检测

智能检测产品主要用于日常身体数据的检测,最常见的智能检测产品是血糖仪与血压计。在几年前这2个检测几乎都是在医院里进行的,慢慢地才进入家庭应用,现在通过智能概念的加入,显得更加人性化了。以血压计来说,除了测量血压这一基本功能,通常还有同步推送、多终端查看测量数据、设置提醒、社区化交流咨询、月报测评分析、多用户测量、云端存储等智能化的功能。如37智能血压计、福满多血压云监护系统、小云智能血压仪等。其中福满多血压计因为专为老人设计的缘故,还增加了紧急呼救以及智能定位的功能,非常的人性化。

家用血糖仪在普及性方面不如血压仪,因其检测的方式较为复杂,而且需要补充购买一些专用的配件,比如采血针与血糖试纸。智能血糖仪的出现,就简化了复杂的步骤,或者更精确说,是将复杂的步骤由预设的人工智能程序完成,而使用者需要做的,只是按几个按钮而已。如精益康、糖护士等血糖仪,采用电子芯片校正技术,几乎都是免调码的,而且还具有自动退条功能,基本上插入试条就能自动开机,是非常适合老人家的傻瓜式操作。

虽然智能检测设备在逐渐走向智能化与家庭化,但目前愿景大过于实践,大多数的厂商只是加了几个微不足道的功能来冠以“智能化”的噱头,实际上却与传统的检测设备无大差别。

智能监测

智能监测与智能检测不过1字之差,但智能监测所侧重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身体数据检测,有一定的持续性。因此智能监测需要拥有一定的舒适性,适合较长时间的佩戴,如可穿戴型的运动表(或手环)、孕表(可以帮助记录胎动以及控制孕期体重)等:运动型的可穿戴手表或手环大都具有防水功能,需要与手机APP配合使用,可以监测运动时的各种状态。例如一个叫bong的运动手表,可以自动识别慢走、健康走、跑步走、游泳、健身操、羽毛球、足球等运动方式,并自动记下每天的热量消耗数量。
 

除了可穿戴产品,针对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还有睡眠监测、心率监测、体温计等设备。睡眠监测器能通过心率、呼吸率、翻身、离床等数据,分析得到用户的睡眠质量,甚至可以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进入深度睡眠,什么时候开始做梦。体温计监测仪则是专为初生儿设计,可以24小时监测婴儿的体温,并在危险的时候向父母发出警报,可以最大程度地解放父母的睡眠,不必再半夜起来给孩子量体温。

智能监测相比智能检测种类可以更为广泛,且一定程度上使用体验的发挥余地会更大。但是正因为品种繁多,其标准现阶段还难在行内有统一,对消费者来说体验的意义还大于实用的意义。

运动健身

运动健身类的家用智能产品相比上述的两种,更加侧重娱乐性。如智能电子秤、智能跳绳、智能踏步机等。运动健身因为其普遍性,更容易得到推广,因此众多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厂家纷纷推出自己的运动健身类设备(可穿戴装置种类众多,不同功能、不同外形、不同体系,在此不再赘述,如有需要请参见中国硅谷在线分类www.sinosvo.cn/sell/1824)。如Jawbone的UP智能手环,是一个健身追踪器,能够记录你燃烧了多少卡路里。又如阿迪达斯的MiCoach Smart Run,可以根据用户的跑步距离和跑步强度推荐跑步路线,还能随时播放音乐。

但也有人认为,真正长期坚持健身的人,反而不会在意这些数据,甚至一个全能的记录运动生活的腕带,还不如一个带测心跳功能的手表来得实在。也有一些声音,认为用于减肥时记录卡路里消耗的装置纯属无稽之谈,因为每个人的新陈代谢不同,相同的运动强度,消耗的卡路里必然也是不同的,单纯以表面的数据单一地推断,其结果也就是一个噱头而已。

纵观目前国内家庭智能医疗的市场,尽管不断有新创意、新技术推出陈新,但总体来说仍旧处于“卖好不卖座”的阶段,产品质量、产品标准、产品服务等方面均还处在困惑期。而相信随着巨头的加入,以及市场的看好,家庭智能医疗定会迎来应有的春天。

关键字:智能检测智能监测小病

本文摘自:中国硅谷在线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