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相关 → 正文

大数据时代:0和1的“生活大爆炸”

责任编辑:hli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03-07 16:11:35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企业网D1Net》2012年3月7日 北京

现实世界只有两种人——男人和女人,在虚拟世界里“0”和“1”就是主角。现实世界的“科学天才”们把所有的“事”都联系到了一起,虚拟世界里“0”和“1“上演着现实”生活“里的”大爆炸“。

网络化的虚拟世界俨然成为现实世界的镜子,它是真实世界的量化反映。人与人正通过口袋里的手机或平板电脑连接在了一起,人对感兴趣的各种物品:设备、汽车、仪表和装运箱等都装载着各种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测量物体的运动、震动、温度、湿度等,甚至还能探测物体所处环境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这些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广泛的网络——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而这促使了以“数据大爆炸“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中国,医疗影像和电子病历的数据量每24个月就会增长一倍,这些不断增长的数据量要保证日后任何时间都可访问;一家普通的社交网络公司每天要收集至少600亿个数据点,用于分析用户行为以寻找提高用户粘度的方法。专业分析师们精确地向我们描述了这个趋势:Gartner认为,信息量每年正以至少59%速度在递增;IDC最新的数字宇宙(Digital Universe)研究:预计到2020年,世界上的数据存储总额将达到35 ZB(zettabytes)(1zettabyte等于一万亿GB字节)。

 0和1的“生活大爆炸”

数据的产生、流通直到利用的整个生命周期里都体现着: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和快速化(Velocity)的特征。

物物相相连形成了人与物、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这些构成了信息的源头。移动性、感知性和真实性将以SoLoMo(Social + Local + Mobile)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得以实现,手机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手机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通话工具。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地磁传感器、方向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都嵌入到了手机之中。由此产生的音频、视频、照片、地理信息、速度信息等每时每刻都可以成为记录的依据,随时可以向微博发送与别人分享。微博这个虚拟的人际化网络中,三分之一是用手机发送的。QQ上一半的信息是通过手机发送的。

信息的流通管道也通过不同的传输标准互相传递:光纤、铜缆、蓝牙、NFC、WiFi、2G/3G甚至4G。网络的反应速度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传统的以E-Mail应用的垂直网络构架显然已经不适合现在Web2.0时代的需求。网络的带宽及反应速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率,甚至商业竞争的成败。华尔街的交易商们对网络的延时要求更加苛严。现在的交易已不是手工的挂单、撮合、成交的流程,全部的交易都由计算机来完成。当一个报价行情出现时,交易商要在第一时间下单并争取到成交,低网络延时的交换机设备将成为华尔街的宠儿。

使用者的各种行为的积累和汇聚能帮助人们分析自己的行为特征。这些特征将成为了解人们做出下一个行为(决策)的依据,甚至能够影响到总统竞选的结果。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将成为这些数据的最大价值。而现在企业应用到这些数据的数量还不足5%。这些数据所带来的商业智能在政府、医疗、金融、电力、教育等各领域将发生深远影响。例如,一个零售商可以根据一个妇女今天采购的婴儿内裤的颜色和尺寸,就能预测未来两三年后商店需要采购的是洋娃娃还是遥控小汽车。同样,啤酒和纸尿布的关联,如果不通过对大量数据的长期跟踪,谁也想不到去买啤酒的年轻爸爸会顺手也给孩子买了纸尿布。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却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不仅仅是指人际关系,同样适用于人们环环相扣的各种行为。当你去了一个政局动荡、商誉低下的地点旅游回来时,可能会收到信用卡额度调低的事情。银行的数据显示去那旅游的人逃避账单的情况更多一些。如此尴尬的局面也会发生,人们当让不希望被数据绑架,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才能为人们创造出便捷与智慧。

安全永远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大数据”时代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这包含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一方面,大量的数据汇集囊括了大量的个人隐私,以及各种行为的细节记录。这些数据的不被滥用成为人身安全的一部分。另一个层面就是大数据给数据保存和防止破坏、丢失、盗取带来了技术上的难题。数据量是非线性增长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专门的工具或流程来应对这种非线性增长。也就是说,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传统安全工具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有用了。比如,要在一个大型的网络附加存储或SAN中扫描一个恶意软件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如果这数据库增大一千倍,又要花费多少时间? 增长十万倍呢?数据以几何速度增长到时还能每天都做一次全盘扫描么?

我们将在下一篇《大数据时代:0和1生活里的那些事》里为您介绍大数据时代各厂商在由“0”和“1”主导的神奇之旅里的悲欢离合。

关键字:大数据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大数据时代:0和1的“生活大爆炸”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相关 → 正文

大数据时代:0和1的“生活大爆炸”

责任编辑:hli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03-07 16:11:35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企业网D1Net》2012年3月7日 北京

现实世界只有两种人——男人和女人,在虚拟世界里“0”和“1”就是主角。现实世界的“科学天才”们把所有的“事”都联系到了一起,虚拟世界里“0”和“1“上演着现实”生活“里的”大爆炸“。

网络化的虚拟世界俨然成为现实世界的镜子,它是真实世界的量化反映。人与人正通过口袋里的手机或平板电脑连接在了一起,人对感兴趣的各种物品:设备、汽车、仪表和装运箱等都装载着各种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测量物体的运动、震动、温度、湿度等,甚至还能探测物体所处环境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这些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广泛的网络——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而这促使了以“数据大爆炸“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中国,医疗影像和电子病历的数据量每24个月就会增长一倍,这些不断增长的数据量要保证日后任何时间都可访问;一家普通的社交网络公司每天要收集至少600亿个数据点,用于分析用户行为以寻找提高用户粘度的方法。专业分析师们精确地向我们描述了这个趋势:Gartner认为,信息量每年正以至少59%速度在递增;IDC最新的数字宇宙(Digital Universe)研究:预计到2020年,世界上的数据存储总额将达到35 ZB(zettabytes)(1zettabyte等于一万亿GB字节)。

 0和1的“生活大爆炸”

数据的产生、流通直到利用的整个生命周期里都体现着: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和快速化(Velocity)的特征。

物物相相连形成了人与物、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这些构成了信息的源头。移动性、感知性和真实性将以SoLoMo(Social + Local + Mobile)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得以实现,手机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手机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通话工具。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地磁传感器、方向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都嵌入到了手机之中。由此产生的音频、视频、照片、地理信息、速度信息等每时每刻都可以成为记录的依据,随时可以向微博发送与别人分享。微博这个虚拟的人际化网络中,三分之一是用手机发送的。QQ上一半的信息是通过手机发送的。

信息的流通管道也通过不同的传输标准互相传递:光纤、铜缆、蓝牙、NFC、WiFi、2G/3G甚至4G。网络的反应速度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传统的以E-Mail应用的垂直网络构架显然已经不适合现在Web2.0时代的需求。网络的带宽及反应速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率,甚至商业竞争的成败。华尔街的交易商们对网络的延时要求更加苛严。现在的交易已不是手工的挂单、撮合、成交的流程,全部的交易都由计算机来完成。当一个报价行情出现时,交易商要在第一时间下单并争取到成交,低网络延时的交换机设备将成为华尔街的宠儿。

使用者的各种行为的积累和汇聚能帮助人们分析自己的行为特征。这些特征将成为了解人们做出下一个行为(决策)的依据,甚至能够影响到总统竞选的结果。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将成为这些数据的最大价值。而现在企业应用到这些数据的数量还不足5%。这些数据所带来的商业智能在政府、医疗、金融、电力、教育等各领域将发生深远影响。例如,一个零售商可以根据一个妇女今天采购的婴儿内裤的颜色和尺寸,就能预测未来两三年后商店需要采购的是洋娃娃还是遥控小汽车。同样,啤酒和纸尿布的关联,如果不通过对大量数据的长期跟踪,谁也想不到去买啤酒的年轻爸爸会顺手也给孩子买了纸尿布。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却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不仅仅是指人际关系,同样适用于人们环环相扣的各种行为。当你去了一个政局动荡、商誉低下的地点旅游回来时,可能会收到信用卡额度调低的事情。银行的数据显示去那旅游的人逃避账单的情况更多一些。如此尴尬的局面也会发生,人们当让不希望被数据绑架,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才能为人们创造出便捷与智慧。

安全永远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大数据”时代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这包含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一方面,大量的数据汇集囊括了大量的个人隐私,以及各种行为的细节记录。这些数据的不被滥用成为人身安全的一部分。另一个层面就是大数据给数据保存和防止破坏、丢失、盗取带来了技术上的难题。数据量是非线性增长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专门的工具或流程来应对这种非线性增长。也就是说,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传统安全工具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有用了。比如,要在一个大型的网络附加存储或SAN中扫描一个恶意软件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如果这数据库增大一千倍,又要花费多少时间? 增长十万倍呢?数据以几何速度增长到时还能每天都做一次全盘扫描么?

我们将在下一篇《大数据时代:0和1生活里的那些事》里为您介绍大数据时代各厂商在由“0”和“1”主导的神奇之旅里的悲欢离合。

关键字:大数据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