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电源行业动态 → 正文

对电改的三维度分析框架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俞庆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10-25 16:15:21 本文摘自:鱼眼看电改

一篇我在一年半以前写的文章,今天看还是比较符合潮流,分享给大家。

 

一、前言

电改政策千头万绪,如果都从一个个条文层面去理解,很容易陷入“见木不见林”的局面,所以我个人建立了一个整体的认知框架,这个认知框架我个人把它归结为三个维度,宏观维度是利益格局再调整,中观维度是市场价格再发现,微观维度是产业格局再构建,通过这个认识框架,我们再看政策的论述,就会有很多深入的理解,甚至对某个具体字眼都会有新的体会,但是又不会太过拘泥于某个具体政策细节,这样才能较为系统的见到本轮电改的全貌,并对后续的趋势做出一定分析和判断。

二、宏观维度的利益格局再构建

本轮电改的宏观维度,其深刻的意义在于利益格局再调整,是指本轮电改的核心就是从“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角度入手,对原有的电网“多发独买独售”的利益格局进行调整,实现“网售分离”,看似一个简单的举措,本质上是对既有的市场利益格局形成了重大的调整,因为原有的利益格局中,电网处于核心位置,从发电侧上网点开始,电网公司对于电能是独家垄断的,购销差价的利润全部留在电网公司,电网公司负责输配网的建设,并承担所有供电服务义务。

可以预见,在电改文件真正落地之后,未来电网从业务上看,将一分为三,第一部分是承担了公益属性和无歧视普遍服务的输、配、抄表、结算、用户服务;第二部分是与电网公司保持“相对独立”的调度机构和市场机构,负责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与电力交易;第三部分电网公司所属的市场化售电公司,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其盈利模式是赚取购销差价。

按照电改文件的设计要求,原有的利益格局将发生重大的改变,新的市场机制带来的是新的利益格局,其他的市场主体,如发电企业、政府、售电公司乃至各类能源服务公司将在市场激活的过程中分享改革红利。

同时,未来电改将建立更为公平的市场机制与合理成本核算体系,这是保障市场高效运转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1、更为公平的市场机制,即“垄断的非盈利,盈利的市场化”,输配电环节定义为非盈利模式,采用成本定价+准许收益的模式,无歧视公平开放给所有市场主体,只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作用时的保底和普遍服务,这对其他市场主体(含电网的市场化售电公司)来说是公平的,而且通过严格监管保证电网不能因这种垄断地位,而倾向于和自己有利益关系的市场化主体。

2、是更为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对于非市场化的垄断环节,不能按照原有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去核定,而应该按照“合理”的成本核算规则,这种成本核算体系,也将打破现有的投资、运营环节形成的利益格局,甚至会通过其他市场主体的投资与运营成本,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暴露真实的成本,使得监管部门有充足的核定依据,把不合理的成本挤出,让市场去奖励有竞争力的主体,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现有利益格局的打破,也是社会财富增加的过程。

三、中观维度的市场价格再发现

接下来谈第二个方面,中观层面的市场价格再发现,市场化的核心要素就是围绕供需关系形成的价格发现,之前的电价主要是由政府制定并进行管制的,价格无法构成信号对供需关系造成调整,可以说造成了相当多的问题,比如市场煤和计划电的矛盾、电网投资不对利润负责的问题、发电/用电之间的矛盾等等;

而这些问题,都有希望在本轮电改中,通过回归电力的商品属性来解决,具体的思路主要包括:

1、放开市场,通过建立电力市场,形成发售用双边或者多边直接交易的局面,使得供给侧和需求侧通过市场价格直接联动起来,而且通过价格信号反应供需变化;

2、明确了垄断环节边界,并在此基础上对电网实际成本进行梳理,按照电压等级、客户对象、供电范围、业务内容等不同维度,使得输配电成本逼近真实成本;逐步厘清各类价格的交叉补贴;通过成本核定,对电网公司某些较为盲目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行抑制,并对投资成本进行严格控制。

3、非常重要的一点,价格信号也代表着对先进者的奖励,比如在供给侧,效率高排放低的机组可以有更大的成本优势,获得更多发电小时数,这就促使发电商投入对落后机组的技术改造,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售电环节,由于价格波动幅度增加,变化频率加快,使得售电商仅仅依靠粗放的负荷估算无法优化其交易行为,必须通过ICT技术提升负荷管理和负荷预测水平,同时,对利润的追求也会迫使售电商降低运营成本,采用更多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在需求侧,电价和需求响应价格的充分市场化,会催生出用户和售电商积极参与需求侧管理,带动负荷控制、微网、分布式能源、储能等一大批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并带动第三方需求侧服务企业的发展。

四、微观层面的产业格局再构建

第三个方面,就是微观层面的,包含售电在内的电力产业链重构,由于宏观层面的利益格局被逐渐打破,中观层面的市场和价格机制重新发现与定义,使得市场配置电力资源的作用逐渐体现出来,原来围绕电网而构建的电力产业链,将会逐渐被市场重构,某些参与者被淘汰,某些新的参与者出现,某些环节被改写。至少在市场化初期,我们可以预期以下这几个可能的变化:

1、市场化初期,大一统格局被打破后,地方政府、五大四小发电集团的竞合关系耐人寻味,很有可能出现局部的发配售一体化和配售一体化的公司,增量配网作为售电业务的第一块敲门砖,被各路豪强所关注争抢,而有配网资产的园区主体,又会与拥有电源资产的发电集团相互补充形成合作,而为了应对电网大垄断,在市场化的条件和严格的监管下,局部的配售一体化或者发配售一体化,只要不侵害用户的选择权,给用户带来实际的市场化利益,可能也会被监管部门所允许;

2、用户的声音会逐渐响亮起来,原先被电网捏着脖子不敢出声的各类用户,在市场格局逐渐打开以后,其声音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在电能过剩的当下,只要市场机制设置合理,能应对发电商的价格同盟,买方力量还是不可小觑的,这时的用户,可能会提出更多的需求,不仅仅要求买便宜的电,更要得到售电公司多种多样的服务,于是围绕着的这些个性化的需求所产生等一系列的服务都会挂接到售电产业中,得到较大的发展机会,也使得售电商在客户需求的驱动下,积极的向能源综合服务方转型,并带动更大范围的上下游产业链联动,财富的溢出效应更加明显。

3、原有的电力产业链各个环节都积极寻找售电业务的突破,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增量配网投资市场化,电网成本受到严格监管的结果就是原来电网的钱不好挣了,而新的各类客户,包括售电商、能源运营商、电力用户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其需求又千变万化,不再是以前电网制定产品标准,大家血拼价格和客户关系的竞争模式,于是电力供应链企业将会面临一轮痛苦的转型和洗牌,而新的业务方向,虽然可以吹得天花乱坠,包装各种时髦概念,但是公司的中长期价值终归要看业绩和核心能力说话,新一轮的市场优胜劣汰又会开始。

关键字:电网公司负荷预测分析框架

本文摘自:鱼眼看电改

x 对电改的三维度分析框架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电源行业动态 → 正文

对电改的三维度分析框架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俞庆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10-25 16:15:21 本文摘自:鱼眼看电改

一篇我在一年半以前写的文章,今天看还是比较符合潮流,分享给大家。

 

一、前言

电改政策千头万绪,如果都从一个个条文层面去理解,很容易陷入“见木不见林”的局面,所以我个人建立了一个整体的认知框架,这个认知框架我个人把它归结为三个维度,宏观维度是利益格局再调整,中观维度是市场价格再发现,微观维度是产业格局再构建,通过这个认识框架,我们再看政策的论述,就会有很多深入的理解,甚至对某个具体字眼都会有新的体会,但是又不会太过拘泥于某个具体政策细节,这样才能较为系统的见到本轮电改的全貌,并对后续的趋势做出一定分析和判断。

二、宏观维度的利益格局再构建

本轮电改的宏观维度,其深刻的意义在于利益格局再调整,是指本轮电改的核心就是从“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角度入手,对原有的电网“多发独买独售”的利益格局进行调整,实现“网售分离”,看似一个简单的举措,本质上是对既有的市场利益格局形成了重大的调整,因为原有的利益格局中,电网处于核心位置,从发电侧上网点开始,电网公司对于电能是独家垄断的,购销差价的利润全部留在电网公司,电网公司负责输配网的建设,并承担所有供电服务义务。

可以预见,在电改文件真正落地之后,未来电网从业务上看,将一分为三,第一部分是承担了公益属性和无歧视普遍服务的输、配、抄表、结算、用户服务;第二部分是与电网公司保持“相对独立”的调度机构和市场机构,负责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与电力交易;第三部分电网公司所属的市场化售电公司,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其盈利模式是赚取购销差价。

按照电改文件的设计要求,原有的利益格局将发生重大的改变,新的市场机制带来的是新的利益格局,其他的市场主体,如发电企业、政府、售电公司乃至各类能源服务公司将在市场激活的过程中分享改革红利。

同时,未来电改将建立更为公平的市场机制与合理成本核算体系,这是保障市场高效运转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1、更为公平的市场机制,即“垄断的非盈利,盈利的市场化”,输配电环节定义为非盈利模式,采用成本定价+准许收益的模式,无歧视公平开放给所有市场主体,只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作用时的保底和普遍服务,这对其他市场主体(含电网的市场化售电公司)来说是公平的,而且通过严格监管保证电网不能因这种垄断地位,而倾向于和自己有利益关系的市场化主体。

2、是更为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对于非市场化的垄断环节,不能按照原有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去核定,而应该按照“合理”的成本核算规则,这种成本核算体系,也将打破现有的投资、运营环节形成的利益格局,甚至会通过其他市场主体的投资与运营成本,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暴露真实的成本,使得监管部门有充足的核定依据,把不合理的成本挤出,让市场去奖励有竞争力的主体,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现有利益格局的打破,也是社会财富增加的过程。

三、中观维度的市场价格再发现

接下来谈第二个方面,中观层面的市场价格再发现,市场化的核心要素就是围绕供需关系形成的价格发现,之前的电价主要是由政府制定并进行管制的,价格无法构成信号对供需关系造成调整,可以说造成了相当多的问题,比如市场煤和计划电的矛盾、电网投资不对利润负责的问题、发电/用电之间的矛盾等等;

而这些问题,都有希望在本轮电改中,通过回归电力的商品属性来解决,具体的思路主要包括:

1、放开市场,通过建立电力市场,形成发售用双边或者多边直接交易的局面,使得供给侧和需求侧通过市场价格直接联动起来,而且通过价格信号反应供需变化;

2、明确了垄断环节边界,并在此基础上对电网实际成本进行梳理,按照电压等级、客户对象、供电范围、业务内容等不同维度,使得输配电成本逼近真实成本;逐步厘清各类价格的交叉补贴;通过成本核定,对电网公司某些较为盲目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行抑制,并对投资成本进行严格控制。

3、非常重要的一点,价格信号也代表着对先进者的奖励,比如在供给侧,效率高排放低的机组可以有更大的成本优势,获得更多发电小时数,这就促使发电商投入对落后机组的技术改造,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售电环节,由于价格波动幅度增加,变化频率加快,使得售电商仅仅依靠粗放的负荷估算无法优化其交易行为,必须通过ICT技术提升负荷管理和负荷预测水平,同时,对利润的追求也会迫使售电商降低运营成本,采用更多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在需求侧,电价和需求响应价格的充分市场化,会催生出用户和售电商积极参与需求侧管理,带动负荷控制、微网、分布式能源、储能等一大批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并带动第三方需求侧服务企业的发展。

四、微观层面的产业格局再构建

第三个方面,就是微观层面的,包含售电在内的电力产业链重构,由于宏观层面的利益格局被逐渐打破,中观层面的市场和价格机制重新发现与定义,使得市场配置电力资源的作用逐渐体现出来,原来围绕电网而构建的电力产业链,将会逐渐被市场重构,某些参与者被淘汰,某些新的参与者出现,某些环节被改写。至少在市场化初期,我们可以预期以下这几个可能的变化:

1、市场化初期,大一统格局被打破后,地方政府、五大四小发电集团的竞合关系耐人寻味,很有可能出现局部的发配售一体化和配售一体化的公司,增量配网作为售电业务的第一块敲门砖,被各路豪强所关注争抢,而有配网资产的园区主体,又会与拥有电源资产的发电集团相互补充形成合作,而为了应对电网大垄断,在市场化的条件和严格的监管下,局部的配售一体化或者发配售一体化,只要不侵害用户的选择权,给用户带来实际的市场化利益,可能也会被监管部门所允许;

2、用户的声音会逐渐响亮起来,原先被电网捏着脖子不敢出声的各类用户,在市场格局逐渐打开以后,其声音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在电能过剩的当下,只要市场机制设置合理,能应对发电商的价格同盟,买方力量还是不可小觑的,这时的用户,可能会提出更多的需求,不仅仅要求买便宜的电,更要得到售电公司多种多样的服务,于是围绕着的这些个性化的需求所产生等一系列的服务都会挂接到售电产业中,得到较大的发展机会,也使得售电商在客户需求的驱动下,积极的向能源综合服务方转型,并带动更大范围的上下游产业链联动,财富的溢出效应更加明显。

3、原有的电力产业链各个环节都积极寻找售电业务的突破,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增量配网投资市场化,电网成本受到严格监管的结果就是原来电网的钱不好挣了,而新的各类客户,包括售电商、能源运营商、电力用户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其需求又千变万化,不再是以前电网制定产品标准,大家血拼价格和客户关系的竞争模式,于是电力供应链企业将会面临一轮痛苦的转型和洗牌,而新的业务方向,虽然可以吹得天花乱坠,包装各种时髦概念,但是公司的中长期价值终归要看业绩和核心能力说话,新一轮的市场优胜劣汰又会开始。

关键字:电网公司负荷预测分析框架

本文摘自:鱼眼看电改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