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电源行业动态 → 正文

安全是新能源汽车立身之本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0-15 12:09:18 本文摘自:搜狐新闻

安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之本。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和保有量快速增长,电动汽车正从初创期进入到稳步上量阶段。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坚守“安全第一”的底线思维,否则就会为产业健康发展埋下隐患。除了严格管控产品质量,还要明白,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突破

近期,新能源汽车出现多起安全事故,引发舆论担忧,不少人质疑新能源汽车当前的技术路线过于追求三元锂电池高密度,忽略了其低安全特性。

分析这些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的确相当部分与三元锂电池热失控有关。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有的企业为了保证供应量,在设计、制造、验证、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忽视了对质量的基本要求。

安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之本。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和保有量快速增长,电动汽车正从初创期进入到稳步上量阶段。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坚守“安全第一”的底线思维,否则就会为产业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首先,企业要主动加强质量管控。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汽车的质量关乎人的生命安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无论是整车生产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供应商,都应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从设计、制造、验证、使用等环节,全面强化质量管控。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企业要时刻保持理性,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更不能为了抢市场偷工减料,包括省掉电池产品测试验证过程,缩短电池产品测试验证时间等。

其次,补贴政策制定要科学合理。一方面,补贴政策不宜过于频繁更改。一款车从研发到量产,在所有流程都正常的情况下,要经过数百台车的反复测试、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验证时间。如果补贴指标一年一变,就会让企业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补贴技术指标不宜偏离实际水平太远。否则,容易误导企业为获得补贴而盲目追求高比能量,从而引发安全问题。

第三,主管部门要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安全问题不仅是产品质量,同时也是一个管理问题。目前,我国对于整车厂的监管,在传统汽车领域相对严格和健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够具体和充分。因此,主管部门应当从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建立“预防为主、多级联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产品认证、运行安全、维护保养、退役回收等环节,以及有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等,对已经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安全状态实行实时在线动态跟踪与监管,及时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当然,除了严格管控产品质量,还要明白,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突破。就锂离子动力电池而言,高比能是全世界范围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不能因为有安全问题就不发展高比能量电池,关键是要能通过技术创新,把握高比能量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点。同时,在现有电池技术上,不仅要加强电池本身的安全性,还要通过技术进步,强化电池管理系统的保护功能。此外,政府和企业还要加强前瞻性的科学研究,要在资金、技术和时间上长期投入,用于安全性更强的新一代电池和全固体电池研发,通过更新迭代产品,确保新能源汽车使用安全,为我国新能源(6.030, -0.08, -1.31%)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关键字:能源安全

本文摘自:搜狐新闻

x 安全是新能源汽车立身之本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电源行业动态 → 正文

安全是新能源汽车立身之本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0-15 12:09:18 本文摘自:搜狐新闻

安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之本。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和保有量快速增长,电动汽车正从初创期进入到稳步上量阶段。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坚守“安全第一”的底线思维,否则就会为产业健康发展埋下隐患。除了严格管控产品质量,还要明白,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突破

近期,新能源汽车出现多起安全事故,引发舆论担忧,不少人质疑新能源汽车当前的技术路线过于追求三元锂电池高密度,忽略了其低安全特性。

分析这些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的确相当部分与三元锂电池热失控有关。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有的企业为了保证供应量,在设计、制造、验证、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忽视了对质量的基本要求。

安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之本。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和保有量快速增长,电动汽车正从初创期进入到稳步上量阶段。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坚守“安全第一”的底线思维,否则就会为产业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首先,企业要主动加强质量管控。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汽车的质量关乎人的生命安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无论是整车生产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供应商,都应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从设计、制造、验证、使用等环节,全面强化质量管控。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企业要时刻保持理性,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更不能为了抢市场偷工减料,包括省掉电池产品测试验证过程,缩短电池产品测试验证时间等。

其次,补贴政策制定要科学合理。一方面,补贴政策不宜过于频繁更改。一款车从研发到量产,在所有流程都正常的情况下,要经过数百台车的反复测试、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验证时间。如果补贴指标一年一变,就会让企业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补贴技术指标不宜偏离实际水平太远。否则,容易误导企业为获得补贴而盲目追求高比能量,从而引发安全问题。

第三,主管部门要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安全问题不仅是产品质量,同时也是一个管理问题。目前,我国对于整车厂的监管,在传统汽车领域相对严格和健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够具体和充分。因此,主管部门应当从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建立“预防为主、多级联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产品认证、运行安全、维护保养、退役回收等环节,以及有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等,对已经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安全状态实行实时在线动态跟踪与监管,及时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当然,除了严格管控产品质量,还要明白,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突破。就锂离子动力电池而言,高比能是全世界范围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不能因为有安全问题就不发展高比能量电池,关键是要能通过技术创新,把握高比能量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点。同时,在现有电池技术上,不仅要加强电池本身的安全性,还要通过技术进步,强化电池管理系统的保护功能。此外,政府和企业还要加强前瞻性的科学研究,要在资金、技术和时间上长期投入,用于安全性更强的新一代电池和全固体电池研发,通过更新迭代产品,确保新能源汽车使用安全,为我国新能源(6.030, -0.08, -1.31%)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关键字:能源安全

本文摘自:搜狐新闻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